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法庫:「東北瓷都」「中國瓷谷」正打造東北最大現代陶瓷聚集區

2020-12-05 遼寧頻道

  展現

  遼寧振興發展

  生動實踐

  奮鬥故事

  金字品牌

  挖掘

  遼寧振興發展

  底氣所在

  實力之基

  行動抓手

  瀋陽法庫縣有著豐富的瓷土、高嶺土等非金屬礦產資源,其儲量之大、品位之高、種類之全,均位居世界前列。

  從2002年開始,法庫縣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陶瓷工業。歷經16年時間,法庫陶瓷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巨大轉變。如今,陶瓷已經成為支撐法庫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而法庫也因此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瓷谷」,成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輻射能力最強的現代陶瓷製品研發、生產和銷售基地。

  未來,「法庫陶瓷」將以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綠色化為重點,堅持「項目為王」,大幹實幹,逐步完成產業升級,提振東北瓷都影響力,全面建成建築新材料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基地,全力打造全省現代陶瓷集聚區。

  法庫成為公認的「東北瓷都」

  林文金今年53歲,他從事陶瓷生意已經近30年時間,因為經常跟本地人打交道,身為福建人的他也能時不時說出兩句東北話。

  2006年,在法庫大力發展陶瓷工業的環境下,林文金在這裡建廠生產銷售。2009年,這裡的陶瓷產業迅速發展,他生產的瓷磚常常還沒入庫就都賣光了。與此同時,法庫也逐漸成為人們公認的「東北瓷都」。

  現在,林文金是瀋陽五洲震耀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企業也已成為法庫陶瓷產業園區的龍頭企業。法庫陶瓷產業園區經歷多年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建築陶瓷生產基地之一,綜合產能多年位居東北地區首位。

  說起法庫陶瓷產業園區,就不能不提它所在的法庫經濟開發區。這裡是以陶瓷產業為主導的經濟園區,始建於2001年,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領軍型陶瓷生產、研發、銷售基地,創建了70多個省級、市級以上名牌產品及著名商標。

  2017年,園區實現工業產值70.5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億元,出口額1.05億美元,安排就業7萬人,40餘家規模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超100億元。

  質好價廉逐漸佔領東北市場

  在這片土地上,林文金一幹就是12年,還在廣東建立了分廠。「法庫的瓷磚跟廣東的瓷磚放在一起,質量是沒有區別的。因為都是相同的技術、相同的硬體,但是單片的價格就要比廣東便宜20元左右。」

  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廣東、江西的瓷磚比本地的好,但作為生產者,林文金很了解自己兩家工廠生產的瓷磚之間的區別。「國家要求瓷磚吸水率小於0.5%,而法庫瓷磚在0.1%以內;國家要求瓷磚的光澤度在55度以上,我們的瓷磚是90度以上,這些標準跟廣東分廠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經過市場的多年驗證,法庫瓷磚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早在2009年之前,法庫瓷磚在東北市場的佔有率只有10%左右,而廣東瓷磚則達到60%,山東佔30%。

  現如今,法庫瓷磚已經佔領了東北市場的60%,而瀋陽市場所銷售的瓷磚中有80%都是法庫陶瓷。

  「高端化」產品已出口國外

  現如今,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智能化已成為「法庫陶瓷」的發展方向,薄型磚、利廢型等新型環保產品已成為陶瓷產品的發展趨勢,防靜電瓷磚、自潔性瓷磚、蓄熱蓄光型建築陶瓷、健康性瓷磚、仿石和仿木類瓷磚產品,以及節水型衛浴產品、智能衛浴等功能產品也將在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法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林濤介紹,目前園區已經成立了遼寧法庫陶瓷產品質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聘請了遼寧省建材協會制定質量標準,打造法庫陶瓷標準化生產體系。同時設立了200萬元品牌建設專項基金,培育引導企業創建品牌產品,蘇泊爾、新中源、浩松、五洲震耀等品牌的知名度將進一步擴大。

