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傳來!長江1000A獲重大進展,C919被卡脖子將成歷史

2020-09-19 強國新武器

C919大飛機是中國首款自主研製的民航大客機,已經進入了高強度試飛階段,預計在2021年交付東方航空公司使用。該機從立項、下線到首飛,最令人擔心就是發動機的問題。C919目前使用了通用電氣和法國賽峰合作的LEAP發動機,其性能非常優異。在C919最為重要的一級供應鏈之中,其他子系統在國內還能找到替代方案,但是發動機幾乎沒有選擇。

今年年初,美國就傳出要限制出售LEAP-X1C發動機的消息。這個提議最終被迫擱置,主要原因是通用電氣正陷於財務泥沼之中,但是未來是否能穩定提供發動機成了最大變數。真正解決這個短板的希望是中國正在研製長江1000A發動機,該項目最近獲得重大進展,預計5年內就能拿到國內民航局的適航認證。

據報導,C919的配套發動機—長江1000A在近日獲得新進展,已經開始進入地面臺架測試階段。發動機在完成樣機製造之後要完成地面試車,對其性能、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行全面測試。地面試車完成後將進入空中測試階段,預計將會由伊爾-76或運-20換裝長江1000A進行試飛,檢測發動機在空中飛行時的表現。

發動機的研製分為5個階段,試製與驗證是最後一個階段,目前長江1000A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測試驗證階段。原型機完成地面和空中測試的時間要看表現是否穩定,發現問題後要繼續改進,最終要達到適合民航使用的狀態。在完成一個階段的空中測試之後,長江1000A會在2023年左右裝到C919上進行適航試飛,獲得民航型號合作證後將進入量產階段,正式進入航線運營,預計到2025年以後可以投入使用。

長江-1000A與LEAP發動機在大小、推力和油耗方面都非常相似,主要是解決不再受制於人的問題。有分析稱,長江-1000A仍然與LEAP存在技術差距,主要是重量較量。LEAP採用了更為先進的碳纖複合材料葉片,重量輕、耐久性好、抗振動性好,抗外物打傷能力更強,壽命也更長。長江1000A採用小展玄比三維寬弦空心葉片,材料是TC4鈦合金,是一種比較穩妥的技術方案。長江-1000A國產化率是100%,國產複合材料風扇葉片也在研製之中,未來完全有可能達到LEAP的水平。

長江-1000A在2017年完成首部驗證機裝配,到2018年5月整機點火成功,現在已經進入了原型機的地面試車階段,進度之快超出外界的預期。能順利推進與航空工業航空發動機制領域整體實力的提升密切相關,中國有最先進的核心機,也突破了大直徑風扇的設計、材料和工藝技術,為快速研製民航發動機創造了基礎。按照現在的進度,長江1000A在5年後裝配C919是非常現實的,以後外國發動機就得面對一個強大的國內競爭對手,被卡脖子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

C919與運-20同樣是中國最先進的大飛機平臺,本身是具備成為預警機、巡邏機的機體平臺基礎的。目前受限於子系統大量採用了國際供應鏈,因此無法被用於軍事領域。隨著長江-1000A的突破,C919在幾年後也有可能100%使用國產子系統,成為中國下一代預警機的理想平臺,也可以發展出遠程電子偵察機、大型反潛巡邏機和電子戰飛機。

