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雷達工作原理:靠異頻雷達辨識飛機!

2020-11-22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技術分析】馬航失聯客機MH370的搜救工作引起了公眾對於如何追蹤飛機的諸多疑問,除了上期我們提到的衛星《中美衛星馬航失聯客機搜救陣容全解析》,追蹤飛機方位的另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雷達。雪梨大學航空航天、機械與機電一體化工程學院的格雷厄姆·布魯克博士表示,雷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問世,隨後一直不斷進化,性能也得以提升。

  那麼,本期乾貨帖就來跟大家聊聊:雷達那點事。從描述中,我們似乎也能窺探到一些在馬航MH370搜尋工作中,為何雷達突然啞火的蛛絲馬跡……

雷達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

  雷達的英文「Radar」就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最簡單的雷達由發射機和接收器構成,發射機天線朝著一個特定的方向發射無線電信號,接收器負責探測信號行進途中遇到的物體反射的「回聲」。

  發射機的電路以一個特定的頻率振蕩,頻率通常高於電臺或者電視廣播的頻率。這種信號藉助天線以短電磁能脈衝的形式發送,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脈衝」了,天線產生一個窄射束,就像火炬一樣。布魯克博士說:「基於天線的朝向,雷達能夠確定一個物體——通常被稱之為『目標』的方向。」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則根據發射脈衝和接收回波之間的時間確定,因為雷達信號一直以光速移動,因此能夠準確測算出距離。

  空中交通管制雷達的射束形狀為扇形,水平方向較窄,垂直方向較寬,以對應高空飛行的飛機。這種射束每隔2秒或者3秒掃描一圈,回波顯示在圓形顯示屏上,被稱之為「平面位置指示器」(plane position indicator,簡稱PPI)。空中交通管制員或者電腦能夠追蹤到回波或者說根據屏幕上的光點確定飛機的飛行方向,這種雷達被稱之為「初級雷達」。

現實中的雷達:為何雷達突然啞火?

  雪梨金斯福德·史密斯國際機場的一位空中交通管制員說:「初級雷達很少單獨使用,因為空中的飛機實在是太多了。現在,我們還會使用次級雷達。次級雷達的編碼脈衝序列發送給飛機,飛機上的異頻雷達收發機產生一個編碼回應信號,信號中含有與飛機有關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用於進行敵我識別。」

  空中交通管制員主要使用次級雷達追蹤商業飛機的方位,只有在沒有安裝異頻雷達收發機,收發機關閉或者破損情況下才會使用真正的雷達。布魯克博士說:「幾十年前,一名年輕男子駕駛一輛輕型飛機在美國空中飛行,由於空中交通管制員沒有關閉初級雷達或者認為只是一群鳥,最後竟沒有發現這架飛機。」


馬來西亞軍方此前公布的其部署馬國北部的新型GM400雷達截獲的圖片

  如果飛機上的異頻雷達收發機被人切斷,便很難判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的初級雷達屏幕上的光點究竟哪一個才是目標飛機。布魯克博士表示:「這很可能就是370航班的異頻雷達收發機為什麼會在管制範圍內一個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移交給另一個中心時關閉的原因吧。」>>

 


#HOTSPOT# 馬航MH370搜救後記:中美衛星陣容全解析

News Aggregation ]

中國擬建全球衛星監控網 規模甚至超美國://network.pconline.com.cn/452/4529762.html
美國發射一新型間諜衛星NROL-67偵察全球://network.pconline.com.cn/451/4512658.html
馬航承認了:曾兩次用衛星電話聯絡MH370://network.pconline.com.cn/451/4517516.html

[ Popular Products ]

三星I9300 三星S4 佳能6D 索尼A99 蘋果itouch5 蘋果IPC 蘋果nano7
蘋果MacBook Air 谷歌Nexus 10 索尼LT29i 步步高vivo X1 三星I8190

>> 網絡論壇 - 業界動態 - 新品情報 - 無線網絡 - 網絡存儲 - 網絡安全 - 安防監控 - 技術應用 - 解決方案 <<

雷達工作時的影響因素

  絕大多數人可能聽過「不在雷達範圍內」這句話。這種現象由雷達射束與地面的交互作用所致,導致雷達射束處在地平線上方。如果飛機的飛行高度足夠低,射束很難照射到飛機,雷達就很可能探測不到飛機位置,也就是所謂雷達「盲區」的一種。


