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穀神星:太陽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知道的人卻很少

2020-12-01 宇宙旅行者三號

穀神星(英文名Ceres),正式名稱為第1號小行星穀神星,它是在太陽系內已知最大的小行星,相信對天文學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並未聽過它的名字。它於1801年1月1日被義大利天文學家發現,曾經長達半個世紀被認為是太陽系第八大行星。在2006年的時候,它的命運跟冥王星一樣,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穀神星重新定義為矮行星,被排除在行星之外。

太空中的穀神星

穀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直徑約950公裡,距離太陽的距離約4.45億公裡,公轉時間為4.6年,平均自轉時間為9小時。另外,穀神星的重力僅為地球的三十分之一。

人類早在21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對穀神星的探測,NASA於2007年9月27日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了「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使用了離子推進系統。不過,穀神星的探測項目前後經歷了一波三折,最終在2006年3月才正式確定繼續完成任務。這項探測任務是NASA「發現」計劃中的第9個項目,任務總經費高達4.46億美元。黎明號最終在經過近8年、49億千米的飛行後,成功抵達了穀神星,然後將對其進行為期144月的科學探測,以進一步增加人類對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的了解。

穀神星的地面地表
模擬穀神星上行走

從穀神星的高空望去,它的表面到處是大小不一的隕石坑,「黎明號」拍攝的照片顯示,有一處隕石撞擊坑寬達92千米,深度為4000米,被天文學家命名為歐坎特隕石坑。歐坎特隕石坑還有一些很亮眼的區域,據天文學家分析,這些區域可能是由在地質活動期間上湧、冒出的鹽水形成的,其中的液體神話後留下了的鹽分。另外,穀神星表面還有一些常年處於黑暗中的坑穴,被稱為「冷阱」,那裡的溫度極低,甚至能使揮發性物質沉積下來,無法逃逸。不過,經過「黎明號」的探索,天文學界可以明確一點的是,穀神星上是存在冰水的,甚至可能存在地殼下海洋,不過生命體存在的可能性較小,因為穀神星沒有大氣層。

