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吐槽本國基建太落後:無論手機還是道路都不通

2021-01-09 中華網

印軍吐槽基建落後:《印度時報》報導截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記者丁潔芸】「當你走在通往中印邊境、狹窄崎嶇的的路上,好幾個小時沒信號的手機會突然收到這樣一條信息」,「歡迎來到中國」。

「手機上的漢字顯示了信號的穩定性,很快,手機就會切換到北京時間,比印度早兩個半小時。然後,你眺望『實際控制線』(LAC)後會看到人民解放軍的軍事設施,甚至包括一座三層樓高的建築,由一條光滑平整、寬闊的碎石路連接」。

《印度時報》2日援引印度軍官的話,披露了中印邊境基礎設施差距之大。報導稱,該軍官在邊界上「密切監視」解放軍部隊。

「但我們無論手機還是道路都不通。想解決問題的話,需要絞盡腦汁。即使是一名受傷士兵的撤離,也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後勤挑戰,因為唯一的通路經常被山體滑坡堵塞。」

「如果道路在戰時被『敵人』切斷,我們將無法移動軍隊或裝備。我們在這裡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道路、橋梁和連通性的不足,而不是軍事裝備或人力。」

一位印度48邊境公路工作組負責指揮的陸軍上校Rajeev Dhingra說,「我們正在洛希特谷(Lohit Valley)地區建橋,長35-74米,甚至可以搭載坦克。我們還在建造一座大型的吊橋。」而士兵們在繼續祈禱..

