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我們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嗎?

2021-01-07 騰訊網

1、地球

地球表面最熱的地方是伊朗的盧特沙漠(lutdesert),2005年測得地表溫度達到約71℃(160℉),最冷的地方是南極洲,那裡最冷氣溫可以達到零下92℃(-134℉)。地球的極端溫差可以達到160多度,但相比太陽系的其他兄弟,地球的環境已經好太多啦。在地球以外的太陽系其他天體上,星球表面要麼比地球熱太多,要麼冷太多。

2、水星

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由於大氣層極為稀薄,無法有效保存熱量,水星表面晝夜溫差極大,為太陽系行星之最。白天時赤道地區溫度可達430°C,夜間可降至-170°C。極區氣溫則終年維持在-170°C以下。水星南北極的環形山是一個很可能成為人類殖民的地方,因為那裡的溫度常年恆定(大約-200℃)。水星幾乎沒有大氣,所以水星其他有日光照射部分的熱量很難攜帶至此,而水星很小的軸傾角使得水星兩極較為淺的環形山底部也總是黑暗的,未來人類登陸水星並殖民這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比周圍大部分區域來,水星極區較低的環境溫度將使散失的熱量更易處理。另外很重要的一點,信使號在水星北極附近一些撞擊坑的永久陰影區內,確認有水冰的存在,而水冰不但給未來人類活動提供水資源,也可以電解得到氧氣,水星離太陽近又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太陽能,這為未來人類在水星北極活動提供了可能。

3、金星

在和地球大小、質量相仿的金星上,表面溫度可達464度,這樣的溫度足以使鉛熔化,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表面都要高!更要命的是金星背向太陽的那一面也就是夜晚的金星也幾乎是這樣的高溫,這還不算金星表面92bar的大氣壓,是地球表面的92倍,相當於地球海面下910米深處的水壓。這樣的環境別說我們人類,就是派出的探測器著陸表面好幾個都被它的高溫高壓熱壞壓壞了。前蘇聯探測金星的著陸艇金星3號到金星6號都承受不了金星表面的高溫高壓,直到金星7號才成功。

與金星表面相比,金星大氣層對人類的探索來說,卻是個引人入勝的地方。在距金星表面50千米左右的地方,氣溫氣壓與大氣成分均與地球相似,人類可以使用類似大型飛艇的氣球承載基礎設備、探測器或可供居住的太空船。同時金星的重力只比地球弱一點,人類不用像在國際空間站那樣花時間經常鍛鍊去適應無重力狀態,也就不必擔心肌肉萎縮、骨骼疏鬆等問題。

4、火星

相比較而言,離地球第二近的火星似乎是最溫和也是最像地球的行星了,這也是美歐俄印包括我們國家(螢火1號)都不斷往火星發射探測器的原因雖然它比地球冷了點,平均溫度?63°C。因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只有走出地球才能更好地保護地球。而火星靠近主帶小行星群,未來載人火星殖民方便從小行星帶獲取資源,包括水資源和含各類金屬較為豐富的小行星。

火星轉軸傾角與地球相似,有與地球相似的四季,只是季節長度約為兩倍。另外,火星的自轉是24小時39分,相比較地球自轉的23.934小時非常接近,也讓未來生活在火星上的人類不必改變太多作息時間去適應。最重要的一點,相比較水星和金星,火星兩極與地下擁有非常多的水資源,而水是人類生存與生產的重要資源。2013年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報告,好奇號在火星赤道附近發現火星土壤含有豐富水分,大約為1.5至3重量百分比,顯示火星有足夠的水資源供給未來移民使用。

5、木星

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擁有四顆行星尺度的大衛星,但也因為木星的磁場與輻射太強大,使得人類無法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入離木星更近的軌道或衛星上生存。四顆伽利略衛星裡,或許最外圍的木衛四是最適合未來人類開發的。木衛四低輻射與穩定的地質條件很適合人類殖民,並在此藉助木星強大引力的助推,作為前往內外太陽系的中轉站。

