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訓練容易受傷怎麼辦?如何恢復訓練?這4大要點要記住

2021-01-08 老張嘮健身

導語:假如你正在健身,那麼一定或多或少會受到傷害。可能是因為衝壓重量時沒有憋住,可能是因為沒有防護措施導致臥倒,可能是因為拉力過大造成下背部受傷等等。但受傷並不可怕,也不必因此而放棄訓練,訓練是一輩子的事。有些傷病也會讓你自我反省,接下來的訓練你會更加小心。

但是當你從傷病中恢復並重新開始訓練時,有幾點需要注意。首先談談為什麼會受傷。

一、為什麼要受傷害?

當我評估受傷的原因時,我通常會考慮兩個主要因素:全身壓力和局部壓力。

1、全身壓力

全身壓力是指你需要從健身的室內和室外恢復的所有壓力源。局部性壓力是肌肉或關節在訓練、比賽和日常活動中產生的直接壓力(動作和姿勢)。

實際上,心理和情感壓力都會增加我們受傷的可能性。以2016年為例,一項研究調查了在校大學生因學業和身體壓力而受傷的情況。調查發現,在學習壓力過大的時期(期中期末考試),運動員受傷的風險是正常情況下的兩倍。

總之,部分的壓力是好的,但過度的壓力就不好了。當你感到壓力過大時,你受傷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所以,如果你最近有很多煩心的工作,或最近與家人關係不好,或生活中的一些事讓你感到不安,那你最好去健身房慢慢來。

2、局部壓力

根據你的動作,組的數量,次數和使用的重量,肌肉和關節會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即使你能應付心理和情感上的壓力,關節和肌肉承受的壓力太大,你也可能會受傷。

在此,我將向你們介紹重複動作法則。根據這一規則,涉及5個變量:組織的損傷(I),重複次數(N),重量(F),動作幅度(A),組間休息(R)。所以 I= NF/AR

總而言之,如果重複次數過多(N),使用重量過大(F),動作幅度過小(A),以及組間休息時間過短(R),都會造成傷害。

大部分人在恢復訓練後都會再次受傷,因為他們無法保持平衡。

二、怎樣避免再受傷害?

1、等長訓練

如果您不確定是否能完全恢復訓練,可以先嘗試等長的力量。長期的、小到中等重量的等長訓練是判斷肌肉或關節準備是否充分的安全方法。

每次訓練,我都建議每組人保持合適的關節角度,15-20秒,逐漸增加時間和重量。若關節角度完全沒有疼痛,則可進行更劇烈的關節角度運動。

例如,當您在膝關節受傷或四頭肌損傷後進行康復訓練時,您可以進行長距離的訓練,例如分腿蹲,這樣您的後腿膝蓋就可以遠離地面。這種體式中,保持30秒鐘的無痛狀態,使膝蓋靠近地面。

