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到底有多難造

2020-09-07 雲端機長air

航空發動機由於研製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全世界能獨立製造且技術成熟的發航空發動機的只有4個國家: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四個國家,美國以通用和普惠為代表,英國以羅羅公司為主,俄羅斯聯合發動機製造公司以及法國塞峰公司。

航空發動機,也就是現代噴氣式發動機,主要包括渦輪風扇發動機、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軸發動機等,其主要的結構部件有進氣道、壓氣機、燃燒室、渦輪以及尾噴管等。那麼航空發動機到底難在哪?

一、構成極其複雜,而且精密度要求極高

說它複雜,是因為航空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幾乎所有的專業領域;而說它精密,是因為發動機整體狹小,工作環境苛刻,要求在有限的空間裡,裝下上萬個零部件,實現複雜的功能。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結構是壓氣機、燃燒室和渦輪,這三個結構部件組成了發動機的核心機。噴氣式發動機主要的功率輸出流程都是在核心機中實現。一臺航空發動機從紙面的設計數據到最終裝機服役需要一個漫長的研製過程。
一臺CFM-56發動機航空發動機的風扇直徑僅為1.55米,長度為2.5米,如此小的空間內要產生86千牛的推力,可想而知其加工工藝有多麼複雜。
從小的方面看,以目前主流單晶渦輪葉片為例,精鑄工藝要求是0.1毫米的誤差,這樣才能保證每個葉片都可以正常工作。



二、進入門檻極高
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製造不僅本身的設計製造門檻都極高,而且對基礎工業、材料學要求也不一般。 首先,一臺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包括上萬個零件,需要高技術水平的加工生產線、高成熟度的工藝材料體系,以及嫻熟的工人進行精密地裝配。基礎工業及零配件加工純粹靠積累,不是想提升立馬就能提升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疊加,需要各個領域的齊頭並進。



三、對航發製造材料要求極高

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對材料學水平和能研發力要求極高。發動機要能耐高溫、保證足夠長的壽命、能高負荷運行、能耐腐蝕、同時又保證重要比較輕就得靠金屬材料學。提升材料研發水平和能力,不僅需要冶金技術,還需要經驗的積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金,進行大量的實驗測定。

比如在發動機的轉速,一分鐘甚至能夠高達數萬次,如何能保證它的長壽命,這給材料的耐熱和散熱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材料如果不輔佐以精細的冷卻技術的話頃刻之間就會灰飛煙滅,我們最好的高溫合金工作溫度也只有1100度左右。我們要在航髮結構中設置非常複雜的冷卻系統,像迷宮一樣的冷卻通道,要加工出數以萬計的微細的冷卻小孔。有這些都給我們設計製造和試驗帶來極大的挑戰。,以經典的CFM-56發動機為例,包括低壓壓氣機、九級高壓壓氣機、一級高壓渦輪和四級低壓渦輪,中間還有一個環形燃燒室。但是就是這些結構,工作的溫度、壓力環境不一樣,就說明其使用的材料是不同的。以渦輪葉片為例,工作環境上千攝氏度,一分鐘數萬轉,使用多種金屬混合製造,而且比例也各不相同。



四、研發周期長、研製經費多

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覆蓋空氣動力學、燃燒學、結構力學等多個學科,研製周期和產業鏈長,其間還要解決:油耗、推重比、組合動力、組合材質、成本等一系列難題,解決設計與加工、材料的匹配問題及無數的試驗,沒有10幾年的時間,難以設計成型。
還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航空發動機不只是設計出來的,也是試驗和試飛出來的。按照目前全世界對航空發動機研製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的程度來說,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只憑設計和計算就可以精準預測結果是什麼樣。
全新研製一型航空發動機的時間,會遠大於研製一型同時期的飛行器。沒有很強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不可能支撐航空發動機的研製。



飛機是工業上的皇冠,航空發動機就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國綜合實力和頂尖技術的象徵。