雷達,當然也會有盲區

  此外,雷達還受到距離的限制。雷達進行遠距離探測時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發射和接收信號耗費的電量取決於與飛機之間的距離,距離較遠時可達到正常情況下的4次方。如果希望將雷達對飛機的探測範圍提高一倍,發射和接收信號耗費的電量必須增加16倍。

  通常情況下,用於追蹤100公裡以上範圍內的飛機的雷達耗電量達到數兆瓦特。不過,發射的脈衝較短,通常在1微秒左右,每秒只能發射幾百次,平均功率很低。在進行遠距離探測時,雷達發射脈衝所能達到的峰值功率達到令人難以接受的程度。


革新巨製——相控陣雷達

  這一問題促使科學家進行一系列革新,例如上圖所示的相控陣雷達(Phased Array Radar),即相控天線陣。相控天線陣由大量較小的發射機和接收器構成,部署在一個平面上,協同工作並對脈衝進行壓縮,允許在產生距離更遠功率更大的編碼脈衝的同時仍保持較大的探測範圍和精確性。

  遠程雷達發射的信號在大氣中穿行時不斷減弱,即便在天氣晴朗時也是如此,遇到雨天時更嚴重。信號的波長越大,在大氣中穿行時減弱的程度越小,因此,遠程雷達都在低頻時工作。


大氣中信號衰減的示意圖

  還有就是飛機的材質。電磁波會從導電物體上反彈,因此,使用木料和帆布製造的老式飛機並不會產生很大的雷達回波。使用碳纖維合成材料製造的現代飛機也是這種情況。而鋁皮飛機是最容易被雷達探測的目標之一。

  另外,飛機的外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使用平板材料製造的金屬飛機尖角和邊緣通常產生強烈的回波。就好比你要造一架隱形飛機,就需要採用平板或者小面排列的方式,讓接收器接收不到雷達信號。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美F-117隱形攻擊機

  飛機外形的另一種選擇是放棄直角,讓機翼與機身融合在一起,消除外部明顯特徵。飛機的外皮使用可吸收雷達信號的材料也是將回波降至最小的一種方式。「B-2隱形轟炸機非常先進,採用了絕大多數隱形技術,所形成的回波只相當於一隻大黃蜂。」布魯克博士說道。>>

 


#HOTSPOT# 馬航MH370搜救後記:中美衛星陣容全解析

News Aggregation ]

中國擬建全球衛星監控網 規模甚至超美國://network.pconline.com.cn/452/4529762.html
美國發射一新型間諜衛星NROL-67偵察全球://network.pconline.com.cn/451/4512658.html
馬航承認了:曾兩次用衛星電話聯絡MH370://network.pconline.com.cn/451/4517516.html

[ Popular Products ]

三星I9300 三星S4 佳能6D 索尼A99 蘋果itouch5 蘋果IPC 蘋果nano7
蘋果MacBook Air 谷歌Nexus 10 索尼LT29i 步步高vivo X1 三星I8190

>> 網絡論壇 - 業界動態 - 新品情報 - 無線網絡 - 網絡存儲 - 網絡安全 - 安防監控 - 技術應用 - 解決方案 <<

聲明:本段內容摘錄自百度百科

 