另外,你也可以對抗一個不能移動的物體,讓高強度的力在一個特定的交界點上。

2、降低關節活動度

傷口癒合後,通常只是某個部位的肌肉或關節受傷。您可能還不能很好地完成全關節活動範圍的運動,但可以將關節活動範圍縮短。如果是深蹲,則可採用箱式深蹲。

3、向心力訓練

有時早期的向心訓練可以提高你的耐力。通過忽視運動中的離心力部位,會減少整體的力量和組織損傷。

這時,阻力撬是一個很好的訓練。背部、膝部及膕繩肌損傷恢復後,可以使用推、拉阻力撬。

對上肢來說,彈力帶訓練,如肱三頭肌下壓、飛鳥、划船等,基本上都是向心性的,比較適合高強度的訓練,可以獲得強烈的抽力感。

4、一次一個動作

在進行復位訓練時,很多人都會犯這樣一個錯誤,即一次性地對同一肌肉或關節進行過多的鍛鍊。一般來說,建議每一次只訓練一個動作,慢慢調整自己,然後對恢復訓練進行評估。

例如,如果你的下背部受傷,不要做硬拉等深蹲,改為箭步蹲、分腿蹲或單腿羅馬尼亞硬拉。後背慢慢恢復後,不要立即回到下蹲或硬拉,先練習其中一項。

總而言之,總是從最少的有效訓練量開始,然後慢慢增加。

結語:隨著觀念的轉變,運動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運動的大軍中來,通過健身強身健體,但是在訓練中經常會遇到受傷的情況,也有可能落下病根,以上是關於受傷的原因,以及從受傷中康復後要注意的四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健身必戴力量訓練手套?如何挑選大學問
    健身房裡,不少人會戴著力量訓練手套進行訓練,看到這一幕,難免心裡頭會冒出疑問,健身一定要戴力量訓練手套嗎?是真有保護作用還是造型夠潮?這會兒就要來介紹,力量訓練手套有哪些好處,以及如何挑選。相信很多健身初學者都會問「我該買力量訓練手套嗎?」
  • 這個燃脂訓練動作!10分鐘燃燒熱量比慢跑1小時還多?
    歡迎來到今天的健身食課,我是小編阿冰。【「健身食課」第202篇文章】導讀:不知道你有沒有在健身房做過有氧?跑步機、划船機、健身操……我們今天分享一個最快的燃脂訓練動作!10分鐘燃燒的總熱量可堪比1小時的慢跑!如何更快地減肥?這個燃脂訓練動作,10分鐘燃燒熱量比慢跑1小時還多。
  • 如何評估訓練質量?常被訓練者忽視的內部負荷
    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標準,一個簡化訓練質量和主觀疲勞值的標準。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以下為正文:《量化健身》書中提到:在實際訓練中,如果健身者想要讓自己每次訓練都能夠達到「超量恢復」的效果,那就一定要做好「訓練記錄」。關於給訓練做記錄的重要性教頭已經說了很多了,可以說《量化健身》就是告訴大家為什麼要做記錄以及怎麼做好訓練記錄,包括訓練動作,訓練強度,訓練容量,訓練時間。
  • 肘關節損傷這樣訓練恢復關節活動度,經常運動健身的人一定要學習
    肘關節損傷這樣訓練,恢復關節活動度。在平時的健身活動中,有很多動作需要上肢進行負重,比如硬拉等,還有一些肘關節活動度較大的動作,比如划船、高位下拉等,如果沒有注意肘關節與肩關節、腕關節的協調性,就容易損傷到肘關節。相對而言,肘關節的穩定性也比較差,容易發生脫位與半脫位。
  • 想要肌肉圍度和力量怎麼辦?注重訓練總量才是王道
    有一些健身大咖談及自己的增肌訓練時認為,如果你只是專注於你的訓練次數和組數,可能你永遠都不能打到你所期望的肌肉圍度和力量。因為其中存在很多誤區,首先,設置的組數可能太過於容易了,而在訓練的最後一組,你完全超過了這組設定的訓練次數。
  • 如何迅速從大強度訓練中恢復
    如何保養身體這臺精密無比的「機器」呢?只要我們訓練的強度夠,那麼訓練完之後出現疲勞和身體酸痛是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這是我們訓練有效果的積極信號,但另一方面,不能迅速恢復過來,就會影響到我們下一次訓練的表現,這無疑也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 如何進行有效的登山前訓練
    在提高訓練強度的同時,要注意營養補充,每天多攝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以保證糖原的供應。在休息恢復期間也要注意作息節奏和營養,保證在攀登開始時身體中沒有任何乳酸殘留。如果你還不能準確的把握身體的恢復節奏,可以延長休息恢復期,儘量避免打疲勞戰。女性登山者或許會擔心力量和耐力素質受到月經周期的影響,這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學會使用冰敷,緩解恢復過度訓練導致的肌肉酸痛
    這種療法對運動員恢復訓練中產生的一般性損傷具有重要作用,對某些特定部位的損傷也有功效。如果身體在訓練中受傷,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史來判斷使用冰敷是否合適,是否還可以使用其他恢復方法。 禁忌:當有肌肉炎症時應避免高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健身結束應等待20-30分鐘後再洗澡的原因之一。
  • 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訓練重量及次數?
