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印度熱浪達到123華氏度,引發中暑,並發出缺水警告

2020-12-06 仰望星際

一場致命的熱浪導致印度北部氣溫超過120華氏度,引發中暑,並發出缺水警告。印度正經歷65年來第二次季風前乾旱。

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氣象部門(IMD)稱,拉賈斯坦邦沙漠城市丘魯周六的氣溫達到了123.4華氏度(50.8攝氏度)。這是拉賈斯坦邦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上周末,拉賈斯坦邦很多地方的氣溫都超過了115華氏度。

三年前,2016年5月19日,拉賈斯坦邦的帕洛迪(Phalodi)是印度歷史上溫度最高的地方,達到了123.8華氏度(51攝氏度)。印度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表示,拉賈斯坦邦、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旁遮普邦、哈裡亞納邦和北方邦本周大部分時間可能持續高溫天氣。

印度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為印度北部幾個州發布了嚴重熱浪紅色預警,這是最高預警級別。這意味著強熱浪可能持續兩天以上,總熱浪或強熱浪日數可能超過六天。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表示,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極有可能患上中暑和中暑,並建議對易受傷害的人進行極端護理。

據Phys.org網站報導,該地區的河流和湖泊已經開始乾涸,引發了包括金奈在內的幾個主要城市對水資源短缺的擔憂。在這次缺水期間,一些人停止洗衣服,以節約用水。不僅僅是熱量的問題。每年一度的南亞季風通常會在每年夏天為印度帶來急需的雨水,從而恢復印度的水資源供應。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正經歷著自1954年以來的第二次季風前乾旱。從3月到5月的三個月是季風前季節。

今年印度的季前降雨量只有3.90英寸(99.0毫米)。據《泰晤士報》報導,自1954年以來,季風前唯一乾燥的季節是2012年,3月至5月間降雨量只有3.56英寸(90.5毫米),而2009年的降雨量與今年的3.90英寸相當。1954年,從3月到5月,季風前的總降雨量只有3.70英寸(93.9毫米)。

2019年5月印度觀測到降雨。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氣候研究服務辦公室的氣候應用和用戶界面負責人普拉克·古哈塔庫塔告訴《泰晤士報》,季風前的降雨往往會緩解該地區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即使季風前降雨不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維持農業所需的土壤水分。古哈塔庫塔補充說,研究發現,在過去一個世紀裡,印度西部季風前降雨量一直在下降。然而,他指出,這種趨勢直到最近才在全國範圍內被觀察到,可能是由於降雨模式的變化。

小夥伴對印度缺水有什麼看法?歡迎寫在評論區!

