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爸」的教育方式看似碩果纍纍,但背後隱患重重!

2020-11-29 精神心理學專家何日輝

最近,一個12歲少年的「超級簡歷」引起大眾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面對這些履歷,可能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這個光環加身的少年,就是南京孩子、「裸跑弟」何宜德。他的爸爸就是「鷹爸」何烈勝。

這對父子第一次受到關注是在2012年,何烈勝讓4歲的何宜德在大雪紛飛、零下十幾度的美國紐約街頭,僅穿著一條小短褲跑步。

孩子當時邊跑、邊帶著哭腔向爸爸求助「抱抱我」,而攝像機背後的何烈勝父親只回道「加油加油」。這個事件在當時引發了很大爭議,從那以後,「鷹爸」父子就不斷進入公眾視野。

「鷹爸」的教育理念異於平常父母,以「狠」著稱。他喜歡在極限環境下訓練孩子,讓孩子挑戰令一般孩子、家長都難以想像的目標,還為孩子打造了一系列嚴厲的行為訓練計劃,如果完成不好,可能連飯都不能吃。

他說,這就像老鷹,把孩子逼到極限,這樣他才能學會怎麼飛。

而「裸跑弟」何宜德,在爸爸的嚴厲訓練下,也確實取得了一般孩子沒有的成績,以上的簡歷就是一個證明,是他被譽為「神童」的「證據」。

現在,這份簡歷又讓這對父子被推上風口浪尖,質疑聲紛沓而至。但似乎外界越是質疑,「鷹爸」越是不服,他又喊出了另一個目標:如果孩子15歲前沒進世界前五的名校,我就承認我是失敗的。

對於「鷹爸」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網上的批評意見居多,但也有一些教育人士認為有一定可取之處,持觀望態度。

而且,很多人一開始覺得這個爸爸對孩子太殘酷、太極端了,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會讓孩子的心身痛苦,後面會出問題的。但現在來看,這孩子不但沒出問題,還拿出了這麼一份漂亮的履歷,得到了一些教育人士的認可。

很多人不由得動搖了:這「鷹爸」的做法到底是錯還是對呢?又或者說,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相信很多網友、尤其是家長感到很疑惑,不知如何看待。

我是從事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診療的,對很多罹患抑鬱症、雙相障礙、成癮疾病的青少年進行過深入的心理幹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說,我們對青少年心身健康、人生規劃、精神層面的發展等方面有獨到的理解。

以下談一下我對「鷹爸」父子的看法,從精神心理學角度,為廣大網友、家長提供一個比較理性的參考。

01

第一,「鷹爸」的教育理念確實有一些可取之處。

「鷹爸」一再強調,他的兒子是早產兒,出生後被診斷出多種疾病,曾被醫生判定為腦癱。但他沒有降低對孩子的期待,反而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健康成長」,不願讓孩子屈服於命運。

「鷹爸」的這種教育理念讓我聯想到《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老威特的教子過程,他的兒子出生時被發現了智商低於一般的孩子,但老威特不斷用科學的方式訓練孩子的各種能力。最後,這個孩子變得非常優秀,成為眾人眼中的天才。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老威特的教育核心思想是:最終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由天賦和遺傳決定的,而是由出生後的早期教育決定的;對於兒童的教育,必須在兒童智力發展的同時開始,儘可能早、儘可能多、儘可能正確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這樣孩子就能成為天才。

雖然「鷹爸」的教育方式算不算是科學的還有待商榷,但最起碼,他類似於老威特的這種教育意識,是值得肯定的。

相反,我們臨床實踐中碰到太多案例,孩子出生後體弱多病,就被父母當成心肝寶貝,倍加呵護,不懂得引導孩子建立逆商。

這樣的孩子往往抗壓能力差,膽小怕事、容易受欺負,遭受疊加性的心理創傷,患上抑鬱症或者雙相情感障礙。甚至有個別孩子因長期受到男同學欺負,性格又柔弱,過度依賴母親,後期發展成易性症,認為自己成為女孩子的話就不會被欺負了。

還有,「鷹爸」沒讓孩子接受傳統的、主流的學校教育,很多人不認同。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實際上傳統教育的確是有很多問題的。