相關焦點

  • 捷報傳來!長江1000A獲得重大進展C919被卡脖子將成歷史
    這個提議最終被迫擱置,主要原因是通用電氣正陷於財務泥沼之中,但是未來是否能穩定提供發動機成了最大變數。真正解決這個短板的希望是中國正在研製長江1000A發動機,該項目最近獲得重大進展,預計5年內就能拿到國內民航局的適航認證。據報導,C919的配套發動機—長江1000A在近日獲得新進展,已經開始進入地面臺架測試階段。
  • 鈦鋁合金葉片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將應用於國產長江1000A發動機
    然而,中國人民是嚇不到、壓不垮的,2021年新年伊始,航空發動機材料研製領域傳來捷報,據央視報導,中國科學院研發的鈦合金渦輪葉片取得成功,目前已經通過振動疲勞考核,取得理想效果,下一步將裝機長江發動機CJ1000A考核。這不但是國產航空發動機關鍵核心材料的一次重大創新突破,為航發進口替代的目標創造有利的條件,也為是我們面對美國的封鎖和制裁,給出的響亮答案!
  • 美或在C919最後時刻下手,去美國化成必然,長江-1000A能否救火?
    報導宣稱,唐納·川普總統正在考慮將中國國有商業飛機公司加入到89家飛機製造商和航空公司中,此前路透社透露稱,美國即將宣布將89家中國航空航天以及其他領域的公司列入「與軍事活動有聯繫」的企業清單,限制其購買一系列美國商品和技術。
  • 美欲斷供發動機,我國C919大飛機被卡?中科院國產航發有重大突破
    由於當時國內尚無配套發動機,但中科院傳來捷報,國產鈦合金渦輪葉片已通過相關測試,下一步將裝機長江發動機CJ1000A。國產化的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突破,證明我國不怕美國的封鎖與制裁。CJ-1000A長江發動機是由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研製,定位於國產C919大型客機,推力約13噸。
  • C919再也不能被卡脖子了 國產動力正努力追趕LEAPX1C
    這是我國民用航空發動機研製工作取得的又一項重大進展。大家都知道美弟正對我們發動科技戰,對我國尚不掌握的關鍵高科技領域進行封鎖。在這些我國尚不掌握的高科技領域中,成體系的其實只剩下三個,分別是半導體、民用客機的發動機、計算機軟體。其餘的都比較零碎無法構成完整產業。半導體和計算機軟體已經被納入封鎖內容,民用飛機的發動機暫時還未被列入制裁內容,但這可能只是暫時的。
  • 中科院傳來一大喜訊,10年心血終有了回報,C919再也不用被卡脖了
    圖為渦扇葉片  在國產C919客機即將領取「適航證」的關鍵時刻,最近國產發動機也取得重大突破,據中科院傳來的一則大喜訊,研發團隊10年的心血終於有了回報,國產鈦合金髮動機葉片已通過抗疲勞測試,測試中達到
  • C919又遭卡脖子,去美化成必然,長江-1000A能否救火?
    按照計劃,C919大客機將在2021年正式交付,大家也對其抱有極大的期盼。然而在交付前夕,C919又遭針對,這也是今年第二次C919客機面臨來自美國的威脅了。實際上,我們有在為C919大客機研製一款國產的大涵道發動機,名為長江-1000A發動機,那麼在C919又遭針對的背景下,長江-1000A能否擔當「救火隊長」?
  • 中國院士霸氣官宣,量子領域再次傳來捷報,谷歌量子霸權成笑柄
    最近,來自我國科學技術大學再次傳來了捷報,量子關鍵領域終於取得了重大突破。據了解,由知名院士潘建偉帶領團隊,和德國、義大利等科學家進行合作,終於開發了專用量子計算機,擁有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捷報從月球傳來!中國「兔子」在創造歷史,「嫦娥」在創造新生命
    就在國人歡度國慶假期之際,10月5日,在月球背面工作的嫦娥4號登陸器和「玉兔二號」(簡稱兔子)傳來了捷報。他們一起順利度過了第10個月夜,而「兔子」更是累計走了289.769米。為什麼說是捷報?因為「兔子」早已經過了設計壽命,她每度過一個月夜、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在創造歷史。
  • 重大突破,CJ1000航發即將完成,C919迎來中國「心」
    根據《中國製造2025》擬定計劃,2020年是中國商用發動機發展的重大節點。在2020年,國產「長江1000」發動機需要完成型號研製,準備下線進行實機和適航證取得工作。,中國航發計劃生產24臺「長江」1000AX 發動機用於取得適航證,將C919與「長江1000」同時作為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名片推向全球。
  • 捷報傳來!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
    根據環球網報導,我國航空領域傳來捷報傳來,中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重大成就,載人飛船成功著陸。北京航空控制中心於近期對新一代載人飛船進行了試飛,試驗船返回艙在東方著陸預定區成功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達到著陸現場艙體完好無損,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
  • 國產大飛機傳來喜訊!C919這回穩了,一舉拿下1411架飛機訂單
