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NG 自媒體】8月11日早間自媒體專稿,儘管人類尚未在地球以外的任何一個星球發現生命的存在,不過,人類越來越接近發現外星生命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科學家已經在多個外星天體上發現液態水的存在,而根據已知的常識,液態水是支持生命誕生最重要的條件。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內發現了多個可能存在液態海洋的天體,而日前,美國宇航局就再次證實,太陽系小行星帶內的最大天體穀神星,其地下很可能也存在一個液態海洋,或支持生命的存在。
穀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直徑約950公裡,自轉一周需9個多小時,公轉周期為4.6個地球年,是一個矮行星。由於大多數矮行星都位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因此,穀神星是內太陽系唯一的一顆矮行星,也是小行星帶內最大的天體,基於此,穀神星曾經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
與小行星帶內的其他天體不同,穀神星擁有一個扁球形的外形,其赤道地區略為凸起。2015年以來,美國宇航局的黎明號(Dawn)飛船抵達穀神星軌道,對這個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展開近距離科學考察,獲取了一系列極其重要的發現和科學數據,揭開了關於穀神星的一系列長期以來一直困擾科學的謎團。
早在黎明號抵達穀神星之前,科學家就通過地面望遠鏡發現了穀神星表面存在的神秘亮點,這些神秘的亮點在穀神星漆黑一團的表面特徵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穀神星表面有多處這樣的亮點,其中一處位於Occator隕石坑的亮點最為明顯,被譽為「太陽系內最奇怪的地方之一。」
Occator隕石坑直徑約92公裡,大約形成於2200萬年前,是在一次隕石撞擊過程中形成的。2018年底,當黎明號燃料即將耗盡時,科學家黎明號以35公裡的極端高度對穀神星表面的這個隕石坑進行高精度成像,獲得了關於Occator隕石坑的大量珍貴數據。數據表明,穀神星表面的這些神秘亮點,實際上其成分主要是鹽,這表明穀神星地下可能存在液態水,當這些水溢出到地面蒸發後,就形成了這些鹽物質。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穀神星地下可能有液態水。
日前,一個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科研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等雜誌連續發表了7篇研究論文,論文根據黎明號獲取的大量科學數據,研究得出結論:穀神星地下可能存在一個液態水的海洋,因此,穀神星很可能是太陽系中又一個有希望找到外星生命的天體。
不過,關於穀神星地下可能存在液態海洋的結論尚有一個巨大的疑問。
眾所周知,目前已知木星的幾個衛星木衛二和木衛三、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等都可能有一個全球性的地下海洋,這些天體之所以能夠存在液態水,是因為它們的宿主行星巨大的潮汐力能夠為它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熱量,而像穀神星這樣的矮行星,其自身既沒有大氣層,也沒有地質活動,更沒有宿主行星提供潮汐力,那麼,維持液態水的能量來自於哪裡?
對此,科學家尚未形成一致結論,不過,有一種解釋認為,穀神星地下海洋的液態水含鹽量非常多,同時,科學家已經知道穀神星上存在一種普遍物質滷化氫,滷化氫的化合物可能會產生一些複雜的化學過程,從而為穀神星維持液態水提供足夠多的熱量。另外,偶爾發生的撞擊事件也可能成為穀神星地下海洋熱量的一個來源。
穀神星上發現液態水的消息,實際上極大地震驚了科學界,因為這可能預示著液態水廣泛存在於宇宙天體上,至少從太陽系來說,目前已知木星和土星的幾個衛星大概率存在地下海洋,被開除出行星之列的冥王星也可能有地下海洋存在,而火星南極地區也被認為存在數量眾多的地下湖泊。如此廣泛存在的液態水,為人類尋找地外生命提供了廣闊的途徑,假以時日,我們也許會發現,甚至在整個太陽系內,地球生命絕非天賜,而僅僅是眾多不同形式,不同形態生命的一部分。
預計,本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宇航局將會向木衛六發射一個登陸器,歐空局也有一個針對木衛二、木衛三的探測任務,這三個天體都被認為存在地下海洋,如果能夠在這些天體上發現某種形式的生命,即使是非常低級的生命形態,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將是一個史詩級的發現,其影響尚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