比如,很多孩子為了獲取高分而不斷刷題,死記硬背,意義其實不大,因為真正的學習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高效學習的能力和發散的思維方式,培養孩子「求真」的意識和探索世界的興趣等。但目前的主流學校教育仍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很多人看出來「鷹爸」對孩子的培養有很多是死記硬背,孩子不能理解學習內容,但這也不能怪「鷹爸」,因為傳統學校教育其實也類似的弊病。

就算這孩子現在死記硬背,但先讓他通過自學考試,拿到敲門磚,後面可以接受更高的教育,這未嘗不可。

再者,「鷹爸」對孩子人生規劃的眼界也比很多家長要高。他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企業家,而且緊貼時代潮流,像讓孩子往「AI金融」方向發展。他看到了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到了第四次產業革命、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這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的。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也要給他肯定。

02

但是,「鷹爸」的問題和局限性也有很多,而且可以說是比他的優點更多。

第一,關於成功的定義,什麼叫成功?「鷹爸」是沒有理解到位的。

「鷹爸」何烈勝,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很多父母對成功的理解是比較功利的,目光是短淺的,比如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學、有一份高收入、高社會地位的工作就是成功。

就像「鷹爸」一樣,現在他定的目標是讓孩子考進世界前5名的學校,他把這個理解為成功。

這就是成功了嗎?並不是。幾乎每年都有名校的孩子抑鬱、自殺,或者沉迷遊戲,科科紅燈,最後被退學。

華爾街頂尖的金融從事人員,萬裡挑一,鳳毛麟角,年收入過千萬,夠優秀了吧?但只要去搜,很容易能看到不少這樣的人才壓力過大,濫用藥物,最後身心崩潰。

所以,很多父母對成功的定義只看表面。「鷹爸」看上去更加高級一些,他的目標不止於名校、好工作,還要培養兒子成為搞「AI金融」的企業家,但本質上也是差不多的。

「鷹爸」對企業家的理解也是膚淺的,從他以前從事過的商業項目和運作就能看出來,他自己不僅不是「企業家」,連企業家精神都不懂。

而且,真正的企業家是很難刻意培養出來的,華為任正非不是培養出來,馬雲不是培養出來的。真正的企業家需要豐富的閱歷,對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獨特的人生感悟,極高的情商、逆商,還要有家國情懷等等,是有很多複合因素的。智商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可是按照「鷹爸」的思路,即使他的兒子考上了世界前5名的學校,可能最後是成為了一個某個領域上的專業人士。這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成功。

第二,從目前的情況看,何宜德在15歲前考上世界前5名校的可能性很小,這可能導致他的問題全面爆發。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這個孩子從小被殘酷對待,怎麼現在的心身沒出什麼大問題?從我們專業上講,就是為什麼似乎沒留下什麼心理創傷?

其實,何宜德從小肯定經歷過很多痛苦和打擊,當時肯定有負性情緒體驗的。但「鷹爸」與很多家長不同的是,他確實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中,並且以身作則,而且不斷給孩子打氣,針對孩子取得的成績進行誇獎。

通過這個方法,何宜德雖然受苦,但他在爸爸的堅持和鼓勵下,能吃苦。而且隨著他不斷取得突出的成績,外界對他的誇獎也越來越多,被譽為「神童」。

不排除這孩子接受了過度誇獎,有一定的病理性正性情緒體驗。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內心忍不住有點飄。

所以,在上述這種情況下,這孩子把自己吃的苦合理化了,甚至升華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也認同了父親的想法和做法,願意順從。從新聞報導上看,他確實經歷了這個心理過程。

因此,表面看這個孩子非常優秀,吃苦耐勞,毅力超強,又沒有不良嗜好。但其實,從「鷹爸」的解釋來看,這孩子並非天資聰穎,所謂的「天才履歷」中,確實有一些只是媒體的過度炒作。

就像「鷹爸」說的,何宜德有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其實只要別的孩子願意去做,也能做到;而如果給他的兒子做一套初中試題,這孩子也未必能答出來。

而且,這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對很多大學書目的概念並不能理解,處於混沌狀態。在這種前提下,「鷹爸」想讓孩子3年內考上世界前5名的大學,這目標有點過高了。

國外的頂尖院校並不只看紙面成績,更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社會實踐能力和思想內涵。而這孩子現在的英語不太好,大學科目裡的中文概念他尚且還不能理解,更別說英語裡的概念了。

