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航空專家稱讚,渦扇15證明中國實力,未來航發必能與美比肩

2020-11-24 騰訊網

中國是一個發展極快的國家,經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從一無所有到研發出了許多先進的武器,不僅成功部署了航空母艦,還裝備有隱身戰機。對於這樣的進步,世界各國也都是相當驚嘆。不過一直以來,我國在航發方面始終存在著極大的短板,不僅推力小,推重比也非常之低。

對於戰機而言,發動機無疑相當重要。航空發動機作為戰鬥機的「心臟」,將對戰機性能的發揮產生極大的影響。我國殲-20戰機雖然先進,但使用的卻並不是國產發動機,而是俄羅斯的AL-31發動機,而且這也很難滿足殲-20的需求。為了提升殲-20的戰鬥力,我國只能努力進行國產發動機的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終於研發出了渦扇-15發動機。

這個好消息的到來,總算彌補了我國在航空發動機上的短板。那麼我國的渦扇-15發動機,到底有多強大呢?日前我國著名航空裝備專家宋心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雖然我國在航發領域起步較晚,但渦扇-15的誕生已經證明了我們能力,我國今後的航發能力,必然能與美國先進水平比肩。

看見這樣表態後,相信不少國人的心情都十分激動。畢竟在航空領域,我國向來非常落後。由於沒有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作為支撐,我國戰鬥機一直難以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水平。而渦扇-15發動機的出現,或許將徹底改變這一狀態。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渦扇-15發動機的推重比為9.5-10.5,最大加力推力為191.47kN-211.37kN,涵道比為0.25-0.382,總增壓比為28.71-30.5。

對於這樣的數據,相信不少人還是不太明白。不要著急,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美國五代機F22使用的F119發動機的數據。根據資料顯示,F119發動機推重比為11左右,最大推力為191.3KN。在推重比方面,兩者非常接近,在推力方面,渦扇-15還要更勝一籌,這無疑意味著渦扇-15距離F119的標準已經越來越近了。

實際上。在耗油方面,渦扇-15的用量也要更低一些。更重要的是,這只是渦扇-15發動機在前期測試階段的數據。渦扇-15發動機目前只是接近完成,之後經過長時間的測試與完善,其性能必然將繼續得到提升,實現對F119的超越也將有著很大的可能。等到渦扇-15正式應用在殲-20戰機上,我國空軍實力更將會進一步增強。對於這一天,我們已經等待了多年,相信渦扇-15的表現不會讓我們失望。

