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架國產客機明年交付,日本MRJ為何下馬?胳膊扭不過大腿

2020-11-07 韜鈐講堂

近日據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日本首款噴氣式支線客機MRJ無法獲得足夠訂單,三菱重工計劃削減研發經費和研究人員,對實際凍結該項目進行最終協調,如果「凍結項目」最終通過,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國產噴氣支線客機項目「下馬」。

MRJ客機項目是三菱重工於2008年正式啟動,可搭載70-90名乘客,是日本近幾十年來研製的第一型大飛機,也被認為是日本重回大飛機製造領域的開山之作,為將來建造更大型號飛機奠定技術基礎。

MRJ客機

我們都知道日本製造業實力非常強大,在飛機製造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掌握著很多關鍵材料和核心部件的製造能力,承接了很多機型的部分生產任務,像波音787客機35%的零部件都是由三菱重工製造,其中複合材料更是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可以說通過參與製造波音客機核心部件讓日本積累了豐富的大型客機製造經驗。

波音787生產線

得益於日本雄厚的工業技術實力,MRJ飛機在啟動研製之初似乎很順利,在沒有產品樣機的情況下就拿下了400多架訂單,然而接下來的研製工作卻十分坎坷,1號機原本計劃2013年落地,但是為提升安全性而改變設計方案等各種理由導致1號機交付時間推遲了六次,這讓MRJ飛機前途堪憂。

MRJ客機

日本MRJ大飛機項目採用的也是國際主流「主製造商+供應商」模式,但是有人可能不明白為何日本憑藉著發達的工業技術水平卻很難搞出一型支線客機。其實製造大飛機是高度複雜的系統性工程,日本僅在某些零部件生產上佔有一定優勢,大飛機製造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由200多萬個零件和各個高度複雜的系統組成,日本戰後並沒有涉足過大飛機的設計製造,因此其缺少的就是複雜系統集成於一體的能力。

三菱重工發布的MRJ宣傳片

由於MRJ客機進展緩慢一再延遲,很多航空公司都失去了耐心,紛紛退掉訂單,像大洋彼岸TSA直接取消了全部100架訂單,這也是三菱重工最大的一筆單項訂單,原本850架訂單才能勉強保本,如今全部訂單僅剩百架有餘,持續高昂的投入加上少得可憐的訂單量直接讓三零MRJ項目走向了絕境,未來走向也並不明朗。

MRJ客機

反觀我國ARJ-21客機與日本MRJ項目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ARJ-21客機於2002年立項,同樣也是78-90座級的中短程支線客機,2008年首架原型機在上海成功首飛,接下來的數年時間開始了不同環境的試飛工作,包括高溫高溼、高寒、自然結冰、大側風、高原等試飛科目,而這些試飛環境在我國境內幾乎都可以實現,極大程度避免了受制於人的尷尬。

稻城亞丁機場專項試驗試飛

2015年11月29日,成都航空接收了首架ARJ-21型支線客機,標誌著其正式進入市場運營。2020年7月30日ARJ-21客機在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稻城亞丁機場)完成了試驗試飛,充分驗證了ARJ-21高高原機場環境下的起降能力,這也就意味著ARJ-21能夠應對所有高原機場。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今年10月末,中國國產客機ARJ-21已經累計交付38架,運送旅客數量超過了130萬人次,根據計劃2021年ARJ-21將完成累計100架的交付任務,可以說安全性得到了市場肯定。

ARJ-21支線客機

ARJ-21客機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我國很早就開始了噴氣式飛機研製,從殲擊機到轟炸機,再到運20大型運輸機,更重要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就製造出了第一架國產大型客機運10可以說我國不但培養了大批航空人才和試飛經驗,而且也掌握了大飛機研製的全套流程,為C919、C929大飛機的研製試飛鋪平了道路。

c919大型客機

有人說我國國產大飛機僅僅是造了一個「殼子」,殊不知正在試飛的C919國產化率已經達到了60%,在核心系統方面都進行了國產化布局,採取的是自主研發加與國外成了合資公司模式,這對取得適航證非常有利,國產航空發動機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加上我國坐擁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即使不外銷商用飛機企業完全能夠生存,這些也是日本所不具備的條件,可以說在大型民用航空領域,日本自身條件根本沒法跟我國相比,可以說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長江1000發動機