所以,「鷹爸」定的目標難度極高,孩子很可能達不到。一旦達不到,孩子的問題可能會全面爆發。

首先,「鷹爸」和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尤其是孩子。

何宜德一直是個「小名人」,光環加身,他自己心裡可能也自視甚高。現在他父親說出了那麼大一個目標,他就像是被輿論架在了火上烤,騎虎難下,一旦達不到目標,他面臨的是更大的質疑、甚至是冷嘲熱諷。

他可能會嚴重地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本來自信、甚至自負的心態可能一夜瓦解,陷入抑鬱狀態。

這時,他以前遭受過的痛苦,在冰天雪地裡跑步等等接受殘酷訓練的場景,可能會被激活。從這個角度講,這孩子的內隱記憶層面是有創傷的,只是內心自信時不會浮現。

創傷一旦被激活,他可能不但會抑鬱,還會指責父親,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父親,甚至會有攻擊行為。如果這樣,很多精神科醫生可能會診斷為雙相障礙。

當然,這只是我根據臨床經驗的猜測,會不會成為事實?目前不得而知。

第三,就算這孩子如願考到了名校,是不是以後就沒事?不見得,可能只是爆發點推遲了。

如果這孩子考到了名校,心裡可能更飄。但他從小缺乏校園生活經歷,而國外名牌大學的競爭氛圍是很激烈的,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對人際交往能力、情商有很大的考驗,孩子可能還會面臨語言障礙,跨文化衝突等問題。

換言之,這孩子能不能適應大學生活,這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如果屢屢受挫,發現成功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情緒崩潰也是極容易發生的。這是很危險的。

所以,我覺得「鷹爸」如果更有智慧,應該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不要把15歲前考到世界前5名的名校作為成功的標準。這種標準是非常愚蠢的,有那麼一點像是他自己為了出一口氣、為了證明自己沒錯,而把孩子放在輿論的漩渦中的感覺。

從目前來看,何宜德的智商和逆商不低,但這個「高逆商」可能是表面的,因為他可能並沒有真正遇到動搖信心、信念的巨大挫折。

但他的情商可能非常欠缺。而且,他缺乏大部分人的童年成長經歷,缺乏社會閱歷,將來到了大學、職場,他的社會年齡、心理年齡可能跟不上他所處的位置,這都是很大的隱患。希望他和父親一定要意識到這個不足。

其實,這個孩子現在已經很優秀了,即使考不上國際名校,在國內讀個不錯的大學,從事自己有興趣的、有價值的工作,也是非常不錯的。希望這對父子能建立一個底線思維,然後在底線上去努力,不斷加強反省,建立「積極努力,順其自然」的心態。

03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國內影響比較大有幾位風格迥異的家長:中國「狼爸」蕭百佑,崇尚彪悍教育方式,「棍棒之下出孝子」;中國「兔爸」程敏,崇尚平等、溫和、有愛、包容的教育;還有「虎媽」美國華人蔡美兒,用嚴厲、高壓的方式培養兩個女兒。

中國「狼爸」蕭百佑,圖片來源於網絡

「虎媽」美國華人蔡美兒,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兔爸」程敏,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比來說,我更加欣賞「兔爸」程敏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他非常有愛,但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科學的育兒知識和家庭教育觀念。

他懂得真正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尊重孩子的想法,積極引導孩子成長。

有人可能覺得按照「兔爸」理念教出來的孩子過於軟弱,尤其可能會讓男孩子缺乏陽剛之氣,像個女孩子、「軟柿子」。

但其實,這些孩子表面似乎「柔弱」、溫和,但隨著年齡增長其內心實際上是自信的,堅定的,面對生活反而能以柔克剛,有較高的逆商和情商。

國內很多家長對「堅強」的理解很膚淺,覺得男孩子不哭、能忍、能吃苦耐勞、做事說一不二、敢挑戰一些極限的事就是堅強。這導致他們選擇教育方式時容易追求表面效果,舍了本質。「堅強」更多應是內心的信念,是看待生活的一種智慧。

最後,希望廣大父母在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一定要多加思考,尤其是獨立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加強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爭當有智慧的家長!

