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雷達發現了隱形飛機?無論真假,這都暴露了軟肋

2021-01-15 夢貂蟬時尚達人


印度空軍前兩天通過媒體放風,印軍安巴拉空軍基地的雷達發現了高原上有獨特的雷達回波出現,這和之前的殲16和殲20的信號反射完全不同,因此印軍判斷:這很可能就是殲20隱身戰鬥機被印度雷達給發現了。對此印度媒體感到歡欣鼓舞,認為殲20不足為慮。

印度本意是想吹噓自己的反隱身能力,不過這卻是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顯示了印度的不成熟和不嚴謹。能不能發現隱形飛機,特別是在哪個時間和地點發現隱身飛機都是不能公開說出來的。從軍事意義上說,這是一種保持實力的做法,讓對手無法準確知道自己的真實的防空能力。否則對手就可以通過這些公開的情報進行比對。

以印度空軍這個發言,那麼對手就可以輕易獲取印度最為關鍵的雷達偵測能力。因為對手自己心裡很清楚:自己是在什麼時間及以什麼地點出了多少架隱形飛機在活動。如果對方開說出了發現隱形飛機,並且給出了時間和地點,那麼通過對比就可以知道對方雷達的真實實力。 

如果對方說的跟自己隱形飛機活動根本對不上號,則證明對方雷達發現不了自己隱形飛機;而如果對方給出的雷達情報,和自己的隱形飛機的活動情況高度一致,那麼就可以判定對方的雷達能夠發現自己的隱形飛機,且可以推測出是什麼型號以及雷達的具體位置。

而印度這次說的依然是太具體:地點是安巴拉雷達站的雷達,方位是高原邊境附近,時間是在近期。既然說印度說得這麼具體,那麼對手進行對比就太容易了。如果隱形飛機不是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或者更大膽的飛行沒說出來,則說明印度根本發現不了殲20;如果確如印度所說確實能對得上號,那麼中國也能據此知道是印度哪種型號的雷達。一旦有戰事既可以進行規避也可以進行先敵打擊。

 其實美國隱形飛機也經常在中俄等大國周邊活動,目的就是對這些國家的防空網絡進行測試,而對於這些隱形偵測活動,中俄從來不給予公開的回應。即便是探測到了對方的隱形飛機也不會吭聲。因為中國一旦說出具體的時間和地點,那麼對方可能就會進行技術上的應對和改進。相形之下,急於發言的印度是完全沒有這樣的智慧。