    初學者最重要是在訓練中,找到肌肉的控制及發力感覺、正確及規範的動作。 由於剛接觸健身,經常就被問到:我適合多大重量呢,所以今天健君就分享一下如何找到合適自己的訓練重量。
  • 了解抗阻訓練,奧運冠軍的體能教練來告訴你科學訓練三要素
    這次小編邀請到了業界大腕《抗阻訓練從入門到精通 全彩圖解 第4版》的譯者任滿迎教練來為大家答疑解惑。例如採用負荷為5-8RM,3-5組,組間休息3分鐘的訓練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的最大力量,採用8-12RM,進行5-8組,組間休息60-90秒的訓練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的肌肉體積,採用15-20RM,進行3-6組,組間休息30-60秒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的肌肉耐力。
  • 健身老鳥一說就明白
    【「健身食課」第150期文章】 前言: 健身的人都非常清楚,其實增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你不斷地在一周有一周的健身訓練中不斷地鞭策自己,讓自己在鍛鍊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從而才能夠得到的更多。
  • No pain No gain是健身的神話還是訓練的真相?
    有在健身的人一定都有看過「NO PAIN, NO GAIN」沒有痛苦沒有收穫這句話,但這句話對於訓練成效真的是這樣嗎?無數健身者都誤解了這句話的真正意義。當你在訓練的過程中或訓練後,肌肉產生非常疼痛的現象時,你絕對應該避免再做任何激烈的訓練;這時要做的就是給你身體足夠的時間恢復,並等待疼痛緩解後再次開始你的訓練。
  • 跑步肌肉拉傷,完全康復再訓練還是邊恢復邊訓練?
    身為田徑校隊選手的小寧,在一次短跑衝刺訓練中,因為精神不濟加上熱身不充分拉傷了右大腿後側,儘管經過了緊急冰敷處理,也請防護員使用肌貼進行貼扎,進一步加強傷處支撐並幫助肌肉收縮,但休息兩天後還是隱隱作痛,回去訓練後一直不敢發揮全力,深怕二度傷害再度發生。
  • 健身缺乏泵感?試試超級組訓練
    都說健身久了會上癮,長期健身的結果不僅僅會對我們的身材有雕塑般的成就感,對我們的容貌,氣質,精神狀態也有會有改頭換面的改變。一件事要長期堅持下去,最大的動力就來自於你在這件事中嘗到了甜頭。就像你身材越來越好,你會越來越自信一樣。健身的結果會讓我們上癮,因為好身材來之不易,必須堅持健身才能保持好身材,也會讓我們變得更自律。
  • 冬季跑步幾個注意事項,提升訓練效果,降低受傷機率!
    冬天到了,你會堅持跑步訓練嗎? 很多人會在夏天跑步,到了冬天就會停止跑步訓練。冬天天氣冷,大多數人喜歡躲被窩,不喜歡鍛鍊,健身訓練的人數也會直線下降。冬天跑步訓練極大的自律性,不僅需要身體擺脫惰性,還需要抵抗寒冷的天氣跑起來。
  • 科普知識||「植物人」的意識恢復訓練
    1、直立訓練當您躺下時最容易處於哪種狀態:清醒,還是睡眠?很多家屬認為病情重,不能承受站立的訓練。其實不然,只要病情穩定,在其他人或使用站立床的幫助下病人是完全可以站立的。如病人無法站立,也可用輪椅或病床上坐立的方式。經常性的站立或保持直立位,對病人的意識恢復有幫助。訓練時間根據病人的情況決定。訓練時需做好防護,防止不必要的傷害。
  • 運動受傷別害怕,兵哥哥康復訓練有妙招(一)
    訓練傷病在官兵日常訓練中時有發生,這作為一種常見的現象,不僅直接影響到官兵們的體能水平,更間接阻礙了軍隊戰鬥力的提升。部隊中的大多數傷病是由大強度、長周期的訓練,或是訓練前的熱身以及訓練後的放鬆不到位所造成的。
  • 健身新手28天訓練計劃:增肌及力量增長的6大要素
    新手朋友初接觸健身時大多毫無方向,不知道練什麼,亦不知道組數、次數及重量的設定。好吧,讓小編為大家設計這個4星期新手訓練計劃,好讓大家在第一個月有效地訓練身體,為將來的訓練打好穩固的基礎!注意事項:1.
  • 最理想的健身時間是下午4點,那麼晚上健身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
    接近傍晚的這個時間是人體體溫最高的一個時段,肌肉與身體的協調配合會達到最佳狀態,這個時候進行健身運動受傷率會相對降低很多。所以,從理論上來說一天當中最理想的健身時間是下午4點左右,那麼,照這樣說的話晚上健身會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 如何開始力量舉訓練?你需要這份完全指南!
    Eddie Hall,世界上最強壯的人之一換句話說,許多人認為力量舉就是大胖子,體脂怪。健身圈裡甚至有這樣的玩笑:如果你不想減脂,那麼你可以試下力量舉。另一方面,中等次數的訓練者都感覺自己還可以做更多。那麼這一切說明了什麼?只要訓練量足夠,你就可以用力量舉式的訓練來增肌,而且同時會帶來更大的力量增長。然而,所有的組數都選擇大重量低次數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此,大多數力量舉運動員會聰明地安排大重量和中等重量的訓練。力量舉危險嗎?許多人認為力量舉是一項比較危險的運動,這也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