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殲20B即將量產,新航發不輸渦扇15,三維推力矢量機動性大增
二十年過去,由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的限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成功並完成五代機研製項目,推出殲-20系列和蘇-57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我國是否掌握完整的五代機建造技術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五代機之所以被譽為現役中最先進的戰機,關鍵就在於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對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面運用。
-
蘇57換裝新一代發動機?殲20就算不用渦扇15也比它強
而最新傳來的消息表明,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機在換裝新款「產品30」發動機後,預計將會在2025年左右開始大規模換裝俄羅斯空天軍部隊,進入實際量產服役階段。那麼換裝了全新產品30發動機的蘇57,在對比我國的殲20時有無性能優勢,我國的殲20隱身戰機在性能上有可否一戰?答案是殲20就算不用渦扇15也比它強。
-
渦扇15或將實現對俄超越,據傳首翻時長達4000小時,僅為美國一半
中國空軍從成立之初就一直伴隨著「心臟病」問題,航發技術一直是我國難以攻克的技術壁壘之一,而戰機航發要求又極為嚴格。目前在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的勢頭之下,對於研製航發再也不必擔心成本問題,可以逐漸將原先的底子補起。
-
殲20還有一點最被詬病?即便換裝渦扇-15也被看衰?
要知道雖然說殲20已經量產,但是想要追趕美國五代戰機的數量顯然不是易事!畢竟當初殲20瞄準的是F-22,而殲31瞄準的確是F-35,但是殲31現在看來已經非常的尷尬,畢竟已經換了兩個版本,但是現在絲毫看不到轉正的跡象,大家也為殲31捏了一把汗,而對於殲20來說,能夠達到今天的高度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期待!
-
中航工業透漏一重要信息,殲20或已換裝渦扇15發動機
五代機世界上能夠研製出來的國家卻很少了,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三個國家擁有。這三個五代機的國家分別是美國的F22,俄羅斯的蘇57,咱們中國的殲20和殲31。這三個國家的五代機各具有特色,但是戰鬥力卻非常的強悍。
-
中國隱身戰機準備就緒,渦扇15即將量產,殲20全新起飛
中國在發展高性能噴氣發動機方面一直存在問題。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開始為殲20這樣的大型飛機研發更強大的WS-15發動機。儘管研製人員做了很多努力,但WS-15的可靠性仍然無法解決,此前就有WS-15在2015年的一次靜態(地面)測試中發生爆炸的傳言。
-
殲20已換裝新型渦扇-10X發動機,還有必要再等渦扇15嗎?
高性能發動機的缺失是制約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殲-20表現的尤為明顯!我們已經有能力研製出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卻因為只能安裝第三代發動機無法發揮出第四代戰機該有的性能!為此,甚至有俄羅斯專家「嘲諷」稱殲-20不如蘇-35!
-
換渦扇15發動機,殲20已成解放軍絕對主力
從俄羅斯採購蘇27令我們中國空軍總算是用上了比較現代化的戰機,隨之而來的卻是高性能戰機必須搭配同樣性能優異的航空發動機,那個時候我們中國還造不出來這樣的高精尖產品,別無選擇之下只能從俄羅斯購買,這一買就是十幾年時間,直到近些年來才算終於擺脫了對俄制航發的依賴。而在蓬勃興起的國產航發梯隊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是國產渦扇15航空發動機,這個代表著國產航發最頂尖技術的存在。
-
中國殲16噴出紅色尾焰,發動機問題可能解決,實力不弱於殲20
比如說殲-20和雙航母,此外作為我國雙座雙發四代半戰機的殲-16,也是空軍部隊的王牌武器之一。要知道殲-16仿照蘇-30外形進行研製,最大載彈量達到12噸。此前搭載AL-31發動機,隨後為其更換了國產WS-10B發動機。該戰機的最高速度達到2.5馬赫左右,作戰半徑為1500公裡,最大航程可達到4200公裡左右,而且主要搭載的武器為「鷹擊」系列飛彈。
-
殲20渦扇15發動機重新設計再等7年?俄專家稱渦扇15將提前「交貨...
僅相差不到半個月,前幾日有消息爆出搭載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換裝矢量噴管進行了首次試飛活動,從時間間隔來看,殲-10D戰機和殲20戰機的矢量噴管換裝是同時進行的,說明我國軍工對矢量技術應用信心十足。
-
殲20終於補齊最後一塊短板,俄媒:2019年換裝渦扇15
2448期】近日,據媒體報導稱,此前由於殲20發動機並未裝備四代發動機,因此殲20至今仍存在動力不足這一短板,不過有俄羅斯媒體表示,中國一直在潛心鑽研的渦扇15發動機,預計2019年很可能會對殲20換裝這款渦扇15發動機,屆時中國將補齊殲20的最後一塊短板,這一消息可謂是令國人欣喜若狂。
-
被譽為中國版蘇57,曾是沈飛集大成之作,殲14雪鴞為何惜敗殲20?
