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突破殲20發動機最關鍵技術:渦扇15進展已到這裡

2020-11-24 騰訊網

  眾所周知,我國鈦礦資源極為豐富,僅四川攀枝花和西昌地區,就蘊藏有釩鈦磁鐵礦近百億噸,但在21世紀前,不論是產量和品種,還是技術和製造水平,都不能與俄、美、日三國相比。進入21世紀後,世界航空市場大幅增長,對客機的需求量暴增,鈦合金這種航空高技術材料由於被上述三家壟斷。到2010 年,鈦材的產能及產量已居世界第一。到2017年,我國鈦材產量為5.5萬噸,是原世界第一大鈦材生產國俄羅斯的2倍以上。由於我國鈦材生產企業的產業優勢,價格跌回到21世紀前的水平,全世界的鈦合金生產生產廠商紛紛倒閉,美國,俄羅斯只剩下一家公司生產鈦合金材料 ,日本也只剩兩家企業生產鈦材。

  由於鈦材極難冶煉和加工,我國上世紀60年代投產的殲-7飛機的鈦零件質量只有9千克,70年代殲-8白天型飛機的鈦零件質量增至60千克,80年代抓住殲-8II研製的機遇,使飛機的鈦合金零件用量達93千克,殲-10A的鈦用量進一步增至飛機結構重量的3%左右,而殲11飛機的鈦合金用量達15%。目前,我國鈦合金用量比例最高的是「鶻鷹」殲-31隱身戰鬥機,達25%,其次是殲-20,為結構重量的20%。預計正式投入批產時殲-20將做進一步改進,鈦合金用量將達到25%至30%左右。鈦合金是發動機減重、提高推重比必須採用的材料,也有一個擾人的重大缺陷,它傳熱導熱極慢,一旦發生鈦合金葉片故障,互相摩擦,會形成「鈦火」,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已發生發動機鈦火事故200餘起,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美國的F-18艦載戰鬥機曾在一年之類墜毀過4架,不得不將發動機鈦合金部件改為高強度鋼,導致發動機增重30千克。美國是目前唯一報導將阻燃鈦合金投入應用的國家,其第五代戰機22的發動機F119-PW-100高壓壓氣機機匣、尾噴管魚鱗片和加力燃燒室筒體均採用阻燃鈦合金,大大降低了發動機重量,為其發動機推比超過10,飛機超音速巡航做出了貢獻。我國研製的阻燃鈦合金已經研製成功,有望用在殲20的正選動力——渦扇15發動機上,其發動機高壓壓氣機前機匣,壓氣機整流葉片、噴口收斂調節片、噴口外部調節片、加力燃燒室筒體及尾噴管都有可能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阻燃鈦合金鑄錠開坯熱變形嚴重開裂,導致我國長期無法將阻燃鈦合金投入應用,我國自行研製的渦扇-15發動機也僅為這個原因遲遲不能通過地面試車臺測試,直到我國研製出3.6萬噸黑色金屬擠壓機後,情況才得到改善,一系列阻燃鈦合金,高溫鈦合金紛紛得到應用。隨著我國河北宏潤5萬噸熱擠壓機,青海6.8萬噸擠壓和模鍛雙功能重型壓機紛紛投入使用,我國的航空和航空發動機鈦合金的用途將會更加廣泛,特別是解決了渦扇-15發動機的幾個重要材料難題,目前,渦扇-15發動機已經完成大部分地面試車和地面高空臺測試,即將進行上機測試。

  除此之外,我國船用鈦合金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其研究、製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形成了自己的船用鈦合金體系。由於鈦合金在海水裡幾乎完全不被腐蝕,某鈦金合金已成功用於核潛艇餘熱排出海水冷卻器,是一迴路餘熱排出系統的主要設備,而Ti75鈦合金也已用於製作我國永磁推進電機所需的鈦合金轉子支架,可用在哈電電機無錫分廠研製的功率達 6萬千瓦的艦船推進電機上,據公開資料推測,這個電機很可能是055A萬噸級驅逐艦的全電推進動力。另據報導,我國研製出厚42毫米,寬度3.66米,長度12.53米的超大規格鈦合金板,標誌著我國潛艇外殼用鈦材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關焦點

