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業上的皇冠,航空發動機

2020-08-28 林秋平-價值投資

造業上的皇冠,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號稱製造業中的皇冠,為何會有如此美名?

因為太難了,製造真的是太難了。

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需要承受1400~1800℃的高溫環境,而且還要在如此高溫環節中持續工作,因此材料要求很高。

另外,航空發動機要承受速度高達300m/s和20多個大氣壓的氣流衝擊,還要並保持每秒上千轉的轉速。而且航空發動機部分精密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達到微米級。如此苛刻的要求,馬虎一點都不行。

要研發一款航空發動機,起碼都是以10年為單位,靠資金不斷的砸出來的。所以也就只有幾個大國能玩得起,如僅有美國、 俄羅斯、英國、法國和中國五個國架具有自主研製能力。

航空發動機有一個關鍵的指標叫推重比,也就是推力與自身重量之比,第一代航空發動機的推重比大概在2左右。目前航空發動機發展到了第五代,推重比已經超過了10,大概在12到13的範圍。

在軍用飛機中,推進系統的成本大概就會佔到飛機成本的23%,僅次於機體結構的成本,所以航空發動機很關鍵。

2010年,美國開展第六代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市場預計推重比將達到20以上。


1

1903年,萊特兄弟把一臺4缸發動機裝到飛行者一號飛機上,這款發動機重162斤,但是功率僅為8.95kW。然後開始飛行試驗,這次飛了36.6米,留空時間是12s,很短,但開啟了人類的飛行時代。

一開始,航空發動機主要是活塞式發動機,原理和汽車發動機差不多。發動機轉動螺旋槳為飛機提供動力。

活塞式發動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快速發展,在二戰達到頂峰。

戰爭嘛!速度很重要,但是裝配活塞式發動機的飛機速度有限,速度一般在220米以下。

要想提高速度,就得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而且發動機功率與飛行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速度越高,需要的發動機功率驟然增大。

根據正常想法,那就增加發動機的氣缸數量,但是氣缸數量增加,飛機重量又要增加,最後飛機也扛不住。

後來想,活塞式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將空氣引入活塞,然後壓縮空氣,注入燃料燃燒,然後氣體膨脹,從而推動活塞高速運轉。整個過程有進氣、加壓、燃燒和排氣這四個階段,這就是高中物理說的4衝程。

那現在我們不能夠幹得徹底一點?

別浪費時間,這4個環節全部連續起來,為飛機提供持續的動力。於是就發明出了噴氣式發動機,噴氣式發動機同樣有進氣、加壓、燃燒和排氣四階段,但不再是活塞式發動機「咣當咣當」的在哪裡上下運動,而是氣體依次流經噴氣發動機的各個部分,完成活塞式發動機4個階段的工作。

渦噴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空氣從進氣口進入,然後經過壓氣機壓縮空氣。經過壓縮後的空氣進入到燃燒室與燃料混合燃燒,然後膨脹做功,後面流過渦輪推動渦輪高速轉動。而渦輪與氣壓機轉子是連在一根軸上的,因此氣壓機與渦輪轉速一樣。最後,高溫高速的燃氣經過噴管噴出,從而提供推力。

在二戰後,被噴氣式發動機逐漸取代活塞式發動機。

其實早在1913年,噴氣式發動機的概念就出來了,這一年法國工程師雷恩·羅蘭獲得了第一個噴氣發動機專利,但是真正運用起來基本是在二戰後。

到1939年,第一架裝有渦噴發動機的飛機成功首飛。1944年,美國製造的第一批噴氣式戰機F-80開始服役。

裝上渦噴發動機後,戰機速度快速提升。但是當戰機速度達到聲速之後,就會遇到音障,為了突破音障,飛機需要更大的動力,怎麼辦?

為了實現超音速,往往會在發動機上加上加力燃燒室,那什麼又是加力燃燒室?

我們都知道,經過燃燒後的高溫氣體會從發動機後面的噴管噴出,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空氣中的氧氣可能並未完全燃燒。

加力燃燒室就是讓這些並未完全燃燒的氧氣,再燃燒一邊。具體做法是在渦輪後面增加一個燃燒室,然後對噴出的氣體繼續注入燃料,讓空氣再燃燒一遍,從而增加推力。

有了加力燃燒室,一般可以將飛機最大推力提高50%,但是非常耗油。你想想,在本來沒多少氧氣的高溫空氣中再燃燒一遍,當然耗油了。

但是為了提升速度,拼了!