我國目前一共有兩款公開露面的五代機,分別是成飛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和沈飛試飛成功的FC31,但鮮為人知的是沈飛當年實際上還有一款胎死腹中的殲14雪鴞(xiao)。殲14是沈飛當年在競標五代機時所給出的方案,從整體上來看,它就像一架安裝了鴨翼的蘇57,但實際性能比飽受詬病的蘇57更差。
-
殲20B近況曝光,渦扇15發動機成亮點,美媒體:能不能不要那麼低調
-20出現新的型號後,將會立即進入到量產階段,而這次新款戰機使用的推力系統,也會發生改變,動能方面也會有大幅度提升。有消息稱,殲-20B已經克服敏感問題,而且它的出現,將會打破之前外界對於殲-20的認知觀點,它將會成為一款很成熟的五代機。那麼此時也會有人疑惑,到底殲-20B會給大家帶來什麼驚喜?
-
殲10C逐步採用渦扇10B,殲20即將換裝渦扇15
而外界所傳言的渦扇10B性能不可靠其實早已經解決,早期的渦扇10A發動機由於核心機大量借鑑了美國的CMF56和F110,設計上並不完善,並且高溫結晶材料也不過關,因此常常出現故障,因此渦扇10太行發動機也被人調戲為不太行發動機。
-
著名航空專家稱讚,渦扇15證明中國實力,未來航發必能與美比肩
中國是一個發展極快的國家,經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從一無所有到研發出了許多先進的武器,不僅成功部署了航空母艦,還裝備有隱身戰機。對於這樣的進步,世界各國也都是相當驚嘆。不過一直以來,我國在航發方面始終存在著極大的短板,不僅推力小,推重比也非常之低。
-
淺談渦扇-15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性能
中國殲20比F-22更大,渦扇15發動機推力比F-119發動機更強,這可能是許多人接受不了的事兒,主要是中國第一次反超可能不習慣。
-
F22能爬升2萬米,蘇57能爬升1.9萬米,殲20能爬升多高
發動機最不喜歡的就是熱運轉,要是沒有調整好油門設置那麼戰鬥機將很難達到人們的預期飛行效果。而其他的諸如空氣密度等對戰鬥機的爬升極限影響遠沒有重量以及溫度大,所以在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總結來說就是如果戰鬥機沒有足夠出色的航發系統,那麼戰鬥機的爬升高度必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
渦扇15取得重大突破?推力高達18噸,換裝指日可待
緊接著是我們國家,如今殲20已經正式服役,即將進入量產階段。而俄羅斯的五代機蘇57,雖然研製出來了,但是並沒有正式列裝,因為它還存在一些問題。早期的殲20使用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推力非常小不說,使用壽命也非常短。所以很多人認為殲20的動力不太好,將會影響到它的戰力,但是吊打四代機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後來太行發動機取得了新的成就,殲20又配備了渦扇-10,推力比原來裝備的俄羅斯發動機強大很多,壽命也增加了很多。
-
F22猛禽最高爬升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我國殲20呢
但是它本身的穩定性存在很大問題,因此俄羅斯一直不敢將其投入使用,可以說蘇57的列裝過程是相當艱難的。,蘇57為了保證自身的機動性,一共安裝了兩臺AL-41F1-117S噴氣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一臺產生的動能就足以推動十幾噸的物體,更別提蘇57整個安裝了兩臺,這其實也能看出俄羅斯在航發方面的研究是相當深入的。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F22飛2馬赫,蘇57飛1.8馬赫,殲20能飛多快?
雖然現代空戰的戰鬥模式主要依靠飛彈的互射,但速度更快的戰鬥機在空戰當中往往能握有主動權,而在速度這一項屬性上,F22能飛2馬赫,蘇57飛1.8馬赫,殲20又能飛多快呢?儘管設計思路超前的蘇47金雕,最終因為材料學達不到設計指標要求而無奈下馬,但是蘇聯走出來的這條超機動發展路線卻影響深遠,即便是到了蘇57隱身戰機的身上,我們仍然能看到部分注重空中機動的氣動外形設計,這也讓蘇57隱身戰機在某種程度上看上去,就像是一架被拍扁了的「側衛」家族戰機一樣。注重機動性的蘇57隱身戰機飛行速度自然不會太慢,此前蘇57的原型機在試飛時曾經飛出過1.8馬赫的最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