相關焦點

  • 美國又一數據達到全球第一!恐怖熱浪來襲,氣溫達到120度
    就是酷熱—— 很多人都知道,美國採取的是英制的計量單位,也就是英國標準的長度、溫度、稱量等,美國使用華氏度計算溫度而最近,美國又一數據達到全球第一!恐怖熱浪來襲,氣溫最高處達到120華氏度!相當於49攝氏度的高溫。
  • 美國南部熱浪創6月新高,飆升至128華氏度
    德克薩斯州南部正遭受一股令人窒息的熱浪的炙烤,氣溫已升至三位數,已經超過6月份的歷史最高紀錄,一些地區的高溫指數甚至超過了120華氏度。位於布朗斯維爾的國家氣象局在推特上說,令人窒息的高溫和接近80華氏度的露點結合在一起,周五非官方的高溫指數高達128華氏度。這種高溫和潮溼的危險結合促使國家氣象局從科帕斯克裡斯蒂向下裡約熱內盧格蘭德山谷發出了過多的高溫警告。格蘭德山谷是一個典型的三位數高溫地區。周五,國家氣象局在推特上發布的一張地圖上,120華氏度以上的高溫指數甚至超過了顏色表。
  • 是什麼讓歐洲熱浪如此要命?沒有空調!僅5%的歐洲家庭安裝此物
    科學家警告稱,由於氣候變化,全世界預計會出現更多酷熱難耐的熱浪,目前的高溫與十多年前的預測一致。法國此前曾達到45.9攝氏度(114.6華氏度)的灼熱高溫。而目前法國再次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因為巴黎的氣溫預計將達到42攝氏度(107.6華氏度)。The current heat wave presents a serious threat to Notre Dame Cathedral.
  • 致命熱浪襲擊歐洲:北極冰山融化4米,海水溫度升高5度
    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月5日早間消息稱,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周六又經歷了異常炎熱的一天,熱浪導致西班牙本周內已有三人喪生,並有可能將當日氣溫升至創紀錄水平。 葡萄牙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紅色警戒狀態,包括首都裡斯本。
  • 熱帶氣流將給英國帶來80華氏度的熱浪
    一股來自歐洲大陸的熱帶氣流將使英國遭遇80華氏度的小熱浪,重新燃起人們對「燃燒的六月」的希望。晴朗的天空和陽光將把下周初的氣溫推高至70華氏度,到下周中期,來自法國的暖空氣可能會把氣溫推高至80華氏度。高壓會在夏季帶來晴朗的天空和陽光,它將重建氣流,結束初夏的衝刷。
  • 21世紀末,北半球將出現24小時的熱浪,無法避免
    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多地在2019年打破了高溫紀錄,然而,根據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北半球炎熱的天氣和24小時的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將增加4至8倍。氣候科學家警告說,即使全球變暖得到控制,無情的熱浪也會炙烤北半球。眾所周知,極端天氣,尤其是在最熱的季節,會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 ...全州氣溫超過38攝氏度,預計洛杉磯最高氣溫將達到109華氏度...
    隨著熱浪席捲加州,加州警告將會有更多的停電;① 加州電網運營商表示,由於創紀錄的熱浪導致電力儲備降至臨界水平以下,他們預計將下令輪流停電;② 當地時間周六下午快到6點時,加州電網運營商宣布進入二級電網緊急狀態,離停電命令僅一步之遙。加州電力系統運營商ISO在推特上說,野火導致一臺發電機和一個太陽能發電廠停運。
  • 熱浪來襲!美國高溫直逼50度 室外物體可致燙傷
    ­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外媒報導,20日,美國西南部各地迎來高溫天氣,部分地區當天最高溫度達到華氏120度(約48.9攝氏度),地方政府已經發布健康預警,另外還有多個航班因高溫取消。­  據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和加州的部分地區都遭遇此輪熱浪襲擊。高溫讓民眾苦不堪言。20日,拉斯維加斯的溫度高達47.2攝氏度。
  • 高溫酷暑席捲北半球 日本近萬人中暑(圖)
    新華社/法新入夏以來,北半球的俄羅斯、美國、歐洲以及亞洲一些國家頻繁遭遇高溫熱浪襲擊。北半球高溫成為今年全球重要氣候現象之一。 亞洲:日本近萬人中暑日本各地7月19日至25日持續高溫天氣,平均氣溫達35攝氏度以上,有9436人因中暑被送往醫院急救,其中有57人死亡,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
  • 美國南加州多地氣溫突破100華氏度 民眾受煎熬