相關焦點

  • 航空發動機有多難造?F-22發動機圖紙拿出來,都沒人能造出來
    而飛機的飛躍是需要超強大的動力支撐,它就是航空發動機。那什麼是航空發動機呢?世界上哪些國家擁有獨立研發航空發動機的技能?我國現在發動機發展情況如何?還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制約嗎?快來跟小魚一起來看看吧!那航空發動機建造有多難?
  • 航空發動機有多難造?裡面1600攝氏度在燒,外面一點都不燙手
    現如今,人類的出行變得愈加快捷,我們不僅有火車、汽車、高鐵,還有飛機,一架飛機的重量還是比較大的,它之所以可以成功的飛上天,是因為有巨大的推力,而推力就來源於發動機的做功,也就是說,一架飛機最核心的部位就是航天發動機。
  • 英國萊斯勞斯:造汽車世界一流,造航空發動機更厲害
    不過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萊斯勞斯不僅造汽車,也造航空發動機,而且造的航空發動機堪稱世界第一,勞斯萊斯發動機是世界最頂級的航空發動機。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都說英國已經衰落,為何世界最頂級的航空發動機在英國?
  • 航空發動機葉片將實現成都造
    航空發動機葉片將實現成都造 本報記者   羅向明     為該領域全球最完整產業鏈項目    本報訊 (記者 羅向明)再過幾年,波音、空客等大飛機發動機上有可能出現成都造的葉片。
  • 航空發動機多難?中科院1噸推力發動機,2億經費,10多年努力!
    航空發動機是中國航空工業最難,也是最頑固的短板,按照飛機設計師的說法,中國幾乎任何一款飛機,不管是民用飛機還是軍用飛機,都存在各種程度不等「心臟病」,尤其在戰鬥機使用的大推力高推重比航空發動機上,中國航空發動機行業,耗時40年,經費幾百億,終於搞定FWS-10太行發動機,開始取代外國30年前水平的進口發動機,而且在某些關鍵指標上
  • 怪不得航空發動機那麼難造,看看3D工作原理,我真的明白了
    2020-12-18 09:41:57 來源: 機械學霸 舉報   目前大部分航空發動機都是屬於燃氣渦輪型
  • 熱障塗層成為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必不可少的「防護服」
    航空發動機的「防護服」發動機為什麼穿「防護服」?人穿上防護服是為了抵禦細菌病毒的侵襲,那發動機穿上「防護服」是為了抵禦什麼呢?發動機的「防護服」是什麼?從用途上來看,發動機的「防護服」通常有以下幾類:抗氧化和防熱腐蝕的塗層,防止葉片尖端劃傷內腔的耐磨塗層,填補部件組合處細小縫隙的封嚴塗層,以及在葉片表面起到隔熱作用的熱障塗層。熱障塗層常用於高溫防護,是近年來塗層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
  • 全球能造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其實僅有5個
    資料圖:國產航空發動機。全球能造戰機的國家不少,但是統計下其使用的發動機就會發現,基本都是直接進口美俄英的產品。一年來,航空發動機研製有何進展?記者了解到,2017年上半年,我國航空發動機新機交付率有大幅提高,與去年上半年同期比較,提升了8個百分點。某重點型號產品在產量增加34%的情況下,同比產品交付率提高10個百分點。製造效率有所提高之外,航空發動機產品的可靠性和質量也穩步提升。中國航發生產部生產與供應鏈辦公室主任李平介紹:「目前產品外場完好率在90%以上。」
  • 為何只有五常有技術能造氫彈 研製到底有多難?
    原標題:為何只有五常有技術能造氫彈 研製到底有多難?   人們可能會問,氫彈有多大的威力?研製氫彈到底有多難呢?   為何只有五常能造氫彈   氫彈是利用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點燃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質量較輕的原子的原子核發生核聚變反應瞬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稱聚變彈、熱核武器。之所以稱為熱核武器,是因為它們的連鎖反應需要更高的溫度啟動。
  • 造晶片到底有多難?單看這幾個技術就知道不一般!
    自老美對我國實施技術封堵後,高科技產業方面影響就比較多,特別是晶片製造方面,即便我們有晶片設計技術,但若沒製造能力,同樣只能望洋興嘆,故近一年來自力更生造晶片風潮流很盛。但是晶片到底有多難造?各位可能只懂其一不懂其二。那到底有多難呢?
  • 德國製造那麼厲害,為什麼造不出航空發動機?
