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76重裝上陣,為C919測試國產航發,未來將被運20代替

2020-09-05 黑貓機長

在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史上,有一架非常重要的飛機,它就是試飛院的760號伊爾76,垂尾編號76456,這是專用於測試新發動機的空中試驗平臺。近年來我國發展的各型航空發動機,幾乎都要在這架飛機上進行飛行測試,調整成熟之後,才能定型生產。比如運20所標配的渦扇20發動機,就是在760號伊爾76上進行測試的。

伊爾76測試渦扇20

除了渦扇20之外,在760號伊爾76的歷史上,還曾先後測試過渦扇10系列、渦扇15和渦扇18等發動機。而據媒體報導,今年,它即將承擔一個新任務,那就是為大客機C919測試國產的CJ-1000AX發動機。

伊爾76測試新型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CJ-1000AX是中國航飛商發目前正在研製的唯一一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基本配置結構類似LEAP,未來將逐步取代C919正在使用的CFM LEAP-1C發動機,它在2017年實現核心機驗證點火,17年12月25日總裝整機,18年5月成功實現整機點火,而如今正在試車臺測試,接下來就要裝機進行飛行實測,外界估計這項工作在年內即可開始。

國產CJ-1000AX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一般來說,歐美先進發動機從核心機到上機試飛一般是5年左右,而CJ-1000AX到目前為止只用3年半左右的時間。上機試飛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外界預計CJ-1000AX在2025年才能取得國家認證,也就是說這款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要在760號伊爾76上試飛5年時間,比之前的研製時間還要長,由此也可見飛行平臺測試的重要性。

C919使用的CFM LEAP-1C發動機

實際上,要加快上機試飛的速度,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同時投入多架飛機,同步進行飛行測試工作,而這一塊隨著運20的批量服役已經變成現實。前不久,網絡上曾有照片顯示一架運20的左翼外側掛架上,安裝了一臺新型發動機,其直徑比D30還要小,顯然這是一臺戰鬥機使用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外界猜測它是為FC31標配的渦扇19中推。

運20測試新型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不管推測是否正確,這個畫面的出現都意味著除760號伊爾76之外,試飛院又多了一個空中試驗平臺,在CJ-1000AX的飛行測試中,伊爾76和運20可以同時發力,讓C919儘早用上國產渦扇發動機。

760號伊爾76空中試飛平臺

實際上,在運20和伊爾76之前,我國一直採用一架086號轟6作為發動機空中試驗平臺,它將機腹彈艙改為一個可伸縮的發動機掛架,曾測試過渦扇6。渦扇6是為轟6大改、轟8、老運9、殲9、強6、殲13等6種戰機配套的先進動力系統,研製歷時近20年,前後經歷了57個方案論證,發展了至少5個型號,共生產了10臺樣機,最終在1983年停止研製,可謂十分可惜。

086號轟6發動機飛行測試平臺

而除了086號轟6之外,我國還在079號運8上,測試了渦槳-6C發動機和6槳葉等速羽化和可逆螺旋槳,現在已經成功應用在運8高新平臺、運9和空警600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上。值得一提的是,079號運8主業是雷達電子試驗機,它曾為殲11測試過機載雷達,而測試新型渦槳發動機,只是它的副業而已。

079號運8雷達電子試驗機

運8雷達電子試驗機

發動機空中試飛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我們只有760號伊爾76這一個測試平臺,是因為大型運輸機依賴於從國外進口,非常寶貴,捉襟見肘。而現在隨著運20產量的提升,出廠和服役規模已接近40架,不妨多改裝幾架用於同時測試新型發動機,儘早根治我國飛機的「心臟病」問題。

