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專用:中國將從俄羅斯進口100臺渦軸發動機,可上海拔6000米

2020-12-05 谷火平觀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報導,中國與俄羅斯已經達成協議,在2021年至2022年間向中國出口約100臺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可用於我國的米171直升機,大幅強化在高原極寒條件下的適航性,與直-20共同承擔起陸航運輸的重任。

(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

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為基於TV3-117系列發動機改進而來的新型號,研發自上個世紀70年代的TV3-117系列發動機至今產量已超30000臺,驅動著90%的俄(蘇)制直升機,總運行時長超1600萬小時,無疑是蘇聯時期研發的最優秀的航空發動機之一。

之後俄羅斯在TV3-117VMA型號的基礎上繼續改進,得到了新一代大功率渦軸發動機VK-2500,起飛功率提高到了1864千瓦,應急功率高達2013千瓦,並且安裝了先進的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以提高發動機可靠性和起飛效率。

VK-2500PS-03則是VK-2500的進一步改進型,在大功率的基礎上提高了高原適航能力和可靠性,即使是在-50℃的極寒和60℃的高溫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並可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飛行,同時相比VK-2500發動機6000小時的壽命,VK-2500PS-03的壽命增加到了9000小時並有望突破12000小時,3000小時的大修間隔也能保證較高的出勤率。

(陸航米171直升機)

上世紀90年代,我國引進的安裝TV3-117渦軸發動機的早期型米17直升機雖然緩解了我國運輸直升機規模不足的燃眉之急,但因為發動機功率不高,功率載荷較低,因此在青藏高原地區的使用效果非常不理想,長時間以來只有進口自美國的24架"黑鷹"能夠勝任上高原的重任(實際上"黑鷹"在青藏高原地區的有效載荷也從4噸下降到1.5噸)。

(參加2008年抗震救災的S-70C民用版"黑鷹")

隨著海拔的升高,大氣密度會逐漸變小,當達到4000米的海拔之後大氣密度只有海平面的6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這也意味著相同空氣體積下氧氣的含量變低,如此稀薄的大氣會使直升機旋翼壓縮空氣的效率以及發動機吸氣效率變低,直升機的起飛重量、飛行高度和飛行性能都會比平原地區差得多。

(我國的天驕航空與"動力沙皇"馬達西奇公司聯合研製的世界最大功率渦軸發動機AI-136T渦軸發動機,它極有可能是未來中國的重型直升機的"心臟")

因此直升機上高原,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心臟病",可靠的大功率發動機是極為重要的基礎,直到後期型的米17安裝了功率更大的1800千瓦級VK-2500發動機,才真正解決了原先功率不足的缺陷,真正意義上登上了高原。而VK-2500PS-03發動機進一步強化了高原性能,不但功率足夠大,同時還能適應青藏高原地區極寒的惡劣氣候,幾乎是為我國"量身定製"。

同時我國從俄羅斯訂購的121架米171直升機也有了新的進展,其中共有68架升級版的米-171E,18架具備攻擊能力的米-171SH武裝運輸直升機、12架配備VK-2500發動機的米-171,以及21架具有較強救援能力的"安薩特"型直升機,俄羅斯生產廠家稱已經"加快速度"生產以期早日交付訂單。

(我軍最新的直-20直升機,也被網友們稱為中國版"黑鷹")

在我國的直-20產量提升到足夠高的水平之前,米17的各改裝型號仍是青藏高原陸軍航空兵運輸直升機的中流砥柱,再加上當下緊張的中印邊境局勢,適用於高原的運輸直升機是當下迫切需要補充的重要力量,100臺最新型渦軸發動機和121架米171直升機無疑是給中國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得以平穩地過渡到陸航運輸直升機體系真正完善的時期。

(直-20在雪域高原上試飛時的畫面,身形矯健、來如自如,做一些幅度大的機動動作也不費勁兒)

而隨著直-20產量的逐漸提高,很快中國將完善以直-9、直-20、直-8組成的輕、中型運輸直升機體系,極大改善我軍過去運輸直升機數量匱乏、性能落後的局面,並且終有一天補齊重型運輸直升機這一最後的短板,建立起從輕到重完整的運輸直升機體系,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準。

