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證實!中國國產航空發動機終於傳來好消息

2020-09-03 無錫軍地協同公共服務

經歷了百年屈辱史後,「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深深刻在國人心裡。於是我們奮力直追,超英趕美。今日之中國,方方面面都已步入了世界先列,但航空發動機之殤卻一直困擾我們。


對於航空發動機的問題,小編也常常遇到軍迷朋友們的追問「發動機解決了嗎?就在吹牛」。我沒有過多地去解釋,因為我懂得航空發動機是一個典型的技術、知識雙密集型高科技產品,也深知在技術一窮二白和國際封鎖的環境下,研發一個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到底有多難。所以,航空發動機的每一次進步就是最大的喜訊,我堅定不久的未來我們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超級發動機。



這不,航空工業一飛院傳來消息,證實了渦扇20航空發動機研發成功的喜訊。在航空人夜以繼日地努力下,6月29日00時57分,項目發動機起動成功,電源和液壓系統加載成功。


一飛院並沒有提及是什麼發動機,為什麼這麼肯定說是渦扇-20


首先,運-20是一飛院研製的,而運-20之前已經證實了配置上了我國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渦扇-20;


其次,從「電磁幹擾」、「短艙」等字眼可以確定是運-20,一般大型運輸機,才需要渦扇-20這種大涵道比發動機來達到較大的運輸量。



航天人銘記失敗,砥礪前行


從新中國航空工業起步至今,不可否認,我國基本已經實現了從零到世界前沿水平,但發動機之殤也是不可忽略的。在研製航空發動機中,無數座失敗的大山壓在科研軍工人員身上。


1964年,一種新型的全天候高空高速截擊機設想被提出很快就進入研製階段。雖然耗時16年,也頑固地挺過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但由於設計指標過高,發動機跟不上而流產。這就是我們戰鬥機中沒有殲-9的原因。


1971年,殲-13殲擊機的設計方案開始醞釀。儘管殲-13的氣動設計非常超前和使用,但還是擺脫不了發動機的制約,種種方案被槍斃,最終殲-13也無緣祖國的藍天。


1976年,針對針對西沙海戰暴露出中國海軍在作戰中無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的問題,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廠(洪都航空前身)開始研製強-6強擊機。但由於渦扇-6無法定型量產等問題,20世紀80年代被迫下馬。


但這麼慘重的經歷壓不垮我們堅韌的航天人,反而成為他們的動力。在國內的一片質疑聲和國外技術封鎖中,渦扇-20的成功研發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渦扇-20研發成功有何意義?


第一,減少支出,搶佔國際市場份額


2011年統計,球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約750億美元,國內年均航空發動機市場需求是1000億元,而我國中航發動機公司的市場產值僅為200億元人民幣(約合30.76億美元)


渦扇-20的研發成功,可以取代國內一直使用的俄制D30和CFM56-5C型號的發動機,減少國內支出,甚至搶佔這些發動機的國際市場。



第二,提高運-20等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綜合實力


一直以來,我國戰略運輸機噸位都比不上國外的先進運輸機,換上渦輪-20後,運20最大起飛重量將提升到246.4噸,其最大載重能提升26.4噸。


這不僅讓運-20的綜合性能提升了,可以翻越更高的高原地區,還是以後研發更先進發動機的鏡子。


無論是失敗或是成功,航空工業的每一道工序都滿懷著我們航空人的堅毅和汗水,每一次進步都值得我們為其歡呼!


