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直升機有望!中烏合作渦軸發動機亮相,根據米26心臟改進而來

2021-01-21 谷火平觀察

撰文:龍貓

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成立於1907年,是一家專注於生產各種發動機的世界級大型公司,在發動機領域號稱"動力沙皇"。2016年,馬達西奇公司和我國天驕航空以及重慶市政府聯合投資在重慶建立了航空發動機生產基地。如今數年過去,位於重慶的重慶馬達西奇天驕航空動力有限公司也已經開始研製並生產自己的產品。在9月18日開幕的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航空展上,天驕航空和馬達西奇兩家公司正式亮出了自己的"拳頭產品"。

在本次航展上,馬達西奇公司和天驕公司聯合展示的AI-136T型發動機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臺發動機也是世界最大型直升機俄制米-26直升機的心臟——D136發動機的改進版。而目前我國正在開發最大起飛重量40噸的重型直升機,一旦能夠自產AI-136T型發動機,毫無疑問將會大大推進我國研發重型直升機的進度。

米-26重型直升機是蘇聯時期由著名的米裡設計局設計,迄今為止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直升機。該機1977年首飛,1980年正式定型量產,並裝備蘇軍部隊。除蘇軍外,該機還有民用版型號,如今服役於世界多個國家,不僅如此,米-26還是聯合國指定的執行維和任務的直升機之一。

米-26重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56噸,裝備兩臺輸出功率7460千瓦的D-136型渦軸發動機,強勁的動力讓米-26直升機的機艙載荷和外掛能力都達到了20噸,這個載荷水平和美軍的C-130以及我國運-8型運輸機完全相當,由此可見米-26強大的運輸能力。而且有趣的是,為了縮短研製時間、降低生產成本,米-26乾脆直接使用了安-12運輸機的機艙。而我國運-8正好又是安-12的中國國產仿製版。所以米-26和運-8在很大程度有很多零件是可以直接通用的,這種特性也是其他任何一款直升機都不具備的。

米-26裝備的D-136型渦軸發動機原本由烏克蘭扎波羅熱的"進步"設計局設計,不過由於馬達西奇和"進步"兩家公司同屬於烏克蘭,又都從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工作,因此馬達西奇"山寨"自己同行的產品也不奇怪,這也是本次展示的發動機型號並非D-136而是改為AI-136T這樣的型號。由此推測,馬達西奇公司很可能是完全仿製了D-136型發動機,並將其用於現有的米-26或者未來可能出現的重型直升機。

重型直升機對於現代軍事領域和民用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冷戰時期,米-26重型直升機負責搭載蘇軍空降部隊的裝甲車輛和輕型突擊炮,在敵方防線後方機降,以策應蘇軍裝甲部隊在正面的進攻作戰。同樣,美軍裝備的CH-53"超級海上種馬"也是V-22出現前,美軍兩棲攻擊艦上最重要的運輸力量,該機負責調運美軍的各類重型裝備,以便於支援地面部隊的作戰。

除了軍用領域,在民用領域,重型直升機同樣有重要應用。而我們對於重型直升機最直觀的理解,大概就是源自2008年汶川地震。在當時由於地震是在汶川山區發生,地震導致的山體滑坡崩塌等情況堵塞河道,造成大量的"堰塞湖",如果不及時疏通水道,一旦湖水溢出,後果不堪設想。但是當時我國軍隊裝備的最大的直-8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只有13噸,無法運輸大型工程機械前往災區。為此我國向俄羅斯緊急租借了米-26重型直升機用於救災。在整個汶川救災中,米-26是唯一可以調運大型挖掘機、鏟土機等重型工程機械的直升機。正是得到了米-26直升機的有利協助,當時的救援部隊才得以及時清理大量的地震廢墟和堰塞湖,從而挽救大量的生命。

正因為汶川地震的"刺激",我國在地震救災結束後不久,便立項研製我國自己的重型直升機,項目代號直-40,該機的模型首次出現正是在2008年的珠海航展上。在當時直-40設計最大起飛重量為38噸,比米-26略小,但和CH-53大致相當。一旦這種直升機研製成功並裝備解放軍部隊,我國將會填補自身在重型直升機方面的空白,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整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水平。特別是再遭遇汶川那樣的天災時,我們可以出動自己的重型直升機,更有效地救援受災同胞。

本次馬達西奇和天驕航空聯合展示的AI-136T型發動機儘管推測上,只是"進步"設計局D-136渦軸發動機的複製品。但是這種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相當的先進,目前全球還沒有幾個國家能夠生產。相信在我國能夠生產此類發動機之後,我國的重型直升機研發工作必然也會步入快車道,而用不了多久,相信我們就能看到國產的重型直升機翱翔在藍天之下。

