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機電量僅剩下20%時
很多人會沒有安全感
當一年的時間僅剩不到10%時
又有多少人會在意,會緊張?
時間悄悄走
2020已經接近尾聲
冬季出遊不遠行
收好這份天台遊攻略,看完就出發!
一、國清寺探梅
國清寺,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一座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隋代古剎,六百多間廟宇依山就勢,寺院的山牆綿延在斑駁的光影裡,古樹參天、溪流潺潺,清幽、空靈、寂靜、自在,一片一瓦、一草一木都透著歷史的厚重感。
冬季的國清寺,飄飛的落葉鋪了滿滿一地,斑駁的青石地面有了幾分禪意,傳說由天台宗五祖手栽的千年隋梅,依舊生機盎然,每到花開時節,暗香浮動,九級隋塔巍然聳立,隋代古剎勝跡長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冬日,懷揣著一顆虔誠的心去國清寺祈福,看看那孤高的老梅,未嘗不是一種樂趣。
二、華頂遇霧凇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天台山主峰華頂海拔1098米,華頂四季如畫:春賞杜鵑、夏體清涼、秋觀日出、冬迷霧凇。
天冷了,偶遇華頂霧凇,玉樹瓊枝,銀裝素裹,仿若置身童話故事之中。山中雲霧慢慢騰起,飄散林間,山林、古剎、茶園、屋舍繪就一幅水墨畫卷。
三、登高赤城山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赤城山是天台的地標,每當旭日東升或者太陽西下,霞光籠罩,光彩奪目,當地人稱之為「燒山」。塔後村隱逸在赤城山背後,這裡地勢平緩開闊,屋舍良田錯落,四時之花常開。
為丹霞地貌,仙佛雙修的聖地,濟公活佛故裡,名人逸事集粹。赤城山,是水成巖剝蝕殘餘的一座孤山,「不與眾山同一色,敢於平地拔千仞」。因其山赤,石屏列如城而得名,是天台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觀。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雲霧繚繞山腰,霞光籠罩,光彩奪目。元邑人曹文晦形容為:「赤城霞起建高標,萬丈紅光映碧寥。美人不捲錦秀緞,仙翁瀉下丹砂瓢。」故有「赤城棲霞」之稱。赤城棲霞亦為天台八景之一。
四、觀石樑飛瀑
石樑飛瀑,真算得上「巧奪天工」。旅遊書籍爭作封面,影視劇搶拍鏡頭。景區面積6.5平方公裡,集天下山水奇觀於一體。景區內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樑飛瀑,有五百羅漢的總道場所在地方廣寺,還有一條瑰麗的浙東唐詩之路,李白、孟浩然等著名詩人都為此留下不朽的詩篇。
可謂是一處自然山水和佛教文化相得益彰的景觀。其中還包括下方廣寺、中方廣寺、銅壺滴漏、神龍掉尾、金銀瀑群、鋏劍瀑、金溪翠谷、珠簾龍澗、曇華亭、仙筏橋、小銅壺、天下第一印等著名景點。
石樑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花崗巖天生橋」,梁長7米,寬不盈尺,萬山關鍵,世所罕見。崇山峻岭中,一石橫空,急流從梁下40米高的峭壁上呼嘯而下,色如霜雪,勢若奔雷,形成「潭底怒雷生雨雹,松頭飛霧溼衣巾」的壯觀景象,極盡雄偉奇麗之致。
五、踏步瓊臺尋仙蹤
上有仙山,下有仙谷,瓊臺仙谷,有著「人間仙境」之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瓊臺仙谷別樣的峽谷風光,沿溪北行,一路皆是奇特的峰巒,陡峭的山崖,飛瀉的瀑布,碧綠的龍潭,再加上山林間那若隱若現的道觀,像極了一幅充滿詩意的山水長卷。
一幅幅、一幕幕,一步一景,令人心曠神怡。瓊臺仙谷以秀美的面貌帶給大家震撼的視覺享受。
去瓊臺仙谷八仙湖,靜聽風兒喧囂,領略智者大師坐在金地嶺聽風的境界,登上瓊臺仙谷,看山中雲海滾滾,樹葉斑駁,在皇帝祭壇觀清冷的瓊臺之月。
六、濟公故居賞花
走進濟公故居,便能親眼目睹了梅花的傲骨與風採。「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是我們上小學時比較喜愛讀的一首詩。在搖頭晃腦的吟誦中,我們也品味出梅花的高雅與芬芳。
自古以來,它和松、竹被人們譽為「歲寒三友」,歷來競相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嚮往。它在「山花爛漫」時,卻只「在從中笑」,這一定不是孤傲,這也需要勇氣,挺過了地凍天寒,卻又在春風中離去。
冬季出遊不遠行
那就到天台來趟一日遊吧
在2020年剩下的日子裡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新年旅行
然後以全新的姿態迎接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