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運20展示航空實力,瓶頸問題一旦解決,未來改進型用途廣泛

2020-11-23 騰訊網

航空工業是體現一個國家實力的一個標誌,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了殲-20威龍這款先進的五代戰鬥機,同時也擁有了運-20這款大型軍用運輸機。大型軍用運輸機的作用非常大,這是空軍戰略化發展的一個基礎,目前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已經在空軍運輸機部隊批量服役。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製成功代表了我國的航空實力的提升,在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服役之前,我國裝備的最大的軍用運輸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系列運輸機。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被稱為「國之重器」,除了軍事用途之外,在防疫、抗險和救災等特殊任務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世界現役大型軍用運輸機介紹

世界上具備大型軍用運輸機研製能力的國家並不是很多,目前能夠進行獨立研製的國家只有三個,分別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在全世界範圍內正在服役的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型號不是很多,主要有幾種:

俄羅斯/烏克蘭:安-124大型軍用運輸機

安-124大型軍用運輸機是蘇聯時代研製的一款大型運輸機,目前是俄羅斯/烏克蘭裝備的最大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這款機型在1982年首飛,1986年開始裝備部隊,歷史上總共建造了了56架,這是在安-225之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124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405噸,具備150噸的最大載重能力,安-124採用了4臺發動機推力達到230千牛的D-18T渦扇發動機。俄羅斯曾經試圖重新建造安-124大型軍用運輸機,不過因為智慧財產權問題而作罷,因為安-124是屬於安東諾夫設計局研製,如今該設計局屬於烏克蘭所有。

美國:C-5M大型軍用運輸機

C-5M銀河大型軍用運輸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一款戰略運輸機,該型運輸機是在1968年首飛,1970年開始服役,總共建造了131架,其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381噸,C-5M採用了4臺最大推力為191千牛的CF6-80C2渦扇發動機。C-5M目前仍然在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是美軍進行洲際裝備運輸的重要的工具。C-5M大型軍用運輸機為了方便上下重型的貨物,其起落架是可以上下進行動作,C-5M的貨艙是前後貫通,通過這個可以方便貨物的進出。

美國:C-17大型軍用運輸機

C-17是美國目前裝備數量最多的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該型運輸機是在1991年首飛,1995年加入美國空軍服役,除了美國空軍裝備之外,也被出口到了多個國家和組織,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科威特、印度、卡達、阿聯以及北約組織。C-17採用了上單翼T型垂尾的結構,這是一款採用襟翼吹除增升系統的大型運用運輸機,通過這個可以實現短距起降的能力。C-17大型軍用運輸機裝備了4臺最大推力達到180千牛的F117-PW-100渦扇發動機,C-17最大起飛重量為285噸,具備77噸的最大載重能力。

中國: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

中國自行研製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並且進行了公開的飛行表演,從此這款國產大型軍用運輸機就成為珠海航展的常客,國產大型軍運輸機是綽號「鯤鵬」,也被人稱為「胖妞」,這是一款採用上單翼T型垂尾設計的機型,裝備有4臺最大推力為125千牛的D30渦扇發動機,這是我國研製的最大的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具備66噸的最大載重能力。

俄羅斯:伊爾-76MD-90A大型軍用運輸機

俄羅斯在伊爾-76MD基礎上改進的伊爾-76MD-90A大型軍用運輸機,伊爾-76DM是在蘇聯時代研製的一款經典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型號,這款機型採用了上單翼和T型垂尾的結構,在早期的機型上還安裝有自衛用的機炮。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在1971年首飛,1974年服役,總共建造了960架,目前進行建造的是伊爾-76DM-90A,伊爾-76MD使用的是D30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為125千牛,伊爾-76MD最大起飛重量為195噸,最大載重能力為60噸。

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優勢

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是唯一在建造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氣動布局設計集合了世界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優點於一身,包括中央翼盒的布置考慮了貨艙的整體的高度的保持,而這個是美國的C-17大型軍用運輸機所布具備的能力。

在航電技術上,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也是具備優勢的,隨著我國航空科技的發展,航電技術已經居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實際上不僅僅運-20大型軍用於是的航電設備非常的先進,我國其餘的戰鬥機包括殲-20等的航電技術也是如此,這個都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成果。

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採用了先進的材料和生產工藝,從運-20運輸機的外形就看得出來進步非常的達,體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的實力,運-20的做工與國外先進的運輸機相比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優勢。

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具備廣泛的運用前景,除了可以作為運輸機之外,也可以作為多款特種機型的機體,包括大型空中加油機和大型空中預警機,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具備的超大的貨艙結構可以容納更多的設備或者燃油,這給特種機型的改造提供了基礎。

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有待改機之處

與世界其餘在服役的大型軍用運輸機相比,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主要在使用的發動機上有差距,目前使用的D30渦扇發動機的最大推力為125千牛,D30渦扇發動機是一款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產品,不僅僅比C-17使用的F117-PW-100渦扇發動機的180千牛的推力小了許多,而且性能還不如俄羅斯的PS-90A發動機。