相關焦點

  • 中俄合作5000KW渦軸發動機,國產重型直升機迎春天,戰略價值高
    全球局勢動蕩,為未來打算,我國急需一款可靠的國產重型直升機,但我國渦軸發動機相比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雖然烏克蘭的al136t可解中國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自己的。現在我國和俄羅斯啟動合作項目專攻5000KW渦軸發動機,這一發動機的戰略價值高,國產重型直升機將迎來春天。
  • 高原專用:中國將從俄羅斯進口100臺渦軸發動機,可上海拔6000米
    (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為基於TV3-117系列發動機改進而來的新型號,研發自上個世紀70年代的TV3-117系列發動機至今產量已超30000臺,驅動著90%的俄(蘇)制直升機,總運行時長超1600萬小時,無疑是蘇聯時期研發的最優秀的航空發動機之一。
  • 中國將從俄進口100臺渦軸發動機,米171高原專用,一口氣飛海拔6千米
    渦軸發動機為基於TV3-117系列發動機改進而來的新型號,研發自上個世紀70年代的TV3-117系列發動機至今產量已超30000臺,驅動著90%的俄(蘇)制直升機,總運行時長超1600萬小時,無疑是蘇聯時期研發的最優秀的航空發動機之一。
  • 美軍最新渦軸發動機可使直升機航程翻倍,直20還未服役就已落後
    ■通用電氣航空公司研製的T901大功率渦軸發動機T901渦軸發動機是通用電氣航空公司根據美國陸軍「先進渦輪發動機項目」研發的一款新型渦軸發動機,主要用於為UH-60「黑鷹」通用直升機和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提供升級動力系統,目前「黑鷹」和「阿帕奇」使用的是通用電氣T700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1156KW。
  • 中國直升機發展從引進開始,國產渦軸發動機雖然可用但性能仍不足
    中國直升機從引進開始中國最初的直升機是從蘇聯引進的米-4所仿製的直-5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又從蘇聯引進了米-6和米-8直升機。而且,從80年代開始又借著國際關係好轉,從西方引進了多種中、輕型直升機成品。
  • GE公司完成了T901發動機渦軸發動機的關鍵設計審查
    導讀:據executivebiz網站10月15日報導,美國GE公司的T901-GE-900渦軸發動機已經完成了關鍵的設計審查活動,並計劃在2021財年第四季度進入「首臺發動機測試」階段。GE公司的航空業務在過去一年中報告了其飛機發動機的設計
  • 搞定大渦軸發動機難題,功率達5000千瓦
    作為國內各航空公司的「壓箱寶」,渦軸發動機由渦輪風扇發動機升級改造而來,其發動機全名為渦軸發動機。長期以來,這一直是直升機發動機的最佳選擇,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渦輪自由,可以讓直升機進行垂直或短距離起降。這種發動機於1951年正式裝備在直升機上,由於它被越來越多的直升機所採用,並因此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俄羅斯和美國也是如此,畢竟「超級種馬」直升機和卡-26都採用渦軸引擎。CH-53「超級種馬」作為一種重型多功能直升機,在美國軍方中一直深受歡迎。該機長度為22米,配有3臺T64渦軸發動機,最大航程約2000公裡,最高飛行速度可達315公裡/小時。
  • 計劃今年籤署協議,中俄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這次我方負責發動機
    據俄羅斯媒體9月7日報導,中國和俄羅斯準備再次聯手,研發一款重型直升機,而這次負責發動機板塊的,就是中國企業。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董事會主席阿納託利·謝爾久科夫表示,早在2019年的時候,中俄就在草籤了AHL重型直升機的協議,並為正式籤署協議做好了準備。
  • 最新版米26T2B直升機揭秘:能自動飛行無需操控
    位於羅斯託夫的「俄羅斯直升機」製造廠生產的米-26直升機,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的重型運輸直升機。美國的Sikorsky CH-53E「 超級種馬」直升機雖然也可完成類似任務,但其起飛重量要小得多。米-26開發於20世紀70年代初,目的是取代米-6重型直升機。
  • 世界最大直升機再升級,米26變身米26T2V,將擁有許多特殊的技能
    相較於固定翼的飛機,直升機在高空偵查,空中運輸等方面的性能更好,特別是在面對一些地形比較複雜的地區時,直升機具備很大的優勢。根據直升機的載重量不同,直升機可以分為輕型直升機和重型直升機兩種,其中重型直升機主要指的是起飛重量大於20噸的直升機。目前世界上能夠研製出重型直升機的國家並不多,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美國的直升機。
  • 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發展