在1958年,美國推出F104戰機,速度高達2.2馬赫,這也是世上第一款達到2倍音速的戰機。

既然渦噴發動機這麼強,戰機用了,轟炸機、運輸機和偵察機也用上了。

渦噴發動機效率高是高,那也簡直是油老虎。未來繼續提升推力和降低耗油率,於是發展出了渦扇發動機,那這與渦噴發動機有何區別?

渦扇發動機與渦噴發動機的區別在於他的風扇出口氣流分成兩股,通過內外兩個環形涵道流過發動機,也就是外涵道和內涵道。

外涵空氣經過涵道直接排出,內涵道氣流走向和渦噴發動機一樣,這樣的布局有利於省油和增加推力。

在1959年,英國生產的康維渦扇發動機用於客機上,結果耗油率比渦噴發動機低10%以上。

之後,民用發動機開始往高涵道比方向發展,什麼是涵道比?涵道比指的是外涵道與內涵道空氣流量的比值。

目前,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主要有美國的F135和英、美聯合研製的F136,這兩款航空發動機推重比達到12.0到13.0。


2

目前世界裝備戰機數量最多的型號是F16,那麼F16用的是什麼發動機?

答案是F100和F110。

1974年,耗時4年零8個月之後,普惠研製出F100發動機,推重比達到8,裝配於F-15 和F-16型戰機。

大家也看到了,F100的研製時間也就4年多,很短。

一般航空發動機研製都是以10年為單位,後面F100出現很多飛行安全性問題。

於是F110出來了!

別問F101是什麼情況,總之就是知道前期已經有積累就行了!1976年,歷時6年通用電氣(GE)公司研製出F110,有效彌補了F100的不足,當然,F110的研製時間也不算長,那是因為前期已經有積累,是基於F101研製的發動機。

F110性能相當好,很少出問題,因此被公認為是安全可靠的標杆。

F100和F110發動機已經實現高達1271.3億美元的全壽命周期價值。

在運輸機方面,位列10大軍用運輸機之首的是C130,目前美國大概擁有878家,數量遠高於全球其他軍用運輸機的機型。

其中C130用的發動機是4臺艾裡遜T56-A-15。

另外,運用於C17運輸機的發動機是F117,這是一款由普惠公司研發的渦扇發動機。

F117研製花了十多年,於1993年首次投入使用。

截止2016年F117停止生產,這款發動機一共生產了1313臺。


3

目前國際上生產航空發動機的企業主要有GE、賽峰、羅羅和普·惠公司。

其中GE航空與賽峰合資的公司CFM在商用載體科技佔據絕對主導份額。

另外,美國霍尼韋爾、德國MTU、義大利 Avio、俄羅斯土星、俄羅斯禮炮等也具有較完整的生產能力。

目前世界上能夠獨立研製高性能軍用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也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在全球商用航空發動機市場,CFM佔了40%的市場份額,聯合技術公司(UTC)佔了27%的市場份額,GE市場份額為19%,羅羅的市場份額為11%。

另外,CFM在商用窄體客機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71%,起絕對主導作用。

雖然,CFM公司在航空發動機市場所佔份額最大,但其實世界上最大的航空發動機生產商是GE航空。

因為CFM公司是1974年GE與法國斯奈克瑪共同成立的,雙方各佔50%股份。而CFM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生產了一款渦扇發動機叫做CFM56,而這是一款航空史上銷量最高的發動機。

2016 年,斯奈克瑪更名為賽峰飛機發動機公司。

截至2018年,CFM已累計交付了超過3.2萬臺CFM56發動機,累計飛行時間超過10億小時。

根據2018年的數據,波音737Max的全部航空發動機用的都是CFM公司的LEAP發動機。

另外,空客A320neo有67%的飛機用的LEAP發動機。

如今CFM56交付量已超過32500臺,LEAP已有超過16000份訂單,成為航空史上訂單速度最快的發動機型。

由於CFM56屬於GE旗下的產品,所以GE航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動力和設備製造商。

GE在營收規模上有絕對的優勢,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

說到GE,可能大家不是特別了解,但是說到愛迪生大家該知道了吧!