目前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已經批量裝備,在長期使用之後在外觀上出現了油漆褪色的問題,雖然這個不會影響到運-20的功能,但是也體現了我國在相關的基礎材料上的一些不足。

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在短距起降能力上與國外的C-17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而這個與發動機的推力和沒有採用襟翼吹除增升技術有關係,如果未來通過一定的改進,會明顯提高運-20在野戰機場的起降能力。

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未來潛力大

限制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性能發揮的主要是在於其配備的渦扇發動機,一旦解決了這個瓶頸問題,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性能將會有極大的提升,包括航程、燃油消耗和起降能力等。未來改進型的用途將會非常的廣泛,包括在此基礎上改機的大型空中預警機和大型空中加油機的性能也會得到提升。

相關焦點

  • 運20確認換裝WS20國產航發,多個關鍵信息證實重大突破
    文\世界 自打問世以來,運20就一直是國內軍迷們長期關注的熱點國產武備。運20的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國產戰略運輸機的有無問題,完成了中國空軍從國土防空軍到遠航戰略空軍的一步巨大發展邁進。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能否用於C919客機?
    2020-11-23 17:55:31 來源: 迷彩虎軍事 舉報   最新改進型運
  • 伊爾76重裝上陣,為C919測試國產航發,未來將被運20代替
    在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史上,有一架非常重要的飛機,它就是試飛院的760號伊爾76,垂尾編號76456,這是專用於測試新發動機的空中試驗平臺。近年來我國發展的各型航空發動機,幾乎都要在這架飛機上進行飛行測試,調整成熟之後,才能定型生產。
  • 從運7到新舟700,國產渦槳支線客機不斷進行改型,但前景並不樂觀
    支線客機項目,由中航工業旗下的西安飛機製造廠負責在運-7軍用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而來,這款飛機進入到量產階段投放給國內航空公司進行商業使用,但當年就發生多起飛行事故,導致全系列機型全部被民航局停飛,項目也就不了了之了;第三個項目就是八十年代中期麥道82項目,美國麥道公司與上海飛機製造廠聯合生產MD-82型客機,這個項目進展還算是非常好的,之後又拓展到MD-90型客機的落地生產,可惜麥道公司被波音公司收購
  • 中烏合作渦軸發動機亮相,根據米26心臟改進而來
    2016年,馬達西奇公司和我國天驕航空以及重慶市政府聯合投資在重慶建立了航空發動機生產基地。如今數年過去,位於重慶的重慶馬達西奇天驕航空動力有限公司也已經開始研製並生產自己的產品。在9月18日開幕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航空展上,天驕航空和馬達西奇兩家公司正式亮出了自己的"拳頭產品"。在本次航展上,馬達西奇公司和天驕公司聯合展示的AI-136T型發動機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 運20U亮相 機腹出現這個設備 或已具備硬軟兩種空中加油能力
    可以對比KC135空中加油機機腹 近日國產運-20空中加油型-運油-20圖片亮相,圖片上運油-20配備了多個加油吊艙,具備較強空中加油能力。MRSP改進之後的KC135,注意翼尖加裝的吊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空軍為KC-135安裝了硬/軟轉換套件。
  • 用實力回應威脅!國產大飛機獲裡程碑式成功,或成「南海守護神」
    AG-600是一種上單翼四發重型水上飛機,一定程度上借鑑了早期的國產水轟-5型水上飛機。完全由中國自主研製,供應商也都是國內成熟廠家,戰時無需考慮零件供應不保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旦進入緊急狀態,AG-600的產能完全可以保證。與運-20和C-919不同,AG-600的研製速度相對慢了許多。
  • 比運20還大!245噸大飛機明年開造,可讓空軍實力更上一層樓
    可喜的是,隨著我國綜合科技實力的不斷提升,運-20和C919這兩款大飛機已經一飛沖天。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運-20已走向成熟,今年6架運20同時出動馳援災區、多次奔赴國外執行任務的畫面無不令軍迷振奮。而我國的航空事業並不會止步於此,在運-20和C919之後,航程更遠、載客量更多的
  • 解放軍運20國產發動機性能受矚,被曝能載99A主戰坦克
    不過,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正測試一款用於運-20運輸機的渦扇-20國產發動機,而這款發動機將可能取代機隊現在採用的俄羅斯引擎,並使運輸機的載貨量增加約20%。作為中國目前最大型的軍用運輸機,運-20的動向備受外界關注。
  • 總師犧牲依然艱難出世,運7一舉結束我國民航依靠進口飛機的歷史
    從設計到首飛,運7隻用了不到40個月的時間,充分顯示了我國航空工業的能力。因此,之後的試飛、改進任務非常艱巨。機隊)1980年,運7飛機要解決高溫和高原條件下的啟動問題,換裝了渦槳5甲發動機。光這項試驗改進就去了1600小時。單發起降試驗也是運7必不可少的一個測試項目,它是確保飛機安全飛行的重要保證之一。但國內在當時從來沒做過這種測試。運7能否在一個發動機失靈的情況下進行安全起降呢?1982年在天津機場,這個項目一舉完成。當年4月份,張愛萍首長接見所有試飛人員和航空工業部人員並為其授獎。
