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穹A獲選「全球最佳觀星點」!去南極,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2020-09-13 文匯網

作為我國第二代望遠鏡,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口徑增大到50釐米,是南極目前最大的光學望遠鏡。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裡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極。生活在大氣「海底」的人們,為了看到儘可能真實的星空,到處尋找大氣清澈、寧靜的觀測點。近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位於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佳觀星點。在那裡,2.5米口徑光學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與其他臺址6米口徑望遠鏡相媲美。這將為我國南極天文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望遠鏡理想家園究竟哪裡的星星不愛「眨眼睛」

自遠古開始,人類就使用肉眼觀察浩瀚星空。1609年,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對準了夜空,一舉發現了月亮上的環形山、太陽黑子和木星的四顆最大衛星。這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視野,開啟了近代天文學的大門。

冰穹A的星空。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雲量極光監測儀拍攝,包含了從天頂到地面360°的全景,靠近地面的綠色光帶為極光。

其後四百多年,隨著科技進步,光學望遠鏡技術也經歷了多次變革。從口徑來看,伽利略時代的望遠鏡口徑只有4釐米,而目前已建成的最大光學望遠鏡已達10米,正在建設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極大望遠鏡ELT,口徑達到了39米——而人眼瞳孔在黑暗中也僅能放大到約8毫米。

根據理論計算出的解析度,一臺1米口徑的望遠鏡,解析度可達0.1角秒(相當於在10千米外看一枚硬幣),可長期以來卻沒有實際達到過,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大氣層的存在。我們都曾有這樣的經驗:寧靜的水面清澈見底,而湍動的水流卻扭曲了水底的景象。空氣也是如此,大氣中充滿了湍流。

大氣中的湍流會造成不同地方大氣折射率的不斷變化,就像大氣中布滿了小小的偏折鏡。比如,高空中的大氣湍流就會造成星星「眨眼睛」。

這一團團的大氣湍流給望遠鏡的解析度添加了一個額外限制,望遠鏡最終實際的解析度只能「屈就」於這兩個數值中較大的那個——當望遠鏡口徑小於大氣湍流的尺寸時,實際解析度就是望遠鏡解析度;反之,即使望遠鏡本身解析度再高,實際解析度也只能是大氣湍流的解析度。

由於現在光學望遠鏡的口徑都已達到米級,因此直徑從幾釐米到十幾釐米的大氣湍流總是遠遠小於望遠鏡的口徑,對應的視寧度從1到幾個角秒,極大限制瞭望遠鏡實際性能的發揮。因此,為了發揮望遠鏡的最大潛力,給它們找個合適的家,就成了天文觀測的首要任務。大氣湍流對望遠鏡成像解析度的影響程度叫做「大氣視寧度」,它常被作為天文選址的重要依據之一。

經過數十年艱苦的選址工作,現在世界上最優秀的臺址集中在中低緯度的美國夏威夷、智利北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等地,這些地方海拔高度從2000多米到4000多米,視寧度在0.6-0.8角秒,夜間晴天比例達到了70%-80%。因此,世界上大部分8-10米級望遠鏡,以及在建的3臺30米級望遠鏡均選址在這些區域。

角逐在南極高原各國競相尋找視寧度最佳臺址

崑崙視寧度望遠鏡。商朝暉供圖

南極大陸常年被厚厚的冰層覆蓋,南極冰蓋的平均厚度超過2000米,形成了南極內陸高原。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南極高原一直被認為可能蘊含著優異的天文臺址。但由於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和相對薄弱的後勤支撐保障能力,直到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才開始在南極點——美國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開展天文選址工作。可測量結果卻令人頗為失望:南極點的視寧度較差,達到了1.8角秒,但大氣湍流主要集中在貼近地面100米以內的邊界層中,邊界層之上的自由大氣視寧度僅0.3角秒左右。

邊界層是大氣層中的最底層,受地面影響很大,集中了絕大部分的大氣湍流。邊界層之上稱為自由大氣,湍流很少。在中低緯度的優良臺址中,自由大氣視寧度約0.4角秒,但邊界層厚度約幾百米,其影響無法避免。

