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推力軍用渦扇發動機,地球上只有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2020-11-24 騰訊網

先進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制約中國航空業發展的一個短板。長期以來,由於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相對落後,所以國產戰機也深受其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都是落後於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受此影響,我國可以研發出先進飛機,但卻造不出來與之匹配的頂尖航空發動機。這種情況到了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時有了改善,渦扇-10發動機技術、壽命、推力和性能已經成熟很多,正在裝配於殲-16等國產戰機上。中國也因為有渦扇-10「太行」發動機,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

不過於五代機殲-20來說,太行發動機仍然不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殲-20已經開始服役,不過當前它主要裝備的還是俄制和國產太行發動機,「腿瘸」狀態非常明顯。普遍認為,殲-20在等待更加成熟先進的渦扇-15發動機。

渦扇-15「峨眉」 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是中國航空工業推力最強、整體技術性能指標最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款渦扇發動機。是為我國第五代隱形戰鬥機而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有關渦扇-15的相關說法,中國網絡上最早出現在2005年,西方媒體有類似報導是在2006年。

據推測,2009年,該發動機就已經開始進行實機裝載測試,原型機完成了FRET鑑定(飛行前鑑定試驗階段)。2012年之後進入長期測試狀態。至今,官方從來沒有對外公布過有關渦扇-15發動機的任何性能,外界仍然以臆測為主。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央視在一部紀錄片中講述了渦扇-15,並對其大加誇讚。從我國以往做事的風格來看,這說明渦扇-15已經基本成熟定型了。

殲-20還存在最後一個短板,就是發動機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殲-20了採用前置鴨式布局,小展弦比大三角翼,這種布局的最大優點是激波阻力小,有利於高速飛行,在1.2至1.8馬赫範圍之間具有性能優勢,但由於目前配套發動機WS-15還沒有成熟,正在使用的AL-31FN發動機和改進型WS-10太行發動機都沒有足夠推力讓殲-20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未來殲-20隱身戰機裝備WS-15「峨眉」發動機後,它的飛行性能的確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外界對於渦扇-15普遍是翹首以盼的姿態,簡直不要太激動,這畢竟是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打的一場「翻身仗」。是我國在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當中,研發出的推力最強、整體技術性能指標最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款渦扇發動機。需要注意的是,在渦扇-15上,我國首次實現了獨立自主研發核心機。經過一系列大量的基礎性研究,直接從源頭上杜絕了某些弊端,從而為之後少走彎路打下基礎,這與我國此前研發的許多仿製型號發動機有所不同。

渦扇-15性能究竟如何。首先必須談的就是推力,這是一款發動機的核心。外界推測,渦扇-15的最大推力在18噸左右,推重比為10。與美制發動機對比,猛禽戰機配備的F-119推力在17噸左右,推重比為9。而F-35戰機配備的F-135則更先進一些,它的最大推力在19-20噸,發展型號預計可以達到21-22噸的樣子,是美國人目前研發的最先進航空發動機。單單就發動機推力來說,渦扇-15基本上已經可以趕上美國的發動機,而且渦扇-15未來還可以進行繼續升級。

使用壽命也是衡量一款航空發動機是否優秀的一大重要指標。據悉,美國F-119發動機的設計使用壽命有8000個小時,而此前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AL-31F渦扇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預計只有不到1000小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使用壽命上的巨大差距將意味著發動機的更換周期,甚至影響著飛機的正常服役時間。由於製造工藝的改進,後續改進型號渦扇-10B的使用壽命可達1500~2000小時,不過這和美國的先進航發比起來仍然不值得一提。據推測,渦扇-15的正常壽命在4000小時以上,大修壽命則達到6000小時以上。很明顯,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有了明顯提升。

除了在推力和使用壽命兩方面有重大提升之外,渦扇-15發動機在矢量噴口設計、製造材料以及數控電子系統等多個指標上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綜合所有性能估計,我國的渦扇-15差不多接近於美國的F-119發動機,但距離F-135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我們在進步的同時對手也在進步。說實話,我國在該領域能從一窮二白幹到現在,已經屬於不容易。中國航發還需繼續砥礪前行,奮鬥不止。