而GE的前身就是1878年成立的愛迪生點燈公司。

1892年,愛迪生公司與湯姆遜.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併成立通用電氣公司,也就是GE公司。

到1941年,通用電氣進入航空發動機領域,所以GE公司在航空發動機產業已經有了近80年的歷史了。在全球範圍內,現在每兩秒鐘就有一臺由GE航空提供動力的飛機起飛。

2015年,GE 宣布將縮減金融業務。

2018年,GE 宣布將剝離醫療健康部門,並在2至3年內出售其在貝克·休斯石油公司中的全部 62.5%的股份。

GE 將專注於噴氣發動機、 發電廠和可再生能源業務,航空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收的比例或將增加。

GE的航空發動機譜系極為廣泛, 公司產品F404 是世界上最廣泛應用的戰鬥機 引擎,運用於F / 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韓國T-50,印度Tejas Mark I,F-117 隱形戰鬥機等,超過3700架飛機。

GE90是波音777的發動機,目前GE9X是波音777的下一代唯一可選動力系統,可降低10%的油耗。

聯合技術公司之所在航空發動機市場排第二,那些因為公司旗下有一家子公司叫做普·惠。

普·惠成立於1925年,靠活塞式航空發動機起家,二戰末就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活塞發動機生產商。

普·惠生產的發動機以軍用為主,如F100和F119。

如今,普·惠壟斷著美國軍用航發市場,公司發動機也以軍用為主,公司近2.2萬臺軍用發動機在22個國家服役。

我們都知道,美國最先進的戰機是F22,但是由於F22造價昂貴,已經停產。未來五代機的主力毫無疑問是F35。

而普·惠就是F-22和F-35的唯一動力供應商。

F135發動機用於F-35,F119用於F-22猛禽,F100系列用於F-15和 F-16。

而普·惠公司F117-PW-100 發動機則是C-17的動力。

PW4000從1984年投入使用,衍生型號推力從52000 磅發展到99040磅,使用機型包括空客A300,空客A310,波音747,波音767,波音777,空客A330。在商用航空發動機方面,普·惠PW4000非常具有活力。


4

羅爾斯·羅伊斯,是英國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公司,簡稱羅羅公司,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

目前羅·羅航空發動機市場佔有率僅次於GE。

1906年,羅·羅公司由亨利·萊斯和查爾斯·勞斯創建的英國汽車與飛機發動機製造公司分離而來。

羅·羅公司從1914年開始製造飛機發動機,並在1920年代末發展成為最主要的業務。

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羅·羅公司開發出噴氣發動機RB211一舉成名。

研發RB211費用巨大使得羅·羅公司於1971年破產,而後被英國政府國有化才得以生存。

1980年,勞斯萊斯汽車被 Vickers 收購,後被賣給寶馬,從此羅·羅公司成為專業從事渦輪發動機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起,RB211被其概念繼承者:穩達系列發動機取代,遄達也成了公司最驕傲的產品。

遄達700發動機是目前空客A330飛機的最主要動力系統,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超過90%。

