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不太能夠接受吃起來、或者聞起來有些「重口味」的食物,而有的人則因為專門聞食物的「臭味」得到了一份年薪50萬的工作。他就是廣西柳州的李永國,他因為能迅速判斷酸筍的臭味等級,而被一家螺螄粉工廠聘為了「聞臭師」。
「聞臭師」年薪50萬 日聞酸筍300噸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廣西柳州螺螄粉逐漸成為全國熱銷產品。隨著螺螄粉的火爆,一個難以描述的新職業——「聞臭師」也隨之誕生。在廣西柳州,41歲的李永國因嗅覺靈敏,能快速區分酸筍的臭味等級,被一家螺螄粉工廠以50萬元的年薪,聘為「聞臭師」,每天的工作就是聞酸筍。
酸筍「聞臭師」 李永國:就是說整根筍,它有點帶金黃色的,基本上開始慢慢熟了,成熟了,成熟之後的話,就是說它有一個很濃的那種香味出來,這個筍可以拿去加工了。像這種白色的它還不是很熟的。
李永國以前是竹筍種植戶,從2008年起開始做酸筍至今已經有十幾年的醃製酸筍經驗。 現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聞廠裡一共60缸、共300噸的酸筍,並對每一缸酸筍的色澤、成熟程度進行記錄。
酸筍「聞臭師」 李永國:從入庫到醃製,最少要15天以上,然後這15天之內我最少的話,每個缸一天都要聞到一次到兩次,然後觀察水的顏色和質量的色澤,來判斷這個筍能不能用。
有人說「螺螄粉最直擊靈魂的就是酸筍的臭味」,筍夠不夠酸脆、夠不夠臭,決定了一碗螺螄粉好不好吃,儀器只能測量酸筍的酸度,而酸筍整體的口味和質量就需要有經驗的師傅來把控。
廣西某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莫勤吉:(酸筍)是一個產業裡面最重要的環節,50萬聘請他一年的年薪其實很值的。如果說沒有一個專業的聞臭師或者這樣一個職業去把控品質的話,我覺得我們整個產業可能會走不遠。
李永國:歡迎大家加入「聞臭師」的行列
「聞臭味」的工作不僅能有50萬的年薪,而且李永國的公司還給他的鼻子上了50萬的保險。可能有的人會說,這個工作也太輕鬆了吧。其實李永國做這份工作,不僅每天要長時間處在特殊的工作環境中,也曾遇到各種不理解和困惑。
酸筍「聞臭師」 李永國:大概從08年到現在,聞的酸筍將近可能有1000萬斤。
李永國說,這個職業也曾一度讓他感到迷茫,身上終年有股酸筍味,孩子也不願意和他親近,有時候連吃飯也不和他坐在一起。
酸筍「聞臭師」 李永國:好多人都很嫌棄。我家裡面是不支持我這個事情的,說走在哪裡都臭臭的,到後面我也感到也想放棄這個事情。
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螄粉一度賣到脫銷,如今,柳州螺螄粉的日均銷量已經增至170萬袋。火爆的銷量給酸筍等上下遊產業也帶來了巨大商機。
酸筍「聞臭師」 李永國:自從螺螄粉(產業)越來越大,給我很大的鼓勵之後,我就下定決心,不管別人怎麼講我,我把我自己的職位做得越來越好。
隨著螺螄粉原料生產廠家的增加,現在需要更多有經驗的人從事這個職業,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有應聘「聞臭師」的意願。
酸筍「聞臭師」 李永國:酸筍作為螺螄粉的靈魂,它的品質好了,螺螄粉的味道和口感也好了,所以我希望有興趣的人加入到我的行列中,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讓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螺螄粉,我也感到很自豪。
新興職業很「誘人」 專業要求更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近幾年,社會上湧現出不少新興職業,比如:只能剝不能吃的剝蝦師、狗糧試吃員等等,其中不少還是高薪職業。很多人會說這些職業吃一吃、遊山玩水就把錢賺到手了,但如果深入了解之後就會發現,越是這樣的職業,越要有高標準的專業要求和職業素養。需要付出倍於常人的努力,才能得到(高)回報,才能實現把愛好做成工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