    中法合作研製的WZ16發動機採用了FADEC系統。採用FADEC系統的渦軸發動機有GE公司的T800發動機和中法合作研製的WZ16發動機等。發展趨勢根據國內外現役和在研渦軸發動機及其控制系統分析,預計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未來將向具有成熟的飛/發一體化控制及健康管理技術的FADEC系統發展。
  • 國產「灰背隼」亮相,可載「山貓」上高原,075也將如虎添翼
    文/皓月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型直升機都是我國的一個短板,不管是在我國陸軍航空兵還是海軍中,都是目前最為需要的。不過在近日,我國直8的最新一款型號,寬體型直8出現在大家面前。從國內兵器試驗部門公布的消息來看,寬體直8正在進行山貓全地形車的裝載和吊運試驗,有眼尖的網友還發現,寬體型的直8並沒有塗裝數字編號,不過噴塗了八一軍徽,這也意味著這款直升機離服役也不遠了。寬體直8近些年來我國在武裝直升機上的發展不少,不過對於這種大型運輸機直升機的消息卻是少之甚少。寬體直8的亮相,意味著我國也開始邁進了重型直升機發展的大門。
  • 渦軸發動機先進材料
    針對未來渦軸發動機的需要,在相關的研究計劃中正在開展鈦鋁合金及其複合材料的應用研究。目前,鋁合金也是渦軸發動機的主要材料之一,ZL105A(C355)、ZL114A(A357)被用於精密鑄造且工作溫度不超過200℃的粒子分離器、進氣機匣和附件機匣等複雜薄壁結構件。而密度更低、承溫能力更高的樹脂基複合材料則是高功重比渦軸發動機中替代鋁合金的理想材料。
  • 寬體版直8正式亮相,能吊運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堪稱中國版灰背隼
    相比直8G,直8寬的機身高度和寬度均大幅增加(機艙長度則保持不變,約6.6米),其中機腹寬度從1.6大幅增加到2.2米,機艙寬度由1.9米大幅增加到2.5米,可以輕鬆容納我軍裝備的所有輕型車輛。 另外,從人體工程學考慮,直8寬的機艙高度在技術允許的範圍內加高到了1.95米,極大地提升了人員乘坐的舒適性,有利於長途奔襲過程中保持良好的體力和狀態。
  • 主流直升機介紹收藏版
    2是由EC135改進而來,採用新型的航空電子設備。最重要的改進是採用無鉸鏈4槳葉複合材料旋翼。其他改進包括機身加長46釐米,可以多增加2名乘客的座位;安裝有全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羅·羅公司250-C40B渦軸發動機,提高了10%的輸出功率;駕駛艙可選裝電子飛行儀表系統。除了有選裝的電子飛行儀表系統外,貝爾430直升機還裝有1套標準羅傑森-克拉託斯綜合儀表顯示系統,該系統利用2臺液晶顯示器綜合顯示發動機及其他設備參數。
  • c929大飛機進展困難,40噸直升機被擱置
    所以網友就想到,如果俄羅斯在關鍵時刻幫中國一把,兩國合作是否能打破當前的困境。從客觀來說,中國和俄羅斯屬於唇亡齒寒的關係,如果我國遭受打壓或攻擊俄羅斯應該會來支援。但從另一方面分析,俄羅斯會不會幫忙還要看事情的發展形勢,很大可能是坐收漁翁之利。待兩方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出手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說再遇到困難的時候真正靠得住的還是我們自己。
  • 武直-10直升機,代號霹靂火,其未來的地位將不可替代
    比美國的AH-64「阿帕奇」、俄羅斯的卡-50、卡-52、米-28N、米-35等武裝直升機要小,美俄這些武裝直升機都是一些超過10噸重量的重型武裝直升機。 直-10的最早概念設計由俄羅斯的卡莫夫設計局完成,隨後,我國對其概念設計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和測試,不斷的完善細節設計,使其具備了優秀的氣動外形和隱身能力,隨後,直-10直升機又採用了加拿大的普惠公司PT-6C-67C發動機進行了極限性能設計,由於該渦軸發動機的功率高達1250KW,因此在使用這款發動機的時候,直-10可以有全向抵禦12.7毫米口徑武器的射擊,並且裝備了大型光電轉塔
  • 「升力,追求更大升力」——淺說直升機發動機早期發展史
    雖然如此,阻礙直升機發展的最大難題仍然是在垂直方向缺乏克服直升機重力的足夠升力。當更加緊湊的水平對置發動機被開發出來後,直升機的設計者找到了一種能輕而易舉地將小型試驗性直升機抬升起來的輕型動力裝置。在完善直升機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們為了追求更大型和能力更強的直升機,又開始研究新型發動機。
  • 世界上曾經最大的直升機!米26在它面前就是小弟
    米-26是蘇聯研製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機,是當今世界最重最大的直升機,機長40米,機高11.6米,寬3.2米,旋翼直徑32米,貨倉容積120立方米,空重28噸,最大有效載荷20噸,最大起飛重量56噸。,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一直是巨無霸的代表,曾經咱們用圖片來直觀地展示了它的巨大身軀。
  • 世界上曾經最大的直升機!米26在它面前就是小弟
    米-26是蘇聯研製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機,是當今世界最重最大的直升機,機長40米,機高11.6米,寬3.2米,旋翼直徑32米,貨倉容積120立方米,空重28噸,最大有效載荷20噸,最大起飛重量5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