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2021-01-09 百戰刀防務觀察

近日,中國空軍蘇-35戰機、轟-6K轟炸機、運-8G電子戰飛機等紛紛進行了繞島巡航,海軍現代級改款飛彈驅逐艦寧波艦、054A飛彈護衛艦湘潭艦也同時繞島。一時間,島內媒體和網友高度關註解放軍艦機的最新動態。一些媒體和網友甚至很篤定地認為,殲-20隱身戰機此前進行的首次海上實戰化訓練,實際就是進行了繞島巡航!只不過由於島內雷達對此一無反應,所以臺軍方根本沒意識到已被殲-20「深情擁抱」了一次……

軍網發布的殲-20戰機首次出海訓練照片,可清晰看到飛行員的新式頭盔。

對於這樣看似離譜的猜測,如果中國空軍發言人沒宣布消息的話,是無法證實的。但從殲-20戰機自身優異的隱身性能來看,要悄然完成繞島巡航而不被發現,機率卻相當高。先不說在空軍自己去年舉行的「紅劍」體系對抗演習等大型演習中,殲-20戰機已經讓精銳的地面雷達部隊好好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四代隱身戰機,就算是外軍,也早已有類似案例。

解放軍報此前報導過,在2016年2月春節之後,東海防空識別區附近有不明飛行目標出現。東海艦隊航空兵蘇-30MK2戰機、戰備值班戰艦、艦載直升機同時趕赴目標空域進行了查證。從公開報導來看,就在同一時間段,4架F-22隱身戰機被部署到了東北亞半島。其後,軍事專家尹卓在央視節目中證實,國產新式反隱身雷達當時探測到了隱身飛機的蹤跡。

國產遠程被動相控陣預警雷達,是一種使用相位控制技術的米波反隱身雷達。

而在國產反隱身雷達裝備前,F-22戰機在2006年被首次部署到東亞之後的那段時間,華北方向數次出現的異常空情事件,之後被證實都可能有F-22的身影。

說回國產隱身戰機殲-20。眾多公開畫面已顯示,殲-20從驗證機時期開始,再到原型機階段,直至試點裝備空軍,但凡飛行時均在進氣道下方掛載了一個專用小設備——龍勃透鏡,它是一個球形的多面折射透鏡,在透鏡兩側形成兩個相互折射並無限放大的影像。掛這個小東西既不是為了收集飛行數據,也不是為了提升戰鬥力。恰恰相反,龍勃透鏡是被用來抵消殲-20戰機隱身性能的!

紅圈中就是龍勃透鏡。

成飛在試飛殲-20原型機時,很早就測試過,如果不掛龍勃透鏡飛行的話,無論軍方還是民用航空部門的空中管制雷達,均對殲-20航跡沒有反應。在殲-20戰機2016年底試點裝備空軍飛行試驗訓練基地後,空軍一開始就對其進行了隱身飛行性能測試。結果得出的結論是,現役最先進的預警雷達(並非反隱身雷達),只能探測到有不明飛行物一閃而過,既無法生成高度、速度、航向等關鍵數據,更別說進行穩定跟蹤並形成引導防空飛彈反擊的條件。

中國空軍目前主力防空飛彈為紅旗-9等三代防空武器系統。

至於國產反隱身雷達與殲-20隱身戰機的「較量」結果,目前還未公布相關消息。不過,我國反隱身雷達研發團隊總師已在央視透露過,中國反隱身雷達技術目前領先全球。所以就算有美國「幫助」,某島內除了對彈道飛彈的戰略預警雷達,其他地面防空雷達最多也只到三代早期雷達的水平。

這樣的水平對三代機、大型轟炸機可有效發現和預警,但別說對殲-20四代隱身戰機,就算對本機電子幹擾能力強大,機載相控陣雷達具備「燒穿」能力的國產3.5代機殲-16、殲-10C,都不一定能穩定跟蹤,更別說形成防空飛彈的發射條件。

對於某島來說,殲-10C戰機的作戰半徑足夠有效覆蓋了。

說到這裡,絕不是證實島內某些媒體和網友的「腦洞」是事實,只是通過公開資料梳理一下殲-20隱身戰機的隱身性能。依照現在中國空軍的開放、自信程度,如果殲-20戰機真的進行了繞島巡航,從震懾的角度來說,空軍發言人幾乎肯定會在第一時間發布消息。等那時,島內媒體和網友恐怕就不是猜來猜去了,而是會出一身冷汗吧?

