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JIS K0102採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對鈉進行背景校正

2020-12-08 儀器信息網

    JIS K0102「工廠廢水的檢驗方法是日本工業標準,在眾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2019320日,日本工業調查會針對JIS K0102作了相關修訂,其中補充了採用火焰原吸法測定鈉、鈣、鉀時,儀器應支持背景校正。但鈉、鈣、鉀元素的測定波長為可見光區,不能用氘燈校正法準確扣除背景吸收。想要符合JIS K0102標準,就需要分析儀器採用偏振塞曼校正或自吸效應背景校正等方法,支持長波長的背景校正。

    日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採用偏振塞曼背景校正法,自推出以來40餘年間備受用戶青睞。下面為您介紹偏振塞曼校正法的特點和鈉的測定實例。

 

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ZA3000

 

□ 目前在在火焰原子吸收法實現偏振塞曼校正比較困難,能實現這一技術的廠家也較少。日立ZA3000系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可同時對火焰和石墨爐原吸法實現偏振塞曼校正可長時間獲得穩定的基線。

□ ZA3000採用空心陰極燈作為測量光源,可以在全波長範圍內進行塞曼背景校正。

□ 打開空心陰極燈,基線就十分穩定,開機即可測量。

□ 採用雙檢測器,同時檢測樣品光束和參比光束,完全實時的背景校正技術獲得可信的分析結果。

 

鍋爐水中的鈉分析(火焰法)

■ 測量條件

■ 實驗結果

■ 實驗表明: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光譜儀ZA3000系列,可同時在火焰和石墨爐實現偏振塞曼背景校正。採用火焰原吸法,即使對於吸收波長在589nm的鈉元素也可以完成準確的背景校正,因此符合JIS K0102標準規定的在長波長也可以完成準確的背景校正,能夠快速準確的測出試樣中鈉含量。

 

關於日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ZA3000系列熱分析儀詳情,請見: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tshow/SH102446/C170248.htm


關於日立高新技術公司:

日立高新技術公司,於2013年1月,融合了X射線和熱分析等核心技術,成立了日立高新技術科學。以「光」「電子線」「X射線」「熱」分析為核心技術,精工電子將本公司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了株式會社日立高新,因此公司變為日立高新的子公司,同時公司名稱變更為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科學,擴大了科學計測儀器領域的解決方案。日立高新技術集團產品涵蓋半導體製造、生命科學、電子零配件、液晶製造及工業電子材料,產品線更豐富的日立高新技術集團,將繼續引領科學領域的核心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幹擾和消除方法(下)——物理、背景幹擾
    在無火焰原子吸收中消除物理幹擾的方法有:採用自動進樣器以保證進樣條件一致;為減少記憶效應而提高原子化溫度和延長原子化時間在一次測量之後用空燒或增加一步高溫清洗;採用塗層石墨管;為減小石墨爐產生的誤差要經常校正,發現不適於定量時及時更換石墨管;為避免冷凝作用在緊貼原子化器的有限範圍內測定,或採用氬氧混合氣作為載氣。
  • 上海光譜推出首款交直流塞曼背景校正原子吸收
    目前,塞曼背景校正原子吸收儀器的類型組合有:火焰/石墨爐橫向恆磁場塞曼、石墨爐橫向交變磁場塞曼、石墨爐縱向交變磁場塞曼三種。總而言之是個組合問題,細節上各儀器廠家可能有細微的改進,一般不會有革命性的創新。在背景校正能力上,交流、直流塞曼是一樣的。但由於技術實現上的問題,目前的塞曼原子吸收會造成部分靈敏度損失,在這個方面上,交流塞曼的額外損失少一些。
  • AES分析中的幹擾效應及校正 你造嗎?
    在原子發射光譜(AES)分析中存在的幹擾效應會對樣品的測量結果產生系統誤差或偶然誤差。幹擾現象依據產生的機理可分為光譜幹擾和非光譜幹擾兩類,我們就著重講一講這兩類幹擾及其校正。,形成漸變彎曲的斜坡背景,如果分析線強度較大,則仍可按線性斜坡背景的離峰兩點校正方法進行,若分析線強度較低,則此法校正的誤差較大,會給出不正確的測定數據。
  • 塞曼效應校正背景法 EWG1990儀器學習網
    Prugger 和R.Torge提出用塞曼效應校正原子吸收光譜測定法分析的背景吸收。自1976年第一臺塞曼背景校正原子吸收光譜儀器問世至今,塞曼背景校正方法和儀器裝置有了長足的進步,並進入了成熟時期。無論採用永磁,還是交變磁場,橫向磁場塞曼效應同時存在π和α±成分,無磁場(H=0)時,原子吸收線不發生塞曼分裂,與通常原子吸收一樣,測量原子吸收和背景吸收;有磁場(H=Hmax)時,原子吸收線分裂為π、α±組分。在光路中放置一個偏光元件,只允許光源輻射光中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偏振光成分(α±組分)通過,π組分被偏振器過濾除去,此時測量的為背景吸收。
  • 原子吸收光譜儀運行中四大幹擾效應淺析
    光譜法可測到10-9g/mL數量級,石墨爐原子吸收法可測到10-13g/mL數量級。其氫化物發生器可對8種揮發性元素汞、砷、鉛、硒、錫、碲、銻、鍺等進行微痕量測定。  消除化學幹擾的方法有:化學分離;使用高溫火焰;加入釋放劑和保護劑;使用基體改進劑等。例如磷酸根在高溫火焰中就不幹擾鈣的測定,加入鍶、鑭或EDTA等都可消除磷酸根對測定鈣的幹擾。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中,加入基體改進劑,提高被測物質的穩定性或降低被測元素的原子化溫度以消除幹擾。
  • 原子吸收光譜全解
    式中,e為電子電荷;m為電子質量;c為光速;N0為單位體積內基態原子數;f為振子強度,即能被入射輻射激發的每個原子的平均電子數,它正比於原子對特定波長輻射的吸收機率。式(4.38)是原子吸收光譜法的重要理論依據。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發展歷程和局限性
    1860年克希霍夫和本生根據鈉發射線和夫勞霍弗暗線的光譜中的位置相同這一事實,證明太陽連續光譜中的暗線D線,是太陽外圍大氣圈中的Na原子對太陽光譜在Na輻射吸收的結果;並進一步闡明了吸收與發射的關係——氣態的原子能發射某些特徵譜線,也能吸收同樣波長的這些譜線。這是歷史上用原子吸收光譜進行定性分析的第一例證。
  • 原子吸收光譜測定方法介紹
    2、火焰爐原子吸收光譜法可以測定天然水、廢水、海水、生物樣、食物、中藥、有色金屬及合金、工業原料與化工產品及地質樣品中的金屬元素含量。  基本原理:  科學儀器從光源輻射出具有待測元素特徵譜線的光,通過試樣蒸氣時被蒸氣中待測原素基態原子所吸收,由輻射特徵譜線光被減弱的程度來測定試樣中待測原素的含量。
  •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的特點 EWG1990儀器學習網
    (1)靈敏度高,檢出限低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檢出限達ng/mL級(有的能達到零點幾納克每毫升級)。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的檢出限已達到10-10~10-14元素物質。(2)分析精度好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在大多數場合下相對標準偏差可<1%,其準確度已接近經典化學方法。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的分析精度一般約為3%~5%(3)選擇性好原子吸收信號檢測是專一性的。
  • 儀器數據—原子吸收光譜儀選購參考及型號價格匯總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檢出限可達10-9g(ppm級),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更高,可達ppb級。應用範圍廣。可測60多種元素;既能用於微量分析又能用於超微量分析。另外,還可用間接的方法測定非金屬元素和有機化合物。原則上講,原子吸收光譜儀不能多元素同時分析。測定不同元素時必須更換光源。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原理及組成_原子吸收分光度計應用