  • 殲20渦扇15發動機重新設計再等7年?俄專家稱渦扇15將提前「交貨...
    雖然如此,我國最先進渦扇-10B發動機在推重比方面還是達不到殲20的需求,縱然殲20各項性能指標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發動機方面卻飽受詬病,這時候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渦扇15發動機到底什麼時候裝機試飛?
  • 換渦扇15發動機,殲20已成解放軍絕對主力
    文\世界 中國空軍長久以來最大的問題便是在航空發動機的領域上難以實現突破,在本世紀初,中國空軍的全面現代化進程才算終於開始起步。從俄羅斯採購蘇27令我們中國空軍總算是用上了比較現代化的戰機,隨之而來的卻是高性能戰機必須搭配同樣性能優異的航空發動機,那個時候我們中國還造不出來這樣的高精尖產品,別無選擇之下只能從俄羅斯購買,這一買就是十幾年時間,直到近些年來才算終於擺脫了對俄制航發的依賴。而在蓬勃興起的國產航發梯隊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是國產渦扇15航空發動機,這個代表著國產航發最頂尖技術的存在。
  • 殲20已換裝新型渦扇-10X發動機,還有必要再等渦扇15嗎?
    最開始的殲-20驗證機使用的是俄制AL-31F發動機,該發動機除了壽命短之外,推力也只有13噸,目前,殲-20的專屬第四代大推力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5尚在研製之中,而殲-20不可能一直等著渦扇-15而不批量生產,畢竟第四代隱身戰機了,很少需要狗鬥,暫時用渦扇-10X還是勉強可以的。
  • 中航工業透漏一重要信息,殲20或已換裝渦扇15發動機
    據悉,殲20戰機是我國自主研究的隱身戰機,該機具備有先進的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高機動,並且具備有攜帶多發飛彈進行遠程作戰的能力。殲-20的能力非常強,據著名軍事評論員杜文龍表示,如果殲-20跟現在的三代機或者四代機對抗,僅僅一架殲-20就能夠同時擊落十架三代機或四代機。綜合戰力已經超過了美國的F35戰機以及俄羅斯的蘇57戰機。
  • 殲20終於補齊最後一塊短板,俄媒:2019年換裝渦扇15
    2448期】近日,據媒體報導稱,此前由於殲20發動機並未裝備四代發動機,因此殲20至今仍存在動力不足這一短板,不過有俄羅斯媒體表示,中國一直在潛心鑽研的渦扇15發動機,預計2019年很可能會對殲20換裝這款渦扇15發動機,屆時中國將補齊殲20的最後一塊短板,這一消息可謂是令國人欣喜若狂。
  • 重大突破,我國國產發動機技術突破,殲20迎來好消息!
    對於中國空軍而言,一直以來困擾著他們的問題就是發動機問題,因為國產發動機長期以來都沒有實現大的突破。到了21世紀,我們為了實現戰機現代化,向俄羅斯採購了蘇27發動機,並且這樣的採購活動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我國意識到這樣長期下去,隨著依賴性的加強,對我們是沒有好處的,所以我國進行了多款航空發動機的研發,目前性能最好的就是渦扇15。
  • 殲20還有一點最被詬病?即便換裝渦扇-15也被看衰?
    但是在外媒看來,似乎並不看好殲20,前一段時間美國的軍事專家更是直言殲20還達不到蘇-57的高度,當然了殲20最被詬病的還是發動機問題。在這位美國軍事專家眼裡,殲20不管使用AL-31發動機,還是一直在試飛的國產太行發動機,與蘇-57的AL-41F發動機都差一個級別,而且蘇-57已經在試飛產品30發動機,這將使得兩款戰機的發動機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
  • 終於不再仰人鼻息!運20新款發動機大獲成功,下一個輪到殲20了
    軍事評論家認為,西飛公司的發動機獲得成功,使得在這個領域我們終於不需要再仰人鼻息,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下一個將會在殲20發動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航空發動機一直我們的短板,因為缺乏大功率的大型航空發動機,所以此前我們在大飛機領域一直受制於人,自己的C919客機和運20運輸機都是一波九折,被西方國家掐了脖子。不過幸運的是,運20運輸機按期完成。
  • 殲20換裝渦扇15後,性能將提升多少?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沒有代差
    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沒有代差) 近日,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稱,預計在2019年,中國自行研製的殲20,將試用國產渦扇15發動機,這將大大提高殲20的機動性和隱身能力,屆時,殲20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五代隱身戰機。
  • 殲20B近況曝光,渦扇15發動機成亮點,美媒體:能不能不要那麼低調
    殲-20屬於中方研發的首款五代機,它在2017年服役進入部隊後,標準著中方空軍已經成功邁入到最新五代機研發行列中。截止到目前為止,依舊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成功研發並服役在部隊的五代機國家。因為這款戰機當時配置俄制AL-31F發動機,所以它出現一來,始終遭遇到外界不少質疑。
  • 好消息,我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突破,渦扇15發動機反超了