南極高原盛行下降風,即風是從高處向低處吹,而南極點海拔僅2835米,處在南極高原的緩坡中,因此風仍然比較大,產生了較多的大氣湍流。但在南極高原的幾個頂點,風速就會非常小,那麼湍流也就很少,預計視寧度會非常好。這些頂點包括了冰穹A(南緯80°22′東經77°21′,海拔4093米),冰穹C(南緯75°06′S東經123°20′,海拔3233米),冰穹F(南緯77°30′S東經37°30′,海拔3810米)。

依託法國-義大利在冰穹C的科考站點,國際團隊開展了大量天文臺址測量工作。

2004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冰穹C夜間視寧度的測量結果,在距地面30米高度處,視寧度達到了0.27角秒,即冰穹C的邊界層厚度只有約30米。

此後,法國、義大利團隊使用不同儀器持續進行了多年監測,進一步確認了冰穹C邊界層厚度約30米,自由大氣視寧度約0.3角秒。由於冰穹C是越冬站,極夜時也有科考隊員在站值守,有充足的電力供應。在此基礎上,法意團隊在冰穹C安裝了小口徑望遠鏡,分別是10釐米口徑的ASTEP-South和40釐米口徑的ASTEP-400,在極夜期間開展了許多變星和太陽系外行星的搜尋工作。他們也提出過2米級的光學紅外望遠鏡,但一直沒有得到批准或資助。

日本在冰穹F建有站點,但那是一個度夏站。日本天文學家在2011年1月開展了4天的白晝視寧度測量,由於望遠鏡高度僅為2米,受大氣邊界層內湍流影響較大,得到的視寧度為1.1角秒。2013年1月,他們專門架設了9米高的塔架,進行了20餘天觀測,得到的白晝視寧度中值約0.5角秒;而當邊界層厚度低於望遠鏡時,也測量到了0.3角秒左右的優異視寧度。不過,冰穹F至今尚無夜間視寧度的測量結果。此外,日本天文學家也提出過在冰穹F建造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的項目,但也一直未能立項。

此外,南極點雖然不是良好的光學天文臺址,但由於南極高原空氣極端乾燥,被稱為「白色沙漠」,是優良的射電和(亞)毫米波觀測臺址。

強勁逆溫層加持冰穹A獲選「全球最佳觀星點」

從科學研究角度來講,南極大陸共有4個點最為重要: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

崑崙視寧度望遠鏡。商朝暉供圖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美國、俄羅斯和法國分別在前三個點建立了科考站,僅剩南極內陸最高點冰穹A尚屬「空白」,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

我國南極科考隊自1997年開始,從中山站向冰穹A挺進,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探索,終於在2005年1月將五星紅旗插上了南極冰蓋最高點。

我國天文學家在得知這一激動人心的消息後,意識到這是我國天文觀測發展史上的重大機遇。長期以來,我國天文觀測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如果能藉助冰穹A優異的臺址條件,選擇有特色的望遠鏡設計,就能在某些領域達到或超過世界一流水平。

為此,我國天文學家聯合國際天文團隊,在我國南極科考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冰穹A的天文臺址測量工作。2008年1月,我國天文學家首次到達冰穹A,並在隨後的南極科考中多次到達冰穹A。

2009年1月,我國在冰穹A地區建成崑崙站。在多年的臺址測量工作中,天文學家在崑崙站地區建立的初步天文觀測場地上,安裝了多種臺址測量儀器,獲取了大量寶貴的臺址數據。這些數據證明了冰穹A作為天文臺址的優越性:夜天光背景暗,與中低緯度最好的臺址相當甚至更暗;晴夜數比例高,無雲比例高達83%,略好於中低緯度最好的臺址;風速低,4米高度處的平均風速僅1.5-4米/秒,大約是二級風,而10米/秒(約五級風)以上的大風天氣非常罕見。

最重要的是,冰穹A地區的大氣邊界層厚度中值僅14米,只有冰穹C的一半!也就是說,只需建一座14米左右的塔架,把望遠鏡安裝上去,就可獲得優異的自由大氣視寧度。2019年,國家天文臺的視寧度測量望遠鏡KL-DIMM的測量記錄確認了這一點,同時也直接測量到了自由大氣視寧度為0.31角秒左右。近期出版的《自然》雜誌發表了這一成果,並稱「冰穹A是地面上的最佳觀星點」。與中低緯度的優良臺址相比,冰穹A視寧度更好,在那裡建一臺2.5米光學望遠鏡可與其他臺址6米級的望遠鏡相媲美;與同在南極的冰穹C相比,冰穹A的工程建設難度和造價大大降低。