穀神星上的明亮區域

目前,NASA的「黎明號」對穀神星的探測任務已經進行延期,相信未來的一段時間,關於穀神星的一些秘密會更多地被人類所知曉。

相關焦點

  • 穀神星地位不保?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稱號,或被新的小行星搶走
    而人們發現時間最早的一顆矮行星便是穀神星,與此同時,這個平均直徑952公裡的星體,雖然是小行星帶中的最大天體,卻也是已知太陽系中最小的矮行星。而新的小行星Hygiea卻可能打破現有的局面,繼而搶走穀神星在太陽系中的最小矮行星稱號。Hygiea到底是一顆怎樣的天體?
  • 它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 擁有金字塔山脈 如今被行星除名
    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依次排列。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其實木星和火星之間還有一顆神秘的行星,木星只能排老六。它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的神秘星球-----穀神星。
  • 唯一一個在小行星帶的矮行星,相關穀神星的有趣事實
    穀神星是太陽系五個矮行星之一,與其他矮行星如:冥王星、卡戎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一樣。儘管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穀神星,但實際上它是最著名的矮行星之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穀神星的有趣事實 1、穀神星是由義大利人皮亞齊在1801年發現的,相比於1930年才被發現的冥王星,穀神星要早一百多年。2、穀神星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矮行星。也很有可能還有其他矮行星比穀神星小,但,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
  • 超出你的認知,已知的太陽系有多大?
    為我們大多數人類所知道的太陽系,僅僅停留太陽——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帶——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柯伊伯帶——奧爾特星雲……如果以奧爾特星云為邊界,那麼太陽系的半徑大約為1光年,9460730472581千米,我們依次介紹。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穀神星——被揭開的「神秘小行星」
    這是第一顆被人發現的小行星,皮亞齊將它命名為穀神星(Ceres)。小行星是環繞太陽的巖石與金屬。穀神星直徑超過900公裡,可說是巨型小行星。但從望遠鏡看去,正如皮亞齊所見,穀神星只是一個小亮點,和其他恆星一樣。其實,asteriod (小行星) ,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如恆星般」。從星體在空中移動的方式就可以分辨出恆星和小行星。當然,皮亞齊當時並不知道這些。
  • 穀神星宮位:穀神星在第十二宮,此時出生的人生活狀況是怎樣的?
    穀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也是唯一一顆位於小行星帶的矮行星,於1801年公布發現,是小行星帶之中已知的最大最重的天體。在羅馬神話中它所代表的是豐收女神的化身,滋潤著世界萬物,被稱之為母親的象徵。在佔星的世界裡,每一個星星的變化都是一種預示,那麼,當穀神星宮位變化到第十二宮的時候,所給我們的預示是什麼呢?一起去看看吧!穀神星在我們的星盤中代表了我們所接收到的早期的養育(關愛)和我們是如何養育(關愛)他人的。它也直接地主宰我們的食物和衣服。
  • 「黎明號」最新探測 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海洋世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8月11日消息,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圖為「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穀神星。
  • 「黎明」號揭秘穀神星
    穀神星被認為是在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開始形成時產生的,位於太陽系邊界,由黏土、碳酸鈉和碳酸氨等成分組成,這暗示它經歷了一種非常複雜的化學演化。此次「黎明」號任務探測的焦點在奧卡託隕石坑。科學家早前就發現這裡存在白色斑點,成分主要是碳酸鈉。數百萬年的液態穀神星上的火山是冰火山,這是一種形成於具有冰殼的行星上的火山。
  • 接近小行星穀神星
  • 國際最新研究: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
  • 表面有可疑亮點,地下有液態海洋:關於穀神星,你了解多少?
    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內發現了多個可能存在液態海洋的天體,而日前,美國宇航局就再次證實,太陽系小行星帶內的最大天體穀神星,其地下很可能也存在一個液態海洋,或支持生命的存在。穀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直徑約950公裡,自轉一周需9個多小時,公轉周期為4.6個地球年,是一個矮行星。
  • 國際最新研究:太陽系矮行星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已知最大的天體,矮行星穀神星最新被探測研究發現是一個海洋世界。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自然-地球科學》《自然-通訊》最新集中發表7篇有關「黎明號」(Dawn)探測器近探穀神星的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黎明號」任務對穀神星的第二次延長觀測結果顯示,穀神星是一個海洋世界,並且在最近的過去可能地質活動活躍,這為這顆矮行星的歷史和形成提供了進一步認知
  • 獨特隕石研究發現:穀神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正「潛伏在」太陽系中
    其中一塊碎片表明,這顆隕石很可能是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斷裂下來的,這顆小行星的大小與矮行星穀神星相當。穀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太空巖石的構成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孕育某顆隕石的母體小行星的線索。小行星的構成可以告訴科學家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在顯微鏡下分析了50毫克的AhS樣本,發現它具有獨特的礦物構成。發現小行星中的礦物質是在中等溫度和壓力下形成的,比一般小行星中的溫度和壓力要高,但比行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要低。
  • 獨特隕石研究發現:穀神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正「潛伏在」太陽系中
    穀神星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太空巖石的構成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孕育某顆隕石的母體小行星的線索。 小行星的構成可以告訴科學家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在顯微鏡下分析了50毫克的AhS樣本,發現它具有獨特的礦物構成。發現小行星中的礦物質是在中等溫度和壓力下形成的,比一般小行星中的溫度和壓力要高,但比行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要低。
  • 穀神星的生命潛力到底有多大?
    作者:文/虞子期穀神星-一種與地球完全不同的星體類型截至目前,地球是已知生命唯一的自然棲息地,而它所在的恆星系統就是大家相對更熟悉的太陽系。只要是對太陽系具有基本認識的人都知道,該系統中最小的一顆矮行星,便是位於小行星帶中的穀神星。雖然,直到2006年,我們才將穀神星再次重新定義為矮行星,但人類第一次發現它的存在、並將其公之於眾則早已是1801年的事情。
  • 8月28日穀神星衝日
    此時是穀神星最接近地球的時段,距離約1.99AU,亮度為7.7等。穀神星位於寶瓶座,附近最亮星是北落師門,可以以此星為引導幫助搜索。衝的前後數日穀神星約19時從東偏南方地平線升起,最好能在21時後觀察,仰角比較高避免大氣擾動。如果能用攝影方式記錄,不但較容易搜尋,更能記錄天體的位置變化。
  • 曙光號即將抵達穀神星
    「曙光號即將創造歷史,」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曙光號任務項目主管羅伯特·梅斯(Robert Mase)說,「我們團隊已經做好了準備,迫切地想要知道穀神星給我們儲存了什麼好東西。」最近發回的圖片上顯示了大量撞擊坑和一些異常明亮的斑點,科學家相信這些特徵透露了穀神星形成的過程,以及它的表面是否一直在發生變化。
  • 與「外星生物」在此約會——太陽系最小矮行星-穀神星探秘
    在我們生活的太陽系裡不僅有我們熟知的八大行星,還有五個默默跟隨我們一起同行的小夥伴,我們稱他們為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乍聽起來,我們人類有點「藐視」這些「小傢伙」其實他們也沒有多渺小,他們的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
  • 太陽系矮行星、小行星和大衛星排行榜(上篇)
    太陽系八大行星我們都很熟悉了,可是對於矮行星、小行星,還有大行星的衛星就了解甚少了。今天就讓我們對這些天體安大小作一個排行榜。五個確定的矮行星由近到遠分別是小行星帶中的穀神星,柯伊伯帶中的冥王星、鳥神星和妊神星,黃道離散盤面中的鬩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