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身處大山或者峽谷的地方大聲喊叫,都會在喊叫之後聽到傳回的回聲。
上面這樣的體驗與感受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過經歷,而雷達所使用的的電磁波與聲波的原理非常相似。朝著不同的方向喊叫,可以判斷物體的大致方向。如果知道了空氣中的聲速,則可以估計物體的距離。
如圖中所示的,雷達使用的電磁波能量被傳輸到目標物之後,經目標物反射,一小部分能量被返回至雷達裝置。類似於聲波,這種返回的能量被稱為ECHO。雷達裝置即使用回波來確定反射物體的距離和方向。
雷達的英文RADAR是由下列單詞組成的首字母縮寫
RAdioDetectingAndRanging
而這一詞語最早是1940年11月,美國海軍中尉塞繆爾·塔克和弗雷斯特·弗斯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同盟國在1943年同意使用了這一縮寫,後來也就被大眾所普遍接受。
最早這種設備是通過反射的電磁波來檢測是否存在的電子設備。在某些情況下,雷達系統可以測量這些物體的方向,高度,距離和速度。由於用於雷達的電磁波的頻率不受黑暗環境的影響,並可以穿透霧和雲層,使得這一設備能夠找出特定環境下人的肉眼難以看到的飛機,輪船等其他障礙物等。
隨著雷達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雷達能夠從回波信號中提取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但是,前面提到的這些功能一直都是雷達系統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之一。
下面就對基本的雷達系統工作原理進行介紹,如圖所示,雷達系統使用微波天線照射目標物,然後接收設備拾取到目標發射回波。
圖裡面涉及到的子系統模塊分別為,Transmitter,Duplexer,Receiver,Radar Antenna,Indicator,具體每部分的含義和功能如下:
雷達的發射器會產生短時高功率的RF脈衝,經天線進入空域。
雙工器,即天線轉換開關,在發射器有接收器之間交替切換天線,對於早期使用了一根天線的雷達系統,這種切換是有必要的。
接收器,在接收端放大並解調接收到的RF信號,並在輸出端顯示。
天線將發射機的能量傳輸到空間中,這樣的過程同樣被用於接收端。
指示器將接收端的處理結果進行顯示,一般提供的都是易於理解的圖形圖像。
推薦閱讀
這是一篇最全的雷達歷史概述
MIT課程 | 教你搭建一個小型雷達系統之SAR成像
MIT課程 | 教你搭建一個能夠感知距離-都卜勒和SAR成像的小型雷達系統
如何利用MATLAB進行信號處理?
課程合集 | "Introduction to Radar Systems "
大話FMCW雷達之手勢識別原理
大話FMCW雷達之呼吸心跳檢測原理
大話FMCW雷達之區域檢測原理
回望,"大陸" 毫米波雷達的這20年
行業 | 華為,下一步汽車雷達?
乾貨 | 不講公式,通俗理解SAR
雷達系統知多少之 "機載火控雷達"
雷達系統知多少之 "都卜勒氣象雷達"
雷達系統知多少之 "機場監視雷達"
reference: radartutorial.eu
註:題圖from the zujen,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