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個搞笑諾貝爾獎落幕 54萬知識創作者在快手助力中國民間科普

2020-12-04 快科技

9月19日,快手科普聯合果殼以轉播+解讀的形式,播出了美國當地時間9月17日在線上舉辦的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禮,作為對「科學皇冠上最璀璨明珠」諾貝爾獎的善意解構,該獎項首次在國內通過官方合作,以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呈現。

本屆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包括利用蚯蚓「抖」出法拉第波的澳大利亞斯威本理工大學兩位科學家伊萬和安德烈,以及通過實驗證明了用人類糞便冷凍後製作的刀具並不好用的美國人類學家艾倫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該獎項的醫學獎得主還首次證明了,忍受不了別人吧唧嘴,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疾病——恐音症。

這些看起來似乎有些無釐頭,但又確實是真材實料的創意,正是搞笑諾貝爾的真諦。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在每年真·諾貝爾獎頒獎前,這個「假」諾貝爾獎,已經頒發了30屆。該獎最早由馬克·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創立。有意思的事,首屆典禮被稱為「第1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而現在,我們迎來的則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

該獎的設立,其實是科學界對諾貝爾獎的一種善意解構。它的存在並非真的著眼於「搞笑」和「假」,而是通過列舉一些看似不重要、好笑但實際有很大用處的小發明,它們並非沒有價值,而是常常會被主流價值觀忽視,搞笑諾獎的存在,其實就是在提醒人們,科學和真理並非都是一本正經,思想和創意,需要跨越人類自己設定的道德邊界。

本次直播搞笑諾貝爾獎,也是快手科普與果殼的一次深入聯動。不僅是為了將這個有趣好玩的獎項推廣給中國觀眾,也是希望傳達該獎項背後所代表的理念。在果殼官方快手號@科學少女殼醬 的直播間裡,請來了科普屆網絡大咖ENT、瘦駝、加菲眾與喜劇演員宋萬博,跨界解讀頒獎結果,此外,還與快手紅人用戶「無用發明家「手工耿進行了直播連線。截止直播結束,本場直播的實時互動量超過了70萬。

快手科普一直致力於傳遞有趣有料的科學知識,並幫助民間達人構建一個交流與分享創意的平臺。從最早因「發明無用的發明」而走紅網絡的手工耿開始,平臺就一直致力於科普發明和軟知識創作者的培養。據了解,截至目前快手科普已聚集了54萬知識內容創作者,累計生產知識類短視頻1.2億條,總時長超過105萬小時,這些作品在快手總計獲得了過333億次點讚,其中已、科普、知識分享為主題的直播就已開播多大40多萬場。

民間科普、創意分享一直是內容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快手科普還將陸續開展各類活動,幫助民間科普達人和行業大V打造更有價值的交流分享平臺。