  不僅如此,「法庫陶瓷」已經開始走出國門,成為杜拜、卡達以及歐洲各國的「新寵」。

  「我們在杜拜、卡達、俄羅斯等地都設立了營銷中心,不少王室成員用的都是我們法庫的陶瓷,在日本新幹線候車室裡也能看到我們的陶瓷。」今年3月,園區內的企業「浩松陶瓷」還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出口訂單,去年園區出口訂單總額達2億美金。

  舉辦15屆「陶博會」近萬名經銷商來「掃貨」

  在打造品牌的同時,法庫縣還連續舉辦了15屆「陶博會」,每次大會都會吸引來自廣東、山東、江西、河北、遼寧等地的上百家陶機設備製造商、原材料供應商、節能技術服務商、出口貿易商,以及建築陶瓷、藝術陶瓷生產商參展,參展企業種類、數量、質量年年都能創新高。

  「陶博會」期間,這些來自域內外的陶瓷產品經銷商齊聚法庫,開啟「掃貨」模式。

  在今年7月剛剛結束的第15屆法庫陶博會上,園區40餘家規模以上企業和10大專業市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豐厚的銷售成果也為企業推進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基礎。

  今年大會期間,園區共籤約日用瓷和藝術瓷產業園、玻璃深加工產業園、衛生潔具產業園、絕熱節能保溫材料產業園四大投資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達68.5億元,項目全部投產後,預計年均可實現產值近500億元。

  打造東北最大的現代陶瓷建材聚集區

  近兩年,市場的變化又對陶瓷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建築陶瓷、衛生陶瓷已成為陶瓷產業的主要消費地。瀋陽作為裝配式建築推廣應用試點城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力爭達到50%」的要求,而作為裝配式建築核心部件,絕熱節能材料、特種玻璃等新型節能建築材料市場空間巨大。

  未來,法庫將全力打造陶瓷產業集群,力爭2020年將法庫陶瓷產業集群打造成為東北亞地區產業規模最大、市場輻射最廣、創新能力最強,年產值超百億元的現代陶瓷建材聚集區。

  「陶瓷就是火的藝術,泥的技術,而我們有信心越做越好。」林濤表示,下一步,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將在做好傳統建築陶瓷產業的基礎上,抓好衛生潔具、新型材料、玻璃和建築五金配件等園區建設,搭建杜拜、卡達、吉布地等國家國際展廳和海外倉平臺,全面建設建築新材料全產業鏈研發生產基地,做大做強全市乃至全省的現代陶瓷集聚區。

  記者手記

  法庫「築巢引鳳」發展陶瓷產業

  考古學家考證,法庫在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戰國時期及遼金時期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陶、瓷片及陶瓷器等,歷史的遺蹟印證了法庫陶瓷文化的古老源頭。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二十一世紀,勤勞智慧的法庫人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省、市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本地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交通發達、人力資源雄厚的優勢,實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的戰略,走「工業立縣」之路,大招商,招大商,「築巢引鳳」發展陶瓷產業。

  近年來,法庫陶瓷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改變了農民傳統的收入結構。隨著陶瓷產業要素的日臻完備,陶瓷產業集群的進一步壯大,帶動了採礦、運輸、建築、能源、商貿物流及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良性運轉的產業鏈條,成為拉動法庫經濟崛起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先鋒。

