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空發動機獲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2020-08-27 霹靂火防務


圖為國產矢量航空發動機

此前,曾有大批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進行科研工作,近日終於傳出一個大捷報,國產航空發動機迎來了矢量推力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轉折點,對此有網友表示好奇,中國航發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航空發動機是衡量一個國際工業水平的標準之一,按用途可以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在軍用發動機領域裡,中國的渦扇10,太行系列等大推力發動機只能算是及格線水平,在民用航空發動機領域更是一片空白,就連國產的C919客機所配備的發動機也是從外國引進的,不是中國不想造,而是工藝太過複雜,而且對製作材料也有極高要求。

圖為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中最難製造的零件就是葉片,葉片是由上千個小葉面組成的,這種工藝複雜之處就在於必須得使它們一體成型,並且還要連續在上千度高溫下運行數小時,製造葉片需要非常高端的工業技術,目前航空發動機技術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俄羅斯,中國只能排在第三梯隊,而且國產發動機大都走仿製路線,很多技術都是照貓畫虎,再加上對基礎研究和創新的重視程度不足,所以發動機行業一直比較落後。

圖為航空發動機

但這一情況在烏克蘭專家到來後發生了改變,要知道,在上世紀,蘇聯將航天軍工等產業都設立在烏克蘭,因此烏克蘭的軍工實力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經濟嚴重下滑,所以不得不出售關鍵技術,而中國就是最重要的潛在買家,美俄已經有了相關技術,但中國在這方面有所欠缺,並且能給出讓烏克蘭非常滿意的價格,所以中烏達成了這筆交易。

圖為航空發動機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烏克蘭已經向中國出口了數十項軍事技術,除了航空發動機技術外,還包括航空母艦技術,大型艦艇的動力系統等關鍵裝備,後來中國也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於是啟動了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的雙引工程,專門從國外引進高端人才,而烏克蘭就是重點地區,每年都會有大批專家,學者應邀赴華講學或從事科研工作,當然中國都給予了這些專家非常優厚的待遇,因此中烏之間的合作一直都很穩定。

雖然烏克蘭將技術轉讓給了中國,但也從中獲取了可觀的經濟利益,對中國而言,毫不誇張的說,沒有烏克蘭的大力幫助,一些核心現代化裝備的發展不知道要推遲多少年,在得到了烏克蘭的技術轉讓後,不僅軍工技術和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時也為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搭建起一座新的橋梁。