伊爾76發動機飛行試驗平臺

相關焦點

  • 國產發動機渦扇20迎大考,運20關鍵性能受矚,載貨量增加約20%
    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測試國產的運-20渦扇-20引擎,該引擎可能會取代目前正在運20上使用的俄羅斯D-30KP-2引擎,並使運-20運輸機的運量增加20%左右。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戰略運輸機,目前使用的發動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該渦扇發動機用於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因此較為成熟,但俄制D-30KP2推力僅為12噸,造成運-20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如更換國產航發渦扇20後,載貨量增加,航程也相應增加。旋風20的推力可達16噸,使運20運輸機的裝載量增加20%左右。
  • 這次渦扇20真來了,運20換裝在即,試飛院伊爾76轉戰新任務
    在閻良試飛院,有一架功勳飛機,它就是760號伊爾76。這架伊爾76作為空中試飛平臺,搭載測試了很多新型發動機,比如運20的渦扇20發動機。過去的幾年時間,它在左翼內側安裝了一臺大直徑的渦扇20發動機,飛了數千架次上萬小時。而現在,它接到了新的任務,為C919測試國產CJ-1000A發動機。
  • C919國產航發完成撞鳥試驗,伊爾76搭載試飛,5年完成測試
    而在前段時間,為C919幹線客機配套研發的國產CJ-1000A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也完成了撞鳥試驗,這也是在2017年CJ-1000A完成點火試驗之後又爆出的一個新進展。雖然進度比國外的同類型航空發動機研發要慢不少,但是至少在大涵道航空發動機領域,CJ-1000A又向前了邁進了一步,非常值得關注。在消息曝光之後,有航空專家表示,撞鳥試驗是航空發動機的一個關鍵測試,是對發動機性能的可靠最好的一個證明。
  • 運20確認換裝WS20國產航發,多個關鍵信息證實重大突破
    文\世界 自打問世以來,運20就一直是國內軍迷們長期關注的熱點國產武備。運20的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國產戰略運輸機的有無問題,完成了中國空軍從國土防空軍到遠航戰略空軍的一步巨大發展邁進。
  • 卻拍到運20緩緩降落,自由航行終成奢望
    圖為運20近日,美國一家空間科技服務公司發布了兩張南海島礁機場的衛星圖片,跑道上一架深灰色四發大型運輸機清晰可見,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表示:美國衛星又來偷窺南海了?圖為運20作為一款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戰略運輸機,運20目前的服役數量已經十分可觀,而且還在迅速增加,根據公開資料,目前採用俄制D30KP2發動機的運20量產型荷載能力雖不及C17,但已經超過採用同款發動機的伊爾76,而在不遠的將來它還會換上推力更充沛的國產大涵道比軍用航發
  • 3倍於C919大飛機明年開造,核心機點火!國產航發悶聲發大財
    ,在進入裝備序列的第四個年頭,快速批產的運-20列裝規模已經超越外購的伊爾-76機隊,成為戰略空運的當家主力。為解決C-919航發國產化問題航發集團商發公司也早已布局長江-10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這招先手棋,該型發動機立項研製時間幾乎與飛機平臺同步。
  • 國產運20展示航空實力,瓶頸問題一旦解決,未來改進型用途廣泛
    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製成功代表了我國的航空實力的提升,在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服役之前,我國裝備的最大的軍用運輸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系列運輸機。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被稱為「國之重器」,除了軍事用途之外,在防疫、抗險和救災等特殊任務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 撞鳥測試,C919國產發動機完成關鍵試驗,即將上機飛行
    為確保實現2021年正式投入市場運營的目標,國產大客機C919加快了試飛節奏。在今年6月底和7月底相繼完成失速改出傘測試和大坡度機動測試的同時,其配備的國產發動機CJ-1000A也完成了鳥擊測試。隨後,C919的機身也將進行這一測試,以檢驗其擋風玻璃和機體結構的堅固程度。
  • 斷供航發能卡死C919?C919≠運10,現在我們手裡有底牌
    當年在買來得更好、買來的更便宜的觀念下我國開始大批量購買歐美客機,國產大客機運CJ-1000A的研製,這款發動機將直接對標歐美第四代航發,CJ-1000A的整體技術指標並不比LEAP-1C差,這也就意味著即使歐美不提供發動機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頂上。
  • 現身街頭的運-20尺寸緣何偏小?一度被誤認為是運-30,原來如此
    這個機身與運8,運20等現役機型並不相同,因此引起了網友們的各種猜測。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它是所謂的新中運——運30的實驗機體。不過,過了一段時間,網上有相關人士曝出圖片,揭示了真相。原來,這個神秘的機體是運20項目的一架靜力試驗機,準備進行公開展覽,所以相關信息已經做了脫密處理。那麼,為何這個機體與量產的運20有不小的差距呢?這就要從運20項目的預研開始說起。
  • 國產客機再次「心動」,長江1000開始組裝,C919就靠你了
    另外,有消息稱今年長江1000就要上飛行臺了,不知道到時候是採用C919試飛,或者運20,還是繼續用伊爾76。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歐美先進發動機從核心機到上機試飛一般是5年左右,而長江1000到目前為止是3年半左右。據說,最遲到2025年,它就要取得國家認證,正式裝備C919。
