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國產大飛機,其中的發動機是很多國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每次說到國產大飛機,就有人問:發動機國產了嗎?沒有自己的航發,好像就沒有說國產的底氣。
其實在2015年航空發動機就正式被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工程,隨後在次年便成立了航空發動機集團,以便統攬全局,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從頂層針對國產航空發動機,以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資金投入為我國的大飛機C919,大型運輸機運20等研發大推重比國產航空發動機。
正是由於航空發動機的研製需要,紮實長久的技術積累,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從上世紀已經展開,其覆蓋的類型和領域攀升全球之最,從小型的教練機到大型運輸機,現在數10年過去了,可以說中國航空發動機即將迎來井噴時代。
那麼,中國目前算不算得上是航空發動機製造強國呢?反觀全球有能力和技術製造航發的國家不勝枚舉,但對於幾乎覆蓋全領域的航空發動機,並且生產國產飛機的國家卻寥寥無幾,能數得上的也就僅僅是英、法、美、俄4個國家和稱得上半個的中國。
雖然我國航發基礎薄弱,但目前已經有能力自主製造多類航空發動機,而且中國也是繼美俄兩國之後成功攻克大推力小涵道比渦發的國家。
作為後起之秀,我國在太行渦扇和長江系列等處於全世界先進水平的航發上突破較大。比如在太行系列發動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渦扇20,是為我國重型運輸機運20研製的大涵道比航空發動機,在2019年已經上機並試飛成功。而且第4代航發渦扇15正在緊鑼密鼓的試驗當中。
除此之外,在民用大航道比航空發動機領域,中國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為國產大飛機C919量身定製的長江1000A航空發動機技術逐步走向成熟,數10年時間一瞬即逝,中國航發在此期間一直備受詬病,但孰不知正是這段時間我國航發人一直默默無聞的穩紮穩打,在經過長期的磨練之後,中國各領域的航發已經陸續進入最後攻關當中,但我們傳統航發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研製的F110航空發動機,其推重比就已經達到8,而中國推重比為8的航發是在21世紀初才誕生的渦扇10,說明我們和人家的差距還有20年左右,而且我國航空發動機最初的技術主要來源於沈飛,從仿製開始的,然後才到發動機自主研發,我們也要認識到這些差距問題。
依靠咱們現有的技術積累和科研人員的付出,我國造出全世界頂尖發動機的時刻會越來越近,國產大飛機的破冰之日也指日可待,最近我國的飛機產業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想了解的請觀看西瓜視頻創作人國器的視頻:
在西瓜視頻搜索「國器」,觀看更多的完整視頻。
航空航天,除了飛機還有火箭,我國的火箭發射技術也越來越好,近日在火箭的動力上,又一個重大突破,推薦西瓜視頻:
漲知識,看西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