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76降落印機場,支援新型反隱身雷達?俄媒:可有效鎖定殲-20

2021-01-10 航空新視覺

據印度國內媒體7月6日報導,印度國防部在前不久正式籤署了一份50多億美元的武器採購合同,這也在在進入2020年之後印度最大的一次國防軍事項目採購。其中超過40億美元用於採購印度國產的武器裝備,包括LCA mark2型戰鬥機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等。而另外的十多億美元則擁有採購以色列、俄羅斯和法國的武器裝備,如S-400防空飛彈系統,巴拉克-2防空飛彈系統和新型天蠍級常規潛艇。而為了能夠在短時間為印度空軍提升整體作戰實力,印度國防部還特批了一批經費用於採購33架俄制戰鬥機,總金額達到了25.3億美元。

而在前不久,印度國防部長還承諾未來俄羅斯蘇-57隱形戰機正式開始量產之後,一旦作戰標準達到印度空軍的認可,那麼印度也將會是蘇-57隱形戰機的第一批國外買家。顯然在印度的金元攻勢之下,俄羅斯也一改之前的冷麵孔,不僅表態儘快交付S-400防空飛彈系統,還秘密向印度運輸一款新的武器裝備。在印度投桃之後,俄羅斯當然報李了。就在印度宣布採購計劃之後,俄羅斯空天軍所屬的一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從俄羅斯南部軍區起飛,而經過短暫的飛行之後降落在印度國內焦特布爾市附近的空軍基地中。

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這次出動伊爾-76運輸機是秘密進行的,並沒有對媒體和外界透露此行的目的。雖然兩國的官方媒體都沒有報導這架伊爾-76到底運輸的什麼貨物,但是外界紛紛認為不可能是簡單的武器彈藥,極有可能是新型的武器裝備。有美國媒體認為,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向印度交付第一批S-400防空飛彈系統同時擴大後續印度的採購數量,俄羅斯應該是原本裝備俄羅斯空天軍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緊急抽調一批,直接交付印度軍隊使用,滿足印度國防部的迫切心情,方便日後俄羅斯繼續出口。

這也不是俄羅斯第一次這樣做了,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向俄羅斯採購蘇-27戰機的時候,俄羅斯就將已經裝備的一批蘇-27戰機連同生產的新蘇-27戰機一共交付給我國空軍飛行員。伊爾-76運輸機同樣也是如此,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方便後續的訂單。而據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這次飛機上所搭載的是印度急需的武器裝備,S-400防空飛彈系統固然重要,但是還無法真正讓印度掌握空中優勢,所以印度軍事專家認為這次俄羅斯支援的是一片新型反隱形雷達,並且已經部署「貨櫃」雷達。該雷達在2019年正式開始在俄軍服役,主要用於探測隱形戰機和巡航飛彈,提前為防空部隊和空軍部隊進行預警。

這款雷達的探測範圍達到了2000公裡左右,因此可以有效對敵方領空內的常規戰機和隱形戰機進行監控。而在去年雷達服役的時候,俄羅斯國內的媒體表示,新型「貨櫃」反隱形雷達具備較強的探測能力,可以有效發現和鎖定現役的大部分隱形戰機,包括我國的殲-20和美國的F-22A。同時還將會引導己方戰機和防空飛彈進行攔截。軍事專家認為,目前印度已經在邊境地區部署了一批S-300防空飛彈系統,足以緩解當前的防空壓力,如果現階段再部署一款反隱形雷達,那麼印度將會具備不俗的反隱形作戰能力。當然,這也是建立在有俄羅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協助的情況下完成的。也不排除,俄羅斯是自己主動部署測試的意思,畢竟他們也想看看對殲-20的效果如何。