  • 新航發推力增加2倍,國產大飛機C919迎關鍵進展,將迎井噴
    央視透露,為CR929大客機研製的CJ2000渦扇發動機正在加緊攻關,該發動機是長江1000開發型號,其推力將從長江1000的13噸大幅增加到35噸,並計劃在2030年後裝備CR929。國產化長江1000系列大涵道對我國C919發動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了這顆中國心才能徹底不懼外國斷供禁運的威脅,打入國際市場。
  • 運20大飛機發動機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悄悄來臨
    說到國產大飛機,其中的發動機是很多國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每次說到國產大飛機,就有人問:發動機國產了嗎?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其實在2015年航空發動機就正式被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隨後在次年便成立了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便統攬全局,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從頂層針對國產航空發動機,以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為我國的大飛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等研發大推重比國產航空發動機。
  • 伊爾-76降落印機場,支援新型反隱身雷達?俄媒:可有效鎖定殲-20
    其中超過40億美元用於採購印度國產的武器裝備,包括LCA mark2型戰鬥機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飛彈等。而另外的十多億美元則擁有採購以色列、俄羅斯和法國的武器裝備,如S-400防空飛彈系統,巴拉克-2防空飛彈系統和新型天蠍級常規潛艇。而為了能夠在短時間為印度空軍提升整體作戰實力,印度國防部還特批了一批經費用於採購33架俄制戰鬥機,總金額達到了25.3億美元。
  • 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20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來臨
    說到國產大飛機,其中的發動機是很多國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每次說到國產大飛機,就有人問:發動機國產了嗎?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其實在2015年航空發動機就正式被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隨後在次年便成立了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便統攬全局,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從頂層針對國產航空發動機,以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為我國的大飛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等研發大推重比國產航空發動機。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能否用於C919客機?
    新型發動機渦扇20將全面改善運20性能,推動飛機系列化發展。就性能數據而言,渦扇20可以很好地解決雲20當前存在的問題。能用於C919國產大型商用客機嗎?旋渦20是專為運-20大型運輸機設計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是基於渦扇-10核心機研發的,推力約13-16噸,網友一直懷疑運-20現在使用的俄羅斯 D-30kp2引擎,希望改換渦扇-20,主要是因為新型渦扇-20的推力比俄制發動機大,油耗更低,噪音低,將改善運-20現有的缺點,擴大航程和載重。今天運20已經換裝渦扇-20試車,意味著離大批量換裝還不遠!
  • 國產航發新突破,c919或將打破壟斷,中科院10年努力沒白費
    雖然西方國家採取了技術壟斷,但是經過我國多年的努力之後,我國國產航發也是喜迎新突破,那就是C919或將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當我國傳出這樣的喜訊之後,也說明我國中科院1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航空發動機的重要性如今,航空發動機對一個國家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除了能用在民用方面,也能被用於軍事領域。如果一個飛機缺少發動機,也就意味著人失去心臟一樣。
  • 國產航發水平如何?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例如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作為僅有的第三個五代機國家之一,國產五代機殲-20早期只能裝備上俄制航發。即使後來換裝了第三代國產渦扇航空發動機,由於技術限制很難實現超音速巡航,對戰機整體性能都有影響。運-20以及還在研製狀態中的轟-20和殲-31,依舊存在航發總體性能不足等問題。
  • 鯤鵬扶搖九萬裡,怒飛翼若垂天雲——深度解析中國「運-20」戰略...
    據稱搭載渦扇-20的運-20有可能被命名為「運-20B」,這將是中國第一架由內而外連發動機都是全國產的大型飛機,在中國航空史上註定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此,我們有必要全面回顧一下運-20這款激蕩人心的中國戰略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