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航空周刊》網站稱,F-35早已進行過多次反隱形測試。英美媒體此前還披露過美國空軍「反隱形演習」的蛛絲馬跡。最近,網際網路上又傳出俄羅斯防空部隊依靠「鎧甲」雷達跟蹤到F-22「猛禽」隱形戰機的說法。可見,在隱形技術不斷成熟的今天,各軍事強國在尋求反制手段。那麼現在有多少種「反隱形」雷達會對隱形戰機構成威脅?
一、數字甚高頻(VHF)雷達
近十年來,俄羅斯等有關國家一直研究反隱形雷達。雖然,美國隱形戰鬥機在規避釐米波雷達和分米波雷達方面很有效。然而,俄羅斯的數字甚高頻(VHF)雷達,很可能使美國隱形戰鬥機現出原形。
俄羅斯等國目前廣泛使用的老式甚高頻雷達和相關的防空飛彈系統也可進行數位化升級,成為探測美軍隱形戰鬥機的重要手段。事實上,俄羅斯與美隱形戰機已數度交手。然而,俄羅斯遠東防空雷達部隊探測F-22的內情至今沒有披露,探測效果至今仍是個謎。
科索沃戰爭中,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轟炸再次使VHF波段雷達成為炙手可熱的裝備:當時,塞爾維亞的防空部隊利用「匙架」(SpoonRest)與SNR-125型數位化雷達,發射了一枚薩姆-3型「果阿」地對空飛彈,擊落了一架「夜鷹」F-117A隱形戰鬥機。雖然相關技術資料仍不得而知。
VHF波段3D雷達能夠跟蹤50海裡或更遠距離處的隱形飛機,而高精度角的VHF波段3D雷達則可用來飛行中段制導艦對空飛彈,或直接攔截飛機。俄羅斯設計師的目的就是讓VHF雷達具備足夠的精度,使飛彈或飛機儘量接近反應靈敏的隱形飛機,使飛彈或戰機的X/Ku-波段雷達捕獲隱形飛機。
二、無源雷達系統:專逮隱形目標
據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式向美國空軍提供了被稱為「沉默哨兵」的無源雷達系統,它能在不被敵方察覺的情況下準確探測出隱形戰機的方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反隱形雷達。
「沉默哨兵」的核心是「無源相控定位技術」。普通雷達需要自身發射電磁信號才能探測空中目標,而「沉默哨兵」自身卻不產生電磁波信號,它只是一個無源雷達信號接收站,通過截獲商業調頻無線電臺和電視臺發射的電磁波信號,檢測和跟蹤監視區內的運動目標。同時,「沉默哨兵」由於沒有雷達信號發出,也不會遭到反輻射飛彈的襲擊,保證了自身安全。
該系統廣泛採用了仿生學的原理,參考蒼蠅360度「複眼」的構造,設計師將四面尺寸在2.5米左右的天線安裝在固定雷達站基座上,每面探測範圍均為120度,合在一處則可實現全方位全天候目標監視。當然,「沉默哨兵」雷達不僅可以安裝在地面基站上,而且還可以裝在飛機、車輛和艦船上。
在探測精度方面,「沉默哨兵」雷達裝有新式無源定位與識別系統(PLAID),能夠對截獲的雷達信號實施第二輪精確測量。「沉默哨兵」雷達的早期試驗證明,跟蹤10平方米小目標的距離可達550公裡以上,美國戰略空軍的B-2隱形轟炸機在250公裡外就曾被「沉默哨兵」擒獲。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