克強指數(Li keqiang index),是英國著名政經雜誌《經濟學人》在2010年推出的用於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1],源於李克強總理2007年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喜歡通過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分析當時遼寧省經濟狀況。該指數是三種經濟指標:工業用電量新增、鐵路貨運量新增和銀行中長期貸款新增的結合。自推出後,受到花旗銀行在內的眾多國際機構認可。
備註:後來李克強總理又提出了他掌控中國經濟良性化成長的三個新指標,那就是:充分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
那麼ERP系統的運行效果好壞,有沒有這樣類似的指標可以衡量?還真有,我常用的就有以下10個指標,這樣指標都符合這樣的規律,1 好識別 2 容易獲取 3 不容易捏造
ERP是否有效管理的10個指標
1 ERP日誌是否及時備份和清理?
2 資料庫是否每天備份(本機和異機)並每周優化索引?
3 流程是否嚴格管控?
4 有沒有ERP管理員?
5 有沒有5張以上的自定義報表?
6 有沒有異常監控機制?
7 有沒有自動計算標準成本 和成本分析機制?
8 大部分KPI指標 是否由系統提供?
9 基本的管理報表是否在ERP中可以查詢? 訂單履約率? 製成率? 庫存周轉天數? 計劃達成率?流程效率?
10 有沒有成立ERP管理小組,定期開會並持續改善?
下面我們逐個來分析為什麼要列舉這些指標,對應的你可以看看你的企業有沒有中招,中了多少招?
1 ERP日誌是否及時備份和清理?
這個圖用金蝶K3 的都很熟悉吧,估計中招的企業 90%以上。每天對這個問題視而不見的企業,說明企業整體都沒有改善的意願,得過且過,或者存在的問題太多,已經麻木了。要解決其實也很簡單,要麼手工定時備份一下,要麼寫個程序,定時自動備份並清理日誌即可。
2 資料庫是否每天備份(本機和異機)並每周優化索引?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多說,但估計依然有超過一半的企業甚至連每天備份都沒做到,如果這一點做到了,碰到中病毒呀,誤刪數據呀,異常問題的原因查詢呀 等等都會有幫助。
3 流程是否嚴格管控?
流程如果沒有管控,就像一個漏水的水管,一邊進水,一邊出水,同時還在漏水。
4 有沒有ERP管理員?
這個估計又有一大半企業中招,省了小錢,沒有ERP管理員的企業是很難做到日清日高的。
舉例說明,某公司ERP管理員的職責如下
1 收集和整理各部門需求,根據工作流程,對軟體提出優化方案,
呈報上級審批,並跟進軟體升級完善
2 制定各崗位ERP軟體使用規範,並培訓,檢查
3 稽核ERP系統數據準確性,分析原因,提出改進對策呈上級審批,並跟進實施
4 根據軟體權限申請表,管理軟體使用權限
5 對軟體數據備份等維護工作
6 與軟體公司日常事務聯繫協調
別看這些職責看起來簡單,但請仔細想想,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對抗熵增的措施,那麼混亂程度就會不斷增加,ERP系統也是如此,而ERP管理員就是 ERP系統對抗熵增最有效的手段。
5 有沒有5張以上的自定義報表?
有人問,為什麼要5張以上的自定義報表?我說 基本的管理報表是否在ERP中可以查詢? 訂單履約率?製成率?庫存周轉天數?計劃達成率?流程效率?這些做了,就至少5張以上了。自定義報表5張都沒有,背後反映的是 企業沒有改善的意願和投入的信心。
6 有沒有異常監控機制?
異常難免會有,比如價格沒有維護,BOM表異常,庫存單據未及時製作和審核,投入產出不平衡,製成率異常 等等,如果這些沒有量化,就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管理。
7 有沒有自動計算標準成本 和成本分析機制?
沒有建立標準成本和成本分析機制,而成本算出來沒有問題的,我一個都沒看到過。同時標準成本是即時的各種管理報表的基礎,而成本分析機制是保障成本準確有效 不可缺少的一環。
8 大部分KPI指標 是否由系統提供?
9 基本的管理報表是否在ERP中可以查詢? 訂單履約率? 製成率? 庫存周轉天數? 計劃達成率?流程效率?
10 有沒有成立ERP管理小組,定期開會並持續改善?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ERP管理小組就是 整個ERP項目的指揮機構。
歡迎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作者簡介:
龍雄,ERP老兵,管理諮詢師。負責過Oracle ERP和金蝶ERP的實施開發工作和上市企業集團總部的IT規劃和管理,最近10年一直致力於金蝶ERP的實施和開發工作。服務過的金蝶ERP大中型客戶超過100家,開發過的報表超過10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