冰穹A邊界層薄,源於其獨特的氣象條件。由於南極高原被冰覆蓋,而極夜時有連續數個月的黑夜,沒有了太陽的照射加熱,雪面迅速輻射降溫,隨之也將冷卻靠近雪面的空氣,造成近地面空氣高度越低,溫度也越低,這被稱為「逆溫層」。由於逆溫層的存在,南極空氣整體非常穩定。冰穹A的逆溫層有多強呢?天文學家架設了一座14米高的氣象塔,每隔2米布放一個溫度計。離雪面僅2米高度處,溫度就可比冰面處高近15℃,離冰面14米高處則高出20℃。如此強勁的逆溫層造就了地面上最薄的邊界層。實際測量數據也證實,溫差越大,邊界層高度也越低。

崑崙站日夜觀天我國南極天文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現在,我國南極崑崙站的天文場地已初具規模,除了臺址測量,還開展了一些天文觀測。

在崑崙站運行望遠鏡主要有兩大挑戰:一是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冬季平均溫度約-60℃,最低超過-80℃,其間由於空氣中水汽始終接近飽和,非常容易結霜;二是崑崙站現在仍是度夏站,每年只有南極夏天的20多天有科考人員到達進行必要的維護,其餘時間均為無人值守,故而所有設備必須非常可靠穩定地全自動運行。

我國天文學家在崑崙站安裝了兩代光學望遠鏡。第一代是中國之星小望遠鏡陣CSTAR,口徑僅有14釐米,但視野範圍有20平方度(約81個滿月排列成方陣的大小),望遠鏡固定不動,指向南天極。第二代望遠鏡是南極巡天望遠鏡AST3,口徑增大到50釐米,是南極現在最大的光學望遠鏡,視場仍有4.3平方度,且擁有完整的指向跟蹤功能。

利用冰穹A的觀測條件,以及極夜時連續幾個月的黑夜,CSTAR和AST3開展了以時域天文學為主的研究,即研究各種天體隨時間的變化。

中國之星小望遠鏡陣(左),黃色為中澳合作PLATO-A支撐平臺儀器艙。

靜謐的夜空中,卻有繁星時時在變化——有的位置在變,如小行星、彗星以及人造天體,有些小行星甚至可能撞向地球,嚴重威脅人類;有的亮度在變,變亮、變暗,甚至是無中生有地突然爆發。

如果一顆恆星也有行星,當行星公轉到我們眼前時,遮住了一點母星的光芒,就會讓這顆恆星看上去變暗,而變暗的幅度就是行星與母星的面積比,小到只有百分之一以下,甚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需要非常靈敏的望遠鏡才能觀測到。AST3是我國天文學家首次進行的大規模系外行星搜尋,成功發現了超過100顆高質量候選體,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除了這些微小的變化,宇宙中還有劇烈的爆發,如恆星死亡時的爆炸——超新星等。與AST3類似,現在世界上有大量望遠鏡在監視著夜空,來尋找和研究變化的天體。為提高效率,搜尋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圖像相減技術,即對一個天區拍一幅圖像後,跟之前拍的圖像(模板)相減,亮度不變的天體就會被基本消除,經過計算機的精細篩選後,再進行人工檢查,最終確認真正變化的天體。

2017年8月17日,人類首次觀測到了雙中子星合併事件GW170817,在引力波和電磁波上都觀測到了該事件,開啟了多信使天文學時代。AST3也參與到對該信號的後隨觀測中,為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了重要數據。

我國的南極天文起步較晚,但歷經1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國天文學家在極端環境下的望遠鏡研製技術、無人值守下的自動觀測技術等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為我國未來南極大型望遠鏡的研製和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馬斌