相關焦點

  • 殲-20被印度蘇-30雷達發現?這竟是真的 但沒想到中國很淡定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為了演習的真實性,中國出動的是主力戰機殲-10和殲-11,而另一方作為對手出動的是殲-20。但因為殲-10和殲-11無法有效發現殲-20,且這樣的空戰無法進行,所以,參加演習的殲-20按照演習原則全部加掛了龍勃透鏡。那麼,什麼是龍勃透鏡呢?
  • 殲-20升空需掛龍勃透鏡,不然自己的雷達都發現不了!
    從近期央視的報導中得知,殲-20最近非常活躍,不斷和殲-16、殲-10C演練「踹門」戰術,而從屢次殲-20起飛和飛行的畫面中看出,該機一升空就需要掛載一種特殊裝置--龍勃透鏡。從介紹中可知,殲-20如果不掛載龍勃透鏡,連自己的雷達都發現不了,這說明殲-20隱身性能真的很強。
  • 踢館:為何直20要加掛反坦克飛彈,帶上武直10護航不就可以了嗎?
    最近爆出武裝版直-20,運輸直升機改為帶火箭彈或者反坦克飛彈難度大嗎?加裝火箭彈對載荷影響是否嚴重,如果嚴重為什麼不用專用的武直-10來護衛呢? 武裝直升機實際上大部分任務都是在師縱深範圍內執行的,往往離開自己地面戰線也就十幾到幾十公裡,到處都是自己的導航設施、氣象站,所以雖然配備了最豪華的武器控制系統,但是對於全天候獨立執行任務能力要求不高。
  • 閱兵中殲20為何掛龍勃透鏡飛過全場?座艙一裝置讓彈射節省0.3秒!
    殲-20隱形戰機自去年珠海航展公開亮相後,首度於30日參與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值得注意的是,當天三機編隊飛行的殲-20都在機腹額外掛載龍勃透鏡,表明該機隱身性能高水準,必須刻意增大本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才能在空中被航管雷達所發現和跟蹤,進而保證密集編隊飛行的安全問題。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在這一天的12時50分,殲20在四川成都的溫江機場跑道上進行了數次滑行試驗後,終於離地升空,在機場上空以中低速度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標誌著我國隱身戰鬥機的研製揭開了新的一頁。殲20簡介殲-20(代號: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四代制空戰鬥機。
  • 殲20為何被頻頻發現?是隱身不行還是另有其因?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個小東西可不簡單,其學名稱之為"龍勃透鏡"。當然,通俗點的說,就是角反射器。裝備當中除了殲20裝有角反射器外,022型隱身飛彈艇也裝有這個東西。大家可別小看這個東西,角反射器的作用是很大的。通常的,角反射器是通過2~3片的金屬平板,搭成一個雙面或者三面的外形結構。在一個寬度較寬的區域內,它與雷達波束會產生一個非常強的回波散射。
  • 印度蘇30真能發現殲20?答案是真的!但幕後原因讓人十分欣慰
    實際上,當時中國正在西藏地區進行演練,出動的主要是殲-10和殲-11這樣的老機型,而殲-20作為其對手,對殲-20的常規作戰和各種性能進行訓練和測試。同時也是為了警告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的挑釁和增加中國飛行員對高原作戰環境的真實體驗,將殲-20的戰機上面全部加掛了龍勃透鏡。
  • 殲20六邊形開口是重點,或讓雷達不可探測
    並且把目光放在了我國殲20戰鬥機上,而此前有關殲-20進氣道外側機體上的「六邊形」開口,就被網友宣稱是我國領先世界所採用的「等離子」隱身技術。妥妥的甩掉了美國F-22和俄羅斯蘇-57戰鬥機100條街!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這個就厲害了,印度專家:蘇30可發現殲20,印度網友坐不住了
    憑藉出色的隱身能力和雷達等航電系統,五代機的超視距空戰能力空前強大。美軍一次紅旗軍演中,F22對F16扮演的假想敵進行了30:0的屠殺。在另一場演練中,新手駕駛的F35也對老鳥駕駛的三代機形成了碾壓。我國殲20是一款能和F22媲美的戰機,雷達截面積RCS略高於0.005平方米,這一數據足以令普通三代機的雷達無從發現。
  • 印度雷達發現微弱信號,空軍中將洋洋得意,殲20隱身能力被破解?
    ,根本無法做到不被雷達發現,只要在相應區域部署足夠數量的雷達,就能夠完全封鎖隱身戰機穿梭的路線。阿維納什·德奧達塔·喬西還表示連F22「猛禽」戰機都無法在雷達面前完全隱身,殲20更不可能具備這樣的能力。
  • 美稱殲10真強悍,殲20不值一提,背後又憋著壞