相關焦點

  • 隱形飛機到底隱藏了什麼?
    所謂隱形,通俗地講,就是改變飛機的聲、光、電、磁、熱等特徵,使對方的探側設備難以發現和識別。隱形飛機自問世以來,真可謂「遍地開花」。現代隱形飛機主要通過雷達施形、紅外隱形、可見光隱形和聲音隱形等技術來達到其隱形的目的。由於是最為秘密的軍事機密之一,隱形技術受到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這麼神奇的隱形飛機,它到底是怎麼做到隱形的呢?
  • 印度國產隱形無人機曝光,採用飛翼全無尾布局,能滿足印軍野心?
    據了解,上個月該飛機的模型出現在一場無人空氣動力學的講座上,這也是「致命」無人機外形首次亮相。 印度媒體還指出,「致命」隱形無人機和AMCA隱身戰鬥機之間可能存在著諸多聯繫,未來印軍很可能將這兩款隱形機搭配聯合作戰,這一點有點類似於俄羅斯隱身戰鬥機搭配S-70「獵人」無人機的作戰方式。
  • 神話已被終結,我軍這款雷達發現了世界最先進的隱身戰機
    近日筆者在瀏覽中國軍網時偶然發現一條不起眼的消息,該消息是在2016年珠海航展期間,關於我軍一款新型反隱身雷達的報導,該報導明確記載了2016年春節期間,美軍一架F22竄到我國東海的防空識別區,被我軍雷達發現並派軍機伴飛取證的消息,那麼F22是如何被我軍發現的呢?
  • 隱形飛機,到底是如何做到隱形
    隱形飛機是人們通過研究仿生學,並且應用了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終於在龐大的飛機上也實現了隱形。
  • 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雷達隨時面對著反輻射飛彈、目標隱身技術、低空超低空突防和全面電子幹擾的懟戰,雷達若要在越來越先進複雜的電子攻防對抗中發揮效能,必須從基本原理和體制上找到突破口,要有有效的電子抗幹擾和電子防禦措施。因此陸續出現了稀布陣綜合孔徑雷達、無源反隱身雷達等新體制雷達,並得到了顯著發展。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 「闢謠」我軍使用微波武器,印軍這波操作暴露其艱難處境
    此事還在發酵之時,印軍高官18日在推特做出否認,抨擊報導「 毫無依據」、「假新聞」,還有印度官員宣稱,這一說法是「中國的心理戰行動」。跟風造謠了又闢謠,被打臉的是印媒,暴露的則是印軍在中印邊境上瀕臨崩潰的艱難處境:左右為難。
  • 中國幹的真漂亮,能讓美三款隱形飛機近乎裸奔!!俄:這是顛覆遊戲規則...
    這款雷達目前已經實現了對隱形戰鬥機的百公裡級探測,在2016年中國在珠海航展上展示過一款量子雷達,但是那一臺只是一款驗證機,如今這款雷達的展示,明確表示中國的量子雷達技術已經正式邁入了實用化階段,實在是一大進步。
  • 這回中國全球第一!全新量子雷達已上線,可讓隱身飛機無所遁形
    目前各個國家都在爭先開發先進的雷達系統,可以對敵人進行偵查,當然與之相對應的是「隱身技術。」各國在開發武器過程中,必然會考慮到「隱身技術。」這種軍事上的隱身技術並不是說人肉眼看不見,而是通過改變頻率等來逃過敵方雷達的偵查,避免位置暴露。
  • 印媒:中國新材料或讓所有軍事雷達難探測,比殲20隱身效果更強?
    報導還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自己的非隱身戰鬥機上測試這項技術,而中國取得突破的這項工程材料是一種「超穎表面」的薄膜,據悉,可以吸收迄今為止最寬光譜的雷達波,在一項測試中,這項技術可以在0.3至40GHz的頻率範圍內反射雷達信號強度降低了10至30dB,就以目前的雷達技術來說,很可能會讓所有的軍事雷達系統都很難探測得出來。
  • 邊境數萬印軍如何熬過冬天?中將實話實說: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但是,印軍這番為了證明自己的「壯舉」卻遭到了印軍高層的無情打臉:別說熬過冬季了,能活下來都算是幸運的了。    據海外網援引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印度陸軍中將帕努·辛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竟然公開抨擊印軍的邊境策略,暴露了印軍的致命軟肋,引起了印度政府和媒體的強烈不滿
  • 中印新一輪談判在即,印軍又生么蛾子,炒作中國部署雷達、飛彈
    去年12月31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中印邊境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印兩軍第八輪軍長級會談以來,雙方聚焦一線部隊脫離接觸保持協商,加強部隊管控,邊境地區局勢總體穩定。中方願繼續與印方保持軍事和外交渠道溝通,雙方正就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進行協商。
