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尾巴消失,是因為「用進廢退」?日本研發仿生尾巴有什麼用?

2020-12-04 科技爆發點

人類尾巴消失,是因為「用進廢退」?日本研發仿生尾巴有什麼用?

醫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返祖現象,是生物退化的一種表現,物種個體的身上出現了祖先的身體結構形態。這種現象在出現之後有隔代遺傳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在一代又一代的遺傳當中漸漸的消失,就比如我國非常著名的毛孩一家。除了渾身長滿毛髮,像史前大猩猩一樣,還有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返祖現象,那就是突然長出的尾巴。

有很多的新生嬰兒,在出生之後屁股上會出現長長的尾巴,截止到目前為止,在有記錄當中的最長尾巴,是出現在東南亞的一位12歲小男孩身上,長度大約是22.9釐米。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發問了,人類既然曾經有過尾巴,為什麼又會消失呢?它的消失對於人類來說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日本仿生尾巴

在2019年日本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款機械尾巴,根據相關的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械尾巴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幫助老年人,或者是一些身體出現問題的人保持平衡,在工人們搬運貨物的過程當中有尾巴作為支撐會更加的安全,快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機械尾巴的出現完全是一種累贅,人類在進化的過程當中既然將尾巴退化,這就意味著他沒有出現的必要性,這不就是人類一種返祖的情況嗎?

根據對人類胚胎的觀察,發現在胚胎時期人類這一物種是由尾巴存在的,大約是胚胎的1/6而已,在逐步發育的過程當中尾巴就會被吸收掉,嬰兒出生的時候尾巴也就消失不見了,也有一些情況會出現返祖現象,就比如在發育的過程中胎兒的尾巴沒有被身體吸收,在出生的時候,尾椎上就會有一段小尾巴出現。那麼人類的尾巴為什麼會在進化當中消失呢?

人類尾巴為何會消失?

這就要提到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和自然選擇了,1809年動物哲學當中提出了拉馬克式演化。在生物進化的過程當中,經常用的器官會變得越來越發達,而不經常用的器官會逐漸的被淘汰。在用進廢退當中,最終所獲得的形態還會遺傳給下一代。人類的尾巴就是用進廢退最好的說明。