相關焦點

  • 3歲雪地跑步11歲南京大學畢業,何宜德對「鷹爸」的評價令人深思
    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的想法,為此實現這一想法,家長們各出奇招,「鷹爸」何烈勝就是家長中的佼佼者。「鷹爸」對兒子何宜德採用的是自己獨有「鷹式教育」,在他的教育下,何宜德3歲雪地"裸跑"、5歲開飛機、11歲南京大學畢業。同齡人還在上小學時,何宜德就已經通過自考成功的從南京大學專科畢業。
  • 組圖:鷹爸嚴訓4歲「裸跑弟」 15小時登上富士山
    9月30日中秋節晚,懸著一顆心的記者終於接到鷹爸何烈勝發來的平安簡訊:「裸跑弟」多多已經成功登上富士山,在回程中雖然遇到一些波折,但已於昨天順利回到南京家中。本來在鷹爸的計劃中,他們是準備每隔20多分鐘休息一下,但是沒想到因為封山,每個合目之間平臺上供登山者休憩的小木屋都鎖上了,連個遮雨的地方都沒有,而平臺上供人休息的凳子凳面也被下掉了,沒地方休息只好持續不斷地往上攀爬。最糟糕的是,鷹爸認為富士山上像國內名山一樣,沿途會有小店供應飲食熱水,所以三人上山時就沒有帶水和食物,結果到了登山途中才發現,這裡幾乎就像野山一樣,什麼店攤都沒有。
  • VR電力安全教育體驗館|排查隱患,避免災難
    在生活中,每家每戶都需要用到電,而我們用電的背後離不開電力職工的辛勤付出,目前人們的安全用電意識還是很薄弱的,電力職工的安全意識也有必要提升,平時傳統的用電安全教育質量並不明顯。VR電力安全教育體驗館是VR技術結合傳統安全體驗館親身實踐、提升安全意識的主旨衍生的新時代體驗館,讓安全防護意識通過親身經歷提升,不再進行「紙上談兵」的安全教育,告別說教,讓市民、施工人員親身體驗。
  • 5本驚悚懸疑文,網友見面,背後卻是謎團重重,怪事接二連三發生
    5本驚悚懸疑文,網友見面,背後卻是謎團重重,怪事接二連三發生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驚悚懸疑文,網友見面,背後卻是謎團重重,怪事接二連三發生。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
  • 英孚教育陷「性勒索」事件漩渦:高速擴張下的隱患
    前外教事件已經告一段落,那麼,這對於英孚教育的警示和影響幾何?尤其是對青少兒教育板塊,英孚教育的品牌形象是否將因此蒙塵?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教授潘先軍則認為,最近曝出的英孚教育前外教性勒索未成年人的消息,雖是前外教,對英孚教育難免不產生負面影響,但這只是暫時的。
  • 錢學森夫婦教育子女,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極具智慧
    回國後,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她曾擔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和歌劇系主任。他覺得父母對他的教育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極具智慧,他講了幾件難忘的事:1.父母從不對他們講大道理父親是科學家,母親是音樂家,按照常人的思維,應該一有時間就和孩子談人生、談理想、談學習、談規矩,可以在錢永剛的記憶中,父母從來不對他們兄妹講什麼大道理。
  • "裸跑弟"11歲自考大專畢業:我很累 但接受這種方式
    孩子:我很累,但我接受了這種方式  專家認為:家長不能隨心所欲地對孩子進行實驗  「我未來想當一名企業家,現在要為這個目標做準備。」篤定的聲音從對面傳來。  這是一個在鎂光燈下長大的孩子。1米6的個頭、稚嫩的臉龐、有禮貌地微笑、嫻熟地應答,面對記者時,何宜德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與老練。
  • 福清上逕南灣村發展之路:多方灌溉 碩果纍纍
    一路上,多方灌溉,碩果纍纍。黨建聯盟創新鄉村治理今年,南灣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這份榮譽離不開南灣村對黨建聯盟、村企聯動的有益探索。「在由有我們企業家鄉賢捐資成立的愛心超市裡,設立了黨員志願者服務崗,通過定崗定責,進一步明確流程、規範服務,為村民提供更好的體驗,也讓我們的黨員志願者在服務群眾裡實現更大的價值。」南灣村幹部蔡小娟介紹。
  • 你只看到虎媽近乎壓榨的教育方式,卻忽略了她女兒優秀背後的秘密
    索菲亞2011年曾給《紐約郵報》寫信,稱自己很認同父母的撫養方式,這種嚴厲教育讓她更加獨立。她與妹妹露露都表示,以後也將以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採訪中,她也說道: 「我從上高中開始,她就不參與我的選課了。她讓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
  • 校長「釣魚執法」沒收學生手機,教育要少些「套路」
