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國在生產高質量戰機發動機方面一直面臨挑戰,導致其部分軍機依賴俄羅斯製造的發動機。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測試國產的運-20渦扇-20引擎,該引擎可能會取代目前正在運20上使用的俄羅斯D-30KP-2引擎,並使運-20運輸機的運量增加20%左右。
國產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戰略運輸機,目前使用的發動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該渦扇發動機用於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因此較為成熟,但俄制D-30KP2推力僅為12噸,造成運-20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如更換國產航發渦扇20後,載貨量增加,航程也相應增加。旋風20的推力可達16噸,使運20運輸機的裝載量增加20%左右。
運20代表大國的象徵,它的出現,讓我們第一次擁有了製造大型運輸機的能力,被外國卡脖子一去不復返,運20雖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卻能在全球上排名第六,這已經很不錯了,運20的成功,讓我們躋身世界大型運輸機強國。大型飛機相比,就是對比發動機能力,也就是說發動機馬力不大,你的外殼大了沒用,運20是否能承載更多的重量,都是取決於發動機的能力。
當前運20是配有4臺俄制發動機d30kp2,它能推動47米翼展的大型飛機,同時能起飛220噸(載重66噸),另外最大航程超過7800公裡,這是一個很好的成績。但這是一個過渡階段,當然,以中俄交情可以購買其發動機,是必然的,要知道西方國家的發動機賣給中俄是不可能的,這是西方國家的一個戰略,等到運20換裝新機,西方國家就晚了,至少發動機之間的差距縮短了不少。
運20運載能力66噸比伊爾76要強些,畢竟這兩個不同的時代, 伊爾76是70年代中期的飛機,使用到現在,即使再怎麼改裝,其航電和其他功能都遠遠落後於現代,所以運20代替的伊爾76隻是時間問題。現在我們國家需要大型加油機、大型電子戰飛機、大型民用運輸機等,在運20更換新的發動機之後,可以滿足各個領域的需求。運20更換了新發動機,不單是提升了運載能力,還能自給自足,甚至可以出口,讓中國製造更上一個臺階。
運-20設計較晚,具有後發技術優勢,整機有很大的升級潛力可挖掘,可滿足大部分運輸需求。等到以後全部換裝國產航發,就是一臺領先國際的軍用運輸機,它的性能指標剛剛好,將裝備不少。(文/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