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大客機C919的發展過程中,2021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內,它將結束試飛,正式投入民航市場運營。現在距離2021年只有3個多月的時間,那麼它準備好了嗎?
C919大客機2021年投入市場運營
據媒體報導,2020年9月8日,在江蘇省鎮江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三院海鷹特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的首批覆材零件正式開工投產,這是C919複合材料生產線首次開工投產,同時也意味著國產大客機從研製階段轉入了批產階段。
C919複合材料生產線首次開工投產
今年6月30日,第一架C919(B-001A)在西安閻良完成失速改出傘測試,首次在空中放傘,意味著它此後的試飛試驗有了更加安全的保障。而在7月底,C919又完成空中大坡度機動測試,左右壓坡角度都幾乎達到90度,這兩個動作都是高風險試飛動作,一般安排在整個試飛階段的末尾,也就意味著C919即將結束近4年的試飛。
C919空中釋放失速改出傘
C919大坡度機動測試
接下來,第四架C919(B-001E)由閻良轉場返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準備前往加拿大進行自然結冰測試,這也是一項高風險科目,直接關係到國產大客機的安全性能。屆時,中飛通航將派出第二架ARJ21全程伴飛,大家可以看到兩種國產客機在加拿大上空比翼雙飛的畫面。
屆時,ARJ21將和C919比翼雙飛
而在發動機方面,C919採用的依然是美法聯合研製的CFM LEAP-1C發動機,但國產的CJ-1000A渦扇發動機的發展也非常順利。目前,CJ-1000A已有3臺試製機,早在2018年5月17日,就成功完成了首次點火,轉速達到6600轉。而在今年6月,CJ-1000A更是完成了鳥撞試驗。接下來,CJ-1000A的第三臺試製機將被安裝在閻良試飛院的伊爾76測試平臺上進行空中試飛。預計2025年就可以取得國家認證,而後開始逐漸替代進口的CFM LEAP-1C發動機。
C919目前使用的CFM LEAP-1C發動機
國產CJ-1000A渦扇發動機
C919的國產發動機將在這架伊爾76上首試飛
在機身製造方面,2019年9月,C919的首批量產機機身部件開始生產,而在今年9月8日,航天科工三院海鷹特材公司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首批覆材零件投產開工。9月11日,C919首批量產機機身後段的複合材料零件開始生產。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C919總裝線
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由於C919最多只能載客190人,達不到大客機載客300人的最低標準,因為並不認為它是大客機。但實際上,我國大客機的載客標準在150座以上,C919早就達標,而且它在我國民航史的意義十分重大,因此稱為大客機毫不為過。當然,在更為準確的稱呼中,C919是幹線窄體客機,與波音737和A320基本相當,這也是我國民航市場需求量最大的機型。
C919是國產大客機,毫無疑問
C919駕駛艙
而除了C919之外,我國還有ARJ21支線客機,已經投入市場運營多年。此外,俄羅斯聯合研製的CR929,比C919大很多,它採用寬體雙通道設計,經濟艙每排布置9個座位,載客人數達到300人,是不折不扣的大客機。而且未來改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幹擾機和反潛機,都要依賴CR929平臺,因此它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正在進行地面測試的ARJ21支線客機
CR929機頭展示艙段
不過目前,我們還是要先集中精力讓C919在國內市場上飛起來,然後再考慮CR929和取得西方國家的適航證。作為世界第二大民航市場,我們沒有自己的國產大客機的歷史將會在2021年結束,非常值得期待。
C919將改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