雷達的發展史

  1842年都卜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率先提出利用都卜勒效應的都卜勒式雷達。
  1864年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推導出可計算電磁波特性的公式。
  1886年赫茲(Heinerich Hertz)展開研究無線電波的一系列實驗。
  1888年赫茲成功利用儀器產生無線電波。
  1897年湯普森(JJ Thompson)展開對真空管內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4年侯斯美爾(Christian Hülsmeyer)發明電動鏡(telemobiloscope),是利用無線電波回聲探測的裝置,可防止海上船舶相撞。
  1906年德弗瑞斯特(De Forest Lee)發明真空三極體,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放大信號的主動電子元件。
  1916年馬可尼( Marconi)和富蘭克林(Franklin)開始研究短波信號反射。
  1917年羅伯特·沃特森·瓦特(Robert Watson-Watt)成功設計雷暴定位裝置,它宣告了雷達的誕生。
  1922年馬可尼在美國電氣及無線電工程師學會(American Institutes of Electrical and Radio Engineers)發表演說,題目是可防止船隻相撞的平面角雷達。
  1922年美國泰勒和楊建議在兩艘軍艦上裝備高頻發射機和接收機以搜索敵艦。
  1924年英國阿普利頓和巴尼特通過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測量賽層(ionosphere)的高度。美國布萊爾和杜夫用脈衝波來測量亥維塞層。
  1925年貝爾德(John L. Baird)發明機動式電視(現代電視的前身)。
  1925年伯烈特(Gregory Breit)與杜武(Merle Antony Tuve)合作,第一次成功使用雷達,把從電離層反射回來的無線電短脈衝顯示在陰極射線管上。
  1931年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利用拍頻原理研製雷達,開始讓發射機發射連續波,三年後改用脈衝波。
  1935年法國古頓研製出用磁控管產生16釐米波長的撜習窖捌鰏,可以在霧天或黑夜發現其他船隻。這是雷達和平利用的開始。
  1936年1月英國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第一個雷達站。英國空軍又增設了五個,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7年馬可尼公司替英國加建20個鏈向雷達站。
  1937年美國第一個軍艦雷達XAF試驗成功。
  1937年瓦裡安兄弟(Russell and Sigurd Varian)研製成高功率微波振蕩器,又稱速調管(klystron)。
  1939年布特(Henry Boot)與蘭特爾(John T. Randall)發明電子管,又稱共振穴磁控管(resonant-cavity magnetron )。
  1941年蘇聯最早在飛機上裝備預警雷達。
  1943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製出機載雷達平面位置指示器,預警雷達。
  1944年馬可尼公司成功設計、開發並生產「布袋式」(Bagful)系統,以及「地氈式」(Carpet)雷達幹擾系統。前者用來截取德國的無線電通訊,而後者則用來裝備英國皇家空軍(RAF)的轟炸機隊。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全憑裝有特別設計的真空管——磁控管的雷達,盟軍得以打敗德國。
  1947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研製出線性調頻脈衝雷達。
  50年代中期美國裝備了超距預警雷達系統,可以探尋超音速飛機。不久又研製出脈衝都卜勒雷達。
  1959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研製出彈道飛彈預警雷達系統,可發跟蹤3000英裡外,600英裡高的飛彈,預警時間為20分鐘。
  1964年美國裝置了第一個空間軌道監視雷達,用於監視人造地球衛星或空間飛行器。
  1971年加拿大伊朱卡等3人發明全息矩陣雷達。與此同時,數字雷達技術在美國出現。
  1993年美國曼徹斯特市德雷爾·麥吉爾發明了多塔查克超智能雷達。

雷達的種類

  雷達的種類繁多,分類的方法也非常複雜。一般分為軍用雷達。通常可以按照雷達的用途分類,如預警雷達、搜索警戒雷達、引導指揮雷達、炮瞄雷達、測高雷達、戰場監視雷達、機載雷達、無線電測高雷達、雷達引信、氣象雷達、航行管制雷達、導航雷達以及防撞和敵我識別雷達等。

  按照雷達信號形式分類,有脈衝雷達、連續波雷達、脈部壓縮雷達和頻率捷變雷達等。
  按照角跟蹤方式分類,有單脈衝雷達、圓錐掃描雷達和隱蔽圓錐掃描雷達等。
  按照目標測量的參數分類,有測高雷達、二坐標雷達、三坐標雷達和敵我識對雷達、多站雷達等。
  按照雷達採用的技術和信號處理的方式有相參積累和非相參積累、動目標顯示、動目標檢測、脈衝都卜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邊掃描邊跟蹤雷達。
  按照天線掃描方式分類,分為機械掃描雷達、相控陣雷達等。
  按雷達頻段分,可分為超視距雷達、微波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雷射雷達等。[返回頻道首頁]

 


#HOTSPOT# 馬航MH370搜救後記:中美衛星陣容全解析

News Aggregation ]

中國擬建全球衛星監控網 規模甚至超美國://network.pconline.com.cn/452/4529762.html
美國發射一新型間諜衛星NROL-67偵察全球://network.pconline.com.cn/451/4512658.html
馬航承認了:曾兩次用衛星電話聯絡MH370://network.pconline.com.cn/451/4517516.html