相關焦點

  • 大批烏克蘭專家來中國後,終於傳出一個大捷報,發動機迎來轉折點
    圖為國產矢量航空發動機此前,曾有大批烏克蘭專家來到中國進行科研工作,近日終於傳出一個大捷報,國產航空發動機迎來了矢量推力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轉折點,對此有網友表示好奇,中國航發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和來華烏克蘭專家關係大嗎
  • 俄專家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髮動機進口依賴
    在諸多領域我國都有了自己的科技品牌,這次中國航空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俄羅斯專家也是坦然表示:中國航空技術突破重大,已經擺脫了對發動機進口的依賴,美國的陰謀無法得逞!我國一直被冠以「工業大國」和「基建狂魔」的稱號,但是在一些高科技核心產品的生產研發上,我國還是略顯稚嫩,無法與一些西方國家相比。在最初的時候,我國由於和鄰國俄羅斯的關係不錯,就一直進口他們的發動機,而我們進口不僅僅為了使用,也能藉此更好地幫助我們研發屬於我們自己的發動機。
  • 航空發動機大跨越!國產「熱障塗層」突破,可承受2000℃高溫
    熱障塗層能顯著降低先進航空發動機葉片的表面溫度,大大延長葉片的工作壽命,提高發動機的推力和效率,因而與葉片冷卻設計技術、單晶高溫合金材料技術並用,是先進航空發動機葉片三大關鍵科技之一。但是美國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來研究這項技術,即便如此,它的結果還是相當平淡無奇。
  • 國產航發迎來新的轉折點,矢量推力再上新臺階
    此前,相關的高端技術被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壟斷,甚至都難以買到。沒有過硬的技術支持自然造不出大推力的發動機,無法滿足新型戰機、民航客機的動力推進,不過,這一難題終於迎來突破。作為老朋友的烏克蘭十分給力,不僅向中企出售馬達西奇航空發動機公司的部分股份,還允許烏克蘭相關技術專家來我國進行科研工作。
  • 國產航發有希望了?又一巨頭窮到裁員上萬,送發動機求中國拉一把
    中國航空發動機正在蓬勃發展,正是需要大量引進人才的時刻,當年蘇聯解體之後,就有大量烏克蘭專業人才前往中國,為中國的國防工業水平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這次中國也可以用豐厚的報酬來吸引英國專家前來就業,促進國產航空發動機的進步。
  • 國產大飛機發動機立項,不亞於晶片的自主可控項目,已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今日重要性:✨據中國經營報消息,C919的國產發動機已經立項多時,目前正在緊張研發、試驗過程中。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透露,在C919的專項認證中,已經對發動機的國產研發問題進行了安排,其型號為長江-1000,由中國商用發動機公司進行研發,目前已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但鑑於民用飛機發動機要求更高,因此預計研發還需要較長周期。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航空發動機產業鏈核心受益股出爐(附股)
    原標題:巨·個股 | 國產大飛機C919將亮相!地位的國家隊主機廠:我國軍用航空發動機生產由航發集團主導,當前量產的發動機型號較少,新型號一旦定型量產,具備壟斷地位和稀缺性的主機廠將顯著受益; ②材料、葉片等領域尋求突破的民營企業
  • 國產航發再次新突破,國產發動機可替代,但還需繼續打磨
    同時將與波音737 Max和空客A320 Neo競爭,中國航空的崛起,並撼動歐美在航空領域的地位。中國也希望能打破商業飛機被空客和波音壟斷的局面。正是因為國產C919大飛機在市場上已有一定競爭力,美國正考慮對中國出口LEAP-1C航空發動機,C919採用的正是這款進口的發動機。作為大飛機的「最核心」的零部件,正是國產C919的短板。
  • 大飛機「國產心臟」再有進展 CR929發動機驗證機試車
    多方消息顯示,國產CJ-2000是CR929的發動機之一。CJ-2000又稱長江-2000,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大響曾透露,國產大飛機C919的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已經取得多項技術突破。記者掌握的情況表明,裝配C919大飛機的國產發動機型號為CJ-1000A。
  • 李巍:民航發動機——國際政治關係的另一種隱喻
    蘇聯解體之後,馬達西奇公司歸烏克蘭所有,但烏克蘭國內經濟發展困難,而且缺乏配套的航空工業產業鏈,馬達西奇生存困難重重;而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尤其民航發動機的研製技術尚不成熟,急需尋求突破,加上此前中國企業與馬達西奇多次合作參與航展有一定的合作基礎,因而對於中烏雙方來說,此次收購應當是互利共贏的。
  • 空天飛機獲重大突破,中國不再擔心被卡脖子,國產發動機試驗成功
    不得不說,該試驗的成功就是一大突破,當然,對我們國家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專家直言:中國將走在世界的前列。國產動力發動組合機成功首飛的這一消息傳出後,很多網友紛紛評論:再也不擔心被美國「卡脖子」了,我們又領先美國了!要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繼超燃發動機之後,又一次領先美國。空天飛機究竟有什麼用?
  • 俄羅斯400噸大飛機栽了,全怪烏克蘭?中國大運須有國產發動機!
    相比之下,烏克蘭還有1架安-225和7架安-124也能執行大尺寸設備運輸,但出動頻率小得多。因為全世界的安-124也包括俄羅斯的,使用的都是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D-18T三轉子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設計,1984年開始批量生產,距今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這款發動機僅在安-124和安-225上,總共大約有188臺這種老舊D-18T發動機在使用,其安全性堪憂。
  • 國產航空發動機渦扇20試飛成功!我國航發的井噴時代或已來臨
    說到國產大飛機,其中的發動機是很多國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每次說到國產大飛機,就有人問:發動機國產了嗎?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其實在2015年航空發動機就正式被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隨後在次年便成立了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便統攬全局,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從頂層針對國產航空發動機,以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為我國的大飛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等研發大推重比國產航空發動機。
  • C919發動機國產發動機已立項 研發成功尚需時日
    不過,這一局面正在改變,中國正試圖通過新機型的研製,集中力量,突破國產發動機的技術瓶頸,而大型幹線客機C919便是這一計劃和安排中的重要一步。記者獲悉,C919的國產發動機已經立項多時,目前正在緊張研發、試驗過程中。
  • 國產大飛機C919南昌進行首次航空表演,但發動機只夠飛4年
    一、國產大飛機C919在南昌飛行大會上表演與許多航展一樣,《南昌飛行大會》既是一次氣勢恢宏的航空展覽,同時也是一次重大的項目籤約儀式。南昌此次飛行大會,來自國內外200餘家航空航天企業、研究機構的400多名行業專家學者、客商參加了這一盛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產大飛機C919的航空表演。但需要指出的是,除中商飛的C919外,其他參加此次活動並展示其產品的飛機公司還包括Diamond,Piper和Leonardo。
  • 為打擊俄羅斯直升機製造業,烏克蘭斷供發動機,結果作繭自縛
    航發技術十分複雜,截至目前,可以獨立研製頂尖航發的國家屈指可數,而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多年以前,俄羅斯在直升機發動機上也十分依賴進口,而烏克蘭就是他們主要的供應商。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蘇聯的主要繼承者,在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為了快速生產武器裝備,在烏克蘭境內設立了大量的軍工廠,按照因地分配的原則,這些工廠和廠內的技術人員的歸屬權都在烏克蘭,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動力機械工廠。
  • 受到烏方支援,國產航發邁入正軌,中方將暫停進口俄產航發
    前言烏克蘭專家幫助中國發展航空發動機,兩方合力,國產航發研製邁入正軌。中國對俄產發動機依賴逐步減少,將暫停進口。在此之前烏克蘭傾盡全力幫助我國,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也隨著烏克蘭專家的到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中國有以前積累的航空研製經驗,再加上烏克蘭本身航空發動機的研究實力,使中國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烏克蘭專家大多有著豐富的經驗,中國也有著足夠的財力支持,相信在兩方共同努力下將會是不一樣的前景。但是這時俄羅斯就比較憂愁了,畢竟在之前我國會向俄羅斯進口大量的航空發動機。
  • 飛機發動機原理很簡單,為何國產發動機卻難以突破原因有3點
    飛機發動機無論是對於科研工還是普通機械愛好者,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也有不少民間高手自製或者改裝普通發動機,使之翱翔在藍天之上,那麼既然能做出來這樣的機,那麼可以把這個發動機和機體按照比例做大,就可以做成類似波音或者空客一樣的大飛機了,但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 飛機發動機原理很簡單,為何國產發動機卻難以突破?原因有3點
    飛機發動機無論是對於科研工作者還是普通機械愛好者,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也有不少民間高手自製或者改裝普通發動機,使之翱翔在藍天之上,那麼既然能做出來這樣的小飛機,那麼可以把這個發動機和機體按照比例做大,就可以做成類似波音或者空客一樣的大飛機了,但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 國產航空發動機利用新技術的又一次突破
    據報導,中國科學家通過豪克能加工技術研發出的國產航空發動機軸承,經技術檢測證明其疲勞壽命達到了德國FAG航空軸承的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