相關焦點

  • 印媒:中國新材料或讓所有軍事雷達難探測,比殲20隱身效果更強?
    ,如果這些材料能夠成功升級中國現有的非隱身飛機,那麼和美俄相比,擁有20架殲-20和大約1500架其他戰鬥機的中國將會大大提升其空中戰鬥力。中國可能希望用新型「超材料」元素,打造一支隱形戰鬥機大軍。這其實是去年的消息了,去年美國國家利益就報導過這樣一篇文章,那麼印媒這個時候再來報導,安的又是什麼心呢?反正不是好心。超材料最早是在2006年被提出的,當時一位帝國理工學院的約翰·彭德裡發布的論文中展示了在如何經過特殊處理的材料中實現哈利波特的隱身鬥篷,自那以後眾多國家都在紛紛研製這項技術的開發工作。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在這一天的12時50分,殲20在四川成都的溫江機場跑道上進行了數次滑行試驗後,終於離地升空,在機場上空以中低速度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標誌著我國隱身戰鬥機的研製揭開了新的一頁。殲20簡介殲-20(代號: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四代制空戰鬥機。
  • 俄制反隱身雷達開賣,印度或成最大買家?專家:買了也看不見殲20
    俄羅斯開始出口反隱身雷達,稱其目標客戶為東南亞和中東地區,最大的買家可能是印度。據說該雷達能夠有效探測320公裡範圍內的低可見度目標,包括隱形飛機。有些專家說即使印度買了它,也看不到殲-20。
  • 這個就厲害了,印度專家:蘇30可發現殲20,印度網友坐不住了
    憑藉出色的隱身能力和雷達等航電系統,五代機的超視距空戰能力空前強大。美軍一次紅旗軍演中,F22對F16扮演的假想敵進行了30:0的屠殺。在另一場演練中,新手駕駛的F35也對老鳥駕駛的三代機形成了碾壓。我國殲20是一款能和F22媲美的戰機,雷達截面積RCS略高於0.005平方米,這一數據足以令普通三代機的雷達無從發現。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
    儘管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將研發自己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但無一例外都沒有了下文。畢竟,當今世界除了中美俄三國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拿出實用的戰鬥機隱身技術,並配以符合可大大降低自身雷達反射截面積的外形設計,從而提出自己的五代機方案。 而在五代隱身戰機的設計中,外形的隱身設計是首先要攻克的一道技術難題。
  • 俄羅斯將在2020年裝備A-100預警機,雙波段雷達輕鬆鎖定F22和F35
    更新了機體、機載雷達、衛星通訊系統、雷達操作員工作檯等設備,可以說整機的電子設備重量有所降低,可攜帶更多的燃油,還配備了吧檯、機組休息室。更重要的是,新升級的A-50能夠實現對海搜索,後半球探測能力有所增強,有效對空搜索距離在400公裡左右。
  • 伊爾76重裝上陣,為C919測試國產航發,未來將被運20代替
    比如運20所標配的渦扇20發動機,就是在760號伊爾76上進行測試的。伊爾76測試渦扇20除了渦扇20之外,在760號伊爾76760號伊爾76之外,試飛院又多了一個空中試驗平臺,在CJ-1000AX的飛行測試中,伊爾76和運20可以同時發力,讓C919儘早用上國產渦扇發動機。
  • 我國新型隱身材料終於曝光,殲20隱身能力將會再次增強
    五代機的戰鬥機是非常的強勁,一架五代機可以與20架四代機相對抗,足以說明五代機和四代機的差距。五代機戰鬥力如此之強,世界很多國家都想擁有五代機,到目前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卻只有三個。  五代機不是耗費重金就能夠研製出來的,需要的技術是很難攻克的,不然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三個國家能夠建造五代機了。伊朗、日本、韓國、印度等國也相繼公布了自己五代戰機的一些資料,但是依然沒有進展。
  • 殲-16新圖曝光,機身表面做工完美,雷達隱身改進亮眼
    ,增加了一對機翼內側重載掛架;該機還是第一種從一開始就安裝國產WS-10大推力發動機的「國側」,徹底擺脫了對俄制發動機的依賴。 眾多技術改進讓殲-16服役後迅速成為「攻防兼備的空中作戰多面手」,被譽為「殲-20的好搭檔」。
  • 殲-20被印度蘇-30雷達發現?這竟是真的 但沒想到中國很淡定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為了演習的真實性,中國出動的是主力戰機殲-10和殲-11,而另一方作為對手出動的是殲-20。但因為殲-10和殲-11無法有效發現殲-20,且這樣的空戰無法進行,所以,參加演習的殲-20按照演習原則全部加掛了龍勃透鏡。那麼,什麼是龍勃透鏡呢?
  • 等離子隱身終於突破!殲20六邊形開口是重點,或讓雷達不可探測