相關焦點

  • 中國將從俄進口100臺渦軸發動機,米171高原專用,一口氣飛海拔6千米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報導,中國與俄羅斯已經達成協議,在2021年至2022年間向中國出口約100臺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該型發動機可用於我國的米171直升機,大幅強化在高原極寒條件下的適航性,與直-20共同承擔起陸航運輸的重任。
  • 中國直升機發展從引進開始,國產渦軸發動機雖然可用但性能仍不足
    中國直升機從引進開始中國最初的直升機是從蘇聯引進的米-4所仿製的直-5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又從蘇聯引進了米-6和米-8直升機。而且,從80年代開始又借著國際關係好轉,從西方引進了多種中、輕型直升機成品。
  • 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發展
    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經歷了機械液壓式、模擬電子式、數字電子式、全權限數字式發動機控制(FADEC)4代產品的發展歷程,它的發展還與電子技術、控制技術、健康管理技術的進步緊密相關。成熟的飛/發一體化控制及健康管理技術將是未來渦軸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發展方向。
  • 渦軸發動機先進材料
    據相關權威機構預測,在未來提高航空發動機性能的因素中,材料與製造技術的貢獻率將達到50%~70%。渦輪盤材料的發展方向是高溫、高強及損傷容限,三代粉末高溫合金在高功重比渦軸發動機上的應用前景是製造帶單晶葉片的整體渦輪葉盤。俄羅斯一般採用變形工藝製造的Эп742、ЭК79、ЭК152渦輪盤;目前,歐美渦軸發動機渦輪盤選用的主要材料牌號是In718(GH4169)、Rene95(FGH95)、U720Li。
  • 中烏合作渦軸發動機亮相,根據米26心臟改進而來
    在本次航展上,馬達西奇公司和天驕公司聯合展示的AI-136T型發動機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因為這臺發動機也是世界最大型直升機俄制米-26直升機的心臟——D136發動機的改進版。而目前我國正在開發最大起飛重量40噸的重型直升機,一旦能夠自產AI-136T型發動機,毫無疑問將會大大推進我國研發重型直升機的進度。
  • 國產直升機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助直-20飛向高原
    眾所周知,直升飛機能飛到6000米以上的高度,在救援,運輸,作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高原地區卻很難飛行,因此高原地區的任務,直升機就完成不了。對此,我國在直升機發動機這方面不斷研發。做到擁有自己的「爭氣機」。
  • 美軍最新渦軸發動機可使直升機航程翻倍,直20還未服役就已落後
    T901發動機除了供「黑鷹」和「阿帕奇」直升機升級外,還將成為美國陸軍下一代直升機的發動機。■換裝T901發動機前後「黑鷹」和「阿帕奇」直升機的性能指標對比圖,T901渦軸發動機可使「黑鷹」直升機載重增加150%的同時航程增加161%旨在打造「飛行陸軍」的美國陸軍對旋翼機的航程和載重能力要求極高,M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就是因為載重和航程指標無法滿足美國陸軍需求而被放棄,貝爾公司為美國陸軍研發的V-280「勇士」傾轉旋翼機目前正在進行地面測試,V-280的載重
  • 航空發動機領域2019年十大事件
    10月,由中國航發集團和法國賽峰集團聯合研製的渦軸16發動機已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也是首款經中國民航局完全認證的國際合作航空發動機。 11月,中法雙方又籤署一項備忘錄協議,以加強渦軸16發動機在產業上的合作,根據披露的備忘錄協議,中國航發集團和賽峰直升機發動機公司同意: 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以加強在役渦軸16發動機的支持、維護和經驗學習; 準備並開始製造渦軸16發動機,並完成首批120臺發動機的交付,並討論增加製造100臺的機會
  • 直20採用國產渦軸10發動機,未來裝備數量或超過1000架
    中國近年來的發展是飛速的,取得了許多個驕人的成績,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20世紀那個中國了,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增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開始把科技運用到研發武器裝備上,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中國有的武器裝備已經領先了西方國家,讓世界各國終於對中國刮目相看。
  • GE公司完成了T901發動機渦軸發動機的關鍵設計審查
    導讀:據executivebiz網站10月15日報導,美國GE公司的T901-GE-900渦軸發動機已經完成了關鍵的設計審查活動,並計劃在2021財年第四季度進入「首臺發動機測試」階段。美國陸軍航空和飛彈中心還於9月份在波音製造的CH-47奇努克重型直升機上部署了該公司的T408-GE-400渦軸發動機,這是一項合作研發協議的一部分。
  • 中俄合作5000KW渦軸發動機,國產重型直升機迎春天,戰略價值高