如果按照拉馬克的用進廢退,人的尾巴消失的時間應該是從樹上到達地下,學會了直立行走之後,但是在從科學的理論來講,拉馬克的用進廢退似乎還存在一些疑點。總之人類尾巴的消失是一個極為複雜的過程。可能在一次不經意的變異當中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物種,對於人類尾巴消失的原因以及日本所研發的仿生尾巴,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人類的尾巴為什麼會消失?日本研發的仿生尾更安全便利嗎?
    去年,日本應慶大學的研究團隊發布了一款基於仿生理念製作的人類是否有尾巴?許多人相信人類的祖先類人猿是有尾巴的,只是後來慢慢退化掉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據觀察,人類在胚胎時期是有尾巴的,長度大概是胚胎體長的六分之一。
  • 「進化論」和「用進廢退說」互相矛盾嗎?有何依據?
    進化論是當代生物學的基石,進化論的成立是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和生物研究得出的,而「用進廢退」則僅僅停留在假說的層面,二者從本質上說確實有矛盾的地方。那麼,為什麼科學上一直支持進化論,卻說「用進廢退」的假說不成立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人類憑什麼沒有尾巴?
    豬狗、牛馬,特別是人類祖先猴子,都有可觀的尾巴,人憑什麼齊刷刷沒有尾巴?用進化論的用進廢退和存優汰劣機制可以解釋嗎?不可以。尾巴並非百無一用,它不僅可以平衡身姿,微調方向,驅趕蚊蟲,更重要的是可以宣洩情緒,表達意志甚至思想,沒有尾巴是一件很吃虧的事。病毒學家認為,人類丟掉尾巴,可能是特異病毒或細菌感染人類始祖猿猴生殖細胞所致。
  • 用進廢退是真的嗎?如果人類經常揮動手臂,會進化出翅膀嗎?
    引言:相信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多多少少都會對用進廢退這個理論表示認同,無論是否知道用進廢退這個名字。因為從理論上來說,任何生物如果對某一項技能或者動作持續地訓練,就會變得像天生一般地流暢。那我們能學會飛行嗎?
  •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啥尾巴消失了呢?看完不服都不行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啥尾巴消失了呢?看完不服都不行!我們知道人類是起源於森林古猿,那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啥尾巴消失了呢?看完不服都不行!不同的動物,尾巴的作用也會是不盡相同的。響尾蛇的尾巴是用來和敵人的,而大部分動物的尾巴是用來保持平衡的。隨著我們人類的不斷進化,我們是開始直立行走,而雙手就成為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平衡器,並不會讓我們摔倒,久而久之,也就不再需要尾巴了。
  • 為何大部分動物都有尾巴,人類卻在進化中去掉了尾巴,看完長見識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很多動物都是有尾巴的,不同的動物尾巴也長的不一樣,但是無疑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比如說狗狗的尾巴不僅能夠幫助它們保持平衡,而且能夠表達狗狗的情緒,是人類判斷狗狗情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那麼為何大部分動物都有尾巴,人類卻在進化中去掉了尾巴,看完長見識。人類其實早先也是有尾巴存在的,但是隨著進化,尾巴慢慢的就被進化掉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當然是極少數的,他們甚至還會長出尾巴。
  • 為何大部分動物都有尾巴,人類卻在進化中去掉了尾巴,看完長見識
    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很多動物都是有尾巴的,不同的動物尾巴也長得不一樣,但是無疑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比如說狗狗的尾巴不僅能夠幫助它們保持平衡,而且能夠表達狗狗的情緒,是人類判斷狗狗情緒的一個很好的方法。那麼為何大部分動物都有尾巴,人類卻在進化中去掉了尾巴,看完長見識。人類其實早先也是有尾巴存在的,但是隨著進化,尾巴慢慢的就被進化掉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當然是極少數的,他們甚至還會長出尾巴。
  • 根據「用進廢退」原則,未來人類是否能長出翅膀?
    實際上,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還有一個著名的生物學家——拉馬克,他曾經提出了「用進廢退」的原則,為當時相關研究的進行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人們看來,拉馬克「用進廢退」與達爾文的「物競天擇」有異曲同工之妙,生物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和演化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為了不斷適應周圍的環境以及增強自身的生存競爭力,無數物種都在進行改變。在此基礎上,有人十分好奇,如果人類根據「用進廢退」的選擇,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會不會未來某天,我們也可以擁有「翅膀」呢?