相關焦點

  • 瀋陽這家公司打造了東北最大的幹細胞研發基地
    自2月11日企業正式復工以來,瑞太幹細胞中心(瀋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太幹細胞」)的研發人員就全身心投入工作,針對新冠肺炎患者治療和愈後康復的幹細胞產品進行研發。3月3日,記者一行來到位於渾南區的瑞太幹細胞實驗中心,揭開了幹細胞技術的「神秘面紗」。
  • 第九屆瀋陽法庫飛行大會 各種新式無人機亮相
    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遼寧省航空消防應急救援綜合演練2020年10月17日在瀋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法庫財湖機場)舉行盛大開幕式。按照日程,今日「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通航應急應用產業博覽會」將舉行無人機行業管理與低空安全研討會
  • 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將於周五開幕
    10月12日,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通航應急應用產業博覽會」將於2020年10月16日(星期五)---10月17日(星期六)在瀋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法庫財湖機場)盛大拉開序幕,會期2天。大會以「創新驅動 協調發展」為主題,由瀋陽市人民政府、遼寧省應急管理廳主辦,法庫縣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瀋陽市分會承辦。
  • 2018東北毛驢文化節在法庫葉茂臺牲畜交易市場舉辦
    2018東北毛驢文化節在法庫葉茂臺牲畜交易市場舉辦 民生熱點 │ 2018-09-19 08:43
  • 遼寧省航空應急救援基地落地瀋陽法庫
    10月17日下午,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期間,「2020通用航空應急應用產業發展研討會此次會議由瀋陽市人民政府、遼寧省應急管理廳主辦,法庫縣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瀋陽市分會承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協辦。會議上,遼寧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汪洪溟與法庫縣人民政府縣長陳大為共同為「遼寧省航空應急救援基地」揭牌。
  • 打造通用航空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體系——東北空管局瀋陽通航飛行...
    2020年7月22日,「瀋陽通航飛行服務站啟動儀式」在東北空管局順利舉行。民航東北管理局、民航遼寧監管局、北部戰區、遼寧省委軍民融合辦、遼寧省發改委、遼寧省應急管理廳、遼寧省科技廳、遼寧省瀋撫新區管委會、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遼寧省通航協會及東北空管局領導共70餘人參加了儀式。
  • 瀋陽的這座山被稱為「遼北小千山,東北小黃山」,卻沒幾個人知道
    蛇山溝位於瀋陽法庫縣與鐵嶺調兵山市交界處,隸屬於法庫縣法庫鎮,距離法庫縣城約七公裡,距離鐵嶺市區約四十公裡,是個依山傍水的美麗村莊。蛇山溝屬於醫巫閭山山脈,山體形貌和植被與鐵嶺東部山區明顯不同,具有典型的醫巫閭山山脈特點。
  • 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通航應急應用產業博覽會啟幕
    「這裡是瀋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財湖機場,正在舉辦的是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2020遼寧省航空消防應急救援綜合演練。」、企業、產品、技術、市場零距離對接;線下開展「通航(無人機)應急應用產業博覽會」及「遼寧省航空消防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的舉辦模式;用多手段、多渠道、多角度的推送矩陣,集中展示國內特種航空器在應用領域的拓展,探索研究中國通航的發展方向。
  • 東北空管局瀋陽通航飛行服務站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東北空管局供圖)風鵬正舉,未來正來其業務成績為推進東北地區通用航空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支撐。2018年至今,東北通信網絡公司按照民航局低空飛行服務三級體系架構,建成東北區域通航空管信息處理中心(二級)和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4個A類服務站(三級)。
  • 國民黨軍撤離東北時,瀋陽軍工廠裡200多架飛機,全被留給日軍
