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5000KW渦軸發動機,國產重型直升機迎春天,戰略價值高

2021-01-21 迷彩虎

全球局勢動蕩,為未來打算,我國急需一款可靠的國產重型直升機,但我國渦軸發動機相比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雖然烏克蘭的al136t可解中國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自己的。現在我國和俄羅斯啟動合作項目專攻5000KW渦軸發動機,這一發動機的戰略價值高,國產重型直升機將迎來春天。

我們以前「沒錢」,沒錢就沒項目、沒項目就沒技術累積、所以沒技術自然就出不了好產品,其實這不僅是我國渦槳發動機的問題,可以說是我國現今所有航空發動機的主要問題。但是隨著近些年投資強度的加大,我們項目和產品也逐漸上來了,雖然不如國外吧,但起碼不用像過去一樣被別人「卡脖子」了。如今中俄合作重型直升機項目,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就是重中之重。

國產直9

我國當年最開始研製武直10時打算用的「普惠」的PT6C-67C渦軸發動機,後來被攪黃了,於是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渦軸-9」,雖然性能不如PT6C-67C,但是其服役表現也很好,生產質量也不錯。還有我們民用的長江1000渦扇發動機,雖然不如通用的那麼牛逼,但是起碼我們有自己的產品了。此次中俄項目實驗結果如何,中國都會一如既往地將重型直升機項目堅定地進行下去。無論軍用與民用,我國現在都急需一款重型直升機。

重型直升機

如今我們已經有了研製重型直升機的能力。此前沒有,那是因為力量沒有得到整合,動力系統的渦軸發動機技術還差距不少,甚至連試驗旋翼的旋翼塔都沒有,它的難點在於,全部技術靠實驗而得,研製並不比固定翼飛機容易。技術強國積五年之功可以打造一款先進的固定翼飛機,但一款成熟的直升機,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光陰。因其具有垂直起降的特點,正在軍事和民用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不過剛剛開始,已成功研製多款直升機,可以說今天具備了一定技術能力,有了進步的基礎,照直做去,重型直升機,正像一朵含苞的花,期待重重地盛開一次。

中俄合作項目

雖然現在我們不如國外先進水平,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而且我們也正在搞自己的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未來大批量生產的新重型直升機一定會用這個。一旦搞定這個,就代表中國能搞定所有大小的渦軸發動機,下一步就是國產8000千瓦級別,從此以後中國直升機再無心臟病之憂。萬裡長徵最後一條路,中國航空發動機人要加油了。(文/山峰)