相關焦點

  • 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20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來臨
    那麼,中國目前算不算得上是航空發動機製造強國呢?反觀全球有能力和技術製造航發的國家不勝枚舉,但對於幾乎覆蓋全領域的航空發動機,並且生產國產飛機的國家卻寥寥無幾,能數得上的也就僅僅是英、法、美、俄4個國家和稱得上半個的中國。
  • 中國航發有希望,渦扇15壽命超過蘇57,殲20距離量產的日子不遠了
    此外多年來作為我國空軍部隊未來希望的殲-20戰機,卻沒有大批量生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航空發動機的問題。畢竟無論是美國的航空發動機,還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維修使用壽命基本上在2000個小時之上。相比此前只有14噸左右推力的渦扇-10,後者擁有18噸的推力,並且能在不打開加力燃燒室的時候,讓戰機實現超音速巡航。對於西方國家而言,這一技術並不稀奇,但對於中國而言可謂是質的飛躍。而且在油耗方面,我國的渦扇-15油耗只有1.98,而美軍F-22搭載的F-119發動機油耗在2.4。
  • 渦扇15被趕超?日本第四代航發高調亮相,五代機將迎來高光時刻?
    大家都知道,航空發動機是一架飛機的「心臟」,尤其是隨著五代機問世,對航發的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世界各國來講,航空發動機代表著人類科技的最高成果之一,誰掌握了航發製造技術,誰就能在空戰中佔據著主動權。目前來看,全球能製造飛機的國家少說也有數十家,而有能力提供航空發動機的,卻只有美俄英德日等少數幾個國家。
  • 崇美人士遭重擊,渦扇15打了個翻身仗,讓老專家都感到驚訝!
    航空發動機被稱為高端製造業「皇冠上的寶珠」,中國航空工業底子薄,國產發動機因此被很多崇美人士詆毀。殲-20是全球最先進的五代機,目前裝備的是渦扇-10B,顯然還有「心臟病」問題。有些人認為渦扇-15遲遲未能列裝說明技術不行,要比美國落後幾十年,真相如何呢?
  • 殲20B即將量產,新航發不輸渦扇15,三維推力矢量機動性大增
    二十年過去,由於資金、技術等問題的限制,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成功並完成五代機研製項目,推出殲-20系列和蘇-57一直以來,國際上對於我國是否掌握完整的五代機建造技術持懷疑態度,要知道五代機之所以被譽為現役中最先進的戰機,關鍵就在於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對低可偵測性技術的全面運用。
  • 殲20渦扇15發動機重新設計再等7年?俄專家稱渦扇15將提前「交貨...
    按照時間算,渦扇15已經進入最後攻關階段,外媒也多次作出相關報導稱,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已經步入高速發展行列,一系列新型發動機項目都在進行最後衝刺。而渦扇15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代航空發動機,將為我國眾多先進戰機提供足夠的動力系統。
  • 大推力航空渦扇發動機,世界上僅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如今中國不甘落後,也加入了這兩個國家的行列,使得當前地球上只有三個國家能夠製造分別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這種大推力的軍用渦扇發動機,那麼中國作為剛剛具備這一能力不久的一個國家,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如何呢?
  • 國產航發水平如何?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的崛起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國家實力有目共睹,經濟、軍事、科技發展都位居世界前列。這種情況下更不能洋洋得意,作為新興大國,中國在很多方面依舊存在些許不足,保持初心、砥礪前行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例如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作為僅有的第三個五代機國家之一,國產五代機殲-20早期只能裝備上俄制航發。
  • 美國航發技術有多強?超級渦扇宛如外星科技,至少領先全球20年
    前不久,日本第四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XF-9高調亮相,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推力達到了15噸,已經和美國的F-119航空發動機看齊,甚至在以後還可能完成趕超,達到20噸。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日本的航發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打破美國的主導地位。
  • 換渦扇15發動機,殲20已成解放軍絕對主力
    文\世界 中國空軍長久以來最大的問題便是在航空發動機的領域上難以實現突破,在本世紀初,中國空軍的全面現代化進程才算終於開始起步。從俄羅斯採購蘇27令我們中國空軍總算是用上了比較現代化的戰機,隨之而來的卻是高性能戰機必須搭配同樣性能優異的航空發動機,那個時候我們中國還造不出來這樣的高精尖產品,別無選擇之下只能從俄羅斯購買,這一買就是十幾年時間,直到近些年來才算終於擺脫了對俄制航發的依賴。而在蓬勃興起的國產航發梯隊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是國產渦扇15航空發動機,這個代表著國產航發最頂尖技術的存在。
  • 中國航發迎來機遇!數千名航發專家面臨失業,目光已經轉向東方
