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開幕的2020南昌飛行大會上,國產大型客機C919(以下簡稱C919)作為特別「嘉賓」亮相南昌瑤湖機場並進行飛行表演,這也是C919首次在航展上進行飛行表演。
3年多來很少公開亮相的C919在藍天上盡情舒展優雅、矯健的身姿。進行表演飛行的是C919客機的105號原型機,由C919首位試飛機長蔡俊機組執飛,經過3年多試飛之後的C919,已經進行過大坡度盤旋等高難動作試飛,這次飛行表演顯得優雅自然,活力四射,在垂尾、駕駛艙內還安裝了專業攝像設備,實時在現場大屏幕展示飛行實況供現場觀眾多角度欣賞,現場時而爆發出陣陣掌聲為國產大飛機加油。
據中國商飛介紹,C919是與空客320、波音737同一級別的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民用客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裡。已經完成立項論證、可行性論證、預發展階段工作,轉入工程發展階段。
C919總裝線
截至目前,已累計28家客戶815架訂單。東航、國航、南航、海航、川航、河北航空、幸福航空、德國普仁航空、泰國都市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和平安國際融資租賃、工銀金融租賃、交銀金融租賃等多家金融租賃公司購買了C919。東航集團公司董事長劉紹勇說:「東航已經成為C919的首家用戶,東航將努力運營好這架飛機,對國產大型客機充滿信心。」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C919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在2018年3月全國兩會上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C919總共要花3到4年的時間進行試飛、取證和設計試驗活動,預計到2021年C919將要交付給首家用戶中國東方航空公司。
C919空中釋放失速改出傘
C919大坡度機動測試
2020年6月30日,第一架C919(B-001A)在西安閻良完成失速改出傘測試,首次在空中放傘,意味著它此後的試飛試驗有了更加安全的保障。而在7月底,C919又完成空中大坡度機動測試,左右壓坡角度都幾乎達到90度,這兩個動作都是高風險試飛動作,一般安排在整個試飛階段的末尾,也就意味著C919即將結束近4年的試飛。
2020年9月8日,在江蘇省鎮江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海鷹特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的首批覆材零件正式開工投產,這是C919複合材料生產線首次開工投產,同時也意味著國產大客機從研製階段轉入了批產階段。
而在發動機方面,C919採用的依然是美法聯合研製的CFM LEAP-1C發動機,但國產的CJ-1000A渦扇發動機的發展也非常順利。目前,CJ-1000A已有3臺試製機,早在2018年5月17日,就成功完成了首次點火,轉速達到6600轉。而在今年6月,CJ-1000A更是完成了鳥撞試驗。接下來,CJ-1000A的第三臺試製機將被安裝在閻良試飛院的伊爾76測試平臺上進行空中試飛。國產的CJ-1000A渦扇發動機預計2025年就可以取得國家認證,而後開始逐漸替代進口的CFM LEAP-1C發動機。
C919目前使用的CFM LEAP-1C發動機
國產CJ-1000A渦扇發動機
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由於C919最多只能載客190人,達不到大客機載客300人的最低標準,因為並不認為它是大客機。但實際上,我國大客機的載客標準在150座以上,C919早就達標,而且它在我國民航史的意義十分重大,因此稱為大客機毫不為過。當然,在更為準確的稱呼中,C919是幹線窄體客機,與波音737和A320基本相當,這也是我國民航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機型。
不過目前,我們還是要先集中精力讓C919在國內市場上飛起來,然後再考慮CR929和取得西方國家的適航證。作為世界第二大民航市場,我們沒有自己的國產大客機的歷史將會在2021年結束,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