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局勢動蕩,為未來打算,我國急需一款可靠的國產重型直升機,但我國渦軸發動機相比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雖然烏克蘭的al136t可解中國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自己的。現在我國和俄羅斯啟動合作項目專攻5000KW渦軸發動機,這一發動機的戰略價值高,國產重型直升機將迎來春天。
我們以前「沒錢」,沒錢就沒項目、沒項目就沒技術累積、所以沒技術自然就出不了好產品,其實這不僅是我國渦槳發動機的問題,可以說是我國現今所有航空發動機的主要問題。但是隨著近些年投資強度的加大,我們項目和產品也逐漸上來了,雖然不如國外吧,但起碼不用像過去一樣被別人「卡脖子」了。如今中俄合作重型直升機項目,大功率的渦軸發動機就是重中之重。
國產直9
我國當年最開始研製武直10時打算用的「普惠」的PT6C-67C渦軸發動機,後來被攪黃了,於是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渦軸-9」,雖然性能不如PT6C-67C,但是其服役表現也很好,生產質量也不錯。還有我們民用的長江1000渦扇發動機,雖然不如通用的那麼牛逼,但是起碼我們有自己的產品了。此次中俄項目實驗結果如何,中國都會一如既往地將重型直升機項目堅定地進行下去。無論軍用與民用,我國現在都急需一款重型直升機。
重型直升機
如今我們已經有了研製重型直升機的能力。此前沒有,那是因為力量沒有得到整合,動力系統的渦軸發動機技術還差距不少,甚至連試驗旋翼的旋翼塔都沒有,它的難點在於,全部技術靠實驗而得,研製並不比固定翼飛機容易。技術強國積五年之功可以打造一款先進的固定翼飛機,但一款成熟的直升機,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光陰。因其具有垂直起降的特點,正在軍事和民用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不過剛剛開始,已成功研製多款直升機,可以說今天具備了一定技術能力,有了進步的基礎,照直做去,重型直升機,正像一朵含苞的花,期待重重地盛開一次。
中俄合作項目
雖然現在我們不如國外先進水平,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而且我們也正在搞自己的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未來大批量生產的新重型直升機一定會用這個。一旦搞定這個,就代表中國能搞定所有大小的渦軸發動機,下一步就是國產8000千瓦級別,從此以後中國直升機再無心臟病之憂。萬裡長徵最後一條路,中國航空發動機人要加油了。(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