木衛四比木衛二表面的帶電粒子流弱300倍。木衛四表面的輻射劑量約為每天0.01侖目,對人類影響不大。另外木衛四沒有其他三顆伽利略衛星軌道共振造成的潮汐熱效應,因而地質條件最穩定,其軌道半徑比木衛三還要遠80多萬千米,相當安全了。

6、土星

相比較強磁場強輻射的木星,擁有美麗環系與同樣眾多衛星的土星要溫和的多,它的磁場與輻射遠沒有木星那麼強,而且土星的衛星是太陽系裡最多種多樣的。

土星擁有比水星還大比地球大氣層還稠密的土衛六,也擁有4顆直徑1000公裡左右,2顆直徑500公裡左右的大型或中型衛星。土星有7顆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呈球形的衛星。它們都是未來人類登陸與殖民的潛在目標。另外,土星的眾多衛星大多是巖石與水冰的混合物,所以未來人類在土星系統生活,不必擔心缺水。有水就可以生產氧氣,同時水中的氫可以作為太空飛行器的能源使用。

7、天王星

天王星是個躺在軌道上繞太陽公轉的怪傢伙,像傾倒滾動的球。它的轉軸傾角達到97.77度,也就是南極或北極對著太陽,這使它的季節變化完全不同於其他行星。

天王星也有四顆1000公裡左右的大衛星,另外還有1顆直徑500公裡左右的中等衛星天衛五。5顆主要衛星中最大的是天衛三,其直徑有1578公裡,是太陽系的第8大衛星,質量相當於月球的5%。而第五大衛星天衛五上有20公裡高的斷層懸崖,也是太陽系中最高的峭壁,也是未來人類太陽系旅遊的熱門景點。也是未來人類在太陽系行星際殖民的潛在目標。

8、海王星

海王星只有一顆大衛星海衛一,這是個有稀薄大氣且表面不斷有氮冰火山噴發的寒冷衛星。它是太陽系最大的逆行衛星,因為它是被海王星俘獲的。海衛一平均密度為2.061g/cm3,在地質上估計含有15-35%固態冰及其他巖石物質。它擁有一層稀薄大氣,其主要成分是氮,以及含有少量甲烷,整體大氣壓約為0.01毫巴。它的表面溫度在-230℃左右,幾乎是太陽系最冷的天體。

