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雲蕾、陳棟澤 報導: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生產運輸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發展形勢較為喜人。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海口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2020年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生產運輸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發展形勢較為喜人。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白雲機場單日旅客量超15萬人次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 通訊員/機場宣)7月30日,廣州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5.36萬人次,這是自疫情暴發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15萬人次,創下復工復產以來單日客流新高,預計8月國內航班旅客量有望恢復到疫前水平。近期,白雲機場聯合各大航空公司加大運力投放,加快恢復航班,先後新增廣州至敦煌、嘉峪關、昭通、信陽、海拉爾、巴彥淖爾、瓊海博鰲等航線。
-
阿克蘇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11月4日13時 由華夏航空公司執飛的阿克蘇至重慶G54442次航班順利起飛,標誌著阿克蘇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大力推廣「平安行」中轉服務,全力抓好「疆內轉疆內、疆內轉疆外、疆外轉疆內」跨航空公司中轉服務,著力與直飛幹線網絡共同構建進出疆的新通道,有效降低了通程機票價格,疆內旅客服務體驗得到明顯改善。
-
上饒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5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2日消息:11月8日,上饒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5萬人次,提前53天圓滿完成旅客吞吐量全年生產任務目標。今年受疫情影響,航班大幅取消,上饒機場迎難而上,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力引進航空運力,加密重點航線,調整優化航線結構,積極拓展支線航班,不斷完善航空網絡建設,2020年上饒機場累計運營航線8條,通達14個城市。西安、北京兩個一刻難求的2個重量級城市實現直航,促使上饒機場在8-10月保持30%-50%的增長。
-
內蒙古民航機場赤峰分公司公開招聘15名工作人員公告
2004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同意改擴建赤峰機場,與空軍赤峰機場實行軍民合用,2006年8月25日開工建設,2007年10月20日竣工,同年12月15日通過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行業驗收。2008年3月20日轉場搬遷,20日零時正式啟用運營。2019年4月,經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公司進行總分公司改制,更名為內蒙古自治區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赤峰分公司。
-
雲南機場集團「雙節」運送旅客144.45萬人次
)所轄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1.26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4.4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412.15噸,航班起降架次同比增長5.29%;航班放行正常率為94.88%。其中,昆明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7574架次,旅客吞吐量94.0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515.18噸,航班放行正常率為95.66%;普洱、昭通、瀾滄、文山機場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迅猛;大理
-
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定為璧山 預計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
重慶第二機場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跑道招標公告介紹,重慶第二機場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佔地約30平方公裡,終端保障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0萬噸。目前,為推進前期工作,需對預選場址區域進行地形圖測繪、淨空障礙物測繪及地質勘察,滿足選址、預可研、機場總體規劃及航站樓國際方案招標、可研等階段報告編制和相關調整需要。
-
哈爾濱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東北網10月29日訊(記者 孫英鑫)記者從黑龍江機場集團獲悉,截至10月27日,哈爾濱機場今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81702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1006.95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88343.7噸,運輸生產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目前,哈爾濱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
庫爾勒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10月11日11時30分,由華夏航空執行西寧至庫爾勒的G54941次航班平穩落地,標誌著庫爾勒機場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庫爾勒機場特別準備了禮物與鮮花迎接這值得紀念的時刻。
-
臨沂啟陽機場暑期運輸旅客41.41萬人次
臨沂啟陽機場按照公司的統一部署,精心準備,提前謀劃,結合機場公司航班運行特點制定多項有效措施,在機場公司領導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暑運保障工作。暑運期間,臨沂啟陽機場運輸旅客41.41萬人次,同比下降10.92%;保障航班4033架次,同比增長9.35%;完成貨郵2324.85噸,同比增長26.31%。其中8月24日運輸旅客達8630人次,單日旅客吞吐量屢創新高。
-
2020年杜拜各機場運送旅客近1,800萬人次
據《海灣時報》1月10日報導,儘管2020年世界各國不同程度採取了封鎖城市和關閉邊境等措施以抵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但杜拜各機場當年仍運送了近1,800萬人次旅客。據杜拜居留與外國人事務總局(GDRFA Dubai)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杜拜各機場總計為1,788萬人次旅客提供了服務。
-
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啟動 設計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
中新網長沙12月3日電 (付敬懿 鄧竹君 唐騫)湖南長沙機場改擴建暨綜合交通樞紐工程3日正式啟動,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60萬噸目標設計,總投資約430.2億元,將形成集高鐵、地鐵、磁浮、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
天河機場單日旅客吞吐量恢復到5萬人次
楚天都市報7月31日訊(記者石倩 通訊員張盼)7月29日,武漢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03萬人次,其中進港人數2.36萬人次,出港人數2.67萬人次。這是天河機場自4月8號恢復商業航班運行以來,首次單日旅客吞吐量突破5萬人次。
-
8月華東地區44個機場旅客吞吐量2736.5萬人次 同比下降24.3%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1日消息:據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消息,2020年8月,華東地區44個機場(濟寧、連雲港機場停航)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736.5萬人次,同比下降24.3%;其中國內航線旅客2722.1萬人次(其中港澳臺航線旅客4萬人次),國際航線旅客14.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6.3萬噸
-
北京大興機場投運周年,旅客吞吐量破1000萬人次
>,位於中國北京市大興區和河北省廊坊市交界處,北距天安門46千米、北距北京首都國際機場67千米、南距雄安新區55千米、西距北京南郊機場約640米,為4F級國際機場、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國家發展新動力源。, 旅客滿意度與員工幸福感均達到行業一流水平。
-
和田機場國慶黃金周保障旅客超3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9日消息:10月1日至10月8日,國慶黃金周期間,和田機場共保障航班304架次;總共運輸進出港旅客31833人次,貨郵吞吐量10.32噸。本次黃金周和田機場航空安全保證有力、態勢平穩,航班運行有序,航班放行正常率超過94%,客座率達到84.39%,同比提高2%;航班及旅客吞吐量恢復態勢良好,黃金周日均超38架次,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0%。和田機場將進一步強基固本,嚴防鬆懈麻痺,確保安全萬無一失,維護好民航恢復發展的良好態勢。
-
大興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破1000萬人次
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嚴冰)9月22日上午,乘坐南航CZ8887航班、即將從北京大興飛往上海虹橋的聶先生成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第1000萬名旅客。這標誌著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
-
7月白雲機場客流破400萬人次 單月旅客量居全國第一
記者前日獲悉,7月,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其中7月實現客流吞吐量409.6萬人次,環比增長31.9%;航班起降33773架次,環比增長15.7%,單月旅客量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