    全球局勢動蕩,為未來打算,我國急需一款可靠的國產重型直升機,但我國渦軸發動機相比國外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雖然烏克蘭的al136t可解中國燃眉之急,但終究不是自己的。現在我國和俄羅斯啟動合作項目專攻5000KW渦軸發動機,這一發動機的戰略價值高,國產重型直升機將迎來春天。
  • 俄羅斯將於2021年向美國交付10臺火箭發動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3日消息,俄羅斯國家採購官網發布的文件顯示,俄航天國家集團旗下的動力機械科研生產聯合體(NPO Energomash)計劃在2021年向美國交付6臺RD-180「阿特拉斯-5」火箭專用和4臺RD-181「安塔瑞斯」火箭專用發動機。
  • 直-20實現全疆域作戰,雪域高原自由飛,至少能裝備3000架!
    而直-20被稱為中國的第四代直升機,直-20首席設計師說,預計直-20將成為我國裝備交付最多的直升機,不僅進入陸軍服役,而且還進入空軍、海軍和武警部隊服役,還有出口銷售的前景,總裝備量可超過3000架。直-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10噸級通用直升機,是我國直升機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已經完全具備了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
  • 我國飛機發動機都是進口貨?特級飛行員告訴你內幕
    與此相適應,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發動機研製生產體系,具備了渦槳、渦噴、渦扇、渦軸等類發動機的系列研製生產能力。國產發動機主要裝配在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等主戰飛機上,只有少量三代戰機裝的是進口發動機。 例如,國產殲-5、殲-6、殲-7、殲-8等戰鬥機,適配了相應的渦噴-5、渦噴-6、渦噴-7等系列國產化發動機。
  • 中國又一王牌或要問世?搞定大渦軸發動機難題,功率達5000千瓦
    作為國內各航空公司的「壓箱寶」,渦軸發動機由渦輪風扇發動機升級改造而來,其發動機全名為渦軸發動機。長期以來,這一直是直升機發動機的最佳選擇,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渦輪自由,可以讓直升機進行垂直或短距離起降。這種發動機於1951年正式裝備在直升機上,由於它被越來越多的直升機所採用,並因此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俄羅斯和美國也是如此,畢竟「超級種馬」直升機和卡-26都採用渦軸引擎。CH-53「超級種馬」作為一種重型多功能直升機,在美國軍方中一直深受歡迎。該機長度為22米,配有3臺T64渦軸發動機,最大航程約2000公裡,最高飛行速度可達315公裡/小時。
  • 臺"布農族"小學生攀上海拔3000米的嘉明湖尋根
    臺"布農族"小學生攀上海拔3000米的嘉明湖尋根 2008年03月10日 15: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6名臺東霧鹿小學的準畢業生,在家長跟老師的陪同下,頂著寒風爬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嘉明湖。因為嘉明湖被布農族人稱為是「遷徙的十字路口」,6個孩子就在嘉明湖上唱出布農族的八部合音。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拿著米酒祭天,領隊嘴裡念念有詞,希望老天保佑,因為他們幾個老師和家長要帶著6個孩子,爬上3000米以上的高山。只是這兩天一夜的路真的不好走,小朋友們都累癱了。
  • 航空發動機傳來喜訊後直-20首度官宣!網友:實力已超俄羅斯!
    一直以來,我國空軍的發展一直都在穩步進行,從國外進口落後的機型到自主研發,到如今最新的20系列,我國空軍的發展可以說有了質的飛躍。最近數年來我國空軍的"20"系列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每當我國發布有關20系列的全新裝備時,國內外軍迷都十分關注。
  • 中國無人機發展迅速,但渦槳發動機依舊是短板
    直升機是中國航空的短板,直升機發動機的優先等級正在提高。但螺旋槳飛機也需要成為重點,而且原因很多。 噴氣時代的螺旋槳 螺旋槳可由渦槳發動機或者活塞式發動機驅動,渦槳比活塞式的重量輕、功率大、升限高、運轉平穩,活塞式通常只用於小功率場合。相對於噴氣式飛機來說,渦槳飛機速度慢,噪聲大,但省油、起飛著陸距離短,在不少場合具有獨特的優越性。
  • 國產「灰背隼」亮相,可載「山貓」上高原,075也將如虎添翼
    直8G調運山貓而且機艙的高度只有1.83米,稍高一點的士兵戴上頭盔都無法站直。正是看到了這樣的缺陷,改進型的寬體直8誕生了,寬體直8的機腹高度從1.6米增加到了2.2米,機艙寬度增加到了2.5米,可以輕鬆裝載一些輕型車輛,容納山貓全地形車也不在話下。可別小看在尺寸上增加的這零點幾米,要知道這樣的改進對於直升機來說已經十分不易了,難度和施工量不亞於重新設計一款直升機。
  • 終於徵服高原!直20攻克世界級難題,俄媒:多虧了技術封鎖
    據介紹,直-20直升機近年來連續攻克世界級技術難題,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日前又攻克了旋翼防除冰這一關鍵技術,軍事專家指出,這意味著直-20終於徵服了高原難題,擁有了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而這將大幅提升陸軍的綜合作戰能力,對於高原地區的駐軍來說,直-20的技術成熟也能大大提升後勤補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