    編輯:菠蘿頭作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政策,讓中國自己的大飛機走向世界舞臺是國人長期以來的願望,而在前一段時間,國產大飛機C919終於上線了。捷報頻頻,人心歡喜近期,國產大型發動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作為國產飛機的發動機,長江1000A項目進入了最後試製階段。
  • 中科大傳來捷報,實現量子保密通信最遠距離,步入深化應用
    終於中科大傳來捷報,實現量子保密通信最遠距離,告別大數據裸奔成為現實,這是他們繼首次驗證遠距離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可行性以後的好消息,中科大這一次的捷報就是實現了509公裡真實環境光纖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這次的研究成果是量子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
  • 天問一號傳來捷報,順利完成大動作,美媒: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預計將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而就在近期我國這項重大的火星探測計劃傳來了新進展。今年不僅是一個火星年,還是一個中國航天工程井噴之年,這段時間以來我國航天工程頻頻傳來捷報,包括中國天和空間站即將進入正式部署階段,在國際空間站日益沒落的背景下,中國空間站未來將為人類探索太空發揮重要作用
  • 秦嶺傳來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美國:中國真的成功了?
    我國秦嶺地區傳來了一聲巨響,吸引了各國的目光關注,我國再次傳來了捷報,美國媒體在看到後表示:中國真的成功了? 秦嶺傳來巨響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突破不僅僅是這些,這次我國秦嶺傳來的巨響,是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又一突破。
  • 印度洋傳來捷報!
    據自然資源部海洋一所消息,新年伊始,正在執行印度洋巖石圈構造演化科學考察航次的「向陽紅01」科考船傳來捷報,該航次已順利投放海底地震儀陣列,並首次成功布放洋底綜合觀測潛標,為探索印度洋海嶺的地球深部過程和動力學機制獲取第一手科學觀測資料
  • 再傳捷報,中國科技突破技術「無人區」,5nm蝕刻機將領先世界!
    但即便如此,我國並沒有就此放棄,並繼續在科研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如今無論是在晶片、通信、航天航空等方面,都傳來了捷報。以晶片為例子,雖然長時間,我國晶片領域都是依靠在歐美技術之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國企業不僅沒有議價權,同時還會面臨著卡脖子的情況。所以在仔細分析當下的短板後,我國各大企業也開始將重心轉移至晶片製造所需要的設備之上,並在當下不斷傳來捷報。
  • C919是否名副其實,國產率有多少?絕對稱得上國產「爭氣機」
    進入21世紀後我國開始重點布局高端產業鏈,2006年大飛機項目被確定為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兩年後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商飛,2017年5月5日第一架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從立項到首飛僅用了11年時間,如今已經有6架試飛機型在接受高強度試飛工作,兩架地面靜力機進行盡力測試,可以說進展速度相當快。
  • 「秦嶺」山中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中國真的成功了
    「秦嶺」山中一聲巨響,我國再次傳來捷報,外媒:中國真的成功了。最近,秦嶺傳出一聲巨響,整個山體似乎都在震顫,終於我們傳來好消息,那就是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正是這一巨響傳來,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捷報,掌聲也是不斷地傳來,為我們航天事業打下堅實基礎。直到現在美媒還不敢相信,因為他們花費大量心血的東西,竟然被我們「超越」,可事實就是這麼打臉。
  • 東方傳來好消息,核聚變取得重大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陽"曝光
    【撰文:十三州/編輯:米高】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各個國家在科技上也有著極大的進展。尤其是對於中國來說,除了在經濟上和軍事力量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以外,還在科技上有著飛躍的進步,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其他國家忙著治理國家內部疫情的時候,我國卻已經憑藉自身的力量成功的控制住了疫情,並且還頻頻傳來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