Popular Products ]

三星I9300 三星S4 佳能6D 索尼A99 蘋果itouch5 蘋果IPC 蘋果nano7
蘋果MacBook Air 谷歌Nexus 10 索尼LT29i 步步高vivo X1 三星I8190

>> 網絡論壇 - 業界動態 - 新品情報 - 無線網絡 - 網絡存儲 - 網絡安全 - 安防監控 - 技術應用 - 解決方案 <<

相關焦點

  • 科學:雷達的工作原理
    導語:雷達是我們周圍使用的東西,雖然它通常是看不見的。空中交通管制使用雷達來追蹤飛機都在地面和空中,並引導飛機在著陸平穩。警方使用雷達探測通過駕駛者的速度。美國宇航局使用雷達來繪製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地圖,跟蹤衛星和空間碎片,並幫助進行對接和機動等操作。
  • 【航空科普】飛機雷達工作相關原理
    測定目標的運動速度是雷達的一個重要功能,雷達測速利用了物理學中的都卜勒原理.當目標和雷達之間存在著相對位置運動時,目標回波的頻率就會發生改變,頻率的改變量稱為都卜勒頻移,用於確定目標的相對徑向速度,通常,具有測速能力的雷達,例如脈衝都卜勒雷達,要比一般雷達複雜得多。
  • 量子雷達與傳統雷達的工作原理有哪些不同?看量子雷達的優點吧
    但電波接收無法區分出電流雜亂波型和錯誤識別的目標,很多條件下分不清敵方幹擾手段散布的金屬錫制箔條和真正的飛機信號,對得到的信號處理手段十分單調,這在使用時帶來諸多的限制。量子雷達改變了這一局面。將量子化的技術帶到雷達探測。這種新型技術實現了無差別偵測空中對象並以此為原點進行量子基準的測距,簡單講只要空中有探測對象就可以被探測到。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優缺點介紹
    打開APP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優缺點介紹 發表於 2018-04-24 11:10:18   所謂的毫米波雷達,就是指工作頻段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也就是把無線電波(雷達波)發出去,然後接收回波,根據收發之間的時間差測得目標的位置數據。毫米波雷達就是這個無線電波的頻率是毫米波頻段。
  • 大話「雷達教程」之雷達原理
    上面這樣的體驗與感受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經歷,而雷達所使用的的電磁波與聲波的原理非常相似。朝著不同的方向喊叫,可以判斷物體的大致方向。如果知道了空氣中的聲速,則可以估計物體的距離。在某些情況下,雷達系統可以測量這些物體的方向,高度,距離和速度。由於用於雷達的電磁波的頻率不受黑暗環境的影響,並可以穿透霧和雲層,使得這一設備能夠找出特定環境下人的肉眼難以看到的飛機,輪船等其他障礙物等。隨著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雷達能夠從回波信號中提取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但是,前面提到的這些功能一直都是雷達系統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之一。
  • 揭秘:雷達測量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鏈向雷達站的原理非常簡單,大部分技術來源於瓦特對英國廣播公司和高頻無線電波的了解.最先推出的雷達系統是AMES-1型,主要用於遠程探測.AMES是Air Ministry Experimental Station 的縮寫,意為空軍部試驗站.每個雷達基站都使用裝在固定支架上的大型天線,所謂的支架實際上都是高達120米的鐵塔,用以支撐這組發射功率達到350千瓦的廣角發射天線,發射頻率為
  •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胡薇 發表於 2018-07-19 09:50:15 無論是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都容易受惡劣天氣環境影響導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打開APP 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應用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27 17:24:50 實際應用案例 圖1 雷射雷達安裝實景圖(來自真實客戶分享) 工作原理 將雷射雷達安裝在車道正上方
  • 自動駕駛科普之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
    近年來,一個叫雷射雷達的傢伙進入了測繪各個領域,很多人對它感覺很陌生,其實不然,他可是老傢伙了,我們所熟知的地球與月亮的距離,就是通過雷射測距技術實現的。雷射測距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測量雷射從發射到月面反射光到達地球的時間,乘以光速再除以二,就是地月距離了。