報導稱,這一「嚴峻形勢」反覆在長達4075千米未解決的「實際控制線」(LAC)出現,從拉達克到「阿魯那恰爾邦」(即我藏南地區)。

報導最後稱,印度缺乏邊境軍事設施只會加劇和中國在軍事能力上的「嚴重不對稱」。

相關焦點

  • 山區下雪降溫,印軍佩戴美國暴風雪面罩!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
    美國海軍第15驅逐艦中隊指揮官史蒂文·德莫斯表示:「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是美國在整個印太地區戰略合作夥伴的核心。 因此,也有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為什麼這麼說呢?
  • 印軍開始垂頭喪氣,軍方緊急下令,從爭議區域撤兵
    6月初強勢喊話的印度陸軍司令,其遭到了光速打臉,6月18日,印度軍方緊急從克什米爾地區撤兵,對印度軍方的撤兵行動,印軍依舊保持「死鴨子嘴硬」的狀態,印軍表示印度的撤軍並不是因為害怕,而是為了恢復當地和平。在印軍撤兵克什米爾地區的四天前,印軍遭受了無法反擊的攻擊。
  • 印度邊境大地震,雪崩衝毀營房,唯一補給通道被斷,印軍身陷絕境
    據悉,印軍在山區的營地接連發生5.1級和5.3級的地震,山體滑坡和雪崩不僅摧毀印軍營房,還將唯一生命通道給切斷,為來疏通這唯一的公路,印軍用上從瑞士購買的吹雪機。然而外國進口的高端設備,在短時間內也無法解除印軍困境,雪堆裡摻雜的石塊,很難被吹雪機清除,現在大量被困印軍需要緊急救援。
  • 印軍地面運輸已被迫停止了,高原大雪封山:9萬印軍被困聽天由命
    近期連續的大雪已經導致,錫亞琴冰川道路被迫停止使用。隨著拉達克北部錫亞琴冰川道路的停止使用,從左吉拉山口開始的道路也開始進入封山狀態。因為大雪和崎嶇的山路,已經無法保障載重卡車的正常通行。所以印軍的大規模地面運輸,已經被迫停止了!
  • 印軍雷達發現了隱形飛機?無論真假,這都暴露了軟肋
    印度空軍前兩天通過媒體放風,印軍安巴拉空軍基地的雷達發現了高原上有獨特的雷達回波出現,這和之前的殲16和殲20的信號反射完全不同
  • 印軍再次越境打響邊境第一槍,誰給的莫迪勇氣,一次次的挑釁?
    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回,就在前不久印軍也曾非法越境悍然鳴槍恐嚇,印方的越境舉動,一下子讓邊境緊張的局勢迅速飆升。根據印媒最新報導,印度陸軍一共有40個師,現如今邊境地區就佔到了三成,由此可見印軍對邊境戰爭的重視程度。但就算是印度頻繁進行軍事調動,但成效一直未能達到預期。
  • 烈火-5服役前最後一射成功,為什麼印軍卻一聲不吭?原因被揭開
    而中國東風-31A的飛彈發射車開到野外後,只需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可進入待發狀態,可見印度連固體燃料飛彈的準備時間短這一最大優勢都沒掌握。最後,關鍵技術落後太遠。據軍事專家透露,烈火-5的彈頭的小型化以及分飛彈頭等技術,很落後。中國在30年前就擁有5000公裡射程的洲際飛彈飛彈,而這30年來中國更是不斷研發出更先進的飛彈。
  • 解放軍連投十枚手榴彈,都被印軍扔回來:一道火光突然直衝過去
    這裡,高山谷地垂直溫差懸殊,晝夜溫差大,一般都在攝氏15℃以上。山間谷地有規律性雲霧。河水湍急,河寬10-15米,水深1米,流速每秒3-5米,有的地段達7米。兩岸重巒疊蟑。河底多亂石,水冷徹骨。總體來說,道路多沿河坎,崎嶇難行,並間有石峽路、階梯路,傍崖窄路、棧道等險阻地段。有的地段單人通行亦需手攀足蹬,十分困難,一經破壞不易修復。離開道路一般不能通行。
  • 印軍禁用89款手機應用,含微信、臉書
    這其中包含不少中國企業開發手機應用,如WeChat(微信)、QQ、TikTok、Shareit(茄子快傳)、Baidu(百度)等。同時,Facebook、Line、Snapchat、Instagram、Tumblr等應用也在卸載名單中。圖自印媒印度電視臺指出,軍方人員若未按照指示卸載應用將受到嚴懲。
  • 印度軍工出馬,為印軍開發裝備!藉此對抗中國,想清楚了?
    據悉,印度軍工為了全力支持印軍對抗解放軍,苦心開發多種裝備! 據印媒報導,近日,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開發了多種產品,以幫助印度軍隊應付極端寒冷的天氣,對付中國,例如Him-Taapak加熱裝置和融雪機,來幫助印度士兵應付極低的溫度。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提到印度軍工似乎就想調侃幾句。印度軍工自身的確存在著問題。
  • 印度士兵遭遇天災人禍,印軍撤還是不撤