-End-

來源:科羅廖夫的軍事客廳

相關焦點

  • 大推力航空渦扇發動機,世界上僅三國能造:中國、美國和俄羅斯
    航空發動機一向被大眾視之為是航天航空領域諸多設備的心臟所在,其性能如何直接決定了戰鬥機、運輸機以及直升機等航空設備的實力如何。出於其地位的重要性,國際上各個國家從未放鬆過對航空發動機研製的關注,然而長期以來只有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軍事強國具備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能力。
  • 中美俄發動機推力對比:美國22噸,俄羅斯18噸,中國讓人驚喜
    如今中美俄三國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那麼這三大國航空發動機的最大推力分別是多少呢?,俄羅斯其最大推力的發動機推力數據也到達了18噸。 中國相比俄羅斯和美國來說在航空工業上發展的比較晚,所以在航空發動機的研製上還存在很多技術瓶頸,因為中國航發的技術問題導致了中國戰機患上了先天
  • 淺談渦扇-15航空發動機的推力性能
    渦扇15最大加力推力傳說是18噸,大於美國F-22戰鬥機裝備的F-119發動機,其最大推力約為17.5噸。小於美國F-35戰鬥機裝備的F-135發動機,其最大推力約20噸。,缺點就是需要大推力的發動機來補。
  • 渦扇發動機 渦扇發動機工作原理
    渦輪風扇發動機組合了渦輪噴氣和渦輪螺槳發動機的優點。渦扇發動機轉換大部分的燃氣能量成驅動風扇和壓氣機的扭矩,其餘的轉換成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總推力是核心發動機和風扇產生的推力之和。這種有內外二個涵道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又稱為內外涵發動機。也就是說,渦扇發動機可以是分開排氣的或混合排氣的,可以是短外涵的或長外涵(全涵道)的。
  • 航空發動機推力達到22噸到底是什麼概念?
    首先強調一點,目前尚未有推力達到22噸的小涵道比軍推。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因為採用了超大直徑的外涵道,擁有超高空氣流量,所以推力都比較大,50-60噸推力的民用渦扇發動機都有好幾款,不在考慮範圍內。
  • 推力35噸!中國造出新型航空發動機,性能比肩世界一流水準
    近日,據媒體報導,此次莫斯科航展上,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帶來了五款民用發動機,其中包含了渦槳發動機、渦軸發動機以及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幾乎涵蓋了目前民用航空所有的動力系統。讓軍迷們興奮的是,此次中國航發集團首次公開展出了推力達到35噸級的AEF3500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 俄發動機提供不了中國所需推力,中國自己動手了!俄:美密切注視
    很明顯,俄羅斯人在當年伊爾-76運輸機無法滿足中國採購需求之後,出現了新的類似問題,D-30KP-2發動機提供不了中國運輸機所需要的推力,但除此之外,俄羅斯沒有更強大的發動機提供了。●中國人說幹就幹2005年,中國向俄羅斯採購38架的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俄羅斯不是不想賣,而是沒有生產能力滿足中國的需求。
  • 中國還要多久能造出世界一流發動機?渦扇15問世後,能追趕上嗎?
    眾所周知,航空發動機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同時也是是衡量一國綜合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航空發動機更是飛機的心臟,它將會影響著飛機的性能。其產生的推力越大,那麼飛機的速度越快。
  • 中國渦扇19發動機,推力超過10噸,為殲-31專屬定製!
    在戰鬥機研製領域,第五代戰鬥機是國際上眾多國家關注的焦點,然而作為一項前沿的技術領域,當前世界上擁有五代戰鬥機的國家只是少數,除了美國之外,就是中國與俄國。
  • 渦扇15升級為變循環模式,推力到22噸!
    F119發動機從大約14噸的推力起步,到首次裝機時推力調教到了15.5噸;最後達到了17.8噸的推力極限。由於涵道比太小,再挖潛已經很難。因為渦輪前進氣溫度已經超過了2000K,如果繼續增推,那麼就必然以發動機的額定壽命來對等交換,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其實所有軍用大推力發動機都要在整體壽命和最大推力之間找一個動態平衡。能做到推力大幅度躍進而且壽命也同步提升的情況,只有出現了顛覆性的技術進步。
  • 崇美人士遭重擊,渦扇15打了個翻身仗,讓老專家都感到驚訝!
    國內權威航空專家宋心之老師通過幾期節目全展示了渦扇15的全貌,證明這款發動機不但讓中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打了翻身仗,而且耗油率「碾壓」美國F-119,翻修壽命進步之大讓他感到驚訝。首先,推重比是判斷一個發動機是否先進的最重要指標。軍用發動機分為大推力、中推力和小推力三個檔次,並不是推力越大越好,而是看同等重量的發動機推力有多高。研製大推力發動機是最難的,渦扇-15未來可以替代渦扇-10,是中國準備在航發領域打翻身仗的產品。 國際上最先進的兩種大推力發動機是美國的F119和F135,分別裝在了F-22和F-35上,推重比為11。