    校長的套路讓學生防不勝防,措手不及,從效果來看,似乎非常高明,但看似碩果纍纍的「高招」,顯然有違教育的本質,甚至是自找麻煩,應引起我們反思。教育首要的是真誠。教師對學生必須真誠相待,不能欺騙糊弄學生。「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只有以心交心,以心換心,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校長玩釣魚執法的套路沒收學生手機,出發點可以說是真誠的,是為了學生好,但手段卻不太妥當。
  • 【紅岸預警】金正大失色:瘋狂擴張後留下重重隱患 超30億資金或遭...
    事實上,不只是半年報問詢函,深交所還曾對公司2018年年報發出了問詢函,而問詢函背後,折射出公司可能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這可從股價的走勢上窺見一斑。年初至今(2019年9月16日),金正大股價跌幅超過40%。近四年來,其股價跌幅甚至高達75%以上。
  • 湖北探索疫情期間企業安全監管方式 隱患在線查 專家在線診
    湖北探索疫情期間企業安全監管方式 隱患在線查 專家在線診    慧聰消防網訊    CFIC2019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現場直擊    消防十大品牌榜單揭曉    「周勇你好,請準備以下五方面材料備查:2020年安全生產專項經費的提取和使用計劃,2020年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計劃,疫情期間的應急救援預案,1月特種作業票證,最近1個月的安全風險隱患排查臺帳。」
  • 「龍袍加身」是教育方式的創新
    3月7日下午,一組圖片在網上引起不小的轟動:一位老師穿著清代龍袍給學生上課,背後的PPT上寫著「道光皇帝的自述」。這位讓學生驚呼「厲害了,我的老師」的新晉網紅,就是集美大學思政教學部的80後老師董立功,他的主要課程為「中國近代史綱要」。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開放式高職辦學實踐碩果纍纍
    ,代表了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依託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豐富的網絡和教學資源,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運用全方位覆蓋的數位化智慧校園,大數據背景下的雲計算網絡空間,在全國高職教育領域首創了「開放式高職」的教育模式。
  • 教育的定義方式及評析
    作者: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教育學博士 王衛華  內容提要:教育的定義方式決定著教育的定義內容。從哲學認識論角度分析,教育的定義方式可以分為實在論定義方式和現象學定義方式。
  • 香港城大科創|碩果纍纍
    團隊開發出來的運算工具名為「CShaper」,這一工具徹底改變了生物學家分析圖像數據的方式,它可以促進發育和細胞生物學的進一步研究,例如癌細胞的生長。香港城市大學在研究領域碩果纍纍的佳績,與城大的每一位教學人員的努力與不斷地探索密不可分。城大教職員論文引用(Citations per Faculty)的分數高達91.2分,是全香港第二高。不少教研人員的論文已於《自然》、《科學》、《自然通訊》等權威科學期刊上發表。
  • 大樹傾斜壓電纜 村委及時除隱患
    本報訊 近日,忻府區解原鄉土凌橋村村民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該村口南北道路旁的兩棵大樹嚴重傾斜,壓在臨街的電纜線上,安全隱患重重,希望相關部門及時整治,消除隱患,給村民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針對村民反映的問題,記者見到了忻府區解原鄉土凌橋村村委會主任李琦,他介紹說,村口道路兩旁的楊樹是60年代栽植,目前已經成材且樹枝繁茂,前段時間颳大風有兩棵樹傾斜壓在電纜上,村裡已按照程序到忻府區林業局辦理了林木採伐許可證,並於近日對傾斜的兩棵大樹進行採伐,消除了該處隱患。
  • 落實「兩項機制」 推進「隱患清零」
    會議指出,陽山要進一步查短板、找痛點、尋堵點,全面對標對表、查漏補缺,強化違法查處,持續抓好源頭隱患清零和隱患點治理工作,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貨運車輛整治,切實抓好摩電戶籍化管理工作,持續開展交通宣傳教育,紮實推進「五大提升行動」,打好預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第二輪百日攻堅行動」翻身仗,2020年全縣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