相關焦點

  • 重型直升機有望!中烏合作渦軸發動機亮相,根據米26心臟改進而來
    在本次航展上,馬達西奇公司和天驕公司聯合展示的AI-136T型發動機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臺發動機也是世界最大型直升機俄制米-26直升機的心臟——D136發動機的改進版。而目前我國正在開發最大起飛重量40噸的重型直升機,一旦能夠自產AI-136T型發動機,毫無疑問將會大大推進我國研發重型直升機的進度。
  • 中國直升機發展從引進開始,國產渦軸發動機雖然可用但性能仍不足
    而且當時引進的兩個大直升機項目中,一個是引進技術國產的4噸級直-9雙發直升機,另一個就是利用引進「超黃蜂」測繪仿製的直-8,還有配套製造的渦軸-8和渦軸-6渦軸發動機。而且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又開始與俄羅斯恢復了軍火貿易,我國陸軍和空軍又大量引進了米-17系列直升機,海軍則引進了相當多數量的卡-28和卡-31艦載直升機裝備新型軍艦。
  • 美軍最新渦軸發動機可使直升機航程翻倍,直20還未服役就已落後
    ■通用電氣航空公司研製的T901大功率渦軸發動機T901渦軸發動機是通用電氣航空公司根據美國陸軍「先進渦輪發動機項目」研發的一款新型渦軸發動機,主要用於為UH-60「黑鷹」通用直升機和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提供升級動力系統,目前「黑鷹」和「阿帕奇」使用的是通用電氣T700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1156KW。
  • 計劃今年籤署協議,中俄聯合研製重型直升機,這次我方負責發動機
    中俄聯合開發一款飛行器,基本上都是俄羅斯負責研製發動機,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因為中國的航發技術要比俄羅斯落後一點,用俄羅斯的發動機,飛行器的性能會更好。但這種模式就引發出了一個嚴重問題,一旦俄羅斯撒手不管,那麼飛行器的研製工作,立馬就會陷入停滯狀態,就像中俄聯手研發的CR929大客機一樣。
  • GE公司完成了T901發動機渦軸發動機的關鍵設計審查
    導讀:據executivebiz網站10月15日報導,美國GE公司的T901-GE-900渦軸發動機已經完成了關鍵的設計審查活動,並計劃在2021財年第四季度進入「首臺發動機測試」階段。美國陸軍航空和飛彈中心還於9月份在波音製造的CH-47奇努克重型直升機上部署了該公司的T408-GE-400渦軸發動機,這是一項合作研發協議的一部分。
  • 搞定大渦軸發動機難題,功率達5000千瓦
    作為國內各航空公司的「壓箱寶」,渦軸發動機由渦輪風扇發動機升級改造而來,其發動機全名為渦軸發動機。長期以來,這一直是直升機發動機的最佳選擇,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渦輪自由,可以讓直升機進行垂直或短距離起降。這種發動機於1951年正式裝備在直升機上,由於它被越來越多的直升機所採用,並因此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俄羅斯和美國也是如此,畢竟「超級種馬」直升機和卡-26都採用渦軸引擎。CH-53「超級種馬」作為一種重型多功能直升機,在美國軍方中一直深受歡迎。該機長度為22米,配有3臺T64渦軸發動機,最大航程約2000公裡,最高飛行速度可達315公裡/小時。
  • 高原專用:中國將從俄羅斯進口100臺渦軸發動機,可上海拔6000米
    (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為基於TV3-117系列發動機改進而來的新型號,研發自上個世紀70年代的TV3-117系列發動機至今產量已超30000臺,驅動著90%的俄(蘇)制直升機,總運行時長超1600萬小時,無疑是蘇聯時期研發的最優秀的航空發動機之一。
  • 武直-10直升機,代號霹靂火,其未來的地位將不可替代
    直-10武裝直升機,代號霹靂火,這個代號可是真代號,是我國官方賦予的。直-10武裝直升機屬於中型武直,他對於目前我國陸軍、海軍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對於陸軍而言,他是陸軍航空兵和空中突擊部隊的縱深打擊、火力支援主力,對於海軍而言,他是兩棲攻擊艦的「獠牙」。
  • 中國將從俄進口100臺渦軸發動機,米171高原專用,一口氣飛海拔6千米
    渦軸發動機為基於TV3-117系列發動機改進而來的新型號,研發自上個世紀70年代的TV3-117系列發動機至今產量已超30000臺,驅動著90%的俄(蘇)制直升機,總運行時長超1600萬小時,無疑是蘇聯時期研發的最優秀的航空發動機之一。
  • 航空發動機領域2019年十大事件
    該發動機的功率達到了1500千瓦,超過了加拿大普·惠生產的PT6C-67C渦軸發動機。而模塊化設計的和雙通道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FADEC)使這款發動機具有高可靠性、易於使用、低油耗等優點。 11月,中法雙方又籤署一項備忘錄協議,以加強渦軸16發動機在產業上的合作,根據披露的備忘錄協議,中國航發集團和賽峰直升機發動機公司同意: 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以加強在役渦軸16發動機的支持、維護和經驗學習; 準備並開始製造渦軸16發動機,並完成首批120臺發動機的交付,並討論增加製造100臺的機會
