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看現代的年輕人,張口閉口都是創業。他們的勇氣來自於夢想和爸爸,夢想的力量和老爸的錢真的能夠支撐他們走到最後嗎?《易經》傳遞給我們的是偉大的人文思想,如若遵循其三大規律行事,必成大器。
第一大規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經典的易經語句不僅僅用來作為清華大學的校訓,更被無數人將之視為人生的座右銘。
「天行健」
天體的運行是永無停止的,並且是有規律的變化著。
無論四季變化還是日出月落,這都是天體的規律。
日月星辰的付出更是不求回報的。
「君子以自強不息」
做人要學習宇宙精神,凡事靠自己,按照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準則和規範永不放棄,並不求回報。
「地勢坤」
大地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住行的可能性,人類活得再瀟灑也離不開大地。
即使人類肆意地破壞環境,大地也並不計較。
「君子以厚德載物」
人要修身養性,向大地學習,擁有大地一樣廣闊的胸襟,為人處世更要有良好的修養和寬厚的德行。
第二大規律: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論人或是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所謂「物極必反」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當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發展到極點的時候,都會遇到所謂的困難和瓶頸期。
這個時候就不要一意孤行,運用自己的判斷力,果斷取捨,並抓住機會適當變通,必有轉機。其實就跟東西用久了可以改裝一下另作其它用途是一樣的。
就像現在我們經常所說的「樹挪死,人挪活」、「船到橋頭自然直」等等的詞語基本上都是傳承了《易經》智慧,並屢試不爽。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指的變化並不是盲目地變化,而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抓住最佳時機,並擁有解決難題的勇氣,越挫越勇的精神,最後要做出相應的取捨和選擇。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有的人自怨自艾、有的人唉聲嘆氣、有的人自暴自棄,這樣的態度根本幫不了任何人。
在困難面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積極面對,謀求變通之法,才能迎難而上,成就大事。
第三大規律: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周易》裡的這句話的重點是對一個人的修養和品行的警醒。
真正有修養的人,其心態是不會跟隨所處環境或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
即使一個人的權力或是金錢達到一個高度的時候,也不要輕易忘掉自己的初衷,要始終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去對人對事。不要目中無人、驕傲自大、得意忘形、最終必會誤大事、吃大虧。
而「在下位而不憂」是說當你的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時,不要為此而憂慮。
因為世間萬物沒有一成不變的好與不好,真正發生改變的是你的對待人事的態度。
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心生惡念、勾心鬥角、機關算盡。
只需要放正心態、腳踏實地、順其自然、必能有所作為。
最後小編只想說:再美好的夢想、再有錢的老爸也比上《易經》中的三大規律給力,畢竟它能夠讓你受用終生。你說呢?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訂閱號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