圖片:除註明外均為馬斌供圖

編輯:沈湫莎

相關焦點

  • 南極冰穹A,夜間觀星最清晰
    這裡夜間觀星最清晰。 依託安裝於我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了南極冰穹A的夜間大氣視寧度,發現冰穹A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證明了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綜合性能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相關研究成果2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在地球上,「仰望星空」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視寧度問題。
  • 去南極!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裡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極。 生活在大氣「海底」的人們,為了看到儘可能真實的星空,到處尋找大氣清澈、寧靜的觀測點。近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位於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佳觀星點。在那裡,2.5米口徑光學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與其他臺址6米口徑望遠鏡相媲美。這將為我國南極天文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 去南極!在地球上看最清晰的星星
    在地球上仰望浩渺星空,哪裡看得最清晰?答案是南極。生活在大氣「海底」的人們,為了看到儘可能真實的星空,到處尋找大氣清澈、寧靜的觀測點。近日,中國科學家發現,位於南極最高點的冰穹A是世界上最佳觀星點。在那裡,2.5米口徑光學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與其他臺址6米口徑望遠鏡相媲美。這將為我國南極天文的發展帶來新機遇。
  • 堪比哈勃,全球觀星此處最清晰!我國天文學家實測證明南極冰穹A為最佳夜間觀天點
    地球上,哪裡看星星最清晰?今天深夜,英國《自然》雜誌發布了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聯合國內外多個科研團隊共同得出的一項結果:我國南極科考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是世界上目前所發現的視寧度最佳地點。這是我國天文學家利用自主研發設備,第一次用實測數據對冰穹A的視寧度進行定量科學統計和評估。
  • 全球觀星最清晰的地點被發現!中國科學家在南極「冰穹A」首次測量...
    全球觀星最清晰的地點被發現!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在位於南極洲中心的天文臺,你可以欣賞到世界上最清晰的夜空景色
  • 全球觀星最清晰的地點被發現!中國科學家在南極「冰穹A」首次測量 結果太驚豔
    在位於南極洲中心的天文臺,你可以欣賞到世界上最清晰的夜空景色。研究人員7月29日在《自然》雜誌上在線報導說,如果將光學望遠鏡建在南極高原中部幾層樓高的塔上,那麼它可以分辨出那些比平時可觀測的對象要小一半的天體們的特徵。天文臺可以凝視邊界層上方,從而獲得如此清晰的視覺效果——這是造成大部分波狀空氣混淆望遠鏡圖像的原因。
  • 夜觀天象,全球何處最佳?南極冰穹A
    仰望星空,夜觀天象,哪裡位置最佳?北京時間2020年7月30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的一項重大成果給出了最新答案:南極冰穹A!這裡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在視寧度好(數值小)的條件下,觀測恆星因為大氣湍流帶來的抖動比較小,所以照片上星象更加銳利清晰,對觀測暗弱的天體效率更高。在視寧度優異的天文臺,一臺小口徑望遠鏡的觀測能力,可以與其他地方的大望遠鏡相媲美。「崑崙站所在的南極冰穹A地區的地理和大氣條件表明,大氣湍流主要在近地表的邊界層,而之上的自由大氣非常穩定,預計有很好的視寧度。」
  • 最佳夜間觀星地址確認:南極冰穹A
    依託安裝於中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並獲得了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這項研究成果確認了崑崙站有珍貴的天文觀測臺址資源,為我國進一步開展南極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 專家解說南極冰穹A: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觀測點之一
    A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觀測地點之一  朱博士對這次選址建臺的理由如數家珍:南極冰穹A是地球上最好的天文觀測地點之一。南極冰穹A大氣稀薄、冷、乾燥、塵埃少,可以媲美太空環境,不只對毫米波望遠鏡,對紅外及光學波段望遠鏡都是地球上最佳的地面觀測站址。第三,風速小,大氣湍動少,視寧度極好,我國南極科考隊2005年1月設在冰穹A的自動氣象站測得的數據表明:冰穹A平均風速低於2米/秒,超過4米/秒的風的情況極少,適合放置大型望遠鏡陣進行光幹涉成像觀測等。第四,幹擾少。南極是地面上人工光源幹擾最少的地方。
  • 地球觀星哪裡強?中國南極崑崙站!
    地球上哪裡是最佳觀星地?傳統認為美國的夏威夷和智利北部是光學望遠鏡的最佳臺址,世界上最好的光學望遠鏡都集中在這裡。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表明,中國南極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才是最佳觀測地,其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
  • 夜觀天象哪最佳?南極冰穹A
    來源:經濟日報仰望星空,夜觀天象,哪裡位置最佳?日前,國際頂級科學期刊《自然》發布的一項重大成果給出了最新答案:南極冰穹A!這裡或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這項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依託安裝於中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首次測量並獲得了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其他任何地面臺址,這為我國進一步開展南極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