遄達900發動機是空客A380的動力系統,南航、新加坡航空、阿聯航空都選擇皖遄達900,市場佔有率超過50%。

遄達1000發動機,波音787的動力系統,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

賓達達XWB發動機是空客A350XWB的唯一動力系統馬達遄達XWB的訂單已經超1500臺,是羅·羅史上銷售最快的發動機。b

遄達1000發動機改進後裝在A330NEO飛機上,形成了遄達7000發動機,單純發動機的效率可以提高10%。

羅·羅公司80%訂單為遄達系列撮可見遄達這款航空發動機在公司的分量有多重。如今,波音787、空客A380、空客A330等哈達用遄達系列發動機。

另外,從主力產品上可以看出,羅羅的主要業務是在民用航空。

目前,羅羅公司民用航空收入佔比基本保持在50%左右,而防務收入在15%-20%之間。

在軍用航空發動機方面,戰後羅·羅斯貝噴氣發動機為三叉戟、灣流2和福克F28 提供動力。

軍用版的斯貝為英國皇家空軍的海盜攻擊機、F-4 幽靈II戰鬥機和獵迷預警機提供動力。

羅·羅RB199航空發動機為狂風式戰鬥機提供動力,同時還生產颱風戰鬥機的發動機EJ200。



羅羅公司2018年其航空發動機銷售收入是167億元,而服務收入是221億元,服務收入約為設備銷售收入的1.3倍。

其實,在航空發動機業務方面,服務收入往往會更好,各種養護和維修都少不了。


5

Oboronprom聯合工業公司有一家子公司叫做俄羅斯聯合發動機公司(UEC),聯合發動機公司產品涵蓋軍用和民用,航空、太空計劃、各種電能和熱能裝置產品都有。

雖然,聯合發動機公司成立時間僅是在2007年,生產在生產航空發動機方面技術絕對不弱,因為在成立之前就有了幾十年的技術積累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2007年,俄羅斯成立了4個控股公司:禮炮航空發動機聯合體、留裡卡土星航空發動機聯合體、克裡莫夫股份公司、薩馬拉航空發動機製造中心。

在2008年,將4個控股公司整合成立聯合發動機製造集團控股公司(ODK),該集團佔了俄羅斯發動機行業85%以上的資產。

如今,俄羅斯的主力機型是T50,裝備發動機型號為117S。


6

相比於西方國家,我們航空發動機研發歷史相對短一些,而且一開始主要是仿製。

1956年,我國仿製出第一代航空發動機渦噴5,從而使我國成為少數能夠批量生產噴氣式發動機的國家。

1987年,渦扇-10立項,2001年實現裝機首飛。

渦扇10最大推力為138千牛,推重比達到8,性能與F100差不多。

目前,渦扇10已成J-10/11/15/16/20等多個系列戰機的主力發動機。

從這裡來看,渦扇10確實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的主力。

過去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與飛機研製深度綁定,在確定飛機研製目標後,會啟動配套該型飛機的航空發動機的研製。

為了更好的發展發動機,2012年設立「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市場稱為兩機專項。

2016年,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成立,註冊資本500億元,從而實現將飛機製造企業和發動機製造企業分離,同時兩機專項也進入實質籌備實施階段。

目前,航發集團下轄20餘家直屬企事業單位,擁有航發動力(600893)、航發科技(600391)和航發控制(000738)3家主板上市公司。

WS-9「秦嶺」發動機是我國生產的第一臺渦扇發動機,其原型是英國斯貝發動機,裝備了殲轟-7等飛機。

目前,我國正在研製第四代航空發動機是WS-15「峨眉」,推重比超過10,是我國目前正在研製的最先進的發動機。

WS-15有望在2020年完成定型,其主要技術指標接近或超過主流第四代航空發動機水平。

2017年,我國航空發動機市場需求量約5196臺,需求達到456.5億元,我國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總體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在運輸機方面,目前運-20裝備俄羅斯生產的D-30KP2 發動機,WS-20發動機是我國在研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目標裝配機型為運-20。

我國軍機保有量與美國有較大差距,因此未來潛在增長空間大。目前美國軍機保有量12812架,俄羅斯軍機保有量4059架,我國軍機保有量3184架。



7

前面談到的多種優秀國產航空發動機,大多與航發動力這家公司有關。

航發動力前身系吉林華潤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西航集團向華潤生化注入航空發動機業務,通過借殼方式實現上市,同年11月名稱變更為西安航空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公司發生重大資產重組,收購黎明公司、南方公司、黎陽動力、晉航公司、吉發公司、貴動公司、深圳三葉以及西航集團的航空發動機相關的資產。自此,軍用航空發動機總裝業務全部進入上市公司,更名為中航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更名為中航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是三代戰機國內唯一發動機供應商。

