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實現2021年正式投入市場運營的目標,國產大客機C919加快了試飛節奏。在今年6月底和7月底相繼完成失速改出傘測試和大坡度機動測試的同時,其配備的國產發動機CJ-1000A也完成了鳥擊測試。隨後,C919的機身也將進行這一測試,以檢驗其擋風玻璃和機體結構的堅固程度。
發動機裝鳥測試,非CJ1000A
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撞鳥。一隻0.45公斤的小鳥與時速800公裡的飛機相撞,會產生153公斤的衝擊力。而一隻7公斤的大鳥撞在時速960公裡的飛機上,衝擊力將達到144噸,這足以對飛機本身產生巨大的破壞,如何讓飛機在遭受如此嚴重的撞擊後,依然能夠生存下來,一直是C919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高難課題。
飛機最害怕的就是這個,起降階段裝鳥更是沒救
而飛機在撞鳥之後生存的秘訣在於提高發動機風扇葉片的強度。比如CJ-1000A渦扇發動機,應對鳥撞有兩個「小妙招」。其中之一,是採用新材料比如鈦合金來製造風扇葉片,提高焊接質量,加強發動機的進氣風扇葉片強度,提高防鳥撞能力。另一個辦法則是採用寬弦空心葉片,不但重量更輕,強度更好,增加抗外物撞擊能力,而且還能壓縮更多的空氣,提高發動機的進氣量。
CJ1000A渦扇發動機
美國聯邦航空局曾有一份統計,顯示從1990年到2015年之間,共有16636起鳥類撞擊飛機發動機的報告,其中4417起事件中,發動機遭受了實際損傷,佔比27%,而擋風玻璃則被鳥類擊中則超過2萬次,所以飛機上這幾個地方,往往是鳥擊測試的重點,而C919此次測試,可謂是對症下藥。
發動機和擋風玻璃是最容易被鳥撞的部位
雖然目前C919採用的依然是進口CFM LEAP-1C發動機,但按照規劃,其配套的CJ-1000A將在2025年完成國家測試,然後逐步取代進口動力系統。因此在這次撞鳥測試之後,還有一個大動作,即上機測試。目前,商發已經在三臺試製樣機中,選擇了第三臺CJ-1000A,準備安裝在閻良試飛院的伊爾76測試平臺上進行首飛測試。
CJ1000A即將上機測試
而說到試飛院這架伊爾76測試平臺,也是一架功勳飛機,它的編號為760,曾經為渦扇10系列、渦扇18的研製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新的測試是運20的渦扇20發動機。現在它改裝C919的CJ-1000A,說明運20的渦扇20發動機空中測試工作已經順利結束,接下來我們很快就可以看到運20換裝渦扇20發動機了。
正在測試渦扇20的伊爾76試飛平臺
動力系統是國產大飛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C919和運20在使用國外發動機的同時,不忘堅持發展國產動力系統,CJ-1000A和渦扇20都是其中的代表,它們一旦研製成功,不但可以讓C919和運20徹底擺脫「心臟病」問題,而且還可以讓更多型號的國產大飛機飛上藍天。
CJ1000A和渦扇20會讓更多國產大飛機飛上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