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人若成大器,不是靠夢想和老爸,而是遵循了三大規律

2020-12-04 史味兒

我們看看現代的年輕人,張口閉口都是創業。他們的勇氣來自於夢想和爸爸,夢想的力量和老爸的錢真的能夠支撐他們走到最後嗎?《易經》傳遞給我們的是偉大的人文思想,如若遵循其三大規律行事,必成大器。

第一大規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句經典的易經語句不僅僅用來作為清華大學的校訓,更被無數人將之視為人生的座右銘。

「天行健」

天體的運行是永無停止的,並且是有規律的變化著。

無論四季變化還是日出月落,這都是天體的規律。

日月星辰的付出更是不求回報的。

「君子以自強不息」

做人要學習宇宙精神,凡事靠自己,按照自己的做人做事的準則和規範永不放棄,並不求回報。

「地勢坤」

大地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住行的可能性,人類活得再瀟灑也離不開大地。

即使人類肆意地破壞環境,大地也並不計較。

「君子以厚德載物」

人要修身養性,向大地學習,擁有大地一樣廣闊的胸襟,為人處世更要有良好的修養和寬厚的德行。

第二大規律: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經》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論人或是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所謂「物極必反」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當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發展到極點的時候,都會遇到所謂的困難和瓶頸期。

這個時候就不要一意孤行,運用自己的判斷力,果斷取捨,並抓住機會適當變通,必有轉機。其實就跟東西用久了可以改裝一下另作其它用途是一樣的。

就像現在我們經常所說的「樹挪死,人挪活」、「船到橋頭自然直」等等的詞語基本上都是傳承了《易經》智慧,並屢試不爽。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指的變化並不是盲目地變化,而是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再抓住最佳時機,並擁有解決難題的勇氣,越挫越勇的精神,最後要做出相應的取捨和選擇。

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有的人自怨自艾、有的人唉聲嘆氣、有的人自暴自棄,這樣的態度根本幫不了任何人。

在困難面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積極面對,謀求變通之法,才能迎難而上,成就大事。

第三大規律:

「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周易》裡的這句話的重點是對一個人的修養和品行的警醒。

真正有修養的人,其心態是不會跟隨所處環境或地位的變化而變化的。

即使一個人的權力或是金錢達到一個高度的時候,也不要輕易忘掉自己的初衷,要始終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去對人對事。不要目中無人、驕傲自大、得意忘形、最終必會誤大事、吃大虧。

而「在下位而不憂」是說當你的地位低下或境遇不佳時,不要為此而憂慮。

因為世間萬物沒有一成不變的好與不好,真正發生改變的是你的對待人事的態度。

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心生惡念、勾心鬥角、機關算盡。

只需要放正心態、腳踏實地、順其自然、必能有所作為。

最後小編只想說:再美好的夢想、再有錢的老爸也比上《易經》中的三大規律給力,畢竟它能夠讓你受用終生。你說呢?

歡迎關注「史味兒」,本訂閱號圖片來自網絡,文字原創,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歡迎轉發到時尚圈、名流圈、朋友圈、馬桶圈、謝謝!

