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夜觀天象,哪裡位置最佳?
北京時間2020年7月30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的一項重大成果給出了最新答案:南極冰穹A!這裡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
這項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依託安裝於中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首次測量並獲得了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
這為我國進一步開展南極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圖為南極崑崙站天文觀測工作現場照片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遙看浩渺宇宙,要想看得更清更遠,除了需要更專業的觀測設備,天文臺的選址亦十分關鍵,而視寧度便是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視寧度,是指大氣抖動對望遠鏡觀測星象造成的模糊程度。在視寧度好(數值小)的條件下,觀測恆星因為大氣湍流帶來的抖動比較小,所以照片上星象更加銳利清晰,對觀測暗弱的天體效率更高。在視寧度優異的天文臺,一臺小口徑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以與其他地方的大望遠鏡相媲美。
「崑崙站所在的南極冰穹A地區的地理和大氣條件表明,大氣湍流主要在近地表的邊界層,而之上的自由大氣非常穩定,預計有很好的視寧度。」
向著未知奮進,研究團隊自主研製了崑崙視寧度望遠鏡KL-DIMM,於2018年11月參加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赴內陸崑崙站,於2019年1月現場安裝調試成功後立即投入觀測,並實現無人值守,越冬長期全自動運行,獲取 了珍貴的夜間視寧度測量數據。
數據表明,自由大氣視寧度的中值只有0.31角秒,最佳值達到0.13角秒,並且在離地面8米的高度,就有31%的時間可以獲得自由大氣視寧度;在離地面14米的高度,有近一半的時間可以獲得自由大氣視寧度。
相比較而言,同在南極的冰穹C的邊界層高度中值在30米,比冰穹A難於獲得自由大氣視寧度。而天文觀測對成像質量要求極高,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望遠鏡集中在夏威夷和智利北部優良的臺址上,視寧度一般在0.6-0.8角秒。
「冰穹A的天文觀測條件,明顯優於上述兩個地區,有望成為優秀的地面天文臺。」商朝暉表示,這次的成果第一次用實測數據對冰穹A的視寧度進行了定量地科學統計和評估,並進一步證明了冰穹A的大氣邊界層很低,有利於未來的天文臺工程建設和成本控制。
據了解, 這項工作是基於KL-DIMM的數據,與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科學家合作完成。本研究共包括9位作者,參與單位包括國家天文臺、天津師範大學、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來源: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