  • 為什麼人類沒有尾巴?如果有了尾巴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熙熙攘攘的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個人的身後都吊著一根尾巴,走路時左右搖擺,有的用布套著,年輕人趕時髦將尾巴染成五顏六色,姑娘們在尾巴上扎著蝴蝶結,人們的身材有胖瘦高矮,他們的尾巴也一樣,有粗細長短,有的朝天翹,有的拖在地上,走在街上揚起一路灰塵,調皮的小孩縱身一躍,尾巴像一條鞭子似的抽在樹丫上迅速地挽了幾圈,將自己的身體懸在空中晃晃悠悠的玩耍……這是假想人類有尾巴的情形。
  • 拉馬克用進廢退說
    添加作者微信號,有問題隨時溝通17734550307詞語釋義:用進廢退這個觀點最早是由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
  • 汙水廠的基本理論(五)——用進廢退
    相對於市政汙水廠來說,工業廢水的用進廢退還是比較明顯的,一些難於降解的汙染物質,在長時間的馴化後,微生物會逐步適應這種汙染物質,並能夠有效的降解為無環境危害的物質,但是一開始微生物肯定是無法接受,需要運行人員刻意的培養和馴化,當微生物不斷地接觸汙染物質的時候,會慢慢的適應,並逐步調整自身的適應性,最終對汙染物質實現有效的降解。所以用進廢退是指導工業廢水廠生物處理段運行的主要思路之一。
  • "用進廢退"說
    他能記得《道德經》有2825字。他知道的,回答得頭頭是道;他不知道的,以「幽默」代回答,這答不出比答得出更逗人。你問他艾青的什麼事,他用艾青的聲調回答你;你問周揚的什麼事,他用周揚的口音回答你。有人建議他跟臺灣的李敖對一對。熟悉李敖的友人斷言:李敖決不是他的對手。  無獨有偶,北京還有著名的理論家于光遠,現已91歲,筆耕至今不輟。他寫出的理論文章,一樣有鋒芒和文採。
  • 動物的尾巴有什麼作用 動物尾巴的用處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上大約有著150萬種動物,而動物身上大都長著尾巴。那麼,動物的尾巴有什麼作用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猴子利用尾巴在樹上竄來竄去,有時又用尾巴攫取食物。總之,在森林中的時候,尾巴對猴子來說十分重要。
  • 從用進廢退到自然選擇,談進化論
    人類的好奇心驅使我們思考人從未停止過對世界的探索,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擾我們,在公元前4世紀,偉大的亞里斯多德在《動物志》、《論植物》這樣關於生命的書中,就有提出生命應該是從非生物到植物再到動物,也就是從低等到高等。
  • 為什大部分動物都有尾巴,而人類卻沒有?尾巴都有什麼作用?
    基本上每個生物如魚、鳥、大多數爬行動物、甚至人類的一些近親都有尾巴。但為什麼人類沒有呢?尾巴首次進化是在五億年前,它們扮演了你能想像的所有角色。壁虎用尾巴來儲存脂肪,鳥用尾巴來控制飛行方向,響尾蛇用它來嚇退捕食者。
  • 達爾文說進化論有個缺陷,反對者用細菌來舉例,進化論是錯誤的?
    此人是拉馬克,學理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生物教材上有他的事跡。拉馬克所提出的理論,以用進廢退假說為核心。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爭論,動物長時間不使用某個身體部位,它就會退化嗎?聽起來還真有幾分道理,拉馬克還大膽預言,說一個動物長時間不使用某個身體部位,這個部位在其後代的身上也會漸漸丟失,或者說不長了。
  • 趁孩子天賦消失前,有意鍛鍊,「用進廢退」讓天賦變成能力
    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自帶很好的天賦,但如果沒有及時的教育,沒有有意鍛鍊,天賦也會慢慢消失,孩子的天賦本著「用進廢退」的原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使用,那麼天賦也會逐漸消失,孩子變得平庸。
  • 科學家:用進廢退
    拿人類來舉例,我們看到的世界,其實得益於感知紅光、綠光和藍光的三種視錐細胞,因此人類也被稱為「三色視者」。 不同的物種中昆蟲的視錐細胞最多,它們所能看到的世界比我們更加繽紛多彩;大多數鳥類都有四色視覺,除了人類能夠感知的紅光、綠光、藍光,它們還能夠感知紫外線,所以人類看鳥和鳥類看鳥完全是不同的效果
  • 老鼠的長尾巴有什麼用
    老鼠長著一個矮墩墩的身材,奔跑的速度也不快,不存在奔跑時需要用尾巴平衡身體重心的問題,人們也從未看到過老鼠揮動尾巴來驅趕蚊蟲,但老鼠卻長著一條擺動自如的長尾巴。那麼,這條長長的尾巴對老鼠來講有什麼用呢?毋庸置疑,存在於動物身上的每個器官或多或少都應該是有些用途的,老鼠的尾巴也不會例外。
  • 孩子的大腦是用進廢退的,怎麼才能讓孩子的大腦持續進步?
    人的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則。多次行為會刺激並改變大腦的結構,如果你第一次接觸一個知識,大腦就會建立一個神經連接,如果不繼續熟悉學習,這條神經連接就會萎縮斷掉,而持續學習會不斷強化神經連接,形成腱鞘,變成永久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