    缺點是:試樣組成不均勻性的影響較大,測定精密度較低,共存化合物的幹擾比火焰原子化法大,幹擾背景比較嚴重,一般都需要校正背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工作原理元素在熱解石墨爐中被加熱原子化,成為基態原子蒸汽,對空心陰極燈發射的特徵輻射進行選擇性吸收。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其吸收強度與試液中被測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 SK-880火焰原子螢光光譜儀
    SK-880火焰原子螢光光譜儀,是由北京金索坤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全新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2.     已申請5項發明專利:《一種標準曲線的校正方法和系統》,申請號201610378210.3;   《一種原子螢光光譜儀背景扣除方法和原子螢光光譜儀》,申請號201610377937.X;   《一種用於火焰原子螢光光譜儀的原子化系統》,申請號2017104201925;           《一種用於火焰原子螢光光譜儀的陣列火焰匯聚式原子化器
  • 任務一 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的調試
    因此,公司委託當地食品藥品監測中心對飲料中銅等重金屬安全衛生指標進行檢測。你作為檢測中心負責原子吸收檢測項目的檢驗員,要求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果汁飲料中銅的含量,並出具檢測報告,判定銅含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你是監測中心負責原子吸收檢測項目的檢驗員,由於原子吸收光譜儀很長時間沒有用了,監測中心儀器分析組組長要求你先開機調試一下,看看儀器能不能正常使用。
  • 鄰近非共振線校正背景法 EWG1990儀器學習網
    2019/07/13 作者/EWG1990學習網更多的儀器學習資料,在儀器學習網一、鄰近非共振線校正背景法背景吸收隨波長而改變,因此,非共振線校正背景法的準確度較差。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分析線附近背景分布比較均勻的場合。
  • 學習原子吸收光譜法,必知的分析原理和火焰類型
    ,其中部分內容包括了原子吸收光譜法的使用,接下來,小析姐將就原子光譜儀的檢測原理、分類,以及火焰等內容進行進行分享,希望能對你的工作、學習有所幫助。在原子吸收光譜分析中,出於存在多種譜線變寬的因素,例如自然變寬、都卜勒(熱)變寬、同位素效應、羅蘭茲(壓力)變寬、場變寬、自吸和自蝕變寬等,引起了發射線扣吸收線變寬,尤以發射線變寬影響最大。譜線變寬能引起校正曲線彎曲,靈敏度下降。減小校正曲線彎曲的幾點措施:(5) 工作時間不要太長,避免光電倍增管和燈過熱。
  •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分析金屬元素的檢測儀器設備,又稱之為原子吸收光譜儀,它的應用原理是通過物質基態原子蒸汽對特徵進行輻射吸收,具有可靠性強,靈敏度高的特點。當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大多被應用在檢測微量元素,痕量元素的測量過程中,主要分為兩個類型,一是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另一個是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 上海光譜原子吸收的高端化之路
    對此,國內原子光譜知名專家楊嘯濤認為,上海光譜的SP-3800系列交直流塞曼扣背景全自動石墨爐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已經達到了高端AAS的水平,尤其是石墨爐技術已經「過關」了。楊嘯濤老師全程參與了上海光譜AAS的研發,在SP-3800系列產品中,採用了多項專利技術,如:交直流兩用塞曼效應原子吸收背景校正系統及使用方法(2010)、一種石墨管保護套置於磁場內的塞曼石墨爐結構(2015)、一種用於雙檢測器直流塞曼原子吸收的變陣調校方法及裝置(2014)等。  楊嘯濤認為,塞曼效應背景校正技術是目前高端原子吸收儀器採用的主要背景校正技術。
  • 【名師講堂】——原子吸收光譜法
     例:As的共振線193.7nm:採用空氣-乙炔火焰時,火焰產生吸收,而選氫-空氣火焰則較好; 空氣-乙炔火焰:最常用;可測定30多種元素; N2O-乙炔火焰:火焰溫度高,可測定的增加到70多種。
  • 原子吸收光譜儀原理、結構及注意事項
    3.2 火焰的類型(1)化學計量火焰。又稱中性火焰,這種火焰的燃氣及助燃氣,基本上是按照它們之間的化學反應式提供的。對空氣-乙炔火焰,空氣與乙炔之比為4:1。火焰是藍色透明的,具有溫度高,幹擾少,背景發射低的特點。火焰中半分解產物比貧燃火焰高,但還原氣氛不突出,對火焰中不特別易形成單氧化物的元素,除鹼金屬外,採用化學計量火焰進行分析為好。(2)貧焰火焰。
  •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礎知識
    原子光譜法包括三種:(1)原子發射光譜(AES);(2)原子吸收光譜(AAS);(3)原子螢光光譜(AFS)(一)基本知識原子吸收光譜法,又稱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是基於物質的原子蒸氣對同種原子發射的特徵輻射(譜線)的吸收作用而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