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或者說從接觸番杏開始,就一直看到有朋友進入了一個喜聞樂見的關於『撕皮』的怪圈,也有很多人在爭論這個問題,蛻皮中的番杏到底要不要撕皮?應不應該撕皮?下面我想聊一聊我個人的一系列「偏見」:
1、首先我不支持撕皮這種「違背自然規律」的人為的舉動,試問植物在自然界中會不會有人去給它們「清理」外衣?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2、老皮具有哪些作用?植物為什麼要休眠?
老皮在植物休眠的階段可以起到給植物「遮風擋雨」的作用,它們是作為休眠中的新葉的「遮陽傘」和「保護套」的存在,老皮可以遮擋很大一部分紫外線,避免內部的新葉在休眠的過程中被烈日灼傷以及在休眠的過程中水分的過度蒸發。
肉錐分布的整個靠近大西洋的西南部地區,乾旱的夏季是這此類植物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長達將近半年時間沒有降雨的時間裡,植物體內的乾物質不斷聚集,進入了一個深度休眠的狀態,在這一過程當中,它們微不足道的水分供給僅僅來自於每天清晨伴隨著大西洋的海風帶來的稍許的霧氣,或者換一個說法,植物在整個休眠的階段它們是不需要多餘的水分的。
可能很多朋友都存在一個心理疑問?從4月到9月這長達半年之久的休眠過程中它們會不會幹死?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在整個休眠過程中伴隨著植物體內蓄水細胞的收縮乾物質的大量聚集,它們處於了一個深度休眠的狀態,在此過程中植物的代謝非常之有限,什麼叫休眠?通俗來講,就是睡覺,和人類一樣,植物也需要睡眠,在氣溫達到體內的「生物鐘」的臨界點的時候它們會自己開啟這一模式,為了秋天到來時候開花結果繁衍後代而積蓄能量。
如果在這一過程中人為破壞了老皮,那麼很顯然會加速植物內部新葉水分的蒸發,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不補充相應的水分的話,植物便會處於一個「脫水」的狀態,最終會幹死,但恰恰在這一過程中,由於夏季自然溫度是遠遠高於植物生長所需的溫度的,那麼在這一時間段補水顯然產生的後果是異常致命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突然有人給熟睡中的你潑了一身冷水,那麼你會是什麼感受?
3、如果不去撕皮的話應該如何在休眠的時間段內養護植物?
說到這個問題,我想還是要回歸自然,所謂的回歸自然就是去探尋植物原產地的生長習性,以及原產地的氣候環境,首先我們要知道肉錐所處的氣候特點是什麼。
肉錐分布在南非的西南部臨近大西洋的地區(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南部和納米比亞南部(稱開普區或好望角區)),該地區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地中海氣候的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十三種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
在原產地,南半球的夏季從12月一直持續到2月,在這個過程中,最高的溫度可到38度以上,這就不難理解肉錐為什麼需要老皮的包裹,設想在夏季的炎炎烈日下,如果沒有老皮的保護,植物肯定會死傷慘重,
由於地處沿海地區,即便在夏季晝夜也存在著較大的溫差。結合這一系列的產地氣候的信息,以及這些年一路踩過的屍體,我們不難得出在園藝養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給植物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a、空氣溼度不宜過大,在整個南非西南部地區的夏季,幾乎是沒有降雨的,是一個非常乾燥的環境,植物幕天席地,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這是一個非常通風的環境。
b、不宜給植物過多澆水,具體澆水方式就要根據不同環境來區別對待。
c、氣溫不宜過高,晝夜需要一定的溫差,尤其在夜間的悶熱對大部分植物非常致命。
應對的策略:我先說下我所處地區是合肥,江浙滬皖地區的環境基本上差不多,我是大棚養殖,但是我覺得不管是大棚還是家養都是融會貫通的,無非大棚的環境更穩定(更熱Or更冷),家庭環境由於空間的限制波動較大。
在整個夏季,我從5月中旬開始給植物遮陰,用的是60%的遮陽網,在遮陽網的作用下,氣溫可以下降6度左右,一般來說60%-80%的遮陽率就足夠了,在遮陽以後,大棚內部的溫度大概在最熱的時候不會超過45度,同時增加工業風扇,將局部溫度控制在35度以內。
家庭養殖環境中,我建議大家把這一溫度控制在30度左右,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通風,最好是自然風,南北通透的那種,過堂風還是相當給力的。次之電風扇,如果溫度實在降不下來可以藉助空調和補光燈(PS:相對而言我比較崇尚自然,在自然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我不太願意過度人工幹預植物的生長規律。不過今年也正式開啟空調+補光模式,效果還可以,但缺點是徒長比較嚴重,遠不如我在大棚中的體型好。這個問題其實我觀察總結了一些原因,下次單獨細說。)
要知道遮陽和通風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不是說通風了不遮陽溫度就下來了,同樣只遮陽不通風的話問題會更大,只有良好的通風,才能保證相對的乾燥,很多人害怕江南的黃梅天,雖然在這個時間段,對植物的挑戰很大,但其實增加風扇也就基本能解決這個問題了,而且隨著植物的馴化,其實很多品種也已經適應了這種天氣,只要你控制住自己的手就行。
關於澆水的問題:這裡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每個人的養殖環境,介質的不同,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對於成株而言,我會在休眠之前,每年的4月開始逐步減少水分,直到6月下旬開始斷水,但並不是完全斷2、3個月,我還是會選擇在夜晚或者遇到三天連續陰天低溫的天氣少量給水,這樣一直持續到9月的中上旬,這時候夜晚溫度下降到20度左右的時候給它們澆休眠以後的第一次水。
但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主要是春天往夏天過度以及夏天向秋天過渡)不能肆意澆水,植物經過一個夏季的休眠,這時候雖然溫度下來了,但是各項機能並未恢復 ,如果澆水過多,高溫(白天溫度還是很高的)+高溼必然導致化水,這是我養肉這麼多年,血的教訓和經驗。經過一次微量澆水喚醒休眠之後,再循序漸進的給水。
在澆水的過程中,你還需要觀察植物的具體狀態以及一周的天氣預報,然後再決定給不給水,給多少水,秋老虎是非常厲害的,有時候很多人覺得降溫了可以澆水了,但是殊不知在季節交替之際植物是非常脆弱的,由一個氣候逐步過度到另外一種氣候,這個過程中澆水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有一點我要指出,秋播1蛻的小苗一般不需要在首個夏天斷水休眠,控溫保溼,遮陰通風,讓它們平安度夏,這類一蛻的植物不存在明顯的休眠。
4、是否可以人工「黑科技」幹預植物生長,不讓它們休眠,然後繼續扒皮澆水?
答:理論上可以,但是違背自然規律,長久以來植物會出問題,代謝紊亂,影響開花結果。
5、什麼情況下可以撕皮?
人工降徒,經過夏季的遮陽,很多植物發生了徒長,在冬季開始褪皮的時候,可以通過撕皮的方式來降徒。
關於很多朋友甚至賣家說,不撕皮或者清理老皮,容易腐爛等觀點,純屬無稽之談,野外是沒人給植物清理脫落的老皮,本人8、9年的母本,老皮已經堆積幾層了,也沒有發生因老皮導致腐爛的問題,其實清理老皮只是為了讓我們感覺更加美觀一點。
以前,我也是一個喜歡撕皮的人,但是直到有一天,我了解了植物的生長習性,我就再也不去做那些「無聊」的事情了。有時候,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因為你的這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可能因此挽回一條生命。且撕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