相關焦點

  • 第三十個搞笑諾貝爾獎落幕 54萬知識創作者在快手助力中國民間科普
    這些看起來似乎有些無釐頭,但又確實是真材實料的創意,正是搞笑諾貝爾的真諦。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在每年真·諾貝爾獎頒獎前,這個「假」諾貝爾獎,已經頒發了30屆。該獎最早由馬克·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創立。有意思的事,首屆典禮被稱為「第1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而現在,我們迎來的則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
  • 第三十個搞笑諾貝爾獎落幕 知識創作者在快手助力中國民間科普
    9月19日,快手科普聯合果殼以轉播+解讀的形式,播出了美國當地時間9月17日在線上舉辦的第30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禮,作為對「科學皇冠上最璀璨明珠」諾貝爾獎的善意解構,該獎項首次在國內通過官方合作,以短視頻+直播的形式呈現。
  • 快手磁力聚星創作者獨特創意助力傳播,釋放美妝個護領域營銷潛力
    作為快手官方唯一的創作者生態營銷平臺,磁力聚星自上線以來,始終以磁力聚星創作者的豐富多元,專業獨特的創意營銷能力持續賦能品牌營銷。在快手磁力聚星服務的超200個細分行業中,美妝個護作為重點領域,依託於創作者智慧種草,吸引消費者關注,藉由消費者情感共鳴建立情感連結,實現高效品牌營銷轉化。
  • 快手磁力聚星創作者獨特創意助力傳播,品銷合一釋放美妝個護領域...
    作為快手官方唯一的創作者生態營銷平臺,磁力聚星自上線以來,始終以磁力聚星創作者的豐富多元,專業獨特的創意營銷能力持續賦能品牌營銷。  在快手磁力聚星服務的超200個細分行業中,美妝個護作為重點領域,依託於創作者智慧種草,吸引消費者關注,藉由消費者情感共鳴建立情感連結,實現高效品牌營銷轉化。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731)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中國日報】哪些人獲得了搞笑諾獎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敢於突破感官和品味底線的研究者,這對知識探索來說,是值得讚揚的。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落幕,今年又有哪些新腦洞?
    別笑,這可不是什麼整蠱玩笑,上述的奇思妙想其實都是了不起的發現,榮獲了29屆搞笑諾貝爾獎各項科學大獎。趁著搞笑諾貝爾獎剛剛落幕,熱度未散,一起來感受一下什麼叫「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科學和真理並非都是一本正經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北京時間9月19日上午,果殼聯合快手科普推出了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解讀直播。本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發了聲學獎、心理學獎、和平獎、物理學獎、經濟學獎、管理學獎、昆蟲學獎、醫學獎、醫學教育獎、材料科學獎共計10個獎項,包括利用蚯蚓「抖」出法拉第波、通過實驗證明了用人類糞便冷凍後製作的刀具並不好用、忍受不了別人吧唧嘴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疾病——恐音症等趣味獎項。
  • 快手舉辦光合演講 發布快知計劃探索知識傳播新形態
    快手平臺基於用戶真實生活場景的沉澱,用戶之間的了解程度遠高於其他平臺,也為知識分享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激發創作者與受眾雙方的熱情。快手知識生態數據顯示,僅2019年,快手上的知識作品數量超過1.2億,平均每秒誕生4個知識內容,平均每個作品獲得一萬多播放曝光。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還是比較客觀的,比如生理學或醫學獎有3個獲獎者,所以660萬是獲獎者可以自己分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660萬。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 搞笑諾貝爾獎落幕:科學是嚴肅的,但欣賞科學的方式卻不一定嚴肅
    搞笑諾貝爾獎落幕:科學是嚴肅的,但欣賞科學的方式卻不一定嚴肅 2018年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1、醫學獎:過山車可以加速腎結石脫落。
  • 快手和A站,居然真有cp感
    12月5日,回到A站的「龍興之地」武漢,快手舉辦了主題為「連接每一種次元」的ACG光合創作者大會,發布了A站新的品牌定位和內容扶持計劃。勉強是沒有幸福的,快手和A站怎麼就整出個「最佳CP感」?硬核阿宅,A站向垂直要鐵粉「聚集年輕人的硬核二次元文娛社區」,這是A站全新的品牌定位。
  • 五個中國殺手與川普同獲「搞笑諾貝爾獎」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陰陽兩面,搞笑諾貝爾獎讓我們在「搞笑」的氣氛中,以諷刺的角度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今年中國的五個殺手「光榮」地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管理學獎,川普則則獲得了醫學教育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獎到底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 10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五個中國人
    「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每年關注度最高的科學界頒獎之一,雖然名字裡帶了搞笑,但是這個諾貝爾獎的總獎金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億。就像搞笑諾貝爾的宗旨一樣——「讓人發笑,然後思考。」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的第三十屆,卻也是不同尋常的一年
  • 10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五個中國人
    「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每年關注度最高的科學界頒獎之一,雖然名字裡帶了搞笑,但是這個諾貝爾獎的總獎金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億。就像搞笑諾貝爾的宗旨一樣——「讓人發笑,然後思考。」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的第三十屆,卻也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頒獎大會沒有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進行,而改為了線上。
  • 五個中國江湖人士的爆笑結局,竟然與川普同獲「搞笑諾貝爾獎」
    比如2005年,每年都在「搞笑諾貝爾獎」臺上掃走紙飛機的格勞貝爾首度在大會中缺席,因為他成為了真正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這個時候正在出席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事實上,雖然"搞笑諾貝爾獎"自評選至頒獎都在搞笑,但在其獲獎者中也不乏飽學之士,甚至還有一些政壇要人,包括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和美國前副總統詹姆斯·丹佛斯·奎爾。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速來圍觀
    責編 | 十一月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舉行的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是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表彰科學研究中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成就,其既定目的是為了「首先使人發笑然後會使人深思 」。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AIR)舉辦的,頒獎地點設在哈佛大學 Sanders 劇院,隨後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
  • 川普喜獲諾貝爾獎——搞笑版的!同獲此殊榮的還有5個中國殺手
    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至今已經走過30個年頭。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獎不同,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不會拿到任何獎金,得不到各方讚譽,更不可能使科學出現革命性進步,但是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諾貝爾獎的頒發每年都是世界關注的焦點,隔了一個大西洋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另一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笑聲中舉行完畢。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第29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如期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習慣」(Habits)。與往年一樣,今年共頒發了10個獎項——包括5個與諾貝爾獎相同的獎項,以及5個隨心所欲的隨機獎項。
  • 學術新鮮事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速來圍觀
    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舉行的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是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表彰科學研究中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成就,其既定目的是為了「首先使人發笑然後會使人深思 」。
  • 學術新鮮事|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速來圍觀!
    撰文 | 雪月責編 | 十一月今年是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舉行的第三十屆。搞笑諾貝爾獎是自1991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表彰科學研究中十項不尋常或微不足道的成就,其既定目的是為了「首先使人發笑然後會使人深思 」。搞笑諾貝爾獎由科學幽默雜誌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舉辦的,頒獎地點設在哈佛大學 Sanders 劇院,隨後獲獎者在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公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