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討論:萬一動起手來,俄羅斯會幫助中國嗎?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經常聽到最標準的答案就是,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俄羅斯的情況我們都知道,由於蘇聯的原因,使得俄羅斯一直受到西方國家的打壓。在經濟、軍事等方面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本土的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也是步履維艱,和目前中國所承受的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網友就想到,如果俄羅斯在關鍵時刻幫中國一把,兩國合作是否能打破當前的困境。從客觀來說,中國和俄羅斯屬於唇亡齒寒的關係,如果我國遭受打壓或攻擊俄羅斯應該會來支援。
但從另一方面分析,俄羅斯會不會幫忙還要看事情的發展形勢,很大可能是坐收漁翁之利。待兩方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出手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說再遇到困難的時候真正靠得住的還是我們自己。
例如2018年,我國與俄羅斯籤訂了CR929大飛機項目協議,但時至今日俄羅斯一直以核心技術敏感不願將其外露為由,長時間擱置該項目,導致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大飛機又要延長不知道多少。然而這個消息沒過去多久中俄合作的另一個項目也被擱置了,那就是2015年籤署的關於中國先進重型直升機(AHL)項目。我國雖然已經研製了直20先進直升機,但在重型直升機方面卻一直是我國的短板,重型直升機在運輸兵力和武器裝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在2008年救災時我國就多次租用俄羅斯的米-26,但租借也只能解決燃眉之急,關鍵還是要有自己的有。因此我國隊該項目很看重,計劃至少生產200架。在最初商討的時候,制定這款直升機的起飛重量為40噸,載重量超過20噸,發動機則採用AL-136T型渦軸發動機,完全滿足重型直升機的動力需求。如此聽起來各個方面都很不錯,發動機、技術、資金都有了,但五年過去了這個項目還是沒有任何進展。
其實我們能看出,俄羅斯方面並沒有真心實意打造先進重型直升機,畢竟人家手中掌握著先進技術只是看上了我國的資金。在現階段掌握技術可比資金重要的多,因此不論從哪方面來說,我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