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紅星報11月21日報導,11月20日我國航空工業西飛公司宣稱,我方研發大型飛機發動機大獲成功,目前已經安裝在我國運20運輸機上面飛行了數千小時。軍事評論家認為,西飛公司的發動機獲得成功,使得在這個領域我們終於不需要再仰人鼻息,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下一個將會在殲20發動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航空發動機一直我們的短板,因為缺乏大功率的大型航空發動機,所以此前我們在大飛機領域一直受制於人,自己的C919客機和運20運輸機都是一波九折,被西方國家掐了脖子。不過幸運的是,運20運輸機按期完成。但是運20此前使用的發動機是進口發動機,在大規模量產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發動機的制約。為了突破這個瓶頸,我們加快了飛機發動機的研發,終於成功研發出渦扇20發動機,並在伊爾76運輸機上進行了上萬小時的飛行實驗,證實了其實用性和耐用性。
這種渦扇20發動機是從渦扇10發動機脫胎而來,將渦扇10發動機換裝了更加大的扇片,並增加了發動機涵道的長度,從而推出了渦扇20這樣一款大涵道大功率的發動機,而且因為更大的涵道和扇葉,使得這種發動機的推力變得更大,具備更加優秀的燃油經濟性,從而使得飛機的運載能力大幅度提升,航程也進一步提高。
按照西飛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這種渦扇20的發動機推力已經達到15噸,這個數據已經比空客發動機CFM56更好,接近下一代LEAP-X1C發動機的水平,也和美方F117發動機18噸的推力比較接近。而CFM56是推動空客A340客機的發動機,而F117則是推動280噸的C17運輸機的發動機。不管對於哪種飛機來說,發動機肯定是飛機的心臟,擁有強勁的心臟才會具有強大的運載能力和超強的機動能力。渦扇20發動機的推出,使得運20的性能進一步提升,從而為我們發展更大運載量的運輸機提供可能,也使得我們研發戰略轟炸機成為可能。
目前我們的殲20還是採用的俄羅斯的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動力只能說是勉強夠用,而且還不具備矢量推力功能,對於殲20戰機來說,是桎梏其性能的枷鎖。隨著我國發動機技術的進一步提升,未來我們將會出現更加強勁的戰鬥機發動機,使得我國戰機能夠和美方的F22戰機和F35戰機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