航發動力是我國唯一具有全種類軍用航空發動機生產資質的企業。

航發動力主要產品包括渦扇、渦噴、渦軸、渦漿及活塞發動機,產品運用於戰鬥機、轟炸機、直升機、運輸機、民機等各軍民機型。

航發動力公司產品覆蓋我國迄今為止全代際、全類型、全型號的國產航空發動機。

其中WS-10「太行」是國產第三代大型軍用航空渦扇發動機,是殲-10C、殲-11B、 殲-15 以及殲-16的動力。

很明顯,航發動力的主要來自是來自於旗下黎明公司、黎陽公司和南方公司,三大航空發動機主機廠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三家主機廠營收約佔公司全部營收 70%至 75%左右。

2019年,航發動力的營業收入是252億元,旗下的黎明公司佔比近半。

航發動力公司還擁有國內最大的葉片生產線,公司航空發動機用複雜零部件加工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航發動力與GE、RR等巨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成為數家外國發動機公司近百種零件的海外唯一供應商。

受到武器定價機制影響,航發動力的利潤率相對顯得較低,例如2019年的毛利率僅為17.7%,淨利率為4.4%。

儘管航發動力2019年的營業收入高達252億元,但淨利潤僅為10.8億元。

而不可否認的是,航發動力在我國航空發動機這一塊,自然是有絕對領先的優勢,加上嚴格的正常壁壘,這其實才是公司的亮點。


相關焦點

  •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美國在這一領域遙遙領先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的「皇冠上的明珠」,可以說是現代國家工業實力的集中體現。如果在現代科技中進行類比,晶片代表的是精密製造的極致,在幾納米的工藝中展現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科技實力。航空發動機則代表了一個國家軍事、科技、財力的集中體現。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可以說航空領域的每一次技術突破,都是由航空發動機推動的,而航空領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一環,可以說航空發動機與人類進步直接相關。
  • 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到底有多難造
    航空發動機由於研製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全世界能獨立製造且技術成熟的發航空發動機的只有4個國家: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四個國家,美國以通用和普惠為代表,英國以羅羅公司為主,俄羅斯聯合發動機製造公司以及法國塞峰公司。
  • 世界上航空發動機排名,美國遙遙領先,俄羅斯屈居第二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能夠研製戰鬥機,一些小國家都有研製戰鬥機的實力。比如韓國、印尼、巴西、日本等國家都能自行研製出飛機。但真正能獨立研製出航空發動機的只有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中國。從這可以看出這航空發動機技術是難度更大、技術和風險更高的,要不然世界上卻只有五個國家能夠研製。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作為實施航空發動機專項的責任主體,中國航發對走出一條自主發展的道路充滿信心:「實現航空發動機從測繪仿製到自主創新的戰略轉變,實現我國由航空大國向航空強國的戰略轉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
  • "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比航天火箭發動機研發更難
    要點提示  當前,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建設迎來重大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從富國強軍戰略高度,作出了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等重大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自主研發航空發動機的新篇章。  人類在航空領域中所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的革命性進展,無不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突破和進步密切相關。
  • 航空發動機壟斷背後的世界秘密
    當我們還為航空在中國科技界的地位而奮爭時,世界已悄然形成了一個遠比飛機行業更嚴苛、更高度壟斷、更嚴密技術封鎖的全球航空發動機格局。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國家通過其寡頭企業,壟斷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本文暫不涉及燃氣輪機)市場。美英法寡頭企業,包括其合資公司,佔領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的70%,而在新機市場上的價值份額更高達90%。
  • 【行業新聞】中國學者汪一平創新研發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是被譽為「工業之花」、「皇冠上的明珠」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被譽為「工業之花」、「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經濟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航空發動機的性能決定著一個國家的航空發展水平,發達國家一直將航空發動機技術列為國家優先發展的技術和戰略性產業,嚴格控制其核心技術向國外出讓或轉移。
  • 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領軍人——劉永泉
    央廣網瀋陽6月27日消息(記者郭淼 郭威)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專制型號總師、瀋陽發動機研究所總設計師劉永泉,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帶領全所科研人員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和提升,實現了航空發動機動力技術的新發展,助力我國現代航空發動機的研製發展邁入新時代,成為新一代航空發動機的領軍人。
  • 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揭牌成立