    我國當然也不例外,雖然在有些地方的發展比不上西方國家,但是,我國一直堅持著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不管是在經濟或是科技上,我國從未停止過發展的腳步。尤其是在我國航空軍事這兩方面,因為起步較晚,所以很多關鍵零件還是得靠進口才行,就拿我國生產的殲-20來說,雖然早已投入軍隊使用,但是,由於核心技術還未被我國攻破,所以,到現在為止還沒能批量生產。
  • 殲10C逐步採用渦扇10B,殲20即將換裝渦扇15
    殲10C目前大部分採用的仍然是俄羅斯的AL31FN改進型發動機,但是最新批次已經開始安裝國產的渦扇10B發動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主要原因在於渦扇10B目前的產能仍然不足,這款發動機現在大批量裝備在殲11B和殲16之上,需求量巨大。
  • 殲20B即將量產,新航發不輸渦扇15,三維推力矢量機動性大增
    二十年過去,由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的限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成功並完成五代機研製項目,推出殲-20系列和蘇-57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我國是否掌握完整的五代機建造技術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五代機之所以被譽為現役中最先進的戰機,關鍵就在於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對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面運用。
  • 中國渦扇19發動機,推力超過10噸,為殲-31專屬定製!
    而中國當前僅僅擁有一艘五代戰鬥機,也就是殲-20,經過此前的實踐檢驗,我國殲-20的綜合性能同樣是優越的,甚至不在美國的F-22之下。10噸,或許能夠補齊殲-31的短板,同時為為殲-20等戰鬥機動力系統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持。
  • 中國還要多久能造出世界一流發動機?渦扇15問世後,能追趕上嗎?
    我國在上個世紀中旬就已經開始了在航空發動機上的研製,由於缺乏技術,一直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也能仿製出一些不算先進的發動機。後來與蘇聯關係開始下降,蘇聯在發動機上開始對我國封鎖,我國發動機「心臟病」的問題立刻顯現出來。
  • 蘇57換裝新一代發動機?殲20就算不用渦扇15也比它強
    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機是小夥伴們都比較熟悉的一款武器裝備,蘇57秉承了蘇系側衛系列戰機的設計思路和優秀氣動外形,應用了大量當下21世紀最新的戰機技術和俄羅斯頂尖軍工科技,在已經進行過的試飛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飛行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
  • 殲20國慶假期放猛料,隱身性能進一步提升,疑似換裝渦扇15
    在國人歡度國慶假期之際,網友放出了殲-20最新型號的試飛照。一架黃皮殲-20騰空而起,機身做工非常精湛,在彈艙邊緣增加了黑色的吸波材料,進一步提升了隱身性能。更令人驚喜的是配備的鋸齒狀發動機發生了變化,這種發動機比早先裝備的鋸齒狀發動機更短,並沒有矢量噴口,很可能是渦扇-15發動機。
  • 渦扇15取得重大突破?推力高達18噸,換裝指日可待
    早期的殲20使用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推力非常小不說,使用壽命也非常短。所以很多人認為殲20的動力不太好,將會影響到它的戰力,但是吊打四代機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後來太行發動機取得了新的成就,殲20又配備了渦扇-10,推力比原來裝備的俄羅斯發動機強大很多,壽命也增加了很多。
  • 中國航發有希望,渦扇15壽命超過蘇57,殲20距離量產的日子不遠了
    此外多年來作為我國空軍部隊未來希望的殲-20戰機,卻沒有大批量生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航空發動機的問題。畢竟無論是美國的航空發動機,還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維修使用壽命基本上在2000個小時之上。相比此前只有14噸左右推力的渦扇-10,後者擁有18噸的推力,並且能在不打開加力燃燒室的時候,讓戰機實現超音速巡航。對於西方國家而言,這一技術並不稀奇,但對於中國而言可謂是質的飛躍。而且在油耗方面,我國的渦扇-15油耗只有1.98,而美軍F-22搭載的F-119發動機油耗在2.4。
  • 淺談渦扇-15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性能
    中國殲20比F-22更大,渦扇15發動機推力比F-119發動機更強渦扇15最大加力推力傳說是18噸,大於美國F-22戰鬥機裝備的F-119發動機,其最大推力約為17.5噸。小於美國F-35戰鬥機裝備的F-135發動機,其最大推力約2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