    日軍進駐東北東北地區資源富足,且離日本較近,日軍因此選擇先入侵東北。當時,為了發展軍事戰備,張作霖在瀋陽建立了軍工廠,後交由張學良管轄。當時,瀋陽軍工廠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軍械加工中心。張作霖斥巨資從世界各國購買武器裝備,連車床都從德國購買,最終將瀋陽軍工廠建成為一個集煉鋼、機器、造槍為一體的現代化工廠,在亞洲都可以說是名列前茅的。
  • 瀋陽康平,我美麗的家鄉
    2小時左右,如果該項目實施完畢,瀋陽到康平法庫坐火車半小時即可到達。康平縣位於瀋陽最北部,與法庫縣同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康平和法庫沒有過境國鐵,沒有與瀋陽直接連接的鐵路,是遼寧省僅有的兩個不通國鐵縣份。沈金鐵路建設醞釀已久,瀋陽向北的鐵路出瀋北新區向右轉,內蒙古向南的鐵路到康平邊境向左轉,康平、法庫兩縣受無鐵路之困,區域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 我的家在東北|東北人,為何天生幽默?(深度解讀東北)
    短短幾十年,東北不僅實現了高度的工業化,而且建成了完善的現代軍事、教育體系,當時東北大學的人數是北大的好幾倍,東北大學教授的工資也是北大的六倍。即使以國家的標準來看,東北也堪稱一大強國。世人皆知舊上海、老香港的繁華,卻不知 20 年代中期的哈爾濱和瀋陽同樣是最發達的遠東城市之一。東北的興衰與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息息相關。
  • 三場雨+雪來東北
    大暴雪襲擊新疆,東北配合不?配合,必須配合,而且在1月結束前有三次的降雨降雪過程(東北四九天下雨,這天氣也是沒誰了)。
  • 瀋陽最好大學排名公布:東北大學第一,中國醫科大學第三
    瀋陽是遼寧省的省會城市,素有「千年古都」之稱,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在高校林立的東北,瀋陽絕對算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明珠,這裡集中了很多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各個實力非凡。
  • 東北電影宇宙探秘:中國「鐵鏽區」的三張面孔
    東北電影,也正和文學、音樂、短視頻以及「社會人兒」們的日常生活一道,構築著當下流行的「東北文藝復興」的矩陣。但是事實上,在大眾娛樂傳媒中,東北題材的影片有一個歷時的過程,而且自成一套類型的譜系。從1990年代趙本山在春晚舞臺的巨大成功起,東北就一直是個駁雜的、饒有趣味的文化符號和敘述對象。
  • 2020年瀋陽將成為引領實現東北振興發展中心城市
    原標題:一帶一路為通道 京蘇人才來報到八大走廊當嚮導 一河兩岸是主角 日前,《瀋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正式印發。力爭通過「兩步走」,實現瀋陽振興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成為引領實現東北振興發展的中心城市;到2030年,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國際中心城市。經過半年多的修改完善,這份《戰略規劃》終於呈現在瀋陽人面前。
  • 遼寧這個小縣城發達了,即將在此規劃一條鐵路到瀋陽!
    康平縣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地處遼河流域,東隔遼河與鐵嶺市昌圖縣相望,西鄰阜新市彰武縣,南接法庫縣,北與內蒙古科左後旗毗鄰,距瀋陽120公裡。目前,兩地的公路交通,從瀋陽市區到達康平需要2小時左右,如果該項目實施完畢,瀋陽到康平法庫坐火車半小時即可到達。王志剛介紹,康平縣位於瀋陽最北部,與法庫縣同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目前,康平和法庫沒有過境國鐵,沒有與瀋陽直接連接的鐵路,是遼寧省僅有的兩個不通國鐵縣份。
  • 遼寧法庫:國內首次航空消防應急救援綜合演練舉辦
    「這裡是瀋陽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財湖機場,正在舉辦的是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2020遼寧省航空消防應急救援綜合演練。」10月17日,隨著大會解說員的播報,第九屆瀋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暨通航應急應用產業博覽會盛大啟動。
  • 聊聊大瀋陽的11座機場
    瀋陽,儼然就是一座航空城——這裡是中國殲擊機的搖籃,中國第一家殲擊機在瀋陽飛向藍天;這裡有設計飛機發動機的研究所,有生產飛機發動機的黎明航發集團,有設計飛機的研究所,有生產飛機的沈飛集團,還有瀋陽航空航天大學,中航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瀋陽院區)……那麼,瀋陽地區有多少座飛機機場吶
  • 東北電影宇宙探秘:中國「鐵鏽區」有三張面孔…
    東北電影,也正和文學、音樂、短視頻以及「社會人兒」們的日常生活一道,構築著當下流行的「東北文藝復興」的矩陣。 但是事實上,在大眾娛樂傳媒中,東北題材的影片有一個歷時的過程,而且自成一套類型的譜系。從1990年代趙本山在春晚舞臺的巨大成功起,東北就一直是個駁雜的、饒有趣味的文化符號和敘述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