  • 夜觀天象哪最佳?南極冰穹A!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仰望星空,夜觀天象,哪裡位置最佳?日前,國際頂級科學期刊《自然》發布的一項重大成果給出了最新答案:南極冰穹A!這裡或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這項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研究團隊完成的研究,依託安裝於中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首次測量並獲得了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冰穹A地區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其他任何地面臺址,這為我國進一步開展南極天文研究奠定了科學基礎。 遙看浩渺宇宙,要想看得更清更遠,除了需要更專業觀測設備,天文臺選址也十分關鍵,其中視寧度是最重要的參數之一。
  • 在地球上 哪裡能看到最澄澈的星空?
    近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研究員團隊的一項研究,已知證據表明,地球上的最佳天文觀測點就是位於南極大陸上的冰穹A。冰穹A之於南極相當於珠峰之於地球,它是南極洲上最高的冰蓋。之所以說它是冰蓋而不是山,是因為它並不像山那樣直插雲霄,看起來與平地無異。它的海拔為4,093 米,但是由於南極大陸整體是個高海拔地區,其相對高度也只有1,639 米。
  • 地表觀星哪最強?中科院論文登《自然》:就在南極崑崙站邊
    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馬斌團隊7月29日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的一篇論文,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Dome A)也許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適合建造天文望遠鏡。給望遠鏡找個家以光學紅外望遠鏡為例,好臺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 地球上觀測夜空的最佳地點
    地球上有一個地方,這裡的夜空比其他地方的更加深邃遼闊。在南極洲一個主要研究站的研究人員對星星的清晰度進行了測量,發現它超出了目前天文觀測的最優值。這一結果或許並不意外,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就有點小失望了。冰穹A(Dome A)是南極洲極地高原上最高的冰穹。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坐落在這塊最寒冷大陸的中央,距離海洋1200公裡,註定天寒地凍。
  • 地表觀星哪最強?中科院論文登《自然》:就在南極崑崙站邊
    根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馬斌團隊7月29日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的一篇論文,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Dome A)也許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適合建造天文望遠鏡。給望遠鏡找個家以光學紅外望遠鏡為例,好臺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 這裡是地球上最適合觀測星空的地方,趕緊收藏,有機會一定要去
    地球上有一個地方,這裡的夜空比其他地方的更加深邃遼闊。在南極洲一個主要研究站的研究人員對星星的清晰度進行了測量,發現它超出了目前天文觀測的最優值。這一結果或許並不意外,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就有點小失望了。冰穹A(Dome A)是南極洲極地高原上最高的冰穹。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坐落在這塊最寒冷大陸的中央,距離海洋1200公裡,註定天寒地凍。
  • 南極夜間觀星的最佳地點在哪裡?
    《自然》本周三晚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南極高原最高冰穹「冰穹A」(Dome A)或是地球上夜間觀測恆星最清晰的地方。地基天文學面臨的一個最大挑戰是「視寧度」問題。視寧度是指大氣湍流對天文圖像質量的影響——這些湍流會讓恆星閃爍。
  • 天文學家確認南極冰穹A為最佳
    中國天文學家確認南極冰穹A為最佳!中新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30日發布消息說,依託安裝於中國南極崑崙站的自主研製設備,該臺商朝暉研究團隊首次測量並獲得極佳的夜間大氣視寧度,證明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的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
  • 天文學家確認:南極崑崙站為地面最佳光學天文觀測地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地球上哪裡是最佳觀星地?傳統認為美國的夏威夷和智利北部是光學望遠鏡的最佳臺址,世界上最好的光學望遠鏡都集中在這裡。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商朝暉領銜的國際團隊研究表明,中國南極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地區才是最佳觀測地,其光學天文觀測條件優於已知的其他任何地面臺址。 這項成果是基於我國自主研製設備「崑崙視寧度望遠鏡KL-DIMM」的數據,由我國科學家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科學家合作完成的,論文發表於北京時間29日深夜出版的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