  • 直20採用國產渦軸10發動機,未來裝備數量或超過1000架
    我們都知道中國在直升機系列一直是落後西方國家的,但是直20這款戰機的出現,填補了我國在這個級別直升機的空白,而且標誌著我國的直升機技術有了很大進步。直20直升機將會徹底解決我國一直進口,它是我國新研製的武器之一,未來將會扛起我國海陸空三軍直升機的重任。說到我國的直20直升機呢,作為20家族中重要的成員,很少被官方給報導,很多人都老早的推測直20已經服役了。
  • 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發展
    採用FADEC系統的渦軸發動機有GE公司的T800發動機和中法合作研製的WZ16發動機等。發展趨勢根據國內外現役和在研渦軸發動機及其控制系統分析,預計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未來將向具有成熟的飛/發一體化控制及健康管理技術的FADEC系統發展。
  • 渦軸發動機先進材料
    渦軸發動機熱力循環原理和大型渦輪發動機基本相同,其設計要求主要有高功重比、低耗油率、長壽命、高可靠性和低全生命周期成本。與大型航空發動機相比,渦軸發動機具有「尺寸效應」突出、結構緊湊、轉速高、使用條件惡劣等特點。
  • 除了C929大飛機項目,中俄另一合作工程也被擱置,這次教訓很深刻
    圖為中俄合作研製重直模型 近期,據媒體報導,中俄多個項目合作出現分歧,交付時間也被延遲,除了C929大飛機項目,中俄另一合作工程重型直升機的研發也被擱置,而擱置原因則是俄羅斯對於核心技術十分敏感,不願將其外露,對此有網友表示:這次教訓很深刻,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
  • c929大飛機進展困難,40噸直升機被擱置
    所以網友就想到,如果俄羅斯在關鍵時刻幫中國一把,兩國合作是否能打破當前的困境。從客觀來說,中國和俄羅斯屬於唇亡齒寒的關係,如果我國遭受打壓或攻擊俄羅斯應該會來支援。但從另一方面分析,俄羅斯會不會幫忙還要看事情的發展形勢,很大可能是坐收漁翁之利。待兩方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出手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說再遇到困難的時候真正靠得住的還是我們自己。
  • 國產直升機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助直-20飛向高原
    但在高原地區卻很難飛行,因此高原地區的任務,直升機就完成不了。對此,我國在直升機發動機這方面不斷研發。做到擁有自己的「爭氣機」。近日,央視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顯示,我國的直-20在高原上能夠順利飛行,並且沒有任何異常反應,經過了嚴寒地區的考驗,這表示國產直升機發動機上取得重大突破,也就意味著在直升機領域的「爭氣機」誕生了。
  • 國產傾轉旋翼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或將問世,具備魚鷹沒有的功能
    4架CV-22B在4架MC-130J特戰運輸機的支援下從英國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起飛,經停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深入奈及利亞展開救援行動,單程飛行裡程2800公裡,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魚鷹」的遠程高速飛行和垂直起降能力,這是傳統直升機無法企及的性能。雖然「魚鷹」在研發初期遭遇一些技術難題和可靠性問題,但時至今日,該機早已證明自己已經為旋翼機帶來一場革命。
  • 「升力,追求更大升力」——淺說直升機發動機早期發展史
    在英國,阿爾維斯公司的利奧裡德發動機在1936年第一次運行,後被選為韋斯特蘭公司「蜻蜓」直升機的動力裝置,裝在旋翼下方,之後韋斯特蘭公司的「旋風」系列直升機都採用該發動機的斜置式。這些直升機的發動機後來都換成了布裡斯託・西德利公司重量更輕、動力更強勁的「侏儒」渦軸發動機。
  • 中俄出現合作分歧,國產「大飛機」恐延遲交付
    但既然是中俄合作,所以俄羅斯見命名中根本沒自己事兒,當然不樂意了,所以,C929便改名叫CR929了,這「R」自然就是指俄羅斯。2017年,中俄兩國正式在上海成立合資公司,以推進CR929項目;2019年8月,CR929的俄方首席設計師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表示,計劃在2025年向客戶交付首批飛機;而在今年5月,國產C919客機的總設計師吳光輝對外透露說,CR929寬體客機已基本確定總體技術方案,並啟動了初步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