相關焦點

  • 國產支線客機邁向百架交付,日本MRJ為何惜敗?胳膊扭不過大腿
    讀者來稿,作者:果不其然6782020年10月22日,日本三菱重工披露,他們正在就大幅削減首款日本國產噴氣支線客機「SpaceJet」(原MRJ)的研發費和人員、實際凍結該項目開展最終協調。就在日本凍結MRJ項目時,2020年10月21日首架整機彩繪ARJ21飛機正式交付天驕航空,這也是天驕航空接收的第5架AR-J21飛機。
  • 戲劇收尾,日本MRJ支線客機下馬,中國ARJ21有兩條產線了
    在民用客機領域,波音空客兩家基本上佔據了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幹線市場,而在支線客機方面,則有點百家爭鳴的意思,加拿大龐巴迪、巴西EMB先來居上,而近些年又增加了日本三菱的MRJ(現在改稱SpaceJet)、中國商飛的ARJ21、俄羅斯蘇霍伊的SSJ100和MS21等競爭者。
  • C919總設計師:明年交付第一架。2025年產能達到100架
    國產大型客機C919的總設計師吳光輝院士在江西航空產業發展論壇確認C919兩個重要時間節點:今年11月30日前,獲得首個型號檢查核准書(基礎TIA);明年12月31日前,取得民航局型號合格證,力爭交付第一架飛機。
  • 國產大飛機年產100架!零件生產線已全速運轉,明年將正式交付
    據航空運輸協會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未來的20年內,我國民航市場需要接收9008架新客機才能滿足民航的正常運轉,這些客機的總價值將達到約9萬億。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讓全球幾乎所有的航空製造企業都想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面對我國民航事業廣闊的發展前景,相信每一位讀者朋友心中都在期盼著我們自己的大飛機早日投入使用。
  • 真的不能怪疫情影響,ARJ21的對手,日本支線客機宣布下馬
    日本支線客機項目為何黃了?據信息顯示,由於受病情的影響,日本的航空業淪為了重災區,各家航企紛紛取消未交付的飛機訂單,日本三菱重工也不堪重負,決定大幅度削減其首款國產大飛機項目的研發費用,事實上這幾乎是宣示了這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的下馬。
  • 100架國產飛機明年交付,起飛重量43噸,能飛遍所有高原機場
    而說起我們的國產民用客機,相信讀者朋友們比較熟知的是正在進行最後試飛取證階段的C919,和即將在明年開工建造的C929。但其實,在這兩款飛機之前,還有一款不可忽視的民用客機,它就是ARJ21。從2008年的首飛,到2015年的交付,ARJ21在這七年的時間裡經歷了287個科目,共2942架次的試飛工作,在50攝氏度的酷暑和零下40度的嚴寒中,都能看到ARJ21努力試飛的身影。
  • 交付38架,安全運營4年—ARJ21客機衝擊支線客機前三強
    10月30日,中國商用飛機公司在江西生產試飛中心向江西航空交付第3架ARJ21客機。目前,江西航空機隊規模達13架,其中ARJ21飛機3架,預計明年還將採購2架ARJ21客機。自此,國產ARJ21客機已累計交付國航、東航、南航、成都航空、天驕航空和江西航空等客戶38架,開通航線86條,安全運送旅客超過130萬人次。
  • 43噸新型飛機被迫下馬,航空強國美夢破碎
    :ARJ21將在明年完成第100架的交付工作、C919將在明年取得適航證並投入運營、C929將在明年正式開工建造。2002年,我們的ARJ21支線客機項目立項,2003年,日本的MRJ支線客機項目也正式立項,然而在十多年後的現在,當ARJ21即將邁向百架大關之時,日本的MRJ項目卻不得不迎來「下馬」的命運。近日,MRJ客機的製造商日本三菱重工表示,該公司正在大幅縮減MRJ項目的經費和人員,對該項目實施全面凍結。
  • 三菱MRJ爛尾,ARJ21持續交付—中日支線客機項目對比鮮明
    10月23日,據社交媒體消息:三菱重工決定大幅度削減、凍結國產先進噴氣式客機MRJ的研發預算和人員,可以說,這就相當於正式宣告MRJ項目的死亡,前期投入的數十億美元打水漂了。一方面,當時的全球支線客機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同時期也推出了ARJ21支線客機計劃,日本希望憑藉自己發達的經濟、技術實力,在國際航空市場上分點蛋糕。
  • 中國國產大飛機開始量產,零件生產線也將全速開工,預計明年交付
    如今我國國產大飛機已經開始量產,其零件生產線也已經全速開工,預計明年就將正式交付,屆時我國航空飛機市場定將迎來大的轉變。,讓很多人大為振奮,然而時過多年,為何這款國產大飛機依舊未能實現量產,在市場上全面上市呢?
  • 星宇航空首架設置頭等艙的空客A350寬體客機預計明年第4季度交付
    星宇航空去年宣布購買17架A350寬體客機,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航空業,星宇航空堅持在引進的空中巴士A350設置頭等艙,首架飛機預計明年第4季度交付。星宇航空已向臺灣民航主管部門申請A350的5階段審查,目前正進行第1階段,即將進入第2階段。