    事實上,這一神秘「六邊形」早在殲-20 「2011」機上就已出現,因為這一「六邊形」出現在出現在大家公認的殲-20隱身短板,即鴨翼下方。而這個「六邊形」其實就是我國的神秘隱身裝置——「等離子貼片」設備。其用途就是在於當殲-20進行機動飛行時,兩翼鴨翼將產生巨大的扇動,這將破壞殲-20的隱身效果,同時增加雷達的反射截面積。
  • 殲10攜帶這款神秘飛彈能幹啥?反導雷達以後都不好開機
    就在近日,一張殲-10戰鬥機掛載新型反輻射飛彈的照片引起了廣泛關注。從外觀上觀察,這一型反輻射飛彈與我國之前列裝的鷹擊-91飛彈略有不同。鷹擊-91飛彈採用衝壓發動機作為動力,由於衝壓發動機需要較高的吸氣量和進氣速度,所以鷹擊-91的尺寸相較常規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動力飛彈就要大上不少。而本次曝光的反輻射飛彈並沒有如此之大的尺寸,由此可以推斷這型反輻射飛彈是我國全新研製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反輻射飛彈。
  • 50架翼龍正式服役,雙發配置性能更卓越,對付陣風無需動用殲20
    0150架翼龍正式服役,雙發配置性能更卓越,對付陣風無需動用殲20印度看到巴方交付部隊的50架翼龍2無人機之後,軍隊瞬間炸了鍋。通過媒體報導,中方已經如期交付給巴方這批戰機,巴方空軍也可以在中方的支援下,讓空中戰鬥實力再次提升。從印度媒體報導中,也證實了這個消息。印度之所以會如此關注翼龍2無人機,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種無人機強大的威懾力,它如果是部署在高原地區,等於是給印度頭上懸了一把劍。很早之前,印度就已經習慣於印度處於軍事優勢,猛然間看到巴方空軍實力迅速提升,自然他們內心很不滿。
  • 殲20部署前線簡易機場,為啥不怕風吹日曬?超材料隱身獨領風騷
    在過去近二十年的軍工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諸如052C/D型神盾驅逐艦、殲-10A/B/C型戰機、殲-16戰鬥轟炸機、殲-15艦載戰鬥機、新型核動力潛艇等一大批明星裝備,此一階段可以用「補課」一詞概括。
  • 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一些媒體和網友甚至很篤定地認為,殲-20隱身戰機此前進行的首次海上實戰化訓練,實際就是進行了繞島巡航!只不過由於島內雷達對此一無反應,所以臺軍方根本沒意識到已被殲-20「深情擁抱」了一次……軍網發布的殲-20戰機首次出海訓練照片,可清晰看到飛行員的新式頭盔。 對於這樣看似離譜的猜測,如果中國空軍發言人沒宣布消息的話,是無法證實的。
  • 俄媒預測中國海軍陣容,百艘艦艇蔚為壯觀!為何俄網友表示顫抖?
    俄媒預測中的2021中國海軍艦艇陣容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三艘航空母艦,俄羅斯媒體預計第三艘航空母艦能夠早2021年內下水。而在航母兩側則是近來熱點話題中頻頻現身的075兩棲攻擊艦。俄網友相關評論這一張圖例也激起了俄羅斯網友的激烈討論,甚至有俄國網友認為:我們不該為此高興,俄羅斯應該顫抖。
  • 殲20告訴國人的真相: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後不是像手電筒,而是黑洞
    一直以來,在談到對抗隱身飛機時,很多人都被這樣告知:雖然隱身飛機難以探測,但它要攻擊總要打開雷達吧。一打開雷達,隱身飛機就黑夜中打開的手電筒一樣,馬上就會被對方各種雷達和戰機探測到,然後對方戰機就可以進行躲避甚至是反擊。
  • 印度雷達發現微弱信號,空軍中將洋洋得意,殲20隱身能力被破解?
    殲20 阿維納什·德奧達塔·喬西認為在過去20年時間裡,已經研發出上百種針對隱身戰機的雷達、光電搜索儀器,隱身戰機已經無法單憑隱身能力瞞過軍用雷達的探測了,隱身戰機唯一的優勢是削減被雷達發現的距離
  • 殲20獲嶄新皮膚!超材料實現彎道超車:減輕50%隱身結構重量
    當下,在世界軍事航空領域,中國研製的兩款五代機殲20與殲31備受各方關注。特別是在新型材料的應用上,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不斷迎來新突破。特別是近日,繼此前我國在深圳成功建設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之後,中國軍工科研團隊再傳捷報,即將進入量產的新型超材料將被應用成為殲20的新隱身蒙皮,在帶給機體重量減輕50%的同時,殲20的隱身性能將在全球眾多戰機中獨領風騷。與此同時,隨著超材料技術的深度研發,其在未來軍工領域的眾多應用,也將全面提升中國國防科技的領先水平。
  • 殲20靠啥實現隱身?電科突破RCS技術,隱身性能打破0.001㎡紀錄
    從隱身戰機的基本設計開始,隱身戰機的首要設計目標,就是縮短雷達對它的有效探測距離。為減小雷達回波,應精心設計飛機外形,機身表面應塗覆厚度合理、材質適中的雷達吸波材料,拋光表面應去除反射能力強的毛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階段的殲20和F-22等隱身戰鬥機一樣,都具有全新的特殊外形,塗層也與以往戰機有了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