    中國發展時間很短,儘管綜合實力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但是依舊擁有短板。航空發動機領域就是我們中國的一個短板,我國一直都是進口著俄國的航空發動機,對航發的依賴性是比較高的,不過,我國如今在努力發展航發,相信在不久後,中國航發領域能夠大放異彩。
  • 日前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李春輝部長一行來所走訪調研
    7月23日,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李春輝部長來所走訪調研。宋波書記和科技處、相關研究室主要負責同志及科研骨幹同李春輝部長一行舉行了座談。座談會由李晉副處長主持。宋波書記對李春輝部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衷心希望雙方深化了解,通過本次座談交流,進一步加深雙方友好合作關係,充分發揮各自專長,圍繞航空發動機露天試車平臺消防安全共同開展技術攻關,為保障我國航空發動機試車工順利開展提升科技支撐。在聽取我所情況介紹後,李春輝部長高度稱讚天津所在消防科技領域取得的突出成績,並介紹了中國航發瀋陽發動機研究所概況和發展現狀。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上升為國家意志  發動機是航空裝備的心臟,標誌著一國綜合工業、科技實力,可推動航空、基礎工業和科技發展  航空發動機被喻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基礎工業和科技實力、彰顯強國地位的重要標誌。
  • 外國已經發布新一代工藝了,但我國航發起步較晚,仍在突破封禁
    此外,坐落於歐美地區的英國航空巨頭羅爾斯·羅伊斯也在航發領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領域裡面的整體實力不遜于波音和空客。UltraFan發動機,預估2030年後資金投入運作,選用傳動齒輪變槳距散熱風扇,其總增加比達到70,涵道比有望做到15,燃料消耗量將比原先的700減少最少25%。
  • 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地球上只有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先進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制約中國航空業發展的一個短板。長期以來,由於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相對落後,所以國產戰機也深受其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都是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受此影響,我國可以研發出先進飛機,但卻造不出來與之匹配的頂尖航空發動機。
  • 國產渦扇-15航發的成功離不開各種金屬材料的研製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決定飛機的性能、壽命和可靠性。性能優良的發動機不僅可以提供強大的推力,還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從鈦合金的應用程度來看,中國的WS-15發動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現代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熱障塗層主要採用陶瓷材料,陶瓷優點就是熔點高、強度大、熱導率低,傳統發動機熱障塗層多採用氧化鋯基陶瓷材料,它可以使材料承受的溫度降低100度,這樣加上鎳基高溫合金本身1100度,再加上氣膜冷卻技術還能提供400度左右的冷卻效果,那麼航空發動機渦輪前溫度可以達到1600度左右。這個溫度正是第四代航空發動機F119渦扇發動機渦輪前溫度。
  • 渦扇-15到底有多強大?中國權威專家公開數據,性能如你所願!
    渦扇-15與F119是同級別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但是很多一直認為渦扇-15在關鍵性能上比不過美國發動機,殲-20換裝渦扇-15同樣會面臨著短腿的問題。8月9日,中國航空裝備權威專家宋心之老師發布的視頻節目公開了渦扇15的核心數據。提到了最為關鍵的兩個指標:推重比和耗油量,證明渦扇-15的性能已經達到了中國人心裡比較理想的水平。
  • 運20大飛機發動機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悄悄來臨
    ,紮實長久的技術積累,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從上世紀已經展開,其覆蓋的類型和領域攀升全球之最,從小型的教練機到大型運輸機,現在數10年過去了,可以說中國航空發動機即將迎來井噴時代。那麼,中國目前算不算得上是航空發動機製造強國呢?反觀全球有能力和技術製造航發的國家不勝枚舉,但對於幾乎覆蓋全領域的航空發動機,並且生產國產飛機的國家卻寥寥無幾,能數得上的也就僅僅是英、法、美、俄4個國家和稱得上半個的中國。
  • 淺談渦扇-15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性能
    中國殲20比F-22更大,渦扇15發動機推力比F-119發動機更強,這可能是許多人接受不了的事兒,主要是中國第一次反超可能不習慣。
  • 殲20終於補齊最後一塊短板,俄媒:2019年換裝渦扇15
    15發動機,預計2019年很可能會對殲20換裝這款渦扇15發動機,屆時中國將補齊殲20的最後一塊短板,這一消息可謂是令國人欣喜若狂。但俄羅斯專家卻認為這是一個壞消息,因為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在逐漸成熟以後,對俄羅斯的依賴將會越來越少,俄羅斯也會因此至少損失幾十億的訂單,不過在中國航發大局已定的背景下,俄羅斯這次也是無可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