未來人類在海王星衛星上殖民的人口密度估計和現在地球北極地區相似。海王星與其他三顆大行星相比,擁有的大衛星數量較少,所以資源也少,未來殖民的人類數量不會很多。但海衛一是個非常適合作為人類前往柯伊伯帶天體的中轉站。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你都了解嗎?
    水星:離太陽距離最近 水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公裡,約為日地距離的0.387倍(0.387天文單位),比其它太陽系的行星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過比水星更近太陽的行星。金星:金星的天空是橙黃色的。金星上也有雷電,曾經記錄到的最大一次閃電持續了15分鐘。
  • 你知道嗎,曾經太陽系有許多行星,可為什麼現在只剩八大行星呢?
    你知道嗎,曾經太陽系有許多行星,可為什麼現在只剩八大行星呢?當今太陽系中算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一共有八大行星。本來早些年我們還擁有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可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經過我們更精準的測量發現在我們太陽系中距離最遠,軌道最偏的就是冥王星了,而他較小的質量更是不能稱為第九大行星。其實在宇宙形成之初,我們的太陽系曾經擁有上百顆行星,而為什麼如今就只剩下八大行星了呢?想要知道這一切的原因,首先我們就需要先了解太陽系的形成。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
    我能說其實是因為沒來得及編譯出新一期的新聞嗎~~?!而且昨天收到了小天學天文公眾號的第一條☝️留言,驚喜萬分打開來看,發現是挑錯留言!而且還是在「中國國家天文」轉發的文中發現的。首先感謝「中國國家天文」,大號就是影響廣泛,能讓更多的朋友看到我的文章;然後隆重的感謝留言挑錯的朋友,特意回到我們的平臺來回復,是真愛!!雖然批評的很嚴厲,但是我很感動!!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大小、質量、亮度你清楚嗎?
    百科故事在太陽系裡,行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有的行星圍著太陽打轉發光,除月亮這顆矚目的行星外,最為我們了解的是八大行星了。這八大行星中最亮的是那顆,最大的是哪顆呢?這八大行星排列順序是怎麼樣的呢?探秘志為你揭秘這八大行星從質量大小到亮度大小的具體排列順序。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這一次,不是我來說,也不是你來講,而是讓展品自己說,自己講~ 是不是很期待,有沒有很心動?即日起,你不僅可以從電視、網絡上收看我們的精彩視頻,還可以鎖定我們的微信推送,精彩不斷喲~ 還等什麼?讓我們一同聆聽展品的內心獨白,欣賞展品的魅力風採,感受展品的深沉氣質,領略展品所蘊藏的科技智慧。
  • 你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嗎?
    八大行星是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火星(Mars)是太陽系中由內及外的第四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類地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際物質。
  • 聽過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聲音嗎?揭秘「行星之聲」是如何形成的
    聽過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聲音嗎?今天先來說說水星,金星和地球。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在我國被稱為辰星。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作為辰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在我們小的時候,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之中和我們一樣圍繞著太陽運行的行星還有八個,算上我們,太陽系正好是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說,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這種說法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以至於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太陽系仍然有九大行星,殊不知,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就是冥王星,早就已經被踢出行星的行列了,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簡介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由內而外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顆屬於類地行星,體積小、密度大、呈固態,而後面四顆屬於類木行星,體積大、密度小,呈氣態。按照最遠的海王星軌道半徑來算,這八大行星以及太陽都分布在一個半徑大約為30個天文單位的近圓形範圍內。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都在哪個位置?這個遊戲能幫你記住
    遊戲目的 今天這個天文小遊戲來自為家長朋友們設立的公眾號「狂丸開心學」,遊戲環節包括上色、排序、匹配等,目的是幫助你認識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和排序。遊戲紙狂丸已備好,下面我們來說說具體玩法。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水星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裡,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中國稱之為辰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水星的一些有趣的知識。
  •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文/蠟燭 是人都會犯錯,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就出現過一次錯誤,冥王星,曾經這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後來終於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而那時的九大行星也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系列之五:木星
    今天我們來聊聊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Jupiter)。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圖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第五顆,木星與之前介紹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不同,前四顆行星可以歸類為類地行星,他們的性質與地球相似,都是巖石表面的固體星球。而木星是一顆氣體星球。
  • 帶你了解太陽系最大的死亡行星——木星
    木星相信我們都知道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其中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太陽系中僅僅木星的質量就相當於其他七大星球的質量加起來兩倍有餘,其體積大約為太陽的千分之一左右,並且活動速度非常快大約每10個小時就能夠自轉一圈。
  • 太陽系內成員新盤點: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
    [摘要]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之外,還有五大矮行星。按照新的定義,太陽系內總共有八大行星和五大矮行星。騰訊科學訊 在我們已經成長起來的這代人的心目中,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已經根深蒂固。小時候,我們都會記憶九大行星的名稱,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005年的時候,Mike Brown發現了鬩神星(Eris),這是一顆和冥王星體積差不多的冰冷天體,運行於冥王星軌道之外。這樣的話,就使得太陽系內行星的總數增加到10顆。為了平息爭論,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召開會議,質疑冥王星的大行星地位。
  • 北極星是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嗎?
    北極星是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嗎?先給答案:北極星是恆星,不是行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還有人類探測器沒登陸過的嗎?
    首先聲明如下,以免誤導讀者:本文所說的「八大行星」不包括地球,但包含了冥王星(冥王星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降格為「矮行星」,不屬於現在通常所說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曾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而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 在科技館觸摸科技
    這一次,不是我來說,也不是你來講,而是讓展品自己說,自己講~是不是很期待,有沒有很心動?即日起,你不僅可以從電視、網絡上收看我們的精彩視頻,還可以鎖定我們的微信推送,精彩不斷喲~還等什麼?讓我們一同聆聽展品的內心獨白,欣賞展品的魅力風採,感受展品的深沉氣質,領略展品所蘊藏的科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