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吃水果以及部分蔬菜時,會選擇去皮,認為這樣可以去除殘留在蔬果表面的農藥和髒東西,有利於身體健康,同時也能夠在吃的時候不用被一些硬質的皮所幹擾。
不過,蔬果皮究竟該不該去除,哪些蔬果的皮需要被去除,都是有根據的。
像是有些蔬菜、水果,它們的皮其實更有營養,更有利於健康。
就人們的習慣來說,大多數人其實是比較傾向於「削皮」的,特別是蔬菜中的土豆、芋頭、紅薯、蘿蔔、西紅柿等。
但也有一部分人主張不「削皮」,主要的爭論點在於土豆、西紅柿等蔬菜以及蘋果、梨、桃子等水果。
那麼這些蔬果究竟該不該去皮呢?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專門針對中國提出過建議: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
也就是說,土豆、紅薯、紫薯、芋頭、蘿蔔等蔬菜,儘可能將皮削乾淨再進行加工食用。
不過,官方組織之所以給出這樣的建議,主要還是由於我國國內食物生產環節不夠衛生,大多數人都會擔心自己所購買的食材含有農藥殘留、細菌殘留等。而官方機構的檢測也證實了這一疑慮的確是必要的,因此才會建議大家去皮食用。
但是,對於不願削皮的朋友來說,其實只要能夠在清洗的過程中做得極致一些,也不會過於影響什麼。
簡單列舉幾種常見的蔬果,為大家講解去皮的利害。
土豆
關於吃土豆削不削皮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主張削皮的人覺得,土豆是常年掩埋在土裡的,外皮上的髒東西根本洗不掉,而且據說土豆皮還有一種叫做龍葵素的有毒物質,所以當然要削掉皮再吃了。
不主張削皮的人覺得,土豆皮吃起來有一種獨特的口感,如果覺得髒的話,認真清洗就可以了,而那什麼龍葵素,專家都說了,平時我們吃的這種量級,根本影響不了健康。
其實,如果是新土豆,削不削皮都是可以的,主要還是看大家個人的喜好和習慣。
但如果是放置了一段時間的舊土豆,有微微發青或是發芽的跡象,那就一定要削皮了,而且在削皮的基礎上,還要剜去發芽部位才行。
至於已經放了很久,已經長出了很長的嫩芽,完全變綠甚至腐爛了的土豆,還是儘快扔掉為好(記得扔到溼垃圾或廚餘垃圾中)。
蘋果
關於蘋果是否削皮的爭論已經持續了許多年了。
有些朋友認為,蘋果皮中含有很多的營養元素和膳食纖維,所以不可以削皮。當然,不削皮的人群中,純粹是因為懶的人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科學證明,蘋果皮中確實含有一些營養元素,但含量並不是很多。
如果是覺得蘋果皮會影響口感的話,其實將其削去也是可以的,畢竟在現在的社會中,去皮吃蘋果,似乎也成為了精緻生活的一種體現。
當然,如果是因為擔心蘋果打蠟或是農藥殘留而削皮的話,其實大可不必。一是因為就算果農會為了延長蘋果保質期而打蠟,他們使用的也都會是「食品級果蠟」,並不會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二是因為,即使是農藥殘留,想必大家在削皮前也會進行清洗吧,那既然已經清洗過了,就算有農藥,那種微末的劑量也不至於影響身體健康。
黃瓜
有些人在吃黃瓜的時候,也會想著去皮。
不過,黃瓜去皮,可是有些奢侈了。
原因是黃瓜皮中含有較多的苦味素,而在夏季多吃這種苦味的食品,可以有效幫助消暑。再者,黃瓜還可以降血糖,而起著主要作用的,就是黃瓜皮。
也許有人會說黃瓜清洗困難,很擔心洗不乾淨。要解決這個問題卻也不難,只需要將黃瓜用鹽水泡上一會兒,再衝洗乾淨即可。
講到這裡,大概大家也比較清楚了。其實關於蔬果要不要削皮這件事,大多數情況下還是看個人喜好和個人習慣的。
如果說,大家對蔬果皮還是有著深深的執念,又或是實在過不了自己心裡關於衛生和健康的那一關,那也只能老老實實削皮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