來源|軍武酷



無錫軍地協同公共服務平臺



(一網四中心)


運營單位:

五軍防務科技(無錫)股份有限公司


五軍防務科技(無錫)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軍地協同產業管理和服務的公司,受無錫市政府委託,參與了無錫軍地協同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並承擔運營和管理職能。


五軍防務著力採用創新化思維整合軍地優質資源,最大限度解決參軍企業面臨的問題與困難,為加快推進「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集成電路」「兩機專項」「智能製造」「新材料」「物聯網+」等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全力支持。

相關焦點

  • 難題終於被解決!中芯傳來好消息,國產晶片迎來轉機
    梁孟松遞交辭職申請的這一個難題,終於在近日得到了解決。難題終於被解決!據悉,中芯目前已經發布了官方的工改,表示梁孟松將會繼續擔任中芯聯席的CEO位置。蔣尚義也被留了下來,兩位技術大牛如果中芯通力合作,國內晶片製造產業追趕的速度也將會大幅度提升。此外,中芯也傳來了有關光刻機的好消息,蔣尚義來到中芯之後就EUV光刻機問題與ASML進行了談判。
  • 國產大涵道比發動機開始生產,C919迎來國產心,將不再被卡脖子
    然而,C919客機此次測試,有網友表示非常「贊」以外,也有部分網友認為沒有什麼好慶幸的,依舊拿發動機說問題,認為C919最核心的發動機還沒有實現國產,依舊採用國產發動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國產發動機,只要西方國家一封鎖斷供發動機,C919客機就無法量產,無法投入商用。
  • 中國再次傳來好消息,美:還是被中方給突破了
    我國秦嶺深處傳來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一些好消息,美國表示道:還是被中國給突破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國傳來喜訊而在這次我國傳來的一聲巨響就是我國成功突破第一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 努力前行我們都知道,火箭發動機也是至關重要的存在
  • 再次傳來好消息,外媒:中國攻克成功了
    ,對此,外媒表示道:中國還是攻克成功了!泵後擺火箭發動機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是否了解,其實光是聽名字就應該知道跟火箭是有著一定聯繫。說實話,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發動機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此裝置來進行測試的,畢竟火箭這樣非常耗費資金的東西一定不能出現任何的失誤,因此我國在此領域上一直下功夫研究,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成功的登上各國「熱搜榜」。
  • 無懼美國制裁,俄羅斯MC21客機換裝國產發動機順利首飛,給C919提了個醒
    在川普執政到了末期階段時,美國幾乎已經將對競爭對手的敵視態度發展到了變態的階段,除了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以外,美國對於俄羅斯絲毫沒有緩和的態度,目前俄羅斯的國產大飛機MC21幹線客機使用的航空發動機就是來自美國普惠公司的PW1400G
  • 中科院傳來好消息,中國特種材料取得大突破,西方國家豔羨不已
    中國再次獲得重大突破,特種材料工作效率提高上千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豔羨不已。中國曾有無比輝煌的歷史,然而從1840年起中國變成了任人欺凌的孱弱之國,一直持續了百年之久,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們終於站了起來,近幾十年來,中國走出了一條荊棘密布但無比光輝的發展之路,在西方國家重重封鎖的情況下實現了強勢崛起,綜合實力實現了飛躍式提升,創造出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就連西方國家都佩服不已!
  • 美國「波音」0訂單之際,中國C919拿下1000架訂單,獲得官方認證
    近日有好消息傳來,國產飛機C919獲得官方認證,拿到了型號檢查核准書,即將進入試飛階段,預計到2021年,C919實現量產,有28家商家,一共訂購了約1000架飛機。中國有了自己的飛機以後,就不用再從其他國家訂購飛機了。
  • 國產航空發動機獲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圖為國產矢量航空發動機此前,曾有大批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進行科研工作,近日終於傳出一個大捷報,國產航空發動機迎來了矢量推力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轉折點,對此有網友表示好奇,中國航發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 中國航空傳來好消息!比華為5G範圍更廣,比北鬥導航用處更多
    中國航空傳來好消息!這不,中國航空又傳來的好消息,「航天科工計劃」目前已經完成了大量的衛星網際網路通信試驗,這一工程比華為5G範圍更廣,比北鬥導航用處更多,甚至可以說是結合兩者優勢能力的未來產業。
  • 國之重器:技術難度與晶片相當的航空發動機,目前中國實力幾何?