    ,不浮躁,有工匠精神,確實德國製造享譽全球,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這些汽車品牌在中國影響力很大。那麼,強悍的德國製造業為什麼造不出航空發動機呢?一、航空發動機這類高尖端產品是多學科的應用,也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產業。
  • 中國航空發動機弱在哪兒
    然而,與世界航空強國相比,航空發動機領域仍是我們的「軟肋」。    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落後是多種複雜原因造成的。    判斷高性能軍用航空發動機的主要指標    談到航空發動機,我們必須弄清楚什麼是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
  • 中國國產航空發動機終於傳來好消息
    今日之中國,方方面面都已步入了世界先列,但航空發動機之殤卻一直困擾我們。我沒有過多地去解釋,因為我懂得航空發動機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知識雙密集型高科技產品,也深知在技術一窮二白和國際封鎖的環境下,研發一個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到底有多難。所以,航空發動機的每一次進步就是最大的喜訊,我堅定不久的未來我們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超級發動機。
  • 這款航空發動機南昌造
    2020南昌飛行大會即將召開50家國內外航空企業將帶著自己的產品亮相作為南昌航空產業發展主陣地的高新區匯聚了不少航空企業他們的「高新造」產品也將在此次飛行大會上亮相↓↓↓江西中發天信是南昌高新區航空城的一家小型航空發動機研發製造企業這家企業的落戶填補了高新區航空發動機研製領域的空白
  • 飛機發動機威力到底有多厲害?
    一個好的發動機又有什麼標準呢?引擎的推力必須足夠大,使用壽命必須足夠長。以上就是衡量發動機的最重要的兩個標準。發動機的技術問題的解決不僅可以幫助飛機飛越天際,還可以讓軍艦改用燃氣輪機進行海上飆車,還可以讓陸上坦克飆車。
  •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真正的晶片製造過程十分複雜
    晶片製造到底有多難?真正的晶片製造過程十分複雜 李倩 發表於 2018-09-08 10:41:53 今年4月中興事件引發了全民對國產晶片的關注。
  • 四川大力發展航空與燃機產業 航空第四城成都再起飛
    布局航空航天現代製造業,大力發展航空服務業,建設航空產業化項目……瞄著航空航天產業重要基地城市目標,成都「再起飛」。  本報記者 張明海  技術引領  「成都造」要打造全球影響力  8月12日,雙流縣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內,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航空發動機含錸高溫合金葉片項目建設現場正加緊施工。
  • HPC CHINA 2019:航空航天領域高性能計算應用
    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對產品提出挑戰物理極限的要求,高性能計算逐漸在航空航天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工程計算與仿真,提高產品迭代效率、降低成本。、燃燒、傳熱、多相流、計算性能優化等方向應用交流,促進航空航天領域技術交流和高性能計算應用發展。
  •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中國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 瞄準航空發動機自主創新 原標題:   航空發動機何時能夠實現「中國造」?近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國之重器"航空發動機:比航天火箭發動機研發更難
    >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動力、可操縱的載人飛行,標誌著飛機的誕生,這也可以認為是航空發動機的誕生日。距此約100年前,「航空之父」英國學者喬治·凱利就建立了飛機的飛行原理和結構布局,之後人類進行了大量的飛行探索,但由於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只能望「天」興嘆,直到萊特兄弟製造出了性能好、重量輕的發動機才實現了有動力載人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