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軍用飛機還是民用飛機,航空發動機都是其核心部件,現階段,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提升航發技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擁有更先進的飛機,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在關鍵時刻被「卡脖子」。航發技術十分複雜,截至目前,可以獨立研製頂尖航發的國家屈指可數,而俄羅斯就是其中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多年以前,俄羅斯在直升機發動機上也十分依賴進口,而烏克蘭就是他們主要的供應商。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蘇聯的主要繼承者,在美蘇冷戰期間,蘇聯為了快速生產武器裝備,在烏克蘭境內設立了大量的軍工廠,按照因地分配的原則,這些工廠和廠內的技術人員的歸屬權都在烏克蘭,其中就包含大量的動力機械工廠。
【航空發動機(aero-engine)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作為飛機的心臟,不僅是飛機飛行的動力,也是促進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人類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密不可分。】
眾所周知,烏克蘭從蘇聯分離出來以後,就面臨著非常嚴重的經濟問題,恰好他們動力機械產能過剩,可以通過出售發動機的方式賺取資金,而俄羅斯在直升機發動機方面有著很大的供應缺口,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長期合作。但好景不長,之後克裡米亞領土糾紛一事爆發,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一落千丈,為了制裁俄羅斯,打擊其直升機製造業,烏克蘭公然宣布要斷供發動機,甚至其它動力機械的供應量也受到了影響。然而,烏克蘭沒想到的是,他們這一招並沒有給俄羅斯帶來實質性的損傷,反倒把自己坑慘了。
事實上,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關於動力機械的合作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俄羅斯軍工業確實需要大量的動力機械,無論航空發動機、艦用燃氣輪機還是巡航飛彈的推進裝置都存在一定缺口,而烏克蘭經濟狀況不景氣,俄羅斯這個大買家給他們帶去了大筆訂單,雙方都獲益良多。
烏克蘭宣布斷供發動機打破了雙方之間的平衡,本來是想以這種方式逼俄羅斯就範,沒想到戰鬥民族早有準備,他們提前對國內的發動機生產力量進行整合,組建了俄羅斯土星科學生產聯合公司,主要負責生產航發、海軍戰艦發動機以及工業動力裝置等,因此,烏克蘭的做法並未對俄羅斯的軍工業造成打擊。
在這件事當中,損失最為慘重的就是烏克蘭了,他們不僅沒有在克裡米亞事件上佔據上風,還失去了俄羅斯這個大客戶,動力機械上的收入大打折扣,算得上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發動機訂單的減少對烏克蘭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其他國家沒有辦法像俄羅斯那樣吃下這麼大一批貨,此後烏克蘭的航發企業陷入困境,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面臨破產的窘境,就連赫赫有名的馬達西奇都不例外。不得不說,烏克蘭停止向俄羅斯供應發動機的做法確實是作繭自縛。
不過,也有軍事專家對此事進行了分析,他們認為無論是烏克蘭主動斷供發動機還是俄羅斯不再與烏方合作,最終結果並沒有太大出入,畢竟克裡米亞的歸屬問題一直橫亙在兩國之間,再加上西方國家的煽風點火,俄烏關係惡化只是遲早的事。現如今,烏克蘭已經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漸漸倒向西方國家陣營,還一心想要加入北約組織,以此來獲得美國的庇護。由此可見,俄羅斯與烏克蘭已經漸行漸遠。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或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