  • 日首架國產支線客機MRJ首飛 被譽為日製造業救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由日本三菱飛機公司研發的日本首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MRJ」11月11日上午進行首飛試驗,從愛知縣營名古屋機場起飛。日本共同社報導稱,這是自1962年8月首飛的螺旋槳客機「YS-11」以來,時隔約半個世紀日本再次實施國產客機首飛,力爭讓凝聚日本技術實力、具備最先進性能的MRJ打入全球客機市場。
  • 第100架空客A350寬體客機向中華航空交付
    近日,空客生產的第100架A350XWB向總部位於臺灣的中華航空公司交付,這架A350-900將用於執飛臺北--舊金山航線,該公司已獲得了14架訂單的7架。交付儀式在空客公司的「亨利-齊格勒」中心舉行。
  • 中日國產客機之爭:起點相同命運卻天差地別,為何能勝出的是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我國國產支線飛機在立項18年之後,第一次交付給民營航空公司。截止目前,中國商飛已經交付給國航、東航、成都航空、天驕航空、江西航空和華夏航空共計39架ARJ21客機。但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國產支線客機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10月30日,日本三菱重工宣布凍結國產支線客機(MRJ客機)項目。
  • 四川自貿試驗區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實現交付
    此架飛機由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設立在成都雙流自貿區的SPV公司藍都飛機租賃(成都)有限公司以經營性租賃的方式,交付給成都航空使用,租賃期為12年。該機也是四川自貿試驗區交付的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首架國產民航租賃客機實現交付
  • 2021-2022年 C919客機會交付使用嗎?
    C919客機航發是CFM公司提供的LEAP發動機,CFM公司是美國GE和法國企業(國際四大發動機之一)聯合投資的控股公司,總部在美國。C919最初2008年立項,說2014年第一批交付,目前已經接了800多架意向訂單,根本沒有交付,最新的計劃是2021-2022年第一個客戶上海東方航空交付。這取決於美法是否斷供發動機,航空電子系統,燃油推進系統,如果斷供,不發放適航證,就無法明後年交付了。
  • 中國ARJ21客機已交付38架 通航64城載客逾130萬人次
    (中國商飛 供圖) 王脊梁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大飛機公司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飛)30日晚首次在其江西生產試飛中心交付ARJ21飛機,至此,中國國產客機ARJ21已累計交客戶38架,開通航線86條,通航64座城市,載客逾130萬人次。
  • 中國商飛提速ARJ21生產交付 共向七家航空公司交付39架ARJ21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商飛」)生產的ARJ21系列國產新支線噴氣式客機正在進入其誕生13年來在積累了相當數量儲備訂單並處在產能爬坡和交付量增長關鍵階段的一個快速上升周期。11月10日,中國商飛在重慶向中國最大的支線航空運營商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夏航空」)交付了其訂購的首架ARJ21支線客機。新客戶猛增這架被命名為華夏通程號的新飛機於11月10日上午從中國商飛總部所在的上海飛抵華夏航空主基地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 日航MRJ之死看國航ARJ21的成功中國航空怎樣打敗日本航空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的客機產業一直處在中低階層水平,而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早就步入了先進客機水平。其中美國波音公司,日本三菱集團等眾多國家的工業公司在世界上都是響噹噹的存在,面對眾多強勁的對手中國究竟是怎樣從中殺出一條血路呢?
  • 波音又迎壞消息:8架客機遭到停飛!中國國產飛機則屢傳捷報
    據外媒8月28日報導,波音發現了8架787型客機出現未達到標準的問題,已向美國航空監管機構報告了此事,並告知航空公司,受影響的波音787型客機將停飛。知情人士表示,這8架波音787型客機都是最近幾年才製造的,緊急停飛是由於後部機身出現結構性缺陷,不符合設計標準,可能會引發故障。受此次停飛影響的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聯合航空、新加坡航空以及加拿大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