  • 渦扇15取得重大突破?推力高達18噸,換裝指日可待
    但是五代機的製造有很大的難度,所以迄今為止真正研製出五代機的國家只有三個,就是大家都知曉的中美俄。早期的殲20使用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推力非常小不說,使用壽命也非常短。所以很多人認為殲20的動力不太好,將會影響到它的戰力,但是吊打四代機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後來太行發動機取得了新的成就,殲20又配備了渦扇-10,推力比原來裝備的俄羅斯發動機強大很多,壽命也增加了很多。
  • 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能否用於C919客機?
    新型發動機渦扇20將全面改善運20性能,推動飛機系列化發展。就性能數據而言,渦扇20可以很好地解決雲20當前存在的問題。能用於C919國產大型商用客機嗎?旋渦20是專為運-20大型運輸機設計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是基於渦扇-10核心機研發的,推力約13-16噸,網友一直懷疑運-20現在使用的俄羅斯 D-30kp2引擎,希望改換渦扇-20,主要是因為新型渦扇-20的推力比俄制發動機大,油耗更低,噪音低,將改善運-20現有的缺點,擴大航程和載重。今天運20已經換裝渦扇-20試車,意味著離大批量換裝還不遠!
  • 中國航發水平如何?F-119發動機給圖紙無法生產,單晶葉片成卡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殲-20隱形戰機在隱形、機載武器和航電系統上均達到了五代隱形戰機的標準,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反超,而唯一的缺點還是「心臟病」的問題。而只要一談到中國航空發動機,不出預料會出現的是「落後美國30年水平」,「一直在突破,但是沒有發動機出現,「俄羅斯發動機最大的國外買家」等等標籤,那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真實水平到底如何呢?
  • 中美俄航空發動機推力對比:美22噸,俄18噸,中國呢?
    戰機想要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大推力航空發動機是必不可少的,對於航空發動機來說推力越大性能也就越好,而現代戰鬥機只有在優秀的航空發動機為其提供動力的情況下而俄羅斯使用的最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為「產品30」,其最大推力為18噸。
  • 航空發動機多難?中科院1噸推力發動機,2億經費,10多年努力!
    航空發動機是中國航空工業最難,也是最頑固的短板,按照飛機設計師的說法,中國幾乎任何一款飛機,不管是民用飛機還是軍用飛機,都存在各種程度不等「心臟病」,尤其在戰鬥機使用的大推力高推重比航空發動機上,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耗時40年,經費幾百億,終於搞定FWS-10太行發動機,開始取代外國30年前水平的進口發動機,而且在某些關鍵指標上
  • 推力35噸級,CJ2000大渦扇發動機成功
    現在人們都知道,中國航空業的弱點就是缺乏強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就連某些不懷好意的人也在到處嘲諷我們搞不定航發!依之前的一系列情況,只有實際行動才能打掉那些質疑中國航發的人,而中國的實際行動就是研發自己的CJ1000AX大型航空發動機,並在此之後開發CJ2000A續航發。
  • 造業上的皇冠,航空發動機
    另外,航空發動機要承受速度高達300m/s和20多個大氣壓的氣流衝擊,還要並保持每秒上千轉的轉速。而且航空發動機部分精密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達到微米級。如此苛刻的要求,馬虎一點都不行。要研發一款航空發動機,起碼都是以10年為單位,靠資金不斷的砸出來的。所以也就只有幾個大國能玩得起,如僅有美國、 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五個國架具有自主研製能力。
  • 美國造不出大推力發動機求俄羅斯出購,自研多年花錢無數還搞不定
    許多人都關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係,很少注意到雙方在許多領域依然有合作,比如在航天領域,美國造不出大推力發動機求俄羅斯出購RD-180發動機,目前依然為美制大力神5火箭的標配發動機,直到今天,美國憂心俄方掐著火箭發動機供應,不惜重金謀破解,目前已經推出了幾款可能替代俄羅斯型號的發動機
  • 俄羅斯向世界宣布:送給中國頂級發動機技術,兄弟情再次升溫
    如今,世界各國在航空領域上都有多發展,而我國也是如此。雖然我們國家起步較晚但經過我們的努力之下,也是追趕上了一些國家,但在一些技術方面上還有所欠缺,就好比飛機發動機,我們都知道不管是軍用的還是民用的飛機,發動機就相當於心臟一樣,由於我國在該領域頻繁受到封鎖,最終也是不得不依靠進口來維持,最近俄羅斯向世界宣布:送給中國頂級發動機技術,兄弟情再次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