    而航空機成本之高難以想像,所以有人形容,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過程就是燒錢的過程,應該是比燒錢更耗錢! 中國國產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歷程國產航空發動機產業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仿製、改進、改型到自主研製四個階段,但是目前國產航空發動機的技術水平與美國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 國產航發再次新突破,國產發動機可替代,但還需繼續打磨
    隨著美國對我國半導體行業的逐步收緊,使中國科技企業面臨各種困難,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使中國科技發展停下來。另外我國航空大飛機領域,最近發展的特別快,美國也感受到該行業崛起後,最近傳出美國可能對中國停止出口C919發動機,引發廣大網友關注。
  • 運20確認換裝WS20國產航發,多個關鍵信息證實重大突破
    文\世界 自打問世以來,運20就一直是國內軍迷們長期關注的熱點國產武備。運20的誕生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國產戰略運輸機的有無問題,完成了中國空軍從國土防空軍到遠航戰略空軍的一步巨大發展邁進。
  • 中國軍工擁有的世界最強的心臟——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30」
    軍用裝備諸如坦克、軍艦的發動機,等同於它們的心臟,好的發動機影響了軍事裝備的速度、穩定性、可靠性等多項重要的因素。而航空發動機則是重中之重,構成了中國空軍額重要力量,能夠讓中國軍隊的實力實現穩健的增幅。  中國苦心孤詣進行發動機的研發付出的努力沒有白費。軍工領域方面頻頻傳來捷報,聲稱航空發動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 中國航空領域發動機取得突破,使用壽命就得以延長
    當大家把發展的目光都投向了晶片這個領域的時候,我國其他很多領域的科研人員都在努力的研究新的東西,比如說我國航天發動機領域就傳來了好消息,中國航空領域發動機取得突破,使用壽命就得以延長。航空發動機與我們生活中所用的這些普通機器的發動機並不相同,普通機器的發動機它的造價比較便宜
  • 新刊 |《中國大飛機》:託起航空強國夢
    近年來,隨著國產大飛機「三劍客」——C919、AG600、運-20在藍天聚首,幾代中國人的藍天夢正在一步步實現。而在中國航空工業沉寂的這20年裡,世界航空業早已發生深刻變革。當中國的天空上,幹線飛機是清一色的舶來品時,我們已然意識到,沒有自己的大飛機產業,只能算航空大國,不能算航空強國。
  • 在軌飛行60天後,太空中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如今它已經在軌飛行60天,太空中傳來了好消息,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天問一號終於邁出最重要的一步,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順利完成。這次進行的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主要是控制中心的航天科技者需要對天問一號的發動機進行開機點火操作
  • 著名航空專家稱讚,渦扇15證明中國實力,未來航發必能與美比肩
    中國是一個發展極快的國家,經過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從一無所有到研發出了許多先進的武器,不僅成功部署了航空母艦,還裝備有隱身戰機。對於這樣的進步,世界各國也都是相當驚嘆。不過一直以來,我國在航發方面始終存在著極大的短板,不僅推力小,推重比也非常之低。
  • 我國航空傳出好消息,6千噸國之重器巨大突破,國產6代機不再遙遠
    說到幾十年前的中國,用「落後」來形容無疑是相當合適。幸運的是,中國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走上了一條獨立自強的道路。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級大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績也是相當突出。不久之前,中國航空就再次傳來了好消息。
  • 國產大飛機C919南昌進行首次航空表演,但發動機只夠飛4年
    據悉,新華社原文是這樣表述的:「單通道雙噴氣式飛機C919於今天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飛行大會上亮相,並貢獻了首次航空表演。在此之前,國產大飛機C919的飛行主要是用於測試,而今天的航空表演,表明其距離真正投入使用又近了一步。」
  • 航空發動機大跨越!國產「熱障塗層」突破,可承受2000℃高溫
    所以,一個國家掌握了航空發動機技術,就意味著高精尖製造業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所以!發動機整個機體從軸承到葉片的耐熱材料是最重要的一點,發動機本身的耐熱材料對發動機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發動機產生的熱量越高。是制約我國航空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內燃機的耐熱材料則體現在工業製造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