  • 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是什麼原理?雷達真的探測不到嗎
    2021-01-04 01:05:02 來源: 搶鮮看 舉報   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是什麼原理
  • 物理科普 | 隱形飛機之謎
    長相奇特的隱形飛機了解隱形飛機前,還是先科普一下雷達的工作原理。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雷達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並接收其回波,由此獲得目標至電磁波發射點的距離、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所以同學們需要明確一點,當今的雷達可不是使用的超聲波來探測的,而是電磁波,因為超聲波的速度(空氣中340m/s)實在是太慢了!那麼飛機是怎麼實現隱形的呢?隱形飛機不是真的肉眼都看不到了,而是讓敵方雷達偵測不到本方飛機。
  • 俄羅斯軍隊打造邊界全覆蓋雷達場 能發現隱形飛機、無人機和彈道飛彈
    國防部消息人士告訴《消息報》,決定為第七十六防空師全部配備強大的「天空-M」移動雷達。第一套這樣的系統已經交付兵團。它能在100多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內24小時跟蹤空氣動力目標,發現隱形飛機、無人機和彈道飛彈。專家認為,這是沿我國邊界建設全覆蓋雷達場計劃的一部分。與防空飛彈系統的雷達不同,「天空-M」的設備能長期值勤,對空域進行24小時監視。
  • 印度重啟國產隱形轟炸機項目,模型做工非常精湛
    對無人轟炸機進行遠程控制是一大技術難題,印軍將會採用衛星、預警機和戰鬥機通過數據鏈進行通信指揮,「拉塔克」甚至有可能發展成為「忠誠僚機」的概念。 正在進行的亞阿戰爭讓印度軍隊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無人機正在成為局部戰爭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印度目前主要裝備的是從以色列進口的「蒼鷺」偵察機,該機配備有攝像頭和雷達,但不具備對地打擊能力。
  • 龍勃透鏡 五代戰機主動暴露的重要手段 殲20F35都有裝備
    其優點就是球形可以全向接收和發射電磁波,幾乎擁有無死角的視場,也使得龍勃透鏡的雷達截面積遠遠高於他的實際面積,有信號放大的效果。當然有朋友可能發現,在這個圖裡面電磁波「彎了」,這有點不符合電磁波直線傳輸的特點。電磁波路徑的改變是因為透鏡的內部材料是分層的,每一層折射率不一樣,這也是龍勃透鏡的加工難點。
  •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反隱形雷達?
    近期,美國《航空周刊》網站稱,F-35早已進行過多次反隱形測試。英美媒體此前還披露過美國空軍「反隱形演習」的蛛絲馬跡。最近,網際網路上又傳出俄羅斯防空部隊依靠「鎧甲」雷達跟蹤到F-22「猛禽」隱形戰機的說法。可見,在隱形技術不斷成熟的今天,各軍事強國在尋求反制手段。那麼現在有多少種「反隱形」雷達會對隱形戰機構成威脅?
  • 揭秘雷達工作原理:靠異頻雷達辨識飛機!
    空中交通管制員主要使用次級雷達追蹤商業飛機的方位,只有在沒有安裝異頻雷達收發機,收發機關閉或者破損情況下才會使用真正的雷達。布魯克博士說:「幾十年前,一名年輕男子駕駛一輛輕型飛機在美國空中飛行,由於空中交通管制員沒有關閉初級雷達或者認為只是一群鳥,最後竟沒有發現這架飛機。」
  • 印軍吐槽本國基建太落後:無論手機還是道路都不通
    印軍吐槽基建落後:《印度時報》報導截圖【環球網綜合報導記者丁潔芸】「當你走在通往中印邊境、狹窄崎嶇的的路上,好幾個小時沒信號的手機會突然收到這樣一條信息」,「歡迎來到中國」。「但我們無論手機還是道路都不通。想解決問題的話,需要絞盡腦汁。即使是一名受傷士兵的撤離,也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後勤挑戰,因為唯一的通路經常被山體滑坡堵塞。」「如果道路在戰時被『敵人』切斷,我們將無法移動軍隊或裝備。我們在這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道路、橋梁和連通性的不足,而不是軍事裝備或人力。」
  • F-35帶龍勃透鏡參戰難道是掩蓋自身雷達特徵還是不屑於隱身?!
    5月23日,以軍的F-35隱形飛機熱鬧非凡。以空軍建立70周年慶祝,請來世界各地的20國空軍司令參加。然後在會議上公布了F-35首次在全球率先參加實戰,雖然地面防空火力發射了上百枚飛彈,但F-35還是毫髮未損安然返回基地。雖然以空軍不肯公布F-35白天飛越貝魯特的照片,但有媒體還是想方設法搞到了一張模糊的翻攝照片,媒體驚訝到為什麼F-35還帶著龍勃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