    回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領空中只有一些老舊的殲6、殲7等二代機時,美國以F-16、F-15等三代半戰機的俯視中國時,中國的戰機研製者別提有多鬱悶了,可光鬱悶沒有用,中國在航空技術上與美國有著二十年以上的差距,我國戰機落後的現實刺激著中國科研人員的心臟,中國科研人員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改變這一落後現狀。
  • 殲20靠啥實現隱身?電科突破RCS技術,隱身性能打破0.001㎡紀錄
    就現階段而言,在四代機、五代機正面隱身設計中,最困難的是座艙蓋板的雷達波反射控制,因為它是透明玻璃,可以像光線一樣穿透進入,直接擊中駕駛艙和駕駛員。所以,殲20除了像F22一樣在座艙蓋上鍍一層寬頻隱身塗層外,還選擇了一種特殊的玻璃材料,這種材料可以使可見光幾乎不受阻礙地透過座艙蓋,從而可以阻擋多種波段的雷達波。
  • 殲11D會是中國「蘇霍伊」的極限嗎?其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把殲20除去,再盤點中國重型戰鬥機,就得看被稱為「沈霍伊」的沈飛了,其研發生產的殲16,不久前也在高原大放異彩,對印度來了個「飛龍騎臉」。-16類似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機載空空飛彈,但其雷達可能採用了更先進的瓦片式封裝結構,雷達天線陣面也可能在世界各型四代半戰鬥機中首次採用向上傾斜安裝的方式,以降低戰鬥機正面的雷達反射強度。
  • 殲20隱身性很差?機腹下這個地方暴露隱身能力不弱於F22
    自去年在珠海航展公開亮相之後,殲-20戰鬥機再沒有出現在公眾場合,直到上周末舉行的沙場大閱兵,3架殲-20戰鬥機以戰鬥姿態亮相,同時訓練過程中拍攝的座艙內視角視頻也被剪切進直播畫面中,讓廣大軍迷過足了眼癮。
  • 帶「刀」亮相,殲-20隱身戰機彈艙有何奧秘
    F-22A作為第一款研發成功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其兩個側彈艙和一個機腹主彈艙的布局設計,自然也會成為後來者,包括中國航空工業借鑑和學習的範本。所以,通過目前公開的殲-20內置彈艙高清圖片,可以發現不少與F-22A的相似和相近之處,特別是機腹主彈艙。
  • 從官方信息看殲20的隱身性能:雷達反射面積只有棒球那麼大
    殲20,對於很多軍迷來說,可能是個傳奇:它的橫空出世讓太多的人始料未及,至今仍然津津樂道;它科幻的外表、強悍的性能吸引了大批的新軍迷,其吸粉能力在中國裝備史上幾乎無敵。所以,殲20的具體性能,特別是隱身性能,自然也十分的引人關注。
  • 臺軍事專家吹噓:發現和打掉殲20無壓力!但最後一句卻是實話
    就如近期的「繞島航」就是其中之一(當然,不排除熟悉下地理環境為下步打算。),此也讓臺灣一些人倍感壓力消停不少。不過,令人想不到的是某些所謂的臺灣軍事專家居然對祖國大陸先進的戰機殲20不以為然。前因是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6日報導,有大陸軍事專家表示,大陸空軍能執行「繞島巡航」的機型眾多,未來最新型的匿蹤戰鬥機殲-20都可能加入。
  • 掛龍勃透鏡演練空戰 殲-20是自己現身才讓印度蘇-30發現?
    戰機雷達曾在今年1月輕鬆發現到殲-20」的說法。追溯該則新聞內容最初是於5月17日發表在印度IDRW網站,內容指出,中國空軍今年1月在西藏高原地區進行常規高空作戰訓練,當時部署殲-20與殲-11和殲-10戰機一起演練超視距空戰。印度空軍司令稱,經過評估後發現殲-20可以被專用反隱雷達探測,也可以使用現有的雷達技術進行跟蹤。他並進一步補充說,「蘇霍伊雷達可以偵測到它們」,因此部署殲-20並不會改變該地區的力量對比。
  • 殲20告訴國人的真相: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後不是像手電筒,而是黑洞
    一直以來,在談到對抗隱身飛機時,很多人都被這樣告知:雖然隱身飛機難以探測,但它要攻擊總要打開雷達吧。一打開雷達,隱身飛機就黑夜中打開的手電筒一樣,馬上就會被對方各種雷達和戰機探測到,然後對方戰機就可以進行躲避甚至是反擊。
  • 殲20沒威脅,米格21就能對付中國!這話來自印度前空軍司令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本是一個偉大的戰略思想,但是印度沒學到精髓,學成了膨脹過度,現在的印度可以說自信心爆棚。據環球時報8月25日報導,印度空軍前司令信心滿滿的分析稱:中國的殲20對印度沒威脅,印度用米格21就可以對付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