    儀式現場航空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上公認的核心技術門檻最高、整體結構最複雜的工業產品,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工業和國防的綜合實力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將以「夯實基礎,引領未來」為宗旨,實施 「軍民深度融合」和「開放合作」發展戰略,探尋我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發技術路線,為實現下一代「高、遠、快、智」航空發動機提供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力爭成為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航空發動機理論技術創新基地和高端人才培養基地。
  • 我國航空發動機事業的發展情況探討
    這是2020年中國人民奪取新冠肺炎疫情勝利的生動寫照,我國航空發動機自主研製亦是如此。 建國之初,黨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視航空工業,新中國航空工業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誕生。在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航空工業在國防建設上總是佔據領先地位。
  • 大比拼:世界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哪家強
    ,標誌著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將形成全新格局,對中國航空工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飛機的心臟,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高端製造業領域的「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具有研製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水平、科技工業基礎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那麼,世界知名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有哪幾家?
  • 航空發動機精益製造全過程大片-BBC中文字幕,震撼啊!
    這個由BBC拍攝的紀錄片很棒,詳細介紹了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生產廠商——英國羅爾斯羅伊斯航空發動機的製造過程,如果有的網友不熟悉它的名字,你們一定熟悉它的另一個譯名,勞斯萊斯。
  • 航空發動機龍頭航發動力
    惠迎:《軍工核心資產》從今天開始進入軍工產業鏈,首先圍繞著上圖《軍工核心資產》展開,又不局限於上圖。今天我們首先一起來梳理航發動力,公司主要業務分為三類:航空發動機及衍生產品、外貿出口轉包業務、非航空產品及其他業務。主要產品和服務有軍民用航空發動機整機及部件、民用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生產與出口、軍民用燃氣輪機、軍民用航空發動機維修保障服務。
  • 張兵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院長甘曉華
    張兵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院長甘曉華 發布日期:2019-06-23 08:41 信息來源:嘉興日報瀏覽次數:   昨天上午,市委書記張兵會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院長甘曉華一行,並就深化項目合作等進行座談交流。
  • 中國航空發動機弱在哪兒
    CFP供圖    航空發動機技術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經濟和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    指導美軍21世紀聯合作戰的綱領性文件《2020年聯合設想》中,提到構成美國未來戰略基礎的九大優勢技術,其中航空發動機排在第二位,位於核技術之前。
  •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組建 在副部級央企中排名第11位
    信息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組建 在副部級央企中排名第11位   航發列入戰略新興產業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卻是制約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軟肋」。目前,真正能生產航空發動機的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等幾個國家。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製造列入其中,「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首次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
  • 中航發集團成立 世界航空發動機都有哪家強?
    新華網北京9月1日電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中航發集團)日前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將形成全新格局,對中國航空工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8月28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大會會場。
  • 航空發動機為何被發達國家壟斷?一文帶你看懂背後的世界格局
    美英法寡頭企業,包括其合資公司,佔領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的70%,而在新機市場上的價值份額更高達90%。  全世界能造飛機的公司十數家,而獨立的航空發動機供應商只有幾家。  美、俄兩國的航空發動機底蘊深厚,但俄羅斯這隻「老虎」一打盹,就被西方遠遠甩在身後,尤其在民用航空發動機方面,俄羅斯在世界市場幾無份額。
  • 不起惑就不會造業——宣化上人
    所謂「起惑、造業、受報」是有連帶的關係。如果不起惑,就不會造業,也就不會受報。起惑就是迷惑,因為沒有真正的智慧,對事理不明白,就顛倒了。詳言之,就是是非分別不清楚,善惡分別不清楚,乃至黑白不分,正邪不明。總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分別不清楚,就因為無明在作怪。造業,就是造善業或不善業。造善業上升諸天,造惡業下墮諸地獄。
  • 航空發動機和光刻機誰更難,有了圖紙也造不出
    在為之欣喜的同時也要注意到,一個更加壟斷,技術封鎖更加嚴密,突破難度更大的領域正在制約著中國航空製造業的發展。航空發動機,被稱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並不是說說而已。據估算,美英法三國佔據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七成的份額,在新機型上更是高達九成!航空發動機製造,要求大資金投入。俄羅斯本來在航發製造領域實力不俗,技術領先,由於社會動蕩,技術創新不足,如今已被遠遠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