    美國南加州多地氣溫突破100華氏度 民眾受煎熬 2013-09-09 08:56:55 來源: 中新網
  • 臺媒:印度多日氣溫逼近50度 已致430餘人死亡(圖)
    當地時間2015年5月25日報導,印度南部的泰倫加納省和安德拉省過去三天持續高溫,最高溫度達到了攝氏47度,據初步統計,兩省已經有200人死於熱浪。大部分死者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到院時有嚴重脫水和中暑症狀。由於基層醫院和社區健康站缺乏適當的醫療設備,加上停電導致風扇無法運轉,使得病人處境更為惡劣。
  • 俄羅斯北極小鎮氣溫達到100華氏度
    孩子們在西伯利亞城鎮韋爾科揚斯克附近的一個湖裡玩耍,那裡的溫度周六達到了 (美聯社2020年6月21日文章,英文版詳見洛杉磯時報網站) 莫斯科消息,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大溫差的西伯利亞城鎮的氣溫在熱浪中創下新高,熱浪導致了嚴重的森林火災。 根據俄羅斯氣象數據網站Pogoda i Klimat,周六,韋爾科揚斯克(Verkhoyansk)的氣溫達到了100.4度。
  • 本周,灣區熱浪來襲!周二東灣溫度最高92華氏度! (33攝氏度)
    舊金山灣區本周熱浪來襲!本周,沿著西海岸向下的高壓山脊阻擋了太平洋的海風,並灣區內陸溫度飆升。
  • 熱浪席捲全球 氣溫連刷13個月記錄
    歐洲遭遇遠高於平均溫度的熱浪,而亞洲地區更是酷熱,高溫融化了印度的馬路。據預計,今年可能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美國國家氣象局已對洛杉磯、鳳凰城、拉斯維加斯等地的2000多萬居民發布了熱浪警報。高溫已經導致美國5人死亡。  亞利桑那州溫度達到116華氏度(約合46.6攝氏度),創下當地記錄。有當地媒體將比薩餅放進了陽光下的車廂內,2個小時之內,比薩就完全烤熟了。  加州天氣也同樣炎熱,部分地區甚至超過120華氏度(約合49攝氏度)。
  • 印度:缺水生活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隨著春夏用水高峰的來臨,印度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水困擾。雖然印度已連續十幾年雨季降水充沛,但依舊難以解除全印數億人口的焦渴。無論城市或鄉村,為爭奪水源引發的「水戰」觸目驚心。缺水,已經成為印度所面臨的最為緊急的資源危機。
  • 世界最冷小鎮氣溫飆升至38度,居民驚呼「在北極也能中暑」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6月22日報導,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的小鎮氣溫達到38攝氏度,突破了之前37.2攝氏度的紀錄,居民驚呼「要中暑」。根據收集俄羅斯氣象數據網站Pogoda i Klimat的信息顯示,由於嚴重的森林火災導致的熱浪,20日,世界上溫度變化最廣的維爾霍揚斯克小鎮氣溫創歷史新高,達到100.4華氏度(約38攝氏度),比該區正常的高溫值高了32攝氏度。
  • 國際氣候科學家發出警告:海洋變得更穩定了,可後果卻更可怕了
    國際氣候科學家警告:如今海洋變得更穩定了,可後果卻更可怕!最近的一周,海洋氣候專家們,紛紛在科學期刊上發出聲音,嘗試用科學的論文、最新的研究發現,發出犀利的警告!這樣的警告與擔憂並非毫無道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考慮一下問題:首先,伴隨著海洋表面變暖,
  • 國際氣候科學家發出警告:海洋變得更穩定了,可後果卻更可怕了
    國際氣候科學家警告:如今海洋變得更穩定了,可後果卻更可怕!最近的一周,海洋氣候專家們,紛紛在科學期刊上發出聲音,嘗試用科學的論文、最新的研究發現,發出犀利的警告!因此,他們警告:這些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有「深遠、卻是令人不安的」更深層次的含義。為何會如此?國際氣候科學家團隊,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一份嚴謹的學術報告中,羅列出關鍵數據:從1960年到2018年,全球的海洋「分層」現象,已「實質」性地增加了5.3%。什麼是海洋「分層」呢?
  • 熱浪席捲歐洲,義大利各城市進入警戒狀態,西班牙高溫創紀錄
    周四,西班牙北部海岸的聖塞巴斯蒂安市的氣溫達到42攝氏度(107華氏度)。 該國國家氣象機構Aemet稱,這是自1955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氣溫。 周二,西班牙地中海馬略卡島的帕爾馬市氣溫創下了40.6攝氏度(105華氏度)的當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