    印度撤還是不撤?據網上消息,印軍士兵駐守在拉達克地區海拔五千米左右海拔,在零下50度的氣溫下,很多印軍士兵連帳篷都沒有。 據悉,印度在拉達爾地區屯兵20萬,但其似乎並沒有準備20萬人的後勤裝備來過冬,根據印軍審計結果,印軍缺乏防寒服、雪鏡、防寒軍靴等高山必備的冬季裝備,短缺率為24%到100%。印度一面加緊生產,另一面緊急向美國求購包括高原帳篷、極地作戰服等各式高原防寒物資。
  • 邊境數萬印軍如何熬過冬天?中將實話實說: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但是,印軍這番為了證明自己的「壯舉」卻遭到了印軍高層的無情打臉:別說熬過冬季了,能活下來都算是幸運的了。    據海外網援引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印度陸軍中將帕努·辛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竟然公開抨擊印軍的邊境策略,暴露了印軍的致命軟肋,引起了印度政府和媒體的強烈不滿
  • 想與中國打「持久戰」印軍最大的問題:後勤保障
    印媒坦承邊境印軍當前最大問題:後勤保障) 向拉達克地區運送物資的印軍車隊【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業餘愛好者談策略,專業人員談後勤。」
  • 中印衝突的印軍精銳部隊素質如何:都沒敢來收屍
    印軍最後還是出動了,搜尋失蹤的戰友,救回受傷的官兵。不知道找到了多少全須全尾但在黑夜裡迷了路的,但第二天報導的17個裡,估計有一些可能在戰鬥中或者過後不久就掛了。在所有的消息裡,解放軍都沒有追擊。一旦跑出直接的威脅圈,剩下的指揮官必須馬上收攏部隊,清點人數,設法返回戰場,至少要奪回傷員。正規軍交手,一般都容許對方在戰鬥後回來收攏傷員的。這是軍人的職業道德,默守的規矩。印軍要是返回戰場,呼叫「我們是來收攏傷員的」,舉一面白旗以示無敵意更好,相信解放軍不會為難的。
  • 為加強高原作戰,印軍欲大量購買裝甲車,國產貨還是美國貨犯了難
    最近印軍似乎在為高原作戰做好準備。雖然前段時間印軍購買了大量的高原防護裝備。但是,印度還是不滿足於其現在擁有的裝備,打算再買一批可用於高原地區的裝甲車。據印度國防新聞8月6日報導,印度陸軍最近打算買一批高原裝甲車,因為印度陸軍認為中國最近在邊境地區部署了裝甲步兵車。
  • 「印太戰略」虛實待探,美日印澳同盟關係難掩認知差異
    相較於去年11月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的四國之間首次外交部司局級官員會議,本次會議有望進一步明確四國面臨的共同威脅與挑戰,並將這種關切投射到具體的印度洋-太平洋(以下簡稱「印太」)事務中。   3月22日,馬爾地夫的現任總統亞明宣布結束本國長達45天的緊急狀態,但是這場危機成為印度和中國這兩個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新興國家在印度洋爭奪影響力的縮影。
  • 一旦戰爭爆發,印軍拉達克陣地將上演冰河時代:巴鐵出手夠黑
    狄阿莫-巴沙大壩位置,坐標35°31′10.2″ 北73°44′21.1″東,有興趣的自己去看下衛星地圖細心的人可以發現,這座水壩的下遊,一直以來都是印度的軍事重地,印度與巴基斯坦在歷史上曾經圍繞著這片區域先後進行過三次印巴戰爭。因此,巴基斯坦的這座水壩實際上是相當具有威脅的,一旦戰爭爆發,巴基斯坦就就可以開閘放水在印控克什米爾區域導演一出「水淹七軍」。
  • 臺灣網友:大陸太落後了才用手機支付!這智商真感人啊...
    就是因為大陸太落後了!順帶一提,這位「臺幹」還在帖子裡很有優越感地表示,大陸「很多地方其實是沒有室內電話的」…… 我都快笑哭了……(我初中時家裡就把座機給拆了好嗎!現在我80多歲的農村奶奶都有手機,小孩子更是人手一個智能機,座機這麼落後的玩意留著幹啥?擺在家裡闢邪嗎??
  • 印軍3人夜間失聯,被找到後已是遍體鱗傷
    ,印度軍方軍方之後在歷經一晝夜尋找之後,終於在印軍通常巡邏線路兩公裡外找到了三名失蹤的印度士兵,且三人都已經是遍體鱗傷,生命垂危!這印度軍方稱這三名士兵當時執行的僅僅是普通的巡邏任務,路線也是尋常印軍的巡邏線路。
  • 土僱傭軍成為真正對手?印軍:採取雙重任務計劃
    而且現在充分去調動坦克和其他的裝備到前線,隨時應戰都沒有問題。印度看到中國有著這麼強力的部署,開始有點慌了,連忙跟中方進行會談,有意露出友好的信號。可是中印雙方進行了九次的軍長級別會談卻沒有取得任何的效果,顯然印度正在拖延時間,似乎要等到其他國家對印度進行了支持和支援之後,印軍再出來跟解放軍對抗。印度想要耗時間,中國完全不用擔心,擁有實力的一方總是信心滿滿。