相關焦點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這兩點,早知早發達
    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所謂德成大器,其實是狠狠地逼自己一把,熬過了苦難歲月,就出現了人生的光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機會只會青睞於有所準備的人。真正成大器的人都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這兩點,早知早發達。
  • 周易提醒男人:一個人掙多少錢,不是光靠人脈,建議你讀讀這4句
    周易提醒男人:一個人掙多少錢,不是光靠人脈,建議你讀讀這4句人生就像大海,潮起就有潮落,一個人不會一直一帆風順,總是要面對挫折和磨難。堅強的人,使使勁能在磨難中涅槃重生;而軟弱無能的人,可能在磨難中一蹶不振。
  • 遵循「三大規律」 深化改革創新 構建全新的中國郵政寄遞競爭優勢
    針對北京郵政乃至全國郵政的寄遞業務發展問題,劉愛力強調,要遵循「三大規律」,深化改革創新,立足「怎麼看」「怎麼想」「怎麼幹」,以終為始、統籌考慮,加快打造嶄新的中國郵政寄遞業務,創建新的競爭優勢。  第一是怎麼看。任何事物、任何工作都必須遵循規律,按規律辦事。
  • 真正能成大器的人,往往都有這幾個特徵
    一個人,要想成為大器,要有很重要的一點基礎,就是這個人,必須要有一定的學識和修養。一個人,有一定學識修養,才能有能力,有智力來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去超越常人無法超越的任務。第二個特徵:往往經歷過人生的挫折和打擊。一個能成為大器的人,他們的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在追尋自己夢想的過程中,這些人,往往都經歷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遇到了人生的溝溝坎坎。
  •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養成七個處事習慣,成功就不是難事
    作為男人,當你羨慕那些成功人士,羨慕他們的地位和財富時,你是否想過,除了能力之外,他們的成功還有哪些原因,又有哪些是值得自己學習的呢?這裡要說的是,處事習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具體而言,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養成以下七個處事習慣,成功就不是難事!
  • 沉住氣,成大器!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面對這樣的問題,不要急,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你就應該沉住氣、靜下心,記住一句話:沉住氣,成大器!事實上,真正成大器的男人,總能沉住氣,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錯不了;男人慾成大器,掌握以下五大情緒法則,註定是人上人。
  •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文/@成長新視點漢字,是世界文明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這從不同程度上,證明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傳播力和凝聚力。很多喜歡中國文化的人,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功夫下得不少,就是字寫得不漂亮、不順眼,進步不快。究其原因,關鍵是沒有把漢字的結構安排好、組織好。漢字結構,在書寫規律上,總的概況為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一、一個中心。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人脈次之,修煉4字真言,註定是人上人
    而且,男往往人要比女人還渴望成大器,但是要想成大器,能力可不是唯一的,還得修煉好這4個字,才能早日成功!「知」字真言:立志由心,人貴自知男人慾成大器,不可無志向,但立志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王陽明指出,立志一定要正確,要認識自己的能力,立一個符合自己的客觀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的志向。而不是一腔熱血,盲目追求,雖然年輕需要盡情拼搏,但要用對方向,也要明確正視自己的能力。
  • 成大器:黃曉明搭檔周潤發,演繹上海大佬杜月笙傳奇,故事真精彩
    而是上個世紀30年代,上海黑幫家族的恩怨情仇。以及一代傳奇人物成大器與兩個女人之間周旋的故事。故事的原型是曾經的上海大佬杜月笙,對於這個人物,我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因為無論是他的傳奇一生,還是他與孟小冬之間的故事,都被編寫成了無數的話本。其中主要的主角,都能夠找到原型。
  • 《周易》入門學習心得總結
    《周易》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下文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周易》心得總結,歡迎賞讀。讀周易《周易》入門學習篇一古人云:學易先要明筮。你若要學周易,就先要去明白周易的佔筮。現在的筮法很多,你找一種比較容易入門的邊學邊了解周易。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這五件事
    真正成大器的人,不一定是腰纏萬貫,但不會過得太窮,總是在某一個方面取得明顯的成績。混跡社會,在各種競爭中,如魚得水,從職業規劃到人生理想,總是得到的回報更多。成大器的人,綜合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看起來一直走得很順,即便身處逆境,也能慢慢扭轉局面,變成順境。他的人生發展,總是令人羨慕。
  • 中國古代著作《周易》
    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久歷眾劫而不覆,多逢畏難而不傾,獨能遇衰而復振,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源一脈傳至今,是與我們民族對易道精神的時代把握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難之事,不是求助於偶像,而是運用通過八卦今昔信息預測的科學方法,預測自然和人事吉兇方面的有關信息,對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從而更。
  • 真正成大器的人,懂得這「四個守」
    一個人能不能成大器,需要機遇,更需要自身的能力很強,還需要一定的人脈資源。欲成大器的人,懂得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能夠在社會的夾縫中求生存,做到遊刃有餘。我的二表舅,今年六十七歲了。他的一生,比較坎坷,年輕的時候,在縣裡的林場上班,後來因為家裡生了三個孩子,靠工資負擔負擔不起,就離開了林場,自己去創業。
  • 秉持科學精神 遵循科學規律
    面對前所未知的新型傳染性疾病,我們秉持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決策指揮、病患治療、技術攻關、社會治理各方面全過程。」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告訴我們,科學是戰勝疫病的利器。全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離不開對科學精神的秉持、科學規律的把握、科學技術的運用。「新技術是中國遏制疫情的秘訣之一」,防疫戰也是科技戰。
  • 《周易》中的成語: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據有人統計,在漢語中有兩百多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蘊涵,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民族思維的基本方式,在幫助人們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質規律的同時,也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厚德載物」 的和諧理念坤卦代表大地,代表母儀天下的形象。
  • 洛克菲勒:難成大器的人,往往有這2種表現,別等40歲後才知道
    晚年他擔心兒子將來無所事事,就寫了很多信給兒子,其中談及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想要有大作為,獲得財富,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活在別人的庇蔭下,這裡談論的不是窮富,而是態度。明明知道怎麼做,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失敗者呢?失敗的人是缺乏態度和社會責任心的人,他們的思想落後,行動遲緩。
  • 微觀粒子作用的三大規律
    牛頓三大定律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極大推動了物理學的發展。進入二十世紀後,隨著人們對微觀粒子的研究不斷深入,很多人認為牛頓三大定律並不適用微觀領域,牛頓三大定律解釋不了微觀粒子間相互作用,微觀粒子的波動性實驗表明解釋微觀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要用量子力學。
  • 真正成大器的人,往往都熬過這5種苦,看看你熬過幾個?
    所有成大器的人,都需要經過一番的磨礪。這些磨礪在當時算是一種「苦」,熬過去了就會變成一種「甘甜」。老祖宗告訴我們:「先苦後甘,才是真正的幸福。」那麼,成大器的人都需要經過哪些磨礪或者要吃什麼苦呢?安哥認為,真正成大器的人,往往都熬過以下五種苦。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放到男人的身上也是一樣的道理。男人慾成大器,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歷經風雨有時遭遇磨難,這一些都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 難成大器的人,骨子裡都缺乏這3樣東西
    想成大器,可不是光通過想一想就可以實現的。你看那些已經成大器的人,跟一般人都有什麼區別呢?單從言行舉止上來看,就會讓你發現他們的不一般。當你有想成大器的想法時,不妨先看一看已成大器的他們都是怎麼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