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很多動物都是有尾巴的,不同的動物尾巴也長得不一樣,但是無疑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比如說狗狗的尾巴不僅能夠幫助它們保持平衡,而且能夠表達狗狗的情緒,是人類判斷狗狗情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那麼為何大部分動物都有尾巴,人類卻在進化中去掉了尾巴,看完長見識。人類其實早先也是有尾巴存在的,但是隨著進化,尾巴慢慢的就被進化掉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當然是極少數的,他們甚至還會長出尾巴。
所以實際上這個去掉尾巴的過程是在每個人胚胎發育的過程中去除的,經過人類的進化,因為尾巴本身就是用來保持平衡的,但是人類直立行走之後,已經能夠直接保持平衡,尾巴這時候就顯得多餘了起來。
於是就開始漸漸的把尾巴進化掉,所以其實很多人可以發現,在最開始的時候看胎兒影像,其實是有一個小尾巴的存在的,但是它會越長越小,直到幾周以後,就會完全消失,但是如果是這個過程沒有的話,就有可能會出現帶尾巴的人。
不過這樣的概率是非常小的,畢竟人類對於這方面的進化,已經持續了幾萬年的時間,所以這個過程也不斷地被優化了,不過其實尾巴並不是完全對人沒有用的,此前日本就有在開發一款尾巴,用來幫助老人保持平衡。
因為很多人老年紀大了以後,整個身體會往前傾,這時候就需要拐杖來幫助他們保持平衡,但往前傾其實就符合人類最開始的模式,所以尾巴其實能夠幫助他們保持平衡的,不過這發明想要普及就很難了,畢竟老人的接受程度估計不會很高,而且仿生尾巴估計造價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