  • 簡析雷達測速儀的工作原理
    目前我們使用的雷達測速儀,主要分手持雷達測速儀和車載雷達測速儀。  手持雷達測速儀主要是應用於定點測量,一般情況下,在交警使用雷達測速儀,來測量路段車輛超速時,可把雷達測速儀器固定於三角架之上,也可手持著進行測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33273.htm  車載雷達測速儀主要是應用在巡邏測量或移動電子警察方面。目前,在電子移動警察上使用比較多。
  • 雷達測速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目前我們使用的雷達測速儀,主要分手持雷達測速儀和車載雷達測速儀。雷達就無法判別出所測速度到底是那一輛的。隨著技術的發展,有些新型的測速雷達已可以判別出目標的運動方向,因此,大大提高了測試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 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
    雷達液位計的工作原理髮射—反射—接收是雷達液位計的基本工作原理。雷達傳感器利用特殊的時間間隔調整技術將每秒的回波信號進行放大、定位,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因此雷達傳感器可以在0.1s內精確細緻地分析處理這些被放大的回波信號,無須花費很多時間來分析頻率。
  • 民航知識:飛機機載氣象雷達
    飛機機載氣象雷達這裡小編不由得想起了我們飛機的天氣預報員,那就是機載雷達系統。下面我們為您介紹下機載雷達是如何工作的。機載氣象雷達的用處機載氣象雷達系統(WXR)用於飛機在飛行中對前方航路上的危險氣象區域進行實時地探測,選擇安全的航路,保障飛行的舒適和安全。
  • 雷達原理第一講:雷達是個什麼東東?
    試驗利用廣播信號成功的探測到了飛機。證明沃特森-瓦特「實體定位」理論是可行的。     「BBC短波站試驗」的結果讓英國空軍部大感興趣。自「BBC短波站試驗」以來,時任英國首相關照下,空軍部及時向沃特森-瓦特下達了研製雷達的授權。經過多次試驗,1935年2月26日,沃特森-瓦特進行了最後一場雷達實用探測試驗。探測裝置被安放在一臺載重汽車上,目標飛機從15千米外向載重汽車所在地點飛來。
  • 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是什麼原理?雷達真的探測不到嗎
    2021-01-04 01:05:02 來源: 搶鮮看 舉報   隱形飛機的隱身技術是什麼原理
  • 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雷達隨時面對著反輻射飛彈、目標隱身技術、低空超低空突防和全面電子幹擾的懟戰,雷達若要在越來越先進複雜的電子攻防對抗中發揮效能,必須從基本原理和體制上找到突破口,要有有效的電子抗幹擾和電子防禦措施。因此陸續出現了稀布陣綜合孔徑雷達、無源反隱身雷達等新體制雷達,並得到了顯著發展。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 倒車雷達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倒車雷達其實跟我們所知道的雷達是一樣的(要不怎麼會叫倒車雷達呢),是根據蝙蝠在黑夜裡高速飛行而不會與任何障礙物相撞的原理設計開發的。通過感應裝置發出超聲波,然後通過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來判斷前方有沒有障礙物,以及障礙物的距離,大小,方向,形狀等。不過由於倒車雷達大小和實用性的限制,目前的倒車雷達主要具備的就是判斷障礙物的距離,並作出提示,讓駕駛者便於判斷。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發展趨勢
    核心裝備的雷射雷達當然是備受關注。與非網小編在前段時間為大家介紹過,感興趣的可以看這裡。今天,我們不講雷射雷達,要跟大家說一說毫米波雷達。為什麼要講這個?主要是當前雷射雷達這麼火,但主流的自動駕駛方案卻並未完全拋棄毫米波雷達,今天就是來探索一下其中的緣由。
  •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打開APP 雷射雷達LIDAR的工作原理及特點應用分析 發表於 2019-08-26 11:03:00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對人畜無害的紅外光束Light Pluses發射、反射和接收來探測物體。
  • 雷達原理-雷達接收機
    採用頻率合成器的雷達又稱為全相參雷達。本地振蕩器是雷達接收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非相參雷達中,本振是一個自由振蕩器,通過自動頻率控制(AFC)電容將本振的頻率f2自動調諧到接受射頻信號所要求的頻率上。靈敏時間控制和自動增益控制是雷達接收機抗過載、擴展動態範圍和保持接收機增益穩定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