  • 運5飛機首次執行飛播任務開始算起,中國飛機已經飛播造林64年
    運5飛機  飛播任務的主力運5飛機是新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種運輸機,也是用途廣泛的通用飛機。運5飛機在航空工業洪都生產了728架後,1970年5月轉至石家莊飛機製造公司(今航空工業通飛華北公司)生產。截至目前,累計生產1000餘架的國產運5系列飛機已經成為我國生產批量最大、生產時間最長、飛行作業時間最多的通用航空機種,被譽為「一代神機」。
  • 大客機首飛:航空試飛代表國家「創新高度」
    而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設計單位對飛機進行了改進,飛機的重心後限前移28%,進一步增強了飛機安全性。運7飛機失速試飛的成功,使我國民用運輸類飛機的適航審定試飛和風險項目試飛取得了重大突破,解決了該型號大量吹風試驗不能解決的問題,鍛鍊和提高了我國組織風險科目試飛的能力和經驗。
  • 國之重器:技術難度與晶片相當的航空發動機,目前中國實力幾何?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的心臟結構,可以說是國家的安全戰略保障。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飛機的發動機,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國產化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航空發動機被視為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體現。可以說,一個國家如果掌握了航空發動機技術,那就奠定了其大國地位。目前國家正在面臨晶片方面的打壓,晶片的難度國人都清楚,但是如果從技術研發的角度來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難度跟晶片差不多。
  • 為了更好地立起大國形象,運-20的「幫手」也需要「大不一樣」
    毫無疑問,作為我國在大飛機設計製造上首個「開花結果」的型號,運-20的亮相確實展現了大國形象與大國氣度,運用頻次與強度的提升也加速著運-20的成熟。也正是該機在我軍中的「首個且唯一」的地位,使得近期幾乎在所有需要展示大國地位的場合,我軍出動的都是運-20;但並非在每個場合,以運-20為代表的傳統軍用運輸機都是最佳選擇。
  • 國產無人機奏響未來狂想曲
    原標題:國產無人機奏響未來狂想曲 海鷂-1型長航時無人機 「FY-E」隱形高速無人機 作為目前國內創辦最早、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無人機專題展,自2006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四屆,是展示無人機整機、系統總體技術、動力裝置技術、導航技術等方面技術的最佳展臺。記者漫步展覽現場,各型無人機琳琅滿目、種類豐富,充分展現了當前我國無人機的發展水平。
  • 航空發動機傳來喜訊後直-20首度官宣!網友:實力已超俄羅斯!
    記得十年前,我國空軍列裝的直升機都不超過500架,這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像直-9這樣的小型直升機,裝備實力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甚至連一架專用型武裝直升機、通用直升機都沒有。後來經過十多年時間的研發,我國空軍專用型的武裝直升機—直10和直19相繼研製成功並開始裝備部隊。而我國最新的通用直升機—直20正式亮相於國慶閱兵,標誌著我國在這塊的短板終於有所突破。
  • 運20開始測試國產新型發動機 載重量可提升20%
    近日,有軍事愛好在社交媒體發布圖文顯示,國內正測試一款用於運20運輸機的國產渦扇20發動機,而這款發動機將可能取代現在採用的俄羅斯發動機,並使運輸機的載量增加約20%。這也意味著運20載貨量將增加,可以運送中國最先進的99A型坦克。
  • 運-7飛機:國產50座級支線客機,中國民用航空的探路先鋒!
    極客飛機網訂閱號 今天運-7是中航工業西安飛機製造廠參照蘇聯安-24型飛機研製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 。它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於1984年完成試飛,並在同年獲得了中國民用航空總局正式頒發的適航證,1986年投入客運服務。
  • 國產航發水平如何?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的崛起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國家實力有目共睹,經濟、軍事、科技發展都位居世界前列。這種情況下更不能洋洋得意,作為新興大國,中國在很多方面依舊存在些許不足,保持初心、砥礪前行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例如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作為僅有的第三個五代機國家之一,國產五代機殲-20早期只能裝備上俄制航發。
  • 運-7飛機,少有的早期老照片
    1991年7月20日留資 張喆鋒國產「運七」飛機測繪設計的項目負責人、中國飛機設計中心副主任1982年7月31日 石光最近,航空工業部和中國民用航空局